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青浦監獄第一季度教育講評大會上,監獄宣傳片《出路》剛剛播完,
幕布上,有個人影一閃而過——「兒子,春節快樂!」服刑人員李華精神為之一振:「這不是媽媽的聲音嗎?」可畫面上打著厚厚的馬賽克,他有點將信將疑。此時,監獄長說:「因為疫情的原因,會見已經暫停一年了,監獄特地選取了一部分改造表現突出的服刑人員,剛才是來自你們家屬的祝福,為的就是激勵你們。」主管民警王警官答應李華,下午就可以帶他去看父母的完整版視頻,他一中午都激動不已。
在監獄的愛生傳媒中心裡,李華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眼淚不由得流了下來。父母已經兩鬢髮白,臉上爬滿了皺紋,他們不善言辭,可語調還是那麼熟悉體貼。雖然隔著屏幕無法對話,他也能感受到那份溫暖。
李華今年的改造目標是:「表現再好一點,出去再早一點,盡孝再多一點。」親情是他改造的動力源泉。8年服刑父母每月探視
他卻不知感恩
其實,李華原本並不知道感恩。在2020年以前長達8年的服刑生涯中,他一直暴躁易怒,自私自利,並沒有改變太多。
李華家在外地,但在
每個月接見那天,他的父母都會跨越2000多公裡,準時來到青浦監獄。在他們眼裡,這是每月的必修課,那麼多年來,火車票已經壘得老高。他的父親說:「這些車票就是留個念想,趁現在還走得動,多去看看兒子,等再過幾年人老了,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年復一年,父母付出的關愛,卻並沒有得到李華的認可,他反而覺得不勝其煩,甚至在一次接見中說:「我都40多歲的人了,你們還每次來看我,別人都說我是媽寶,別浪費錢和精力了,在家待著休息不好嗎?」但不管他怎麼抱怨,父母都是微笑應對,不論寒風酷暑,依然如期而至。
在一次又一次的會見中,王警官認識了李華的父母,通過交談,他得知原來二老早已退休,用微薄的退休金供孫子上學,家庭本不富裕,兒子的入獄又是雪上加霜。王警官問他們為什麼每月都要省吃儉用來見面,老兩口滿臉愧疚:「
都是我們沒教育好他,才讓他走上了違法犯罪的路,他的刑期還很長,希望我們能成為他的改造動力。」
2020年,雷打不動的會見被新冠疫情打破了,父母終於來不了了,李華開始還有點欣喜,但
慢慢地,父母的樣子在他記憶中模糊起來,他有些低落,懷念起那些可以見到父母的日子,他開始關注疫情的形勢,並經常詢問何時能恢復會見。
這一舉一動王警官都看在眼裡,他知道,李華有了對親情的重新認識。在他的周記裡,王警官批閱:「今年好好表現,爭取拿個改造積極分子,監獄正在考慮給你們一個驚喜,說不準可以見到父母。」這話瞬間成了李華的改造動力。
他開始主動打掃起公共衛生,幫助身邊的同犯,還把部分勞動報酬按照規定寄回了老家補貼家用。他的積極向上和助人為樂,獲得了幹警多次表揚。
王警官還給李華提建議:「你可以嘗試寫家信,還可以把剪紙作品寄回去。」李華只有小學文化,他之前從未寫過信,怕字寫得不好看,還特地報名了監獄的書法班。
「家裡一切都好,你剪的齊天大聖很漂亮,你兒子很開心,到處獻寶。等疫情結束了,我們就來上海看你。」父母的回信讓他淚流滿面,原來即使有大牆相隔,只要有所行動,親情永遠都在守候。
雖然只是在視頻裡見到了父母,但在春節前夕,李華的小小的心願實現了,他也很滿足。他盤算著,
「一定要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出去孝順父母」。王警官也鼓勵他:「付出再多一點,親情就深一點。防控再好一點,勝利就早一點,接見就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