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檔代際潮音競演」、「首創盲選配對賽制」、「金曲全新改編」,在綜藝市場風向不斷變幻的當下,打出全新理念做節目的不止一個,但敢於在垂直類裡重新打通一條路,接二連三拋出新概念的卻獨此一家。那就是即將於明晚21:00播出的東方衛視《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
節目在尚未播出之時已經引發了全網的討論,費玉清「封麥前最後一檔綜藝」,一線流量肖戰或將加盟,許多人已經躍躍欲試想要看看,這檔音樂新綜藝還藏著什麼驚喜,大大提高了觀眾的心理預期。著眼「華語樂壇代際共融的價值溢出」的節目內核,似乎也大有主創團隊想與觀眾談談音樂的學術質感。
為此,我們專訪了這場「金曲新生之戰」的總導演陳虹,談一談《我們的歌》的誕生和存在的價值。
2006年,叱吒歌壇的「常青樹」費玉清和炙手可熱的新聲代歌手周杰倫「合謀」幹了件大事,一首《千裡之外》一經面世就引發全民爭相傳唱,橫掃當年各大音樂獎項,風光無兩。然而在陳虹眼裡,這首歌背後所折射出的更是「華語流行樂壇代際共融的價值溢出。」
轉眼十幾年過去,華語音樂已經邁入數位音樂時代,但類似《千裡之外》這樣代際融合的現象級作品鳳毛麟角。明明創造音樂的平臺更為廣闊、包容性更強了,現象級音樂的打造為什麼不能復刻?張靚穎、胡彥斌等歌手都曾談過音樂人的生存困境。一個好的音樂人,從作詞、編曲到完成一首歌,需要巨大的人力財力作支撐。然而很多時候往往付出大於回報,一位歌手花費巨額呈現出的音樂作品,人們只消在網絡音樂平臺上支付一杯奶茶的價格就能聽到。原創歌曲的價值變現困難重重,甚至有些還要承受版權問題帶來的傷害。
雖然有部分人「激流勇退」,但更多的是願意為音樂夢想一戰再戰的音樂人。被他們感動的人當中就有陳虹一個。所以,一檔全新的節目《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便應運而生。「我們希望能通過這樣一個節目搭建橋梁和平臺促成兩代藝人的合作,重塑華語樂壇金曲價值。」
《我們的歌》總導演、東方衛視獨立製作人陳虹
我們能看到,《我們的歌》的定位與許多跟隨潮流而動的音樂綜藝不同,它更著眼於華語音樂代際關係存在的問題和閃光點,代表金曲價值的歌手和有著音樂夢想的新聲歌手在節目的舞臺上有了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金曲不再於時代的洪流裡湮滅痕跡,年輕音樂人也有了自證創作力的機會。用陳虹的話來說就是「代際的對話和互動,融合與借鑑。」
根據陳虹對節目創作初衷和立意的解答,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我們的歌》看成一次跨越時光的音樂對話,新老歌手一面尋回金曲的青春,一面讓華語音樂永葆青春,也就是節目slogan所表達的「我們的歌,唱出青春樣」。
陳虹(左)與《我們的歌》藝術顧問沙曉嵐(右)
也許有了《我們的歌》的帶動,現象級歌曲的出現頻率,以及潛移默化推動華語音樂的良性發展都不再是難事。
基於助力金曲新生的目標,《我們的歌》邀請了許多不同音樂領域的歌手,節目目前已經公布的嘉賓陣容,有演唱了《千裡之外》的費玉清,有香港流行歌壇30年代表人物之一的李克勤,打造「任氏情歌」的任賢齊,中國「搖滾樂第一女嗓」羅琦,後續節目初定陣容中的那英、周華健等榜樣歌手相信也會逐一揭開神秘面紗。東方衛視儼然有種要在《我們的歌》舞臺上湊齊華語音樂「半壁江山」的架勢,想必節目播出後我們也能親耳見證「金曲遍地開花」的盛況。
