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那段被霸凌的日子,我一輩子都不會忘

2021-03-04 育兒團

育兒團有償徵稿,

詳情請在後臺回復「投稿」

本文由:萌芽研究所BUD(myyjs_bud)

授權發布

  這是一部霸凌題材的電影,女主角陳念因為一個好心舉動開始被卷進了這一系列的校園暴力,似乎永無止境的欺凌使她不得不去求助小混混小北,小北答應會在暗中保護她,他們相互救贖著,好像慢慢看到了曙光。  然而,校園暴力卻慢慢將他們推入下一個深淵.  這幾天我抽空去看了電影,雖然從一開始就知道是關於霸凌的題材,但我還是陷在情節裡出不來了,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感覺心情有些沉重。  人群中一雙雙推搡著陳念的手,一張張兇狠嘲弄的臉孔,一聲聲刺耳的譏笑;  為避開霸凌者躲進垃圾桶、拼命捂住口鼻不敢出聲的陳念;  這些場面即便是電影結束後仍然留存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  儘管,那段長達一年的霸凌生活,並沒有完全對我的人生造成了太多的創傷後遺症。  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三年級,我都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學霸。分數從來沒有下降到第三名,甚至有一個學期,每一科目每一次測試,都是第一名,導致全年級老師圍在一起改我的卷子,一起感慨:「啊,又是第一名啊!」
  小時候,讀書優秀的孩子自然就有很多「優待」,比如班幹部,或者各種社團的組織領導崗位,所以我一直都在班裡擔任班長等各種「虛職」。  到了小學四年級,整個學校進行分班重組,原來熟悉的一到三年級重新打散,一群陌生的孩子們組成了一個新班級。雖然不知道學校為什麼這麼做,但是在這群新班級裡,我之前認識的同學,還不到5%。  因為學習成績一直優秀,所以還是擔任班長,老師給我組了一個班幹部團隊,從副班長到體育委員等一個班幹部組織。  但自加入這個新班級後,我這一年的校園生活,開始走向了我始料不及的方向。  被人霸凌的感覺是怎麼樣的?我其實現在想起來也不大記得了。
  不只是孩子們之間的遊戲。因為並不是在一個遊戲裡彼此推推擋擋,然後嘻嘻鬧鬧散去。我被推擠過、抓過頭髮、踢過、頭被扔過東西、被推進泥坑裡、髒兮兮的我被人圍觀並哄堂大笑……  不只是孩子們之間的玩笑。因為並不只是說一些幽默的話,俏皮的故事,大家聊天調節一下環境和氣氛。我被取過各種外號,只要我站起來回答問題就會被鬨笑;還被威脅過要在一個地方站上兩小時,否則就會被「關禁閉」;我的舞蹈姿勢一直被戲謔為「畸形」……  不只是孩子們之間的小圈子。我基本上沒有朋友,之前的朋友因為害怕「連帶關係」,被強勢的人威脅著不可以靠近我,我曾經的好閨蜜也不願意再和我說話,每次體育課我都是被隔離在最後一個位置,沒有人和我搭檔,就好像我是完全不受歡迎的人。  我一直至今都會做夢夢到一個空蕩蕩的操場,是的,這個夢我可能會記一輩子。我抬頭看著陽光,伸出手掌,手掌上是密密麻麻的鞭印,那是同學們打的,然後她們已經在操場旁邊玩起來集體的石頭剪刀布和跳房子的遊戲,陽光很熱,可是蹲坐在旁邊的我卻全身發抖。  那不僅僅是一個夢境,往事因為深深印刻在我的記憶裡,最終被留存在夢中反覆播放,成為長期甚至終生記憶。  我被霸凌的日子持續了整個學年。我覺得我的四年級是一直處在一種「完全分裂」的狀態。  我身邊的所有老師,都沒有把這當成一回事。霸凌的孩子們,在面對老師時和我極其親密,牽手、抱腰、搭肩,大家笑得極其天真和爛漫,但他們的目光和動作卻是讓我戰戰兢兢。  霸凌的發起人是副班長,她多次通過各種渠道讓其他同學「投訴」我的行為,希望老師可以撤下我班長的職位,換成她。可老師們始終都不同意,一直都是我,並且不僅是班長這個職位,還有學校的各種紅領巾表彰,我都是首選。  慶幸的是,我的成績在霸凌的一年裡,一如既往是第一名,我的體育課和其他才藝課的表現,也同樣是一如既往的第一名,我在老師面前始終是聽話、乖巧、安分的孩子,從沒有什麼不妥當的表現。  我身邊的父母和祖輩,也都不知道這件事情。我隱藏不說,一是害怕和恐懼,二是我覺得「我不應該讓大家擔心」。