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後江,相信很多懂行的朋友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十個後江九個水」,種水多的翡翠原石往往品質會更好,後江則是緬甸翡翠的一個名坑,那裡基本上不會出磚頭料,所謂磚頭料就是透明度差、雜質多的翡翠原料。
用後江石做的成品取貨率是很高的,在拋光之後它的品色也會變得更好,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塊翡翠原石,它同樣來自後江,裡面竟然是紫羅蘭色,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後江出產的翡翠一般有兩種,分別是靠山邊的洪衝積層和現代河床河漫灘型。前者是被一層大概1m厚的坡積物覆蓋,越往山腳去,坡積物就越厚,甚至能夠達到8-10m;後者則分為新後兩種後江玉,新的產於衝積層下部,老的則出於底部。
這塊原石看上去是比較圓潤的,它的外表顏色是灰色的,皮殼沙非常細膩,它的開窗部分是紫羅蘭色,看上去就像個紫色的水晶球,給人一種優雅高貴、冰冰潤潤的感覺,不過在這塊原石的表面有著幾道裂紋,甚至有裂進去的可能,不過好在它的體型並不是特別大,只有540g,雖然出不了手鐲但是還能夠用作大牌和戒面的。
由於它的成色非常好,再加上紫色這種飄忽曖昧的顏色,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最愛,可見最後的成品一定會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在自然光下,這款原石呈現出來的紫色非常濃豔,看上去品質十分細膩,膠感很強,絲毫沒有見光死的表現。而貨主在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打磨製作後,最後得到的戒面成品也是如意料中的漂亮,在鑲嵌之後這塊紫羅蘭色的翡翠就更是顯得奢華曼麗,讓人不禁感嘆這就是大自然的饋贈。
其實每個場口出產的翡翠品質和特徵都是不一樣的,也並沒有哪個場口就一定出產高品質的翡翠,一旦挖出一個品色好的翡翠自然就出名了。不過賭石這件事,最終依靠的還是個人的眼光和運氣,要想通過賭石獲得收益,就要有承擔風險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