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上市公司一片「減持」聲中,獲得股東增持的公司就像黑夜裡的燈籠,尤為顯眼。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本月以來,整個A股市場披露增持動向的上市公司不到80家,其中涉及資金過億的只有8家;而同期減持的公司多達600餘家,涉及金額過億元的接近160家。魯股方面,只有歌爾股份(002241)、銀座股份(600858)、*ST江泉(600212)3家出現明顯增持。
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此時被增持的公司頗具特點,包括業績增長預期更為明確、大股東穩定控股地位尋求進一步資本運作等,值得投資者關注。
*ST江泉現保殼曙光
28日,*ST江泉公告稱,截至27日,公司控股股東深圳景宏益誠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上交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已累計增持公司股份544.8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6%。Wind資訊顯示,這筆增持對應市值約在1200萬元左右。
或受控股股東增持影響,27日午後,公司股價快速攀升,日內收漲3.93%。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景宏益誠是在去年通過法院拍賣,拍得*ST江泉6566.67萬股份,成為公司控股股東。不過,其持股比例不高,當時只有12.83%。
隨後,*ST江泉披露2019年年報,公司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5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虧損進一步放大。因為兩年淨利連續為負,公司也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如果公司今年不能實現盈利,則將退出A股。
目前的情況來看,*ST江泉股價仍處於近10年來的低位,但經營情況已有所好轉。其披露的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2億元,同比增長12.2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70.16萬元,較去年同期的2.29億元虧損已有大幅改善,公司「保殼」的希望越來越大。
這或許就是控股股東增持*ST江泉股份原因,也是公司高管紛紛增持動力。*ST江泉披露的信息顯示,其董事長趙彤宇,董事、總經理翟寶星等4位高管,就在5月7日至7月13日期間,增持了公司60.18萬股。
而在部分受訪投資者看來,上述增持舉動背後,或有進一步資本運作的可能。「公司主營發電、鐵路專用線運輸業務,多在維持現狀。去年大額計提減值準備後,公司資產狀況,負債較低,有轉型或注入資產的空間。不過,控股股東要有穩定的控股權,才能進一步推進相關事項。」一位長期關注*ST江泉的青島投資者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
它倆更值得關注
當然,對於退市風險警示股,普通投資者還是要謹慎對待,不宜輕易參與。而與*ST江泉相比,本月獲得股東增持的另外兩隻魯股,更值得關注。
銀座股份25日晚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於當日增持了公司股份4.36萬股,增持均價7.297元/股,佔比0.0084%,並計劃自本次增持實施之日起6個月內擇機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數量不超過公司目前總股本的1%。
從股價表現看,銀座股份自6月以來上漲明顯,從4元/股的低位一度漲至8元/股之上,近期公司股價一直在平盤整理中,此時控股股東仍然拋出增持計劃,表明其對公司前景頗為樂觀。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銀座股份近期也頗被機構看好,如天風證券6月初的研報中就指出,國內免稅行業目前雖「中免系」一家獨大,但政策呈現逐步放開趨勢,未來離島免稅及市內店政策有望迎來更大開放。該券商認為,國家免稅政策有望放開,核心城市國資委旗下零售公司或受益,其中就包括銀座股份。
不過,行業板塊看,銀座股份所處的魯股零售板塊,近來頻頻出現股東增持、公司回購的情況,或也說明整個板塊進入估值低位,有回升空間。比如,家家悅(603078)就在本月24日公告稱,公司擬實施不超過2.2億元(含)的股份回購計劃,回購價不超過30元/股(含);而早些時候,利群股份(601366)大股東也實施完畢1.1億元的增持,公司的股份回購計劃則已動用了1.4億元。
另外一隻魯股歌爾股份,則是被兩位高管增持。其副董事長兼總裁姜龍、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賈軍安於本月17日增持公司220萬股,目前對應市值超過8000萬元,為魯股本月最大首筆增持。
經濟導報記者發現,這家公司近期股價從高位明顯回落,本月跌幅超過15%。不過,機構仍然看好公司所處的賽道。中金公司就認為,AR、VR將成為明後兩年歌爾最大看點,並給出公司跑贏行業評級及62元目標價,較公司目前37元/股的價位,仍有60%以上的上漲空間。(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