當年家裡遇到一些困難,母親患病,父親扛下一個家,所以我主要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住。我自己也努力「催眠」自己,其實也許是我沒有做得更好,沒有融進去這個集體,所以我需要更努力一點,他們就不會欺負我了。我在家還是一直保持努力完成作業,學習和鑽研,說些寬己的話,「在學校一切都很好哦」,我就這樣子給自己「催眠」。  可是,我每天晚上都躲在被子裡偷偷地哭。當夜深人靜,沒有作業,沒有其他的事情來分心,只有自我和當天發生的記憶的時候,我身體被霸凌的經歷,和我的記憶嘗試催眠自己的部分,是完全衝突的,我接受不了,導致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我的情緒在夜晚開始瓦解,我開始不斷哭泣。  但是第二天起床,我又給自己打氣,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我可以再試試看。  但我逐漸發現,想要試圖讓霸凌者接受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朋友,大家都很害怕霸凌者,因為她儼然把握了班裡的所有話語權,所以其他同學都是看著霸凌者的眼色來決定和我相處程度的。霸凌者主動親近我了,大家就和我玩;霸凌者開始欺負我了,大家就遠離我。  我開始逐漸發現,我變得越來越不像我,變成一個越來越讓我厭惡的自己。  要融入到霸凌者的圈子,要先學會賄賂,我得先偷偷地把自己的壓歲錢從奶奶贈給我的小豬儲錢罐裡拿出來。錢越來越少,爺爺發現了,那天他來問我:「是學校裡要交什麼費麼,怎麼感覺壓歲錢都快沒了?」那次對話我一輩子也忘記不了,我耷拉著點頭說,「是的,是的。」  要融入到霸凌者的圈子,要先學會跟隨,丟掉自己的主見,唯唯諾諾,唯霸凌者的話是真理,我開始晚歸,因為我要幫霸凌者做完作業,替她籌備好明天上學的東西,我才能夠回家。  我從小都是一個乖巧、愛學習、全部人眼中可愛、聰明又優秀的孩子,但是我將自己珍惜的壓歲錢,將自己珍貴的品質,卻拿來作為賄賂的籌碼,換來別人假假真真的「接受」。  當我終於接受不了,放棄這種做法的時候,不出意外,我遭受到了更可怕、難堪的霸凌。  霸凌者以霸凌為樂,他們享受這種作惡的過程,享受這種用暴力獲得的權力和快感。  他們,在不停地凌辱我,從肢體到心靈,四年級的我,體無完膚。  有時候我會感慨,經歷過霸凌的我,又是如何可以活得還算健康,這是內心的心理抗壓力嗎,還是我只是剛好幸運。時間會抹平我們所經歷過的所有傷痛,然而回到當初,看著手足無措的自己,又得多心疼。  長達一年的霸凌從來沒有人發現,學校和家庭也從來沒有介入過幹預過,年幼的我從來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尋找幫助,找老師、家長或者其他人,基本上是我從來沒想過的。我找過其他朋友,但是他們害怕霸凌者,我嘗試自己組建圈子,但是我從來都沒有離開過霸凌者的掌控。  是的,我就好像是霸凌者的寵物一樣,她並不願意我有其他的圈子,我也嘗試融入霸凌者讓她喜歡上我,但是我需要出賣自己的堅持和原則。  在四年級最後一個學期結束,下學期開始之前,我和父母說:  我用了一個很幼稚的理由,因為當年中學是分區的,派位是電腦隨機分配。在霸凌者所在的學校是一個綜合素質比較差的學校裡,我告訴父母,我想考全市最好的中學,我想轉學到另一個學區。  是的,我沒有勇氣說出自己被霸凌的事情,而是找了一個藉口。  這個理由正經得完全沒有一點不恰當,父母欣然答應,便火速幫我辦理。當時,因為醫學的幫忙,母親的身體狀況開始有很大起色,父親的事業也穩定起步,我們搬了家,換了一個學區,母親說,「孩子,我已經康復了,讓我來好好照顧你。」  換了一個新學校,對我來說是一個「重生」,很陌生,但也很害怕。所以當我第一天站在班級門口,我完全不敢進去,在樓梯旁邊的窗臺站了很久,我趴在窗臺,看著樓下,卻始終不敢回頭看我的新班級。  可是我真的很幸運呢,那天有一個小女孩來接我進入課室,她笑著拍著我的肩膀,把無措的我拉進課室,鄭重地把我介紹給全班同學,告訴我,「大家,這是我們班的新同學哦!我們的好朋友又多了一個!  然後全部的女孩子都笑了,不停地挪自己的位置招呼我,「坐我這裡,坐我這裡,我叫XX,很高興認識你啊。  