今天的《金曲撈》大伙兒都看了沒,許美靜啊,多難得又奢侈的現身啊!
▲ 《金曲撈》上的許美靜,貌似最近她好喜歡這件紅色豹紋,《明天36》新謠演唱會上穿的也是它。
從節目裡來看,美靜姐略略胖了些,聲線也不復當年的清澈,但是她只要一張嘴,整個人還是被她的聲音死死釘在沙發上動彈不得,渾身汗毛豎起。那20多年前的回憶,突然又在腦海重映,那些彆扭的、頹靡的、飲泣的、瘋狂的自己啊,竟都完好而鮮活地封存在了許美靜的歌聲裡,
▲ 歌手能做到她這個程度,夫復何求?!
許美靜的聲音獨屬於90年代,那時候的音樂人有足夠警覺的耳朵,能在芸芸靚嗓當中發現其如此珍貴的唱片價值;更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慢慢把這個聲音砥礪得無比豐盈和動人。可惜的是,在今天,這樣的聲音,這樣的人,都很難再出現了,更多是一把把寬音大嗓一夜成名,之後迅速黯淡……
依照姥姥的龜速,怕是來不及寫更新的推文了,就將之前寫過的這篇重新梳理一下吧。據說很快許美靜有新歌發布,在「知新」之前,我們一起來「溫故」。
▲ 嗯,其實發舊文的原因,你們也都懂啦……
文首那首《單數》,收錄在1997年許美靜的專輯《蔓延》裡,是姥姥心頭愛。在手機發展到可以DIY鈴聲之後,好長一段時間,姥姥都用這首歌的前奏做鈴聲。今天早上看到小蟲老師的一篇訪談,說他自己很喜歡小提琴,因為小提琴音色明亮,但是又很適合表現絕望,突然就想到了這首歌的前奏。打開空白文檔,卻不由得略失落,那些笑笑哭哭,搖擺起伏的日子真的就像許美靜的老歌一樣溜走,毫不留情面。
▲ 咦,這張圖,看側臉竟然有些像容祖兒
新加坡的女聲是出了名的優質,舉幾個例子給你聽,陳潔儀、鄧妙華、孫燕姿、蔡健雅、蔡淳佳、龔詩嘉、Olivia……優質的原因在於,聲音有氣質!對,就是鄧紫棋們、丁當們最缺乏的那種東西。氣質這玩意有或沒有,當然是門玄學了啦……
▲ 知道小和尚們會拿這姐倆來堵姥姥的嘴,但是姥姥要說,凡事,都有,例外和意外……
而許美靜無論聲音形象還是個人經歷,都要比後來的新加坡女歌手們多一點兒舊時的伶人感,她的聲音是有情的,她的眼神是有情的,甚至她所有的人生經歷都逃不過一個情字,她唱著流行歌曲,卻像足了舊時臺上的角兒,揚眉頷首都有戲,不著一句,你也知道她背負著整個悲情小宇宙。
▲ 唱情歌很需要氣質的,要是沒點兒氣質,基本聲音形象出來就是這個效果了,穿不穿皮褲都是這個效果…… 嘻嘻。
許美靜這把聲,天生就是要唱情歌的,說到這裡,要解釋一下天后和後天的差距,姥姥給你們舉個例子,去聽聽同為新加坡人的港系翻唱狂魔泳兒翻唱《城裡的月光》就知道了。許美靜唱來就是城裡的月光,到了泳兒嘴裡,so sad,變成了城裡的約光了,顯得又垮又浮……許美靜情歌唱得好,但是許美靜絕對不是教科書哦,因為人家那個是天生的,爾等凡人後天研習是學不會的!
▲ 不過這樣比較不公平哈,泳兒作為後輩,撐死了吹也就敢說「有港系diva遺風」,而許美靜可是當年真正和各種港系diva們叫板過的人……
孫燕姿14年演唱會,請到許美靜做嘉賓,許多媒體和觀眾都驚呼兩代天后同臺如何難得,但其實,孫燕姿只比許美靜小四歲,而且許多人並不知道兩個人加上蔡健雅早年便給新加坡8頻道演唱過主題歌《看電視》了。這首歌沒有收錄入任何專輯,但孫燕姿到現在還對它念念不忘,說:「我們三個唱得好好聽」。
▲ 有人還記得這首歌麼?
