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剛剛成立9個月的通用智能晶片設計公司壁仞科技,宣布完成總額1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創下近年來同行業A輪融資新紀錄。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IDG資本及華登國際中國基金領投,格力創投、松禾資本、雲暉資本、國開裝備基金、華映資本、廣微控股、耀途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和產業方聯合參投。壁仞科技本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加速技術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
壁仞科技創立於2019年9月,致力於開發原創性的通用計算體系,建立高效的軟硬體平臺,同時在智能計算領域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團隊由國內外晶片和雲計算領域核心專業人員、研發人員組成,在GPU、DSA(專用加速器)和計算機體系結構等領域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獨到的行業洞見。
1、團隊陣容豪華,創始人更是大型私募基金董事長
壁仞科技團隊目前由國內外晶片和雲計算領域核心專業人員、研發人員組成,EDA軟體巨頭Synopsys(新思科技) 前知名AI晶片架構師唐杉博士也加入了壁仞科技並擔任高級研究員。團隊20%以上成員為博士學位,碩士以上比例超過80%,覆蓋學術領域和產業界,其中多數成員來自哈佛、伯克利、清華、北大、復旦等國內外知名學府,且在多家國內外頂尖處理器廠商(華為、英偉達)的旗艦產品研發中扮演過許多重要角色。
壁仞科技創始人張文擁有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及哥倫比亞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美國紐約執照律師。資料顯示,自哈佛畢業後,張文博士曾在聯合國和華爾街工作多年,先後擔任高級律師和私募基金總經理等要職。2011年,張文回國後參與創建映瑞光電科技公司,同時還在康佳照明等多個高新技術公司兼任要職。
2018年前後,張文聯合上海臨港集團、國家開發銀行等創立上海鼎域恆睿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這是一家大型私募基金,管理著產業併購基金、產業地產基金及TMT創投基金,目前張文仍是該家基金的董事長。
2、回國遇到中國半導體教父,武夷山上靜坐一下午決定再創業
1995年,張文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閱讀材料晦澀難懂。博士畢業後,張文進入律師事務所做了3年律師,後來轉戰開始投資生涯。2011年,張文回國,碰到了剛剛離開中芯國際,開始在上海臨港進行LED晶片創業的張汝京。
那時候,張汝京看到了一個複合型人才對一個晶片公司的重要性,邀請張文作為CEO加盟。就這樣,張文搬進了一片荒蕪的臨港,投身晶片行業,一呆就是四年,在臨港打造了一片LED產業園區,這是張文與晶片行業的第一次真正接觸,這也為之後創立壁仞科技種下了種子和夢想。
壁仞科技名字的由來是創始人張文在武夷山上時,偶然看到一座刻著「壁立萬仞」四個大字的巨型山峰。張文在山中靜坐了一整個下午,思緒萬千。張文心想,世界頂尖的半導體公司大多都是中國人在主導,為什麼中國就不能出現一家自己的成功的晶片企業?張文暗下決心,要做一家像這巨石一樣有高度,並且堅若磐石的公司。
3、幾個月內組建了一支「夢之隊」,希望用10-20年時間做成行業龍頭
從武夷山回去,在短短幾個月內,張文迅速組建了一支「夢之隊」,從技術到工程到商務,團隊中不乏頂尖的科學家,也有來自於世界領先的晶片公司、從業經驗超過20年的產業人才。能夠讓這些人加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張文與啟明創投周志峰接觸時,向後者展示了一份包含著行業頂尖人才的人員名單,對行業調研已久的周志峰心裡清楚,將這些人才聚集到一家新創企業的難度。
周志峰說,團隊能擁有這裡一半的人才,已經可以稱得上卓越,即使只有三分之一加入,這個事情也能成。張文交出的「答卷」是,不僅將這些人全數集結在一起,還增加了一些名單上並沒有的「驚喜」。「看到這份名單,我知道這些人都是響噹噹的角色。」周志峰說,「作為創始人,張文110%地完成了首批招募人才的任務。」
現在,張文大大壓縮了自己的睡眠時間,將精力投入到創立這家公司中。「希望用10-20年時間,將壁仞科技做成一家真正偉大的晶片公司。」「這是我最後一次創業,最後一個公司,決定把這個公司做好。」張文說。「中國的大環境一定會催生世界一流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壁仞科技希望能為這個夢想而奮起,也希望大家能聯合起來,去共同實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