如果有所謂的創傷後遺症,我的治癒是從五年級開始的。我進入了一個很溫暖的大集體,然後從那一刻開始,我再也沒有遇到霸凌。  我想,友情,永遠都是霸凌最強大的敵人。擁有友情,懂得如何友善對待他人,感受如何被人真心和真切的呵護,是霸凌最強大的治癒武器。  作為一個被霸凌長大的孩子,長達十幾年的人生治癒過程,是怎麼樣過來的呢?  擁有這樣子的霸凌的經歷,成為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往事。學會如何和過去的悲傷和難事共處,並學會治癒和面對難事,也許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事情。  這個經歷多多少少影響到了我的個性。我學會了察言觀色,我會對互動、交流和情緒上的細枝末節比較敏感,因為這基本構成了我的本能應激反應。我也學會了去時刻保持反思,我學習客觀看待過去,優秀或者不優秀,並不是原罪。在被霸凌這件事情上,我們並不需要對此負責,犯錯者不是我們。  這個經歷多多少少讓我看到了原則和反抗的自我價值。我始終無法想像要是在當年,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我如果沒有自己的堅持,沒有下定決心介入,現在的我,也許就再也不是現在的我了。所以我會感激「直覺」,對於原則的堅持和底線的不妥協,至少在最後一刻,救了我。我也學會挖掘自己的價值,積極去看待自己的優點和自尊,並且肯定個性中珍貴的部分。  這個經歷多多少少讓我看到了團隊、學校和社會的局限和作用。我在香港做社工的領域,主要是關注情緒,我學會用團隊療法、個案諮詢,包括社區運動,來達到整個集體的「賦權」,真正地為每個人提供治癒力。信任的人所帶來的支持和幫助是非常治癒的,真正的大集體,是最好的治癒源泉。  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清楚自己的能力,收穫了真正的友情和尊重,在不停建構更多的自我認同感和價值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地走出來,從這個童年的陰影裡走出來。  我轉學後就再也沒有和他們見面,但沒想到會在十年後偶遇。那天我帶著表弟去新華書店旁邊的麥當勞買冰淇淋。霸凌者圈子的其中一個人竟然認出了我,喊出了我的名字。  他們竟然認出了我,我覺得很尷尬,我想找個藉口離開。  他們很靦腆地一定要我留下來,並打電話讓其他人過來。原來霸凌者的圈子依舊還是霸凌者的圈子,他們從沒有瓦解過,從這個小學,到了那個中學和高中,然後高考失利,開始創業,始終還是在一起。  「對不起,小時候這麼欺負你,當時我們都真的沒有當一回事。」  我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會道歉,未曾想到其實對於霸凌者他們來說,這些也並沒有被遺忘。  他們開始懺悔一般跟我講他們的童年故事。這是我們從來沒有交流過的故事和人生經歷。  他們反覆地說,當時的壓力真的很大,父母覺得他們始終不夠優秀,而對比的我太優秀,無論在做什麼,老師的注意力始終都是在我身上。他們也享受霸凌我的過程,因為我手無足措、難堪的樣子讓他們感覺到有趣和獲得了假性自尊……  但他們也遭受了霸凌的代價。霸凌從我第一個開始,但卻並沒有隨著我的離開而終止,他們換了一個又一個霸凌對象,最後的代價是犧牲了學業,和父母的家庭關係也越來越不好。他們並沒有完全從霸凌中找到認同感,或者找到真實的友情和感情,他們在社會裡滾爬滾打了一圈後,終於開始難過和懺悔。  我不知道他們到底具體經歷了怎麼樣的波折,但他們哭得泣不成聲,在我面前手足無措。  那一刻,我才終於明白,原來霸凌行為對於霸凌者來說也是一種沉重的創傷。霸凌者也給自己設下了無限的圍牆和困境,懺悔和愧疚,是他們最大的枷鎖。  或許,他們最終都會在人生的坎坷中明白,無論生活境遇如何,都不應該成為霸凌的藉口。但並不是所有的霸凌者,都有機會可以去表達道歉。  在學校和家庭都缺失的霸凌事件裡,給小孩子的衝擊,對小孩子以後生活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沒有安全感,不知道什麼才是朋友,害怕被人指手畫腳,會對整個環境產生害怕和逃避。