不過,許美靜趕在了一個成人抒情大行其道的年代出道,聽眾印象被時光的菜刀一下子切斷在了2000年的左邊,當各種新的音樂形態展現鋒芒,小天王小天后促成樂壇洗牌的時候,許美靜仍舊守著情歌,沒辦法,情歌對於許美靜不是標籤,是本能。
▲ 孫燕姿和許美靜同臺
按照現在的觀點來看,許美靜不算大美人兒,但美在很東方,一張柔和的臉,偏偏生了一雙冷峭的眼。許美靜最初是選美出道——18歲那年她獲得了新加坡華裔小姐比賽的「友誼小姐」和「最上鏡小姐」的頭銜。按照這個路數,演藝圈是要收穫一名女演員的,雖然許美靜後來的確參演了一些影視作品,但是多說只能算是「唱而優則演了」。
▲ 許美靜的時尚sense不錯,在90年代甚至千禧年左右都可以說是非常前衛的,近兩年的話,或許志不在此了吧。
說許美靜,繞不開一手扶許美靜上位的陳佳明,陳佳明和許美靜同一天生日,兩個人恰好整整差了10歲。許美靜參加選美比賽的時候,陳佳明已經是新加坡「新謠」代表團體「地下鐵」的核心人物。
▲ 許美靜和陳佳明。姥姥不太喜歡媒體將陳佳明稱為許美靜的恩師,總覺得,怪!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說「新謠」,這個概念有點兒類似於臺灣的校園民謠,也的確是受校園民謠的啟發而興起,80年代初期,新加坡高校的熊孩子們也開始捯飭出了「新謠運動」,雖然新謠沒有像臺灣校園民謠那樣影響深遠,但是無疑是新馬音樂人擴張自己領地的開端。新謠運動有個很富有代表性的團體叫做「地下鐵」,四男四女,在當時很紅。 這個團體裡除了有陳佳明,也有當年從大馬去新加坡留學的巫啟賢。
▲ 歌手顏毓添在講述1983年的地下鐵小組。雖說,大馬是巫啟賢的生身故土,但是新加坡的新謠才是巫啟賢的音樂根脈。
巫啟賢在臺灣站穩腳跟之後,倒是也沒有忘記故鄉大馬和第二故鄉新加坡的鄉親們。你看,柯以敏是靠唱著他寫的《太傻》走紅的,而早年與之共同奮戰過的陳佳明等新加坡音樂人也都是藉助他的成功模式與資源才開始大規模的湧入臺灣市場的。
▲ 彈著吉他的陳老師,說起陳老師,他還給梅艷芳寫過一首歌,很出名,不許百度,有人知道是哪一首麼?
回到許美靜。據說,許美靜選美比賽當天,陳佳明在後臺走錯了化妝間,無意中聽見了許美靜在哼歌,就給許美靜留下一張名片,告訴她,你的聲音很美,我們還會再見。更相傳許美靜這個藝名就是陳佳明的妻子彭秀梅聽了許美靜的demo給改的(許美靜原名許美鳳)。陳佳明的這個妻子亦非等閒之輩,是新加坡《女友》雜志的編輯。
▲ 據當年新加坡的媒體人說,彭秀梅和陳佳明是三緘其口,從來不與人聊這段情感意外
許美靜的第一張唱片叫《明知道》,是1994年在新加坡的佳和唱片(Accord Music)發行的。而在此之前,許美靜曾經在佳和發過幾張合輯,其中有一張合輯叫做《春天裡》,不是汪半壁死去活來那個哦,演唱者除了許美靜之外,還有一位叫鄭思敏的女歌手,和一位叫陳宇飛的男歌手,這個陳宇飛不是別人,正是曾在網絡上以50高齡走紅的「凍齡肌肉男神」陳傳多,是不是有種打破次元壁的感覺?
▲ 中間就是那張《春天裡》,左邊是93年的陳宇飛,右邊是如今的陳傳多……
《春天裡》後小半年,許美靜的個人專輯《明知道》就發行了,製作人和企劃統籌都是陳佳明,在專輯內頁的文案第一句陳佳明就給許美靜一個最恰如其分的形容:與生俱來的神經質,教人疼愛憐惜。她的聲音像一雙手,輕輕抓住你的心,讓人想哭。 這文案做得真夠殺,可比被姥姥反覆吐槽的梁靜茹的那些極致自黑的專輯文案高級多了!
▲ 許美靜的《明知道》
若非反覆分析,深入理解,陳佳明怎能想到「與生俱來的神經質」這麼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要知道,直到今天,歌壇有這種氣質的女歌手並不多,多數都是「生拗硬造的神經病」哦!
