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司徒志文在北京公演。 (劉錚/攝)
5月16日,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國大提琴學會創始人、首任學會會長、原中央樂團首席大提琴司徒志文,在北京安貞醫院因突發心梗逝世,享年88歲。司徒志文1933年出生,祖籍開平市赤水鎮沙洲鄉回龍裡,父親是我國近代造船專家、小提琴製造家和小提琴演奏家司徒夢巖。出生於音樂世家的司徒志文,先後就讀於上海音專及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是俄羅斯大提琴家羅斯託羅波維奇惟一的中國入室弟子。在60多年的音樂生涯裡,司徒志文足跡遍及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我國從事管弦樂演奏和教育年限最長的女性藝術家。司徒志文從1949年就開始教學,先後輔導過數十個文藝單位的大提琴演奏員,並曾在國內外十餘所音樂藝術院校教學或講大課;曾任中央、中國兩音樂學院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退休前任社會音樂學院副院長。為教學編著出版了《實用大提琴教程》《古典奏鳴曲集》《大提琴中外名曲集》等專著。她的一生為中國大提琴事業、交響樂嘔心瀝血,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去年,《音樂周報》策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專題時曾對司徒志文進行專訪,今日重發此文,送別先生。文 | 徐麗梅
作為一種極具歌唱性的西洋樂器,大提琴在300年前已傳入中國,但此後,大提琴在中國的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到新中國成立,大提琴的演奏、教學以及新作品的創作才有了長足發展。
沒有持續不斷的原創好作品支撐,是大提琴在國內發展較慢的一大關鍵因素,這一點,新中國第一代大提琴教育家、中國音協大提琴學會名譽會長司徒志文深有感觸。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她就期待著有一天讓世界聽到優秀的大提琴中國作品,這一天,她等了三十多年。
看到與世界的差距
1951年夏天,新中國第一次組織大型文藝使團——中國青年文工團出國訪問演出,文化部從全國各地選拔各地文工團的領導以及專業演員,包括京劇、舞蹈、管弦樂、合唱團演員,組成了一個綜合性的演出團體。
司徒志文作為演出團的管弦樂隊首席大提琴,隨團到蘇聯、匈牙利、奧地利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為時一年的訪問。她回憶,因為是首次代表國家形象的大規模巡演,政府對這次出訪非常重視,團員的所有服裝用品均由國家出資購買。巡演期間,大家如饑似渴地學習,觀摩了無數場歌劇、舞劇,參觀各地的音樂學院,每到一個地方參觀都認真地記筆記。
當時管弦樂隊準備了一部交響樂作品《中國狂想曲》,可是,在巡演第一站演出後就受挫——蘇聯文藝界的權威人士聽了之後表示,演奏還不夠成熟,建議不要繼續演出了。因而,這部作品只在莫斯科內部演了一場,沒有在其他地方演出。現在回想起來,蘇聯專家的意見是對的——當時管弦樂隊的演奏水平那麼低,如果巡迴演出不會有好的影響。那時司徒志文意識到,要提升演奏水準、演繹好自己民族的作品才能揚眉吐氣。
在匈牙利參加世界青年聯歡會的演出期間,布達佩斯歌劇院的首席大提琴主動提出與中國代表團的管弦樂隊交流。他告訴司徒志文,他很喜歡中國音樂,聽過歌劇《白毛女》,很喜歡其中的旋律。他問司徒志文,有什麼可以演奏的中國大提琴曲嗎?司徒志文回答,沒有。他又說,沒有正式出版的中國大提琴作品也可以。司徒志文回答,沒有。他不甘心地又問,不一定要大作品,小品有沒有?司徒志文仍然無奈地說,沒有。他說,我們匈牙利就有,他演奏了一段柯達伊的《大提琴無伴奏奏鳴曲》。之後,他送給司徒志文一本畫好了弓法、指法的樂譜。司徒志文很感謝他,同時也在想,要用大提琴這樣世界通用的樂器來展現自己民族的音樂。可是,什麼時候才能讓大提琴發出中國聲音?
中國作品驚豔世界
1988年,司徒志文作為蘇聯大提琴大師羅斯特羅波維奇惟一的中國學生受邀參加首屆世界大提琴大會。會議要求每位專家在現場講解一首大提琴作品。她想,這是一個展示中國大提琴作品的好機會。此前,她曾聽西安音樂學院大提琴教授趙振霄根據二胡名曲改編的大提琴獨奏《江河水》,很喜歡這首優美的作品,而當時的青年大提琴家呂傑演繹這首作品非常出色,因此,司徒志文很謙虛地向呂傑請教如何演繹這首曲子。
呂傑為司徒志文連續示範、講解了四個多小時,從第一弓開始,一個樂句一個樂句細緻地講解演奏技巧;為了在音樂表達上更有中國韻味,借鑑了很多二胡的演奏手法。
在美國國會圖書館舉行的首屆世界大提琴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近百位知名大提琴家現場觀摩。司徒志文詳細介紹、演奏了《江河水》,這是世界大提琴界首次聽到中國大提琴作品,引起了極大反響——那時,世界對中國音樂並不太了解,中國大提琴作品更是罕見。許多大提琴家興奮地跑過來對司徒志文說,這首作品太美、太有味道了!大家紛紛詢問這首作品的創作背景,有的還向她索要譜子,表示要把這首作品介紹到歐美國家。司徒志文帶了手刻版樂譜(包括大提琴和鋼琴伴奏譜),給大家複印、分享。她感到非常自豪——終於讓世界大提琴界認識到,中國有自己的優秀大提琴作品。
在會上,一位日本出版商向大家推薦了鈴木大提琴教材,司徒志文發現這套教材包含了各國民歌,內容深入淺出,注重啟發學習興趣,是很好的入門教材。她向這位出版商要了一套教材,帶回國後,介紹給人民音樂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很快出版了這套非常實用、令人耳目一新的大提琴教材,司徒志文成為引進外國大提琴教材的第一人。
- THE END -
熱門文章精選
疫情促藝術培訓行業「大洗牌」,未來教學將雙軌並行
全國演出市場因疫情退票超300萬張:等待重啟依靠本土
大都會歌劇院全明星雲音樂會4小時視頻和完全導讀來了
共同抗疫•遠程授課 | 全球頂級教師伴你練琴進階
只要說起合唱,他的聲音裡永遠透著堅定與熱情 | 人物
亞健康!中國歌劇之現狀
不要錯過!半部當代中國音樂編年史就在你的眼前……
好的合唱團,好在哪裡?
聲樂老師,你的聲樂理論從哪裡來?
Q:想訂閱《音樂周報》?
A:請進入「音樂周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