  我是幸運的一個人,很幸運地一步一步地走了出來,並沒有留下陰影。但有很多的孩子,因為幹預的太晚,對於之後生活的成長的負面影響並不可逆。  我在香港也跟進過很多相類似的案子。我們的原則核心有兩點:  雖然有三環,孩子、家長和學校都缺一不可。所以如果孩子真的遇到霸凌事件,能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學校。如果學校沒有規範的制度,從學校整個風氣到班級整個班級建設上都經營到位,警覺霸凌行為的不可被接受,提供足夠的援助給被霸凌的孩子,那麼霸凌事件基本上無法真正杜絕。  2.霸凌事件能否可以被知道,被霸凌者的父母很重要。  很多被霸凌的孩子並不敢主動和父母告之,因為霸凌是一個長期固定的相處模式,並且孩子們都會遇到威脅和新生恐懼。父母能否觀察到孩子的狀態,發現問題,看到孩子的主觀感受是相當關鍵的環節。  在這兩環都能打通的情況,學校和家長可以通力合作,霸凌事件一般是可以從制度上得到緩解,通過教會孩子去修復傷口,包括堅持原則和反抗,孩子們也可以學會如何應對欺負。  在一個制度良善的學校,即便是班上有人際關係技巧較弱的孩子,也不見得一定會發生霸凌事件。  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人和機構關注校園霸凌的嚴重性,也希望當我們的孩子談及自己的校園時光,只有美好,沒有噩夢。

來源:萌芽研究所BUD(myyjs_bud)我是萌芽,畢業於香港大學,師從世界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我長期研究親子溝通和親密關係,也是兩個男孩的媽媽。這裡有基於兒童發展心理學、國際IB教育的養育心經和早教啟蒙方法,願和你一起育兒育己,共同成長。原文標題《看完《少年的你》,想起了我的被霸凌經歷...》轉載已獲授權。

編輯:白楊

相關焦點

  • 我翻開 20 年前的日記,重新面對那段校園霸凌!
    到學校後,班主任坐在班裡的桌子前,我看到他,直接說「老師給你藥」,就把藥給他了。就這一個舉動,為我招來了又一次霸凌。那後來發生的事兒,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居然記得這麼清楚。班級早操回來,那一伙人又來了,經常欺負我的兩個女生站在我面前,欺負我最狠的另一個女生直接越過這兩個人,指著我說:「她,拍馬屁!噁心死了!」
  • 找工作的那段日子,我每天都在看《七龍珠》
    怎麼想,怎麼覺得自己都是卓別林電影裡才會出現的角色。那段日子,好似人在挖礦,不知道金銀會埋在哪裡,也不知道需要挖多深才能挖到。只能一鏟子、一鏟子地挖下去,不能停。希望是有的,失落是更多的,最多的卻還是乏味。乏味到不想堅持。不知道從哪裡知道了幼時追過的《七龍珠》又有了新上色、重編排的動畫版本《龍珠改》。
  • 馬思純自曝三年地獄生活:關於校園霸凌,我發現了一個扎心的真相
    「我就覺得,我沒那麼好。」「要不然,我就不會變得像現在這麼軟弱。」「我覺得她是讓我不自信的開端吧,讓我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奇葩說》辯手黃執中曾在節目中憤怒爆料:「我一輩子不會生小孩。」創傷正是來自「小孩」。黃執中小學時性格孤僻不合群,這樣的「異類」輕易就成為了被霸凌的對象。
  • 美句分享:在乎你的人一輩子都別忘;拿你當傻子的人一輩子都別交
    2、我依舊記得那年黃昏,路上樹影斑駁,你站在不遠處無聲望著我笑了。時間無涯,歲月無聲,轉眼已經多年,我染白了雙鬢,沉澱了心情,許多事遺忘在來路的盡頭,唯獨你回眸一笑,在我無趣的生活中,似一顆蜜語糖果。3、若說這人間有趣也好,無趣也罷,總歸一場因果。遇到坎坷,你便當走了一程煉心路,遇到喜樂,也無需太過歡鬧竊喜。
  • 黃子韜 我一輩子都不會讓我爸失望,是否也喊出了你的心聲
    ,不知道為什麼,就覺得很感動,讓我一下子更有動力了。」常年在外的你是不是和我一樣也好久沒和我爸爸道一句晚安。 9月15日,黃子韜在爸爸病逝後發文, 「我一輩子都不會放下我爸留給我的心血!我也一輩子都不會讓我爸失望!我爸現在過的比誰都要好,也不會再累再承擔那麼多了」。
  • 「他們是我的恩人,一輩子都不會忘!」今天22:30檔,CCTV-1《等著我...