▲ 薩頂頂啦、歌者森啦,姥姥並沒有說你們哦……
開篇第一曲叫做《只是這人生》,很明顯帶有點兒民謠的味道在,是陳佳明和許美靜共同作曲。主打歌《明知道》其實並不是特別搶耳,但是屬於耐聽的類型,最重要的是它為許美靜和陳佳明的音樂畫出了一個大致的輪廓,像是後來的《蔓延》《迷亂》其實都是在框架內部漂亮的複製粘貼。
▲ 95年的新加坡金曲獎,前面三位天神不需多說,看見許美靜在哪裡了麼?
這張專輯另一首有嚼頭的歌曲名字叫《影子情人》,曾經於1995年被林憶蓮翻唱,並收入自己的情歌天碟《Love Sandy》,那個時候許美靜還沒有在臺灣發片,所以當年好多人都以為這是一首林憶蓮原唱的歌曲,這兩個版本在表達上完全不同,喜歡哪一款,其實真的基本就決定於你最初聽到的是哪一版,習慣了誰。
▲ 《影子情人》這首歌的作曲者是上圖中被老李和華健夾在中間的的黎沸揮,這位新加坡音樂人也頗有才氣,《愛如潮水》、《練習》、《衝動》都是他的作品。
黎沸揮自己也是歌手,《影子情人》他自己也唱過一版,小和尚們可以自己找來聽。黎沸揮早年是只聽英文歌的,後來在陳佳明的影響下才開始聽中文歌,寫中文歌的。你看,陳佳明在坡圈的影響力有多大!
95年開始,黎沸揮北上投在巨石唱片的門下,而巨石曾經是滾石的下屬公司,李宗盛大哥選中《影子情人》應該有這樣近水樓臺的原因啦。
▲ 坡圈兒其實還蠻小的,昨天逛ins,發現黎沸揮居然和你們的海蘭察王冠逸聊起來。
說到李宗盛,有人說過,陳佳明是新加坡李宗盛,兩個人都是寫走心情歌和打造女歌手的能人,然而李宗盛本尊的確也向許美靜遞出過橄欖枝。那時候新馬的有能力的人都瞄準臺灣市場,臺灣市場也經常到港澳和新馬地區招兵買馬。得知許美靜有向臺灣發展的意願,島上所有叫得出名頭的唱片公司都曾竭力爭取,其中就有大哥李宗盛效力的滾石唱片。然而,許美靜居然婉言謝絕了,原因很簡單,陳佳明到哪兒,許美靜到哪兒!
▲ 老李內心估計白眼翻飛,被老子選中,這是千萬華語女歌手夢寐以求的事情吧?
《明知道》在新加坡大火,陳佳明和許美靜順勢在1995年推出了新專輯《遺憾》。隨後,陳佳明轉會上華,許美靜跟到上華發行了《都是夜歸人》。
▲ 大家常見的《遺憾》的專輯封面是右邊這樣的,其實這是96年上華籤了許美靜之後發行的臺灣版,而左邊的則是最早的星馬版《遺憾》。上華版的《遺憾》為了提升許美靜的知名度多加了《明知道》和《影子情人》。
上華是原來的上格和華星合體而成,上格最早的歌手是高勝美,就是唱《千年等一回》的那位姐姐。原本公司最早就老闆、企宣、高勝美仨人,結果高勝美張張大賣,賺得個缽滿盆豐,老闆就有資金再開了用來培育新人的華星唱片,華星第一位歌手是李翊君,就是唱《雨蝶》的那個。後來兩個公司合體,高勝美提議就叫「上華」吧。上華一姐的軌跡早期是這樣的,早期自然是高勝美,中期就是孟庭葦,後期就是「二許」,許美靜、許茹芸苦撐門面。
▲ 上華對歌手不太會進行炒作和包裝,如果說公司讓歌手都專注於音樂吧,似乎格調和靈氣也沒有做到登峰造極。Anyway,還是很經典,看看這幾位,你都還認得出麼?
