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
1990年,梁天在片場結識了31歲的謝園。
而3年前,他和葛優,相識在王朔編劇的喜劇諷刺電影《頑主》拍攝現場。
直到1991年,在《喜劇明星》劇組,三人相會。
命運的齒輪早就悄悄轉動起來。
90年代前的葛優和謝園已經有了傳播度較廣的作品。
尤其是謝園,手握《孩子王》、《棋王》、《大喘氣》這種級別的電影。
只不過因為以拍攝先鋒、探索類電影為主。
他自稱&34;。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和喜劇沒什麼關係的謝園,卻和梁天、葛優一拍即合,相見恨晚。
後來還合力開設好來西影視公司,像模像樣組織董事會成員出國旅遊——
——其實就是他們3人,借公司出遊聯絡感情。
如今回想起這段往事,葛優梁天心中只剩無盡悲涼。
2020年8月18日,謝園突發心臟病,經多方搶救無效,不幸逝世。
享年61歲。
接到消息的葛優、梁天悲痛萬分,葛優對老友一生貢獻這樣評價:
&34;
梁天動情地說:
&34;
除此之外,圈內眾多曾與謝園合作、交好的人:劉曉慶、馮遠徵、陳法蓉、黃磊夫婦也紛紛發文悼念。
一星隕落,群星慟哭。
如果你曾經歷過被《我愛我家》支配的中國情景劇時代——
——也就不難明白,謝園、葛優、梁天三人,是一代人心中不可取代的&34;。
上世紀90年代。
隨著大批京圈導演和作家的崛起,反映街頭市井&34;的影視作品,開始佔據一席之地。
而觀眾的審美也慢慢從&34;開始包容&34;。
以謝園、葛優、梁天、陳佩斯、朱時茂等人為首的喜劇演員成為熒幕上的常客。
他們在熒幕上投射出的,往往是無數觀眾的縮影;
經歷的事件,也總是發生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但其實,這是一把雙刃劍。
喜劇演員通過&34;被&34;出來,卻也因此被觀眾賦予了不可逆轉的固定印象。
比如小眼睛的賈志新,哦不,梁天。
因為外貌條件不符合主流審美,身為知名編劇的哥哥梁左曾給他中肯的建議:
&34;
&34;
一語成讖。
在《頑主》中,梁天出演了&34;的角色,憑藉與&34;相符的表演與氣質一舉成名。
但就像前面提到,梁天後來因為一些相似的&34;形象被觀眾定型成&34;,戲路極窄。
1991年,梁天、謝園和葛優&34;的名號正式打響,但只有梁天是非科班出身的業餘演員,在演戲這條道路上受挫最多。
甚至還因為工會幹部的工作耽誤一部戲的客串,曾被陳佩斯大罵:
&34;
1992年,謝園憑藉《上海一家人》連斬金鷹、飛天兩個最佳男配。
同年,葛優出演由王朔、馮小剛等人編劇的《編輯部的故事》,再次名聲大噪。
這讓梁天在另外兩位好友面前,更是有些底氣不足。
但很快,他也迎來了轉機。
1993年,梁天出演了哥哥梁左、妹妹梁歡和未來的妹夫英達出品的情景喜劇《我愛我家》。
中國情景喜劇開山之作,一來既是巔峰,至今豆瓣9.3分。
梁天飾演的賈志新,胸無大志,心地善良,接地氣,真實豐滿。
還是一個包袱輸出機。
讓觀眾好評如潮。
當然,這部差不多搬空半個90年代內地娛樂圈的情景喜劇,自然也少不了喜劇三劍客中另外兩位來串場。
葛優飾演的&34;紀春生,謝園飾演的寶財,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至此,三劍客整整齊齊成為家喻戶曉的&34;。
葛優、梁天成為中國情景喜劇塔頂的名人。
而謝園更是集金雞、金鷹、飛天、金鳳凰於一身,成為媲美李雪健的大滿貫男星。
好來西影視公司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紅紅火火地成立起來,還出品了一部影視作品《天生膽小》。
在片中梁天葛優一反常態,用尖嘴猴腮、賊眉鼠眼的面相飾演了兩名警察。
而&34;的謝園則成為了罪犯,還因此將百花獎最佳男配也收入囊中。
好像只要三劍客在一起,就沒有什麼事是他們幹不成的。
當時他們關係好到什麼程度?
出差在外,3人一定要擠在一間房裡。
喝酒,聊天,談本子。
謝園睡覺不能關燈,葛優與梁天也樂意&34;他,寧可自己用雜誌蓋臉。
而謝園也盡心盡力,在梁天和葛優喝的酩酊大醉時,保持清醒為兩個好友料理&34;。
只可惜,公司在90年代後期慢慢沒落下去。
反倒是早有&34;自知的梁天最先看開,瀟灑轉行,投資開了一家飯館&34;。
而謝園因為角色定位逐漸被邊緣化,也慢慢退出一線,專注於在北電任教。
只有葛優,憑藉《活著》成為坎城影帝,後又與馮小剛一拍即合,成了馮氏喜劇的標誌。
不過,三劍客的情誼始終沒有淡去。
梁天早年混跡娛樂圈,交友遍地。
在開了飯館後熱衷於請朋友們吃飯,免單免到幾次瀕臨倒閉。
還是謝園不客氣地指出:
&34;
&34;
有些話,就是老友點破在臉上,梁天才能聽得進去。
後來在謝園的&34;之下,梁天改變了經營模式,飯店才終於有了起色。
三劍客雖然身處娛樂、商業、教育不同領域,但似乎從來沒有真正遠離過彼此。
他們都盼望著在未來退休後,三人無事一身輕,重聚在一起,喝酒胡侃,追憶往昔。
然而,老天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
影評人史航說:
&34;
&34;
&34;
讓人唏噓。
謝園去哪兒了?
在每一個記得&34;的觀眾心底。
你記得,他就在;
你一直記得,他就一直在。
文/紅豬看電影編輯部:弗若斯貢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