    >她趕緊撲上去摟著孩子又哭又笑激動得說不出話原來這一路上兩名軍人一直精心照顧著孩子們孩子們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有他們的陪伴字條也找不到了如今餘鑾英一家生活幸福兒女孝順她慶幸自己能夠親手把孩子們撫養長大「他們是我們這一家子最大的恩人,一輩子都不會忘的
  • 白髮人送黑髮人,真的一輩子都忘不了嗎?
    別說是白髮人送黑髮人,任何一位至親至愛的人離去,都會讓我們銘記一輩子,怎麼可能忘得了。比如我的母親,在2007年因病離世,雖然已經過去了13年之久,母親的音容也早是模糊一片,但至今她偶爾還會來到我的夢裡。特別是當工作生活遭受挫折,我就會非常想念那些有母親的日子。
  • 懷念我童年讀書的那段日子
    我喜歡讀書,小時候從摯愛的「小人書」開始,到看不懂的文言文古籍,再到一本本的長篇巨著,我是從懵懂的孩提時代,矇昧無知的一步步走進了書籍的世界。那時候由於家庭的原因,我每年寒暑假期都要到姐姐家裡「躲」過一段日子。姐姐家裡的日子也不好過,在加上多了我這一張嘴,也是捉襟見肘。但那時候的我,並不是在意吃什麼,只要能吃飽就好,雖然有時候也吃不飽。
  • 馬思純自曝「三年地獄生活」:關於校園霸凌,我發現了一個扎心的真相
    「我覺得她是讓我不自信的開端吧,讓我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直到現在,馬思純也心酸表示:不敢見她,也不敢問她,為什麼欺負我?黃執中小學時性格孤僻不合群,這樣的「異類」輕易就成為了被霸凌的對象。每一個人心裡頭都有那種你以前經歷所造成的空洞,你花了一輩子都填不滿。有人問「誰因為學習好被老師喜歡,被同學欺負」,除了penny,大家都舉手了。當大家聊起自己校園欺凌的經歷,Penny卻只記得自己班上其樂融融的景象。事實上,她自稱曾把一個成績優秀的同學捆起來放到玉米地裡,嘴裡塞上玉米穗。
  • 該忘的日子 - 郭靜
    想想其實也對,畢竟不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好聽的歌嘛,以後不用原創就是了,想打賞我的人,把錢給愛人發個紅包吧,給我留言就好~。說一下我又重新更新的原因:那就是很多人留言問我為啥停更啦哈哈。。看來這一年多也積累了一些聽眾呢~感謝還留下來的你們~謝謝~這首《該忘的日子》,是郭靜出道第八張專輯的首波主打歌,是首中板節奏抒情歌。
  • 你我都可能是職場霸凌的受害者
    「一年來,我一直覺得是自己太差,一無是處,我只感覺到壓力倍增,上班就像去祭奠自己。而自己辭職的想法卻被上司說成是『用你都是人文關懷,你也好意思辭職嗎?』我無數次地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糟糕,那段時間很痛苦。」嚴朗略帶哽咽地說到。不同於嚴朗的是,許琳琳是在拒絕了上司的性騷擾之後,才開始遭到上司的霸凌。
  • 傅首爾兒子、施柏宇都遭遇過校園霸凌,旁人卻對校園霸凌態度不一
    可是帥氣如施柏宇,口才好又幽默的傅首爾兒子,居然都遭遇過校園霸凌,可想而知,被校園霸凌的基數有多龐大。根據調查顯示,校園霸凌的學生群體以初中生最多,高中生其次。我以前由於工作關係,每天要和大量學生打交道,我就親眼見過很多被「欺負」的同學。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影后馬思純在《我的生活》節目中,與好友敘舊時自曝有焦慮症,其原因在於,曾經遭受過校園霸凌。她回憶到,初中的那段時光,猶如人間地獄。她因為長得比較胖,被同學針對、擠兌。有同學故意在她的飲料裡倒粉筆灰、拖把水,還有同學偷偷拿她的信去全班朗讀。這些行為,都造成她長期焦慮、不自信、軟弱的性格。長大後,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也填補不了內心的黑洞。