對於歌手來說,第一張算是初試啼聲,能不能在歌壇站得住腳,第二張第三張專輯其實更關鍵,許美靜自己在專輯文案中說:第二張,不容易,要珍惜!所以《遺憾》和《都是夜歸人》這兩張優質到有些猖狂。兩個版本的《鐵窗》(好像是陳佳明特別愛把一首歌編兩個版本塞在專輯裡),將許美靜的神經質和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這也正是姥姥聽到的許美靜的第一首歌曲。《遺憾》自然不用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看中這首歌的旋律,瘋狂翻唱。
▲ 但是不好意思,沒有一個唱到令人滿意
最可怕的是,飽蘸繁華落盡般滄桑感的《城裡的月光》和《都是夜歸人》是許美靜22歲前的錄音,超齡的演唱表現基本都是情路坎坷的先兆,慧極必傷啊!據陳佳明自己說《城裡的月光》本來是並沒有當做主打來打,後來破天荒紅了,自己和許美靜都很驚喜。許美靜自己本來也對《城裡的月光》不是特別來電,但是自從媽媽去世之後,反而更能體會到歌裡的深意。
▲ 有人說《遺憾》是許美靜所有專輯的巔峰,的確《遺憾》的銷量有38萬,但是姥姥本人會更喜歡《都是夜歸人》,竊以為是陳佳明和許美靜磨合最好的一張。這兩張專輯很神,成年人以及早慧的未成年人,只要陷入感情糾葛,都可以就著歌聲哭一哭,釋放一下自我!
跑個題,CCAV5的編導裡怕是一定有許美靜的歌迷,誰誰誰一退役,馬上上《別走》,誰誰誰獲了獎需要煽情,馬上走一曲《陽光總在風雨後》,甚至中國女排都用這首歌來勵志,如果說和體壇淵源最深的港臺女歌手那一定是許美靜無疑了!
▲ 有人說這還只是足球部分用過的許美靜歌曲,編導粉絲為偶像打歌也是不遺餘力啊!
1997年是許美靜事業的巔峰期,年初的《都是夜歸人》坐擁30萬銷量,接踵而至的一張《靜聽精彩13首》又在香港賣到了三白金,大碟一出,輕鬆壓倒同期發片的劉德華,獲得了ifpi流行榜的冠軍,許美靜一下子在香港和臺灣兩個山頭都幾乎爬到了頂點。
為了打開香港市場,這張精選集中還加入了兩首舊日佳作的粵語版,《明知道》的粵語版《明知故犯》自然是不用說了,一下子拿下了當年的十大金曲和最佳改編金曲獎。
▲ 林夕用一頓午飯的時間所做的重新填詞卻成就了許美靜搶灘香港的最霸道的一筆,誰成全誰,有些時候真的不需要刻意!《明知故犯》在香港火的啊,劉美君、關淑怡、孫耀威都曾翻唱過這首歌。
不過近些年又火了一把的則是《傾城》,原因是黃偉文作品音樂會上,陳奕迅翻唱了這首歌曲,姥姥也覺得這首歌的歌詞黃偉文寫得極見功力,張嘴就是一句熱情熄滅,卻一下就把人的心死死抓住了!
▲ 至於如日中天的陳奕迅和曾經如日中天過的許美靜誰的表達更好,只能說是見仁見智。姥姥反正是只認這兩個版本。
這張精選集,可以說是許美靜事業的一個重要拐點,因為從這之後,許美靜就走了「下坡路」。
97年年底,許美靜發行了文首歌曲《單數》所在的專輯《蔓延》,說來這張專輯也有點兒意思,標題曲《蔓延》被李安相中做了電影《冰風暴》的主題曲;《紅顏》這首歌許美靜自己作詞,悼亡當年的戴妃,萬水千山相隔,從未謀面,但許美靜寫出了「一陣痛,便已枯萎」這樣的字眼,也算呼吸相通了。
《聽那星光歌唱》是《城裡的月光》這種招牌暖心歌曲的延續;《發呆》,哦《發呆》歌曲本身,很王菲!而且這張專輯封面上的許美靜造型也一改過去的寡淡哀怨,開始也變得前衛冷豔,沒有辦法,這個造型的風格是一個時代的趨勢,這個時代,就叫做「王菲」。
▲ 這個角度看許美靜,的確有些像王菲,既生瑜、何生亮?
