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說到中南海保鏢,我想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90年代內地與香港合拍的那部電影。電影中飾演中南海保鏢的李連杰正值顏值巔峰,英俊灑脫之外別有一份俠骨柔腸,活脫脫無數少女的夢中情人。
但是說到真真正正的「中南海保鏢」,大概不能像電影裡的許正陽一樣保護如此美麗動人的女證人,並暗搓搓的產生一段驚天動地、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更多的是保護各國元首政要的安危,確保重大內政外交活動的安全進行。當然,所謂的「中南海保鏢」裡,不僅都是男性,也不乏所謂的巾幗英雄。今天就讓我們來說一說蜚聲海內外的中國第一女保鏢——邊梅。
巾幗英豪
邊梅,1968年生人,父親是一名公安幹警,還曾做過某位高級領導幹部的衛士長。也許是受到父親的影響,邊梅從小就「不愛紅裝愛武裝」,偏愛「打打殺殺」。成年後考取了中國人民警官大學,學習警衛安全專業。在校期間,邊梅表現優異,擅長拳擊、柔道、射擊、駕駛。
1988年至1994年,在釣魚臺國賓館,邊梅接待過美國、前蘇聯、羅馬尼亞、印度等13國政要,作為傳說中的「中南海保鏢」圓滿完成了保護他國元首、確保重大外交活動安全進行的各項任務,被人稱為「中國第一女保鏢」。
某次,邊梅奉命保護義大利總理夫人。一位記者為了更近距離地捕捉到這位元首夫人的影像,扛著攝像機在其身邊擠來擠去。為了保護總理夫人的安危,邊梅客氣地提醒這位記者不要靠得太近,誰知這位記者也許是拍攝心切,竟然絲毫不以為意。
再三提醒後,邊梅只能「手動」提醒這位記者「保持安全距離」。只見她抬起胳膊輕輕一擋,這位比邊梅還要高上半頭的男記者竟然止不住的連退幾步,險些跌倒在地—這所謂的「四兩撥千斤」對於身為「中南海保鏢」的邊梅來說,也不過是基本功罷了。
作為保鏢,大家對邊梅最為津津樂道的事情,大概就是她從不離身的一把77式小手槍了。為了隨時保護外賓的安全,確保圓滿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邊梅隨身攜帶著這把武器,就連睡覺也塞在枕頭下面,方便隨時能夠迅速地抽出。
除此之外,邊梅還時常穿著防彈衣——卻不僅僅是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全。中國冶金部前部長戚元靖曾好奇地問她:「你穿防彈衣,把前胸後背都護住了,作為要害的頭部卻暴露在外,要是遇到情況怎麼辦?」邊梅對此的回答是:「當我保護外賓的時候,有了這層防彈衣,子彈就不會穿過我傷害外賓了。」
從邊梅的表現中,我們看出作為「中南海保鏢」平時擔負的任務是多麼的危險而重要,而從邊梅的回答中,我們更看出「中南海保鏢」們置生死於度外的胸襟和保證完成任務責任心。這大概就是中國軍魂在個體身上的表現,是每一個中國人對祖國熱愛的表現,更是中國歷經5000年時光滌蕩,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之一了。
俠骨柔情
看到邊梅在執行任務中的勇敢堅強,也許不少人會誤以為邊梅是一位肌肉虯結、五大三粗的女性。事實卻恰恰相反——邊梅身材高挑、長相姣好。1993年,她曾參加「北京小姐」的比賽,還拿了季軍。
在保護前蘇聯第一夫人的過程中,不少年輕英俊的前蘇聯保鏢小夥們也爭著給這位「中南海保鏢」獻殷勤。在釣魚臺國賓館執行任務的幾年中,邊梅甜美的笑容給不少來中國訪問的政要元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然,給他國政要元首留下深刻印象的,絕不僅僅是邊梅較好的面容,更多的是她的彬彬有禮、善解人意。在執行任務的短暫時光中,她與詩琳通公主結為好友,更與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的夫人索尼婭產生了友情。
她充滿了同理心,在保護索尼婭夫人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關注到索尼婭夫人身體虛弱,更能靜下心來傾聽索尼婭夫人的閒談。因為這份同理心,她與任務對象能夠更好的溝通交流,這讓外賓在訪問過程中生活的更加舒適愉悅,也讓邊梅的任務變得更好執行,當然給外賓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邊梅熱愛學習,作為公安部第一批獲得法學學士學位的警衛,邊梅沒有滿足,在繁重的工作之餘堅持不斷提升自己,獲得了在職碩士的學位。在執行任務期間,她跟美國的保鏢們練習英語,學會了許多警衛方面的術語。
在生活中,邊梅充滿了情趣。她會跳舞、愛看星星、還會寫詩。在離開了「中南海保鏢」這份神秘的職業後,她下海經商,也做的有聲有色。堅持讀書、健身、學電腦,陪伴家人,即使單身一人,她的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
「也許你太平凡,沒有令粉蝶斷魂的容顏;也許你太常見,沒有曇花一現時的嬌豔;但你卻默默佇立,無怨無悔;裝點京華,月月年年。」邊梅所做的小詩,展現出她不凡的人生追求,邊梅的人生,更讓我們看到「中南海保鏢」不凡背後的平凡,平凡之外的不凡。
木蘭辭裡寫道: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現代社會,男女逐漸平等,我們的巾幗英雄已經用不著「女扮男裝」,亦可以「不讓鬚眉」,於是我們有幸,看到「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俠骨柔腸,更看到「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的溫情脈脈,在「中南海保鏢」這份鐵血的職業背後,我們看到的仍是無數血肉之軀的平凡,而在這份平凡的背後,是無數不平凡的中國人,默默撐起了中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