當然,最備受人們矚目和討論的,還是節目新聲歌手的名單,摩登兄弟劉宇寧、許魏洲、周深、王琳凱,他們來自不同的音樂領域,但同時也是站在娛樂風口浪尖的「流量」,特別是大概率會出現在名單上的,今夏一躍而出的「頂流」肖戰,讓人們在探討節目音樂概念的同時,更夾雜著一部分對節目引入流量的討論,其中「有實力與否」、「門檻的設定」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
對此陳虹表示《我們的歌》是一檔專業的音樂節目,無論是否「流量藝人」,唱功和實力都是節目選擇藝人的首要條件,也相信他們會通過「自己驚人的實力和天賦,顛覆大家對『流量明星』的固有觀念。」並且節目還要用新老歌手搭檔的模式打破「當代華語音樂市場沒有真正的偶像」的危言。
由此可見,推動華語音樂的發展,《我們的歌》之所以選擇新老藝人搭檔,合作改編金曲的模式,除了引導華語音樂走向青春,也要在過程中改變大眾對部分年輕音樂人的偏頗看法,給代表著華語音樂未來的他們,在打通道路之外,能在前行路上有更大的信心和動力。
除了挑戰自我的節目立意和跨代歌手合作引發的好奇,《我們的歌》盲選配對賽制也是陳虹留給音樂類綜藝的一隻深水炸彈。以往節目從未有過這樣含帶戲劇性的賽制規則,回歸音樂本質,歌手們要依靠「聽歌識人」完成互選,並在組隊競演、對抗踢館選手中不斷挑戰音樂進階,共赴巔峰對決「這樣極具挑戰性的賽制規則帶來的不僅是考驗和挑戰,也更多角度呈現出榜樣歌手對類型音樂的全新嘗試和新聲歌手自我風格的凝練。」陳虹如是說。
《我們的歌》總導演陳虹(右)、曹毅立(左)
為了能讓觀眾以更直觀立體的方式感受到模式帶來的音樂碰撞與融合,節目舞臺的設計同樣暗含深意。當兩代歌手互選成功後,將他們分隔在空間兩邊的熒幕將緩緩升起,而原本同源殊路的兩條音樂通道在經過九十度角的旋轉後,實現合而為一,組成字母「Y」。在節目目標上,「Y」字型舞臺象徵著金曲與現代音樂跨越代際、兩代音樂理念的共融;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內容表達上,這樣的舞臺設計在全國綜藝節目中都是非常罕見的,完全可以稱得上舞臺設計中的「裝置藝術」。
同時「Y」還代表著節目英文slogan「YOUNG FOREVER」中的「YOUNG」,且「YOUNG」還與「唱出青春樣」中的「樣」諧音,用象形字母將「年輕」、「青春」的關鍵詞完整貫穿節目始終,是主創團隊對節目寄予的滿滿情懷所在「儘管兩代音樂人在年齡上有所差異,但是他們都秉持著不墨守陳規的音樂理念,用年輕的心歌唱,歌唱年輕的心,通過他們共同的音樂輸出,喚醒人們擁抱青春,聆聽世界的美好」陳虹解釋道。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歌》是費玉清封麥前的最後一檔綜藝,可見身為榜樣藝人的他也想要在節目中「冒一次險」,足見他對節目模式和賽制的認可,這對敢於突破自我的節目主創團隊來說,是莫大的鼓勵。陳虹相信儘管近年音樂對抗類節目很多,但《我們的歌》有著引爆大眾輿論與共鳴的品相「《我們的歌》就是一個『時光保鮮機』,讓音樂永遠年輕,讓青春深入人心。」
回看中國夢之聲系列,無論是即將播出的《我們的歌》還是星素同臺比拼的《天籟之戰》、青春勵志歌舞競演《下一站傳奇》,中國夢之聲能夠陪伴大眾走過這麼多年,基點在於東方衛視對於大眾情感需求的持續關注,對華語音樂潮流風向的感知,推陳出新,以及力求推動華語樂壇跨越代際、走向新生,實現華語音樂的傳承與創新的奮鬥目標。
東方衛視一直在堅持創新,通過源源不斷的創造力持續為市場輸出精品音樂內容,為中國電視音樂節目發展創造新的可能,這樣的精神和態度值得所有媒體人學習;而東方衛視此次帶著顛覆傳統、突破自我所作的《我們的歌》同樣值得觀眾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