關淑怡、彭羚、鄭秀文、許美靜每一個都似乎都和王菲有著那麼點兒瑜亮情結。論實力,論魅力,似乎也都有王菲所不及之處,但是她們從來沒有全面地戰勝過王菲。之前姥姥說過,當時王菲在香港是得天獨厚的,用全香港的才俊養著菲後一人,再加上形象特立獨行,作風自我,真是想不紅都難。但是許美靜手裡只有一個陳佳明,她似乎也非常安心於這種狀態。
「像別人」這件事兒,其實是被許多女歌手因困擾而迴避的,但是許美靜就比較酷一些啦,多年來無論別人說她造型聲線是「小王菲」也好,還是有不甚懂行的人認為她鑽了林憶蓮所放棄的都市路線的空子也罷,她都不會惱火,還不只一次和別人表達對這些前輩歌手的喜愛。
▲ 給《發呆》編曲的是「編曲界的梁朝偉」吳慶隆,此君的履歷一出,還真是震撼,孫燕姿的《天黑黑》、周蕙的《愛情無關是非》、戴佩妮的《防空洞》、梁詠琪的《膽小鬼》、林俊傑的《修煉愛情》、王力宏的《你不知道的事》等歌曲都是由他一手操刀的,怪不得連張學友都找他做演唱會音樂總監,但是吳慶隆合作最多的歌手一定是許美靜,幾乎可算是御用編曲了。
無論許美靜承認不承認,她和陳佳明的關係的確有些模糊,那些歌詞和音符從心裡從肺裡掏出來,總是需要一點兒驅策力的。如果放在滾石或者飛碟,陳佳明和許美靜這多好的CP素材啊,一定被炒上天,但是上華就是這樣的,有些炒作絕緣的意味,所以我們也只能從一行行歌詞中尋找他們之間感情的蛛絲馬跡。
▲ 被你倆虐成這樣,你倆就跟我說你倆沒事兒?不相信愛情了好麼!
98年,許美靜的工作重心在香港,據傳是因為沒有演出許可證,許美靜被臺灣封殺了一年,這對剛剛被扶上後位的許美靜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她發了張《好美靜》,cover了自己歷年來的好歌,填詞為粵語版,想主攻香港市場,然而香港樂壇一直以來都是變幻莫測,粉絲心,海底針,今天你是金鑲玉,明天可能就是腳下泥。顯然,歌迷們對她已經喪失了《靜聽13首》時期的熱情,箇中緣由,也不是三言兩語道得清。
▲ 古怪的姥姥在看到周杰倫首張專輯的時候高喊他模仿許美靜……
轉年99年,許美靜再回到臺灣發《快樂無罪》,臺灣這邊也已是李玟和阿妹雙姝鬥豔的局面,儘管這張專輯有姥姥心頭愛《蕩漾》,有《邊界1999》,有《至少》,縱然許美靜這個時期的演繹非常成熟和完美,頹勢依舊難以挽回。大寫的時運不濟!
千禧年一過,許美靜也不是沒有想過改變,2000年,許美靜的《靜電》發行,號稱溫柔電子風格,專輯裡還送了個粉紅色的軟盤,前衛潮流之心可見一斑。
▲ 軟盤,一下子讓人想起好多事情……
這張專輯的製作團隊開始變得多元起來,不僅僅是陳佳明一手打造,潘協慶的《迫在眉梢》打頭陣,Dick Lee貢獻了《掛失》《多事之秋》,陳珊妮給出了《眼睛》,謝銘佑祭出了《Falling》,結果歌迷覺得許美靜步子邁太大,不買帳,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無論如今有多少人在為這張專輯叫冤,許美靜終究還是從這張專輯之後淡出了大家的視野。
姥姥也覺得許美靜冤,但是並不僅僅冤在唱片本身素質尚可,而是冤在步子其實並沒邁多大,前衛程度並非到了曲高和寡的的地步,許多歌曲扒掉編曲的電子皮,仍舊還是許美靜的底色,只能說時移世易,天氣變了。
▲ 姥姥私心喜歡很這首《掛失》,其實像許美靜這樣有能力,有品位的歌手根本也不在乎你喜歡不喜歡她的歌,你若無心,她便休。
許美靜本身沒有什麼熱烈的表達,也從來不在媒體炒作自己的個人生活,所以我們只知道許美靜一直不是真正的快樂,但是至於為什麼不快樂,是個謎!
