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呂布傳
呂布字奉先,三國第一猛將,又號飛將,據傳乃是匈奴與漢人的混血兒,生得人高馬大威風凜凜,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帥哥,享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美譽。他在《三國演義》的第三回登場,第九回隕落,是《三國演義》前期中名至實歸的BOSS級人物。今天,在下就和朋友們聊一聊這位神鬼皆懼的三國第一猛男。
呂布第一次在演義中亮相的時候就很是高調。東漢末年董卓專政,對上視君主如玩物,對下視群臣百姓如草芥,甚至在酒桌上向群臣公開批鬥皇帝,欲試探群臣對自己廢帝立新的看法。并州刺史丁原不滿董卓的專橫,帶其義子呂布兵討董卓。兩軍對戰,呂布以一人的武勇勢震董卓全軍,讓董卓輸得很是沒有面子。兵敗後的董卓回去後狠狠地做了一番反思,聽從了帳下謀士李肅的建議,讓李肅帶著各種金銀珍玩和名馬赤兔說降呂布。呂布見利忘了義,甚至將其義父丁原的腦袋砍了下來,作為禮物回贈董卓。更無恥的是,剛剛殺了自己義父的呂布在與董卓相見後,竟然下跪在董卓面前,認董卓做了自己的第三人老爸(除去呂布的親父和剛剛被他殺死的丁原,董卓正好是呂布的第三個父親)。
這就是呂布在演義中剛剛登場時的劇情。在下第一次讀三國的時候,曾經滿心歡喜,以為呂布能以一個超級大英雄的身份,去消滅董卓。但呂布卻比董卓還要無恥,前後的巨大反差讓人很是不舒服。三國是一個亂世,生命在許多人的眼中只是一個名詞,卻沒有什麼意義。但是能夠將自己親人的生命視若無物的人,也只有呂布這種稀有人渣了。但這個時候的呂布還只是在董卓身邊為虎作倀,多以董卓保鏢的身份負責保安工作。想殺董卓的人不少,因此死在呂布手下的人也不少,呂布的武勇沒能與伸張正義掛鈎,卻從側面反映出了董呂二人的兇殘。狗仗人勢,人仗狗威,董卓愈發專橫殘殺了不少朝廷中的保皇派。曹操在這個時候作為正義的化身登場謀刺董卓,結果卻沒能成功。逃亡的曹操在陳留起兵,發檄各路諸侯討伐董卓。聯盟軍一路高奏凱歌,直逼虎牢關下。董卓只好派呂布領軍,鎮守虎牢關。
三國演義中最為精彩的PK大賽就此上演。呂布武勇無敵,出戰後連敗各路諸侯帳下驍將,卻惹惱了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張飛。大家對張飛的性格應該多少了解一些,此人性烈如火,當時又因為大哥劉備的名氣不夠而在各路諸侯中倍受冤枉氣,而呂布卻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盡搶風頭。不爽,那就幹吧!高手之間總會有某種默契,不是惺惺相惜,就是你死我活。張飛與呂布單挑了一百多個回合,演義中卻沒有對二人的心理活動進行描寫。我們不妨猜想一下:一向自認天下無敵的呂布遇到了一個有能力戰勝自己的人,心中肯定會震驚,出手多少會有一些不順;一向虎氣朝天的張飛找到了一個令自己不爽的發洩對象,肯定會不餘遺力大打出手,並伴隨著心中的一陣怒罵。但呂布就是呂布,無敵的方天畫戟,無敵的武功,無敵的人,張飛的武力還是被壓了下去。演義中並沒有這麼寫。但是我們知道,高手過招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有外人插手。除非有一個關心張飛,又敢於和呂布單挑的人看出張飛處於下風,才會有為了勝利而不惜以二敵一的場景。這個人就是關羽,他在張飛戰呂布不下的時候前來助陣,以二人之力又和呂布戰了三十多個回合。呂布在這個時候可謂是強弩之末了,勝負之分已經沒有了懸念。關張的大哥劉備沒有放棄這個大出風頭的機會,也適時地登場,正好湊了一個三英戰呂布.呂布敗退,聯盟軍士氣大漲,一舉拿下了虎牢關。董卓只好放棄帝都洛陽,帶著皇帝兵退長安。董卓在臨走時還不忘在洛陽放了一把火,將洛陽的民間財富也搜刮一空。
其實,聯盟軍是因利而聚,當然也要因利而散。董卓遷都後,聯盟軍也因為各自利益的需求而解散,但董卓卻低估了身邊潛在的威脅。有呂布做自己的保鏢,自己可以高枕無憂天天快活,但是面對著某種利益的驅使,保鏢就可以在瞬間變身成為刺客。東漢末年董卓專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司徒王允為了殺死董卓重振朝綱,利用貂蟬的美色挑撥離間董卓與其心腹大將呂布之間的親密關心,最後成功誘使呂布殺死了董卓。