  • 該忘的日子
    這首《該忘的日子》,是郭靜出道第八張專輯的首波主打歌,是首中板節奏抒情歌。相愛過的日子到底是太過美好還是太過痛苦,才會需要「該忘掉」?這是相當玩味的愛情感受,或許「回憶美好也傷人」。素有「純愛教主」之稱的郭靜,唱過的那些膾炙人口歌曲,諸如〈我不想忘記你〉、〈下一個天亮〉、〈在樹上唱歌〉、〈陪著我的時候想著她〉…,「純愛」形象深植人心,開啟了年輕男女們對愛情的美好憧憬與聽到了輕嘗愛情的酸甜苦辣,在她的歌裡總能找到你我他的影子,關於愛情的滋味,郭靜陪著大家一路品嘗體會,走過了七張專輯、將近十個年頭。
  • 警嫂:我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他
    現在說起張仲新,說起十八年前的往事,楊靜還是會咬牙切齒越說越氣,她說:「我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他!」  1  一個扛煤氣罐的警察 張仲新是杭州西溪派出所的民警,2001年6月15日因病去世,當時只有43歲。
  • 我還在原地等你,一輩子都在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依然沒有父親的身影。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少女出落得亭亭而立。父親的自行車不知道在哪一天不見了,但她還是跟小時候一樣,每天都來岸邊等著父親回家。跟朋友一塊出遊,路過這裡,也會回頭望一望父親離開的方向。
  • 你是我這一輩子,見或不見,依舊思念;聯不聯繫,都不會忘記的人
    你是我這一輩子,見或不見,依舊思念;聯不聯繫,都不會忘記的人01.冬已深,寒氣襲人,看著窗外的飄雪,勾起了心中的思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樁接一樁,一件接一件接踵而至,像幻燈片一樣在腦海中循環。過去的好美、美的讓人沉醉,可是已經回不去了。
  • 「我也曾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
    文丨Mikky明@bigfun社區你有經歷過校園霸凌嗎?無論是肢體霸凌,言語霸凌還是冷暴力,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校園霸凌。無論是親身體會,還是親眼得見,在我們的學生時代,校園霸凌這種事情就像趕不走的幽靈一樣盤旋在我們頭頂的天空。
  • 被當眾脫褲子、可樂裡被倒抹布水,原來他們,也曾遭遇過校園霸凌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任敏主演過電影《悲傷逆流成河》,而這部電影其實和《少年的你》有很多的共性。兩個人都有因為原生家庭影響而自卑的性格,且都是被校園霸凌的對象。任敏是有經驗的,所以對於這個角色把握的很好,而施柏宇,則真的感受身受過。
  • 鍾院長救了俺的命,一輩子都不能忘
    「鍾院長救了俺的命,一輩子都不能忘。」逯合囤說著便憨厚地笑起來。據博愛醫院醫護人員介紹,從2004年到現在,他每一年都會帶著自家種的農產品到醫院,今年已經16年了。「這位老人叫逯合囤,很純樸,他把鍾院長對他的幫助看的很重,一直念念不忘,不管怎麼拒絕都堅持要來。」博愛醫院醫護人員這樣說到。逯合囤是2004年菏澤博愛醫院救治過的一位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