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遊客,雲南旅遊,摔斷30萬玉鐲被嚇暈;
後有小哥,拿貨手滑,摔斷3000萬玉鐲被嚇癱……
有多少人,至今不敢戴玉鐲,就怕自己一不小心,磕碰碎了,一朝回到解放前?
今天寶姐就為「手殘黨」們推薦一種耐摔、卻便宜,又不失逼格的鐲子,男女都適合!
傳說,古時候,有一個叫李富的人,有腿疾,靠給和尚採藥為生。有一天,採藥到了晚上,回家不方便,於是他把自己架在一根粗藤上,決定就在野地裡湊合一夜。
天亮後,他睡醒了,發現自己把粗藤壓出了汁液,鮮紅如雞血,嘗了一下覺得味道不錯,於採了一些帶回家。
隨著頻繁飲用,李富的疾病漸漸轉好,最後就像正常人一樣可以行動。他把這事告訴了和尚,懂醫學的師父立刻明白其中原理,並將它納入藥材中,後通過寺廟普及給大眾。
能治病的雞血藤到底是什麼呢?
雞血藤的真實身份
雞血藤也叫赤藤,俗稱過江龍、血楓藤、豬血藤、大血藤等,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材,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乾燥藤莖,因採集時會流出鮮血般的汁液而得名。戴的越久,雞血藤的顏色會變的越深。
雞血藤的品種劃分
按照品相,可以分為新藤、老藤、陰陽藤、全陰藤。在西藏,滿大街都是新藤,賣的很便宜,某寶出售的大部分也是這種。老藤就很珍貴了,要花至少12年才能長成,又根據色澤、粗細、品相和節數不同,有不一樣的定價。
陰陽藤的「陰」對應的是雞血藤外面那層表皮,能保護藤藤不受傷。沒長表皮就叫「陽」,半包表皮就叫「陰陽」,全包表皮就叫「全陰」。不是每根雞血藤都會長表皮,因此陰陽藤、全陰藤都是很稀有的。
產出雞血藤最有名的地方是西藏,在當地被當做「藏藥」,只有高海拔才有,且只有每年2月能被採摘,而埋在地下的要12年才能被挖一次,非常珍貴!
西藏雞血藤如今已經被限制採挖,導致價格水漲船高。雲南西南部、廣西、緬甸東北部等地也有雞血藤,逐漸受到市場青睞。
雞血藤的有節無節
露出在地表外面的雞血藤,常年接受陽光照射,節與節之間距離小,被稱作有節或多節。四節~六節相對來說是最珍貴的。埋在地下的雞血藤,無法接受陽光,節與節之間形成的距離長,被稱作無節,也是最珍貴的。
節的距離也造成了乾癟率的變化,「地上藤」的乾癟率在20%左右,「地下藤」的高達50%左右,因此買到一根低乾癟率的「地下藤」是很難得的,這意味著它的密度一定要高,只有質地細膩,才能鎖住水分。
中醫已經把雞血藤研究的很透徹了,它具有補血養血、活血通經、舒筋活絡等功效,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溼痺痛等病症。
而現代醫學也發現,雞血藤對於改善造血系統、增強免疫、抗腫瘤、抗病毒等也是有作用的。以雞血藤為原料生產的中成藥有50多種,其中不少是婦科、骨科、血液科常用藥。
常年佩戴雞血藤,手腕跟鐲子摩擦,會慢慢吸收其中對人體有益的成分,雖然不一定治療疾病,但是對強生健體肯定是有幫助的。
酒紅色、深酒紅色的雞血藤是很常見的,對於收藏家來說,稀有是他們最看重的,因此紫色、醬紫色、黑色、橘黃、金黃、綠色可以考慮,前提是不要買染色的。
在顏色之上,雞血藤也是有花紋的,火焰紋、玳瑁紋、黑紅雙色,都非常罕見。喜歡個性化的藤鐲,別忘了仔細鑑賞這些紋理。
全皮、半皮、無皮的耐久性依次減少,不想經常換鐲子的寶迷儘量買全皮的;喜新厭舊的可以買半皮或無皮,也比較便宜。
至於是否有節,看個人喜好,無節不一定都比有節好,無節的要密度大才細膩水潤(貴啊),有節的優勢在於不容易乾癟(便宜啊)。
雞血藤的密度也很重要。密度高的,鐲子亮,無需拋光就很美麗。密度低的,就算加工的多完美,也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它不耐帶!