離開歌壇,切斷唯一表達渠道之後的許美靜更是撲朔迷離,有人說,陳佳明為她終究和老婆離了婚,但夫妻二人卻仍住在一起;有人說許美靜為陳佳明懷了孕;也有人說許美靜和當年的阮玲玉一樣,陷入與袁耀發和陳佳明的三角關係裡不能自拔……
▲ 據小和尚線報說,袁先生近期長殘了……
提起這個袁耀發,也是有點兒神乎,香港人,澳洲長大,臺灣走紅,改名袁子皓來內地參加過《星光大道》,12年又改回袁耀發,轉身去參加了灣灣的選秀。姥姥記得的最新消息是兩年前和網絡歌手龍梅子對唱了一首新歌……縱觀其演藝生涯,從來沒有大紅的歌曲,電視劇《再見螢火蟲》和《野鴨子》熱播之後也是迅速星光黯淡,還時不時爆出點兒同性緋聞,一言以蔽之,扶不上牆。
▲ 莫名喜感,居然敢公然battle六眼飛魚……
許美靜的神秘和沉靜終於在2006年被打破,媒體都在瘋傳許美靜瘋了,大鬧酒店,高聲喊叫自己是上帝!一時間群眾譁然,歌迷扼腕,有的沒的流言肆意紛飛。其實據許常德透露,當時許美靜只是被外國遊客誤認為是不良工作者,發生糾紛後,酒店工作人員的處理方式讓敏感的許美靜很不滿意,所以許美靜的原話大概是說,他是顧客,是上帝,但是我也是你們的顧客,我也是上帝。媒體斷章取義的報導,有時候真的可以毀了一個人。
▲ 姥姥不知道許美靜究竟有沒有陷入過阮玲玉式三角戀,但是許美靜一定也非常深刻的知道「人言可畏」這四個字背後的辛酸苦楚。
不過,在那段時間,許美靜的心理狀況的確有些不好,她花了好長時間才重新找回平靜釋然的生活態度。現在的她會讀書、寫字、畫畫,而且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她說自己一年可以有200首創作,但是至於發唱片,仍要等一個機緣。
不過這些年,許美靜也不是沒有給過大家驚喜,2011年,許美靜在新加坡電視劇《星洲之夜》裡,獻唱了4首歌曲,也可以視作是一張EP了。姥姥是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但是許美靜把聲一出,一派時代曲風貌,歷經風雨後的許美靜淺淺一唱,勝過多少後輩的撕心裂肺嚎啕大哭。哦,這次與許美靜合作的,還是陳佳明。
▲ 姥姥最愛這首《你的眼淚》:你的眼淚,不懂滄桑,不懂世間,原本該什麼樣……這樣殺的詞,陳佳明是怎麼捨得讓許美靜來唱呢?
印象中許美靜上一次上衛視的節目,還是12年深圳衛視的《年代秀》,一時造成了不小轟動,電視臺宣傳的噱頭是復出!一晃六年過去了,新專輯還是沒有等到。
▲ 《年代秀》上的許美靜
許常德對許美靜的評價是超善良,很敏感。實話講,這樣的姑娘不容易在愛情裡得到勝利或釋放。因了當年的知遇之恩,許美靜就甘心一生系在了陳佳明身上,二十多年仍沒有明朗的答案,只有靠許美靜自己的讓步來解圍。也曾嘗試過去愛一愛別的人,也曾嘗試過歇斯底裡的解壓,唯一可行出路卻只能是給自己一份或真或假的平和。
當別人和她問起陳佳明,許美靜反而會說,我在臺前,他在幕後,你們這樣說他,不公平的。許美靜為啥就如此執著?姥姥覺得,陳佳明和他的音樂就是養活許美靜的水,斷不了,離不開,舍不去。
▲ 前年情人節前一天,陳佳明在新加坡舉行了自己的作品音樂會,叫《城裡城外》,但城裡城外皆在,唯獨少了月光。許美靜的佳作赫然在列,但是許美靜卻沒有出現在演唱會現場。
哦,忘了說,杜可風自編自導自攝的處女作《三條人》就是由許美靜主演的,那是1998年,杜可風為了遷就許美靜的檔期對自己的拍攝日程一改再改,影片的英文名叫做「Away with words」,暗喻很抽象、鏡頭很搖晃、焦距很靈活、色彩很強烈,Mavis 完全不需要多說話,做自己就正對味。
▲ 「你可以看到,各種顏色的雲……」
拍攝中有一場戲,許美靜要偷看弟弟的信,但是許美靜不願意演,因為許美靜覺得,這不道德,即使在演電影也不行。姥姥由此想到,入戲如此之深的她,唱了那麼多的傷感的情歌,如何還快樂得起來?更無奈的是,她一直相信,她的這些歌,能安慰別人,也一定能安慰到自己的罷!今晚看她站在臺上對大家說,人生很短暫,不要不開心,姥姥真是連淚都要掉下來……
▲ 最後再聽首歌吧,將所有關於她的美好留下。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姥姥
敬請各位小和尚多多轉發安利
更歡迎你將「聆舊宮」設為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