在這場情殺大戲中,有江山,有美人,但就是沒有英雄。如果要硬擠一位英雄出來,那位美人貂蟬倒是有一點英雄的樣子。談呂布,不如談貂蟬,因為大家在了解貂蟬的時候,可以更好的觀察呂布這個人。在下的情商比較低,也無法對摻雜著愛情的政治陰謀做出明確的定義。所以只好先跑一下題,希望大家可以通過我對貂蟬的描述來看查一下呂布的為人。貂蟬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在下甚至認為她是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中最聰明的女性。
她會放棄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在呂布和董卓二人之間周旋,為的是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但她不是王允手中的提線木偶,她在入住董卓府後,是用自己的智慧挑撥離間二人。王允不可能在貂蟬入董卓府中前告訴應該怎麼做的,因為男女之間的情事不是政治,王允沒有那種智慧算出來會發生什麼,所以在下敢說貂蟬就算不是演義中最聰明的女性,至少也是最懂男人心的女性。可惜在亂世三國中,女性的地位是可憐的,聰明的女性更是可憐,因為她們常被自以為聰明的男性當成是利用工具。就像王允一樣,雖然剷除了董卓這個禍首,卻被董卓勢力的殘將李催郭巳所殺,呂布也帶著貂蟬兵敗逃亡了。
呂布逃亡後先是和曹操大戰,失敗後到徐州投靠了劉備,並將劉備驅逐出境,自己佔領了徐州。貪心不足的呂布到了徐州後又納了一個小妾,貂蟬會怎麼想?她應該是不在乎的,自己現在除了活下去還有什麼希望呢,漢室沒有保住,唯一的親人王允也死了,自己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喜歡自己卻不愛自己的呂布了。生逢亂世,有人可以為了霸業而戰,有人可以為了仕途奮鬥,但是沒有人是在為了愛情戰鬥。或許貂蟬曾經因為呂布為了自己的付出感動,看著呂布的背影悄悄地說一聲謝謝。或許呂布曾經為了貂蟬去戰鬥,甚至是為了貂蟬去爭奪天下,但也只是一時。亂世中只有濫情沒有愛情,當戲子在臺上獨自哭泣時,臺下的觀眾或許會嘆息,但他們無法改變劇本。呂布最後在曹操和劉備的合擊下兵敗,被曹操絞死在白門樓,貂蟬的下場卻無法在演義中找到。或許羅貫中本人也只是當貂蟬是一個跑龍套,畢竟是軍事歷史小說,不是愛情劇,只是利用一下這個角色而已。
其實,江山好比是「利」,美人好比是「情」。生逢亂世,要想得利,必須要同時間的天時地利人和。要想得情,卻必須同時放棄天時地利人和。
那麼,呂布得過「利」嗎?得到過。呂布帶著貂蟬逃出長安後,利用曹操兵出徐州的機會,偷襲曹操後方的大本營濮陽得手,謂之天時;有了地盤,呂布就可以向其他諸侯一樣有了稱雄一方的資本,謂之地利;呂布雖有「三姓家奴」的罵名,但他確實有資格為自己的武勇而自傲,也確實幫助漢室誅殺了老賊董卓,因此還是多少有一些人緣,謂之人和。但是呂布的天時地利人和並不完善,所以他就像一個暴發戶一樣稱雄一時,最後卻不得不亡。呂布得過「情」嗎?也得到過。呂布為了貂蟬,放棄了繼續在董卓身邊發展的機會,謂之天時;呂布最後是因為貂蟬和他的三號老婆勸他固守城池以保護一家老小,因此才沒有採用謀士陳宮的計策,丟失了唯一的根據地下呸城,謂之地利;同樣是因為貂蟬的緣故,呂布在手下的心中樹立了一個『貪圖女色而不關心士卒死活』的形象,謂之人和。
但是,呂布的「利」與「情」只是一時。原因很簡單,因為呂布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會通過自己的智慧尋找機會,而不是乘火打劫;真正的英雄,會通過自己的氣度和領導能力得到他人的認可,而不是通過武力和莫須有的行動證明自己;真正的英雄,會通過真正意義上的天時和地利留住並擴大自己的地利,而不是隨機取巧。還是那句話,生逢亂世,有人可以為了霸業而戰,有人可以為了仕途奮鬥,但是沒有人是在為了愛情戰鬥。所以,亂世英雄的情不是對自己的情侶,而是天下蒼生!所以呂布有著秦始皇的野蠻,西楚霸王的武力,卻也和他們一樣沒有對百姓的憐憫之心。他們都不是英雄,自私的人不可能成為英雄,等待著他們的只有失敗。
呂布是三國第一猛男,但不是三國第一人。氣質,風度和智慧,這些就是肌肉男與富有心計的紳士之間的區別。我們感慨呂布,嘆息呂布,甚至崇拜呂布,但是千萬不要學習呂布。自私的人或許有人們值得同情的地方,但是不要忘了他為什麼會自私。是亂世的背景?是利益的貪婪?還是人性本就自私?呵呵,一切都只是因為人的追求有所不同,信念有所不同。所以,關鍵還是一個人自己的本質,一個人自己的態度決定了他是否處於一個亂世,他是否配做英雄。歷史如此,生活如此,人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