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於11月13日將要上映的新片《熱血合唱團》的一段獨白版預告,讓很多華仔粉絲心生感觸。
「對於指揮家來說,只要臺上有人歌唱,臺下有人傾聽,我就沒有理由停下來。」
電影裡,劉德華飾演一位名叫嚴梓朗的指揮家。他將和一群「廢柴」學生一起,共同面對生活的挫折與挑戰,最終在音樂中找回自我。
這句話,就是嚴梓朗的信條。
而一句「無論你身處世界何處,Findyourvoice」又瞬間把觀眾拉回到現實,讓所有人都想起了並不容易的天王劉德華。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劉德華能夠紅一輩子?
點讚最高的回答是:
能紅一兩年的,是有運氣;能紅一二十年的,是有道行;能紅三十年的,是劉德華。
能紅40年,僅僅是因為劉德華帥嗎?當然不是。
一年一偶像,百年劉德華,其實一路走來,雖然如今貴為天王,但劉德華並不容易。
劉德華出生在一個距離城市很遠的農村,名叫大埔,劉德華祖父到父親世代務農,五六歲的劉德華童年其實過得無憂無慮。
改變源於一場搬家,1967年,父母把家搬到九龍鑽石山腳下。剛過7歲的劉德華開始幫父母打理生意,還要經常性幹家務,髒活累活都幹。幾乎每天都是四五點起床,晚上十點以後才能休息。
之後遭遇意外,劉德華一家又舉家搬遷,到了80年代,周潤發大火的時候,初中的劉德華下定決心要考無線藝訓班,因為他也想當演員。
藝訓班並不好考,當時幾千人的考生,能被錄取的只有40人,最終被籤約的不過只有兩三人而已。
當時無線人才井噴,湯鎮業、黃日華、苗僑偉,梁朝偉、吳鎮宇、關禮傑等等,而劉德華在這裡只不過是很普通的一員。
無線也給了劉德華機會,讓他出演《江湖再見》的男主,可是這部劇沒有火,劉德華一度還被各種媒體嘲諷。
第一部男主戲鎩羽而歸,劉德華只能跑起了龍套。但劉德華覺得龍套也是個很不錯的工作,一來可以磨練演技,二來可以向其他前輩學習。
劉德華姿態放得很低,不僅時刻向周潤發學習,還半夜專門去給曾志偉理髮,慢慢積攢的眼緣最終轉化為《投奔怒海》,電影大火以後,劉德華也跟黃日華、苗僑偉、梁朝偉、湯鎮業五人並稱為當時的「無線五虎」。
成名後,劉德華錯失《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一角,從而失去了大火的機會。之後梁朝偉因為和無線籤了5年長約,受到力捧,成了當之無愧的無線一哥,也成了劉德華一直以來的競爭對手。
跑龍套的時候,劉德華迷上了唱歌,甚至1985年,劉德華還出了一張個人專輯:《只知道此刻愛你》。
之後因為續約的事,劉德華被雪藏,專輯也也沒有發行,這張專輯從此就沒見過天日。
一年後,雪藏結束,劉德華的專輯再次提上日程,替換掉被張國榮唱過的歌,草草地重新錄了一次。一共發行3萬張,數量並不多,卻被很多人抨擊:
「聲線平平」、「嗓音條件差」、「唱腔如白開水,寡淡無味」,」走調、走得離譜,」「搶別人飯碗「……
如果劉德華跟別人一樣知難而退,就不會有如今的三棲巨星華仔。當時的劉德華覺得,知難而退無功而回是一件很醜的事。
1987年,劉德華再次推出個人專輯《情感的禁區》,仍然沒有引起歌壇注意。
這時候又有人跳出來揶揄他:要不,竇唯的嗓子歇著也是歇著,乾脆讓他借你兩天使使?
可以說,從唱歌開始,劉德華就是在嘲諷聲和罵聲中成長的,後來,劉德華獲得了臺灣唱片界給他頒發的「金龍獎」,有了信心的劉德華在音樂圈開始如魚得水。
終於在1990年,劉德華憑《可不可以》勇奪「最受歡迎歌曲獎」和港臺兩地「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劉德華、黎明、張學友、郭富城被封為樂壇「四大天王」。
也就是憑著這股精神,劉德華在樂壇和影壇紅了40年,堅定不移地走到了今天。
很多人遭遇挫折後都難免在內心留下傷痕,但他始終懷著滿滿的正能量,也毫不吝惜給予他人指引和幫助。
鄭則仕、藍潔瑛、李克勤、張衛健都是劉德華幫過的對象。
這種精神,是只有華仔才有的精神,像極了《熱血合唱團》,這也是當下很多年輕偶像都應該去學習的。
作為老一輩演員,華仔這麼紅不是沒有道理的,希望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多向華仔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收穫最後的成功。也看看華仔的新電影《熱血合唱團》,說不定能夠給我們的人生更多啟發啦!
所以,11月13日,讓我們相會在電影院,一起體會一下天王劉德華的風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