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相機的鏡頭還是手機的攝像頭,光圈這個名詞大家都有所耳聞。大部分人對於光圈的概念只是停留在控制畫面虛化能力這一點上,實際上光圈還有其他的作用,我們今天就聊聊光圈。看看光圈的大小,對手機和相機拍照有何影響,順便看看你手中的華為Mate 30系列和蘋果iPhone 11系列為何拍照這麼好。
光圈數字越大,F8、F11、F22,光圈越小,虛化效果越不明顯。
光圈數字越小,F1.2、F1.8、F2.8,光圈越大,虛化效果越好。
光圈還有什麼作用呢?其實光圈增加之後,也就是為攝像頭或者鏡頭帶來更大的進光量,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拍照時候可以有更多的光線進入畫面中,這樣可以提升畫面的質量。
畫面質量分為光線強烈和光線昏暗兩種情況,在漆黑的室內或者夜間,畫面的質量主要是以噪點多少來判定。噪點越少,畫面越乾淨,畫質越好;噪點越多,畫面越髒,畫質越差,觀看感受很不好。
相機方面,比如我們用24-105mm F4套機頭和50mm F1.2定焦頭拍照的時候,可能同樣保持1/100秒的曝光時間,24-105mm鏡頭需要使用ISO 1600,而50mm F1.2鏡頭只需要ISO 800即可。這樣感光度就差了一檔,自然畫面的噪點數量完全不同。因此大光圈在夜間拍照的時候就有降低感光度,讓畫面更乾淨的效果。
手機方面也是一樣,只不過我們一般不關注ISO感光度的數值而已。也就是說,光圈越大,實際上對於提升部分照片的畫質是有很大幫助的。
還有一方面,光圈數值足夠大,能夠拍攝出完美的光斑,這個前提是背景畫面中要存在點光源,比如彩燈、路燈等等。如果你想追女神,那麼你在夜間帶著女神拍一套帶光斑效果的照片,好感度至少增加100。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光圈除了能夠帶來畫面虛化效果之外,還有很多非常實質性的幫助,總之就是讓你的照片更好看。
很多國產手機,由於手機攝像頭的局限,光圈無法達到完美的虛化效果,因此廠商只能夠用AI模擬來實現虛化。這種AI虛化效果,與鏡頭光圈真實呈現的效果有很大的差異,不能說不好,但是一看就特別「假」。
手機光圈數字很大,動輒就是F1.8(蘋果iPhone 11系列)或者F1.6(華為Mate 30系列)的光圈大小,但是實際效果很差,這是因為手機的圖像傳感器(可以理解為膠片時代的膠捲)尺寸很小,目前最大的是1/1.7英寸,還不如卡片相機的1英寸傳感器大,更不要說APS-C畫幅和全畫幅的相機了。
光圈的F值是焦距除以通光孔徑,單眼相機的通光孔徑是7.25左右,而手機則只有2.22左右。實際上,折算下來,單反的光圈F1.8就是1.8,而手機的F1.8實際上只有F6.3左右,自然也就達不到相機的虛化效果了。
沒有AI虛化模擬的手機,實際上的虛化能力還不如入門相機的套機鏡頭。所以看到手機上標稱的那些超大光圈數字,實際上使用時可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中關村在線與騰訊酷鵝用戶研究院聯合有獎調研開啟啦~
買個皮膚還要「偷」媳婦錢?
買個CF槍還要掃一個月地?
兜裡人民幣最大面值50的?
現在機會來了,大量Q幣就看你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