測試雞血藤密度最簡單的辦法是,指甲輕輕敲擊藤藤,實心的,密度高;空心的,密度低。
掂量一下,密度高比密度低的重。輕輕掰一掰,密度高的比密度低的,硬度高,掰不動。
先用軟皮尺繞著你的手腕一圈,不松不緊量下來的周長就是你的手圍。手圍大小影響了藤鐲的價格,15~17釐米是常見的,對藤鐲的需求多,賣家賣貨快,自然價格也就漲了。手圍越大,料子越少,賣的越貴。
除了長度,寬度也影響價格。以5mm為分界,5mm以下,越細越貴;5mm以上,越粗越貴。細的稀有,粗的是老藤。小孩子是寶,老人也是寶!
有沒有節也影響藤鐲的價格。同樣的品質,無節比有節的貴些。節跟長度和寬度掛鈎後,大手圍、粗細不論、且無節的很稀有。小手圍、6mm以上、有節的也很稀有。聽起來是不是很繞?多看幾遍就理解了!
沒有天然瑕疵的雞血藤,反而失去了韻味,它就像人臉上的雀斑,有一種青澀的視覺美感,仔細品味才覺出其中真諦。
天然瑕疵沒有更好,有也能接受,而人工瑕疵就要區別看待了。它主要有烤糊、摺痕、皺皮、破皮等,對價值的影響從左往右依次減少。
烤糊說明加工藤鐲時,由於技術太差,失去了火候控制,過熱導致鐲子燙傷,因此大家看到鐲子表面有黑點,如果不是天然的黑色紋路或黑色斑點,就別買了。
在彎藤的過程中,內圈受到擠壓,會造成摺痕或皺皮。摺痕也是技術不過關導致的,這種藤鐲,植物組織都斷了,不建議購買;皺皮要比摺痕好很多,完美主義者可能不接受,行家們表示無所謂,它對鐲子的影響不大。破皮就更可以被忽視了。
有些雞血藤的節被割掉了,做成無節的樣子,這樣的鐲子別買,戴不了多久就容易裂開。
買鐲子,還要看雞血藤是不是很光滑,越光滑,油性越大,品相好看,氣韻深遠,把玩起來更愜意。不光滑的,後期盤玩費勁費力費時,然而如果你享受自己包漿的過程,那也可以。
買雞血藤時,裡外正反都要看清楚了,別買完發現這裡有瑕疵,那裡不對稱。一些開口鐲,結頭得對的上,否則就是收口失敗了。
一般來說,雞血藤的造假分兩種,一是風藤冒充,二是金剛藤冒充。
風藤長得很像雞血藤,市面上大多數半包銀、節頭鑲嵌假寶石的都是它。這種假藤,通常比較粗,有線紋,不像雞血藤那麼圓潤。
金剛藤是金光色的,也是比較粗,長在雲南德欽香格裡拉一帶,跟雞血藤是兩種東西。
第一次戴藤鐲時,不要用蠻力,而是將藤口輕輕掰開,慢慢旋轉套進去。如果嫌棄鐲子太緊,可以用吹風機加熱一下,然後掰開些再戴。
戴的時候,剛開始可能不太習慣,如果有劃傷自己,就用砂紙打磨一下,直到自己佩戴舒服為止。
日常戴的雞血藤,忌諱接觸水,洗衣做飯、洗澡做家務時就別戴了。不戴的時候,可以抹點油(核桃油或橄欖油),放入密封袋裡單獨保存。氣候乾燥時也可以抹油保養。
雞血藤在戴了一周後就會變色變亮,只要平時愛護好、保養好,戴好幾年都沒事,戴出包漿它的色澤會更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