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網劇、網絡動畫片備案公布,閱文集團和嗶哩嗶哩動畫網站將把作者「貓膩」的小說《慶餘年》拍成動畫,取名為《慶餘年第一季·初入京都》《慶餘年第一季·名揚慶國》,各6集,都由閱文影視申報。此前,《慶餘年》已經被翻拍為電視劇,由張若昀出演大男主範閒,陳道明出演慶帝,影視劇版的《慶餘年》獲得了較好的口碑,豆瓣評分高達7.9。或許是想借著電視劇播出的熱度,趁熱打鐵繼續推出動畫版。
這令粉絲們擔心又期待。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小說被翻拍成電視劇,然和,出產的產品卻質量不一,按情節粗製濫造,或者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令小說本身的粉絲極為惱火,認為這不僅破壞了自己心愛的東西,而且還給小說的評價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書粉對於翻拍都本能的有牴觸情緒,對翻拍的評價標準也比較嚴格。一旦質量不達預期就可能面臨攻擊,希望能給到翻拍方壓力,既然拍就要拍出質量。
在《慶餘年》還未影視化前,就已經擁有數量非常龐大的粉絲,電視劇出來前書粉也很擔心好的小說會被糟蹋。不過幸好,電視劇遇到了一個靠譜的團隊,製作精良,演員的演技也好,不僅書粉滿意,也吸到了一批電視劇粉。顯然投資方想利用這個熱度,繼續翻拍動畫,已經自帶了關注度,宣傳壓力就小很多。不過有嗶哩嗶哩動畫的加入,想必質量不會差到哪裡去,動畫是嗶哩嗶哩的強項。
受到影視劇寒冬的影響,製作電視劇的投入沒有變少,甚至隨著演員身價的提高,製作成本越來越高,但是可獲得的營收卻越來越少,還要面對各方面的不可控因素,拍出的劇都不一定能順利播出,因此劇的投資製作方開始想辦法儘量減小投資風險,而他們的解決辦法之一且是很有效的辦法就是翻拍。翻拍的作品本身就有一定量的書粉,不少書粉肯定會密切關注被翻拍的影視劇,自帶了一定量的關注度,拍的好,口碑就能傳播出去,拍得不好,至少討論度還是在的,熱度也有了保障,對於影視劇來說,比起批評,無人討論才是最要命的,這就是為什麼粉絲量大的小說成為了影視香餑餑的原因。
說到底,粗製濫造的現象雖然存在,但認真翻拍的還是很多的,其中最為成功的應該是作者墨香銅臭寫的《魔道祖師》,由《魔道祖師》翻拍的同名動畫在嗶哩嗶哩動畫上也取得了很很好的成績,隨後又被製作成了廣播劇,一樣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去年的騰訊熱播的《陳情令》也是由《魔道祖師》改編,不僅關注度高且口碑爆棚,不少書粉是本著批評的初衷去看了劇,卻被劇吸引住了,紛紛表示《陳情令》非常尊重原著的劇情,經典場面都被還原得很好,關注一片誇讚之聲。
其實,書粉們並不是反感翻拍本身,只是看到了太多不用心的翻拍,害怕自己心愛的東西被糟蹋,只要翻拍製作方能認真翻拍出好的作品,書粉還是會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