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23日
還有不到10天
我們就將迎來2021年的第一個小長假
元旦放假時間為
1月1日至3日放假
共3天
▼
元旦假期小型客車不免通行費
根據《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小型客車免費通行的時間範圍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等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當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確定的上述法定節假日連休日。所以,元旦假期高速公路是照常收費的,上高速需要繳通行費。
2021年其他假期安排
除了元旦小長假之外,2021年還有更多重要假期值得期待。
一、元旦:2021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節:2月11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7日(星期日)、2月20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節:4月3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3天。
四、勞動節:5月1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5天。4月25日(星期日)、5月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節:6月12日至14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節:9月19日至21日放假調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七、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9月2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
中疾控:這些人群不建議元旦春節假期出行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2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元旦、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聚集性活動多,將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
如果需要出行,建議大家,一是減少人員流動,元旦、春節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減少不必要出行,鼓勵春運期間錯峰返鄉返崗。對於一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人群,不建議出行。如果準備跨地區出行,要提前了解當地的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發生,中高風險地區建議暫緩出行。要備好口罩、手消毒劑等物品,用於路上使用。
二是減少旅途風險。交通運輸場站和交通工具節日期間加強通風、消毒等措施。乘客乘坐飛機或火車要遵守秩序、有序排隊,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做好手消毒等個人防護,儘量減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次數,妥善保存票據以備查詢。同時做好旅途中的健康監測。
三是減少人員聚集。節日期間,儘量減少聚集性活動。企事業等單位舉辦聚會等活動應當控制人數,50人以上活動應當制定防控方案,嚴格落實有關防控措施;提倡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個人防護。提倡家庭每天注意開窗通風。
四是加強健康科學知識宣傳教育。各地要加強節日期間新冠肺炎防控和安全出遊知識宣傳,引導公眾加強自我防控,提倡人群聚集和密閉場所佩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等良好衛生習慣。
五是發現發熱、乾咳、乏力等可疑症狀,要及早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
此外,吳尊友還表示,為了應對風險,國家已經部署了今冬明春防止疫情反彈的各項措施。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防輸入。堅持人物同防,減少境外的人或物將病毒帶入,比如,目前執行的航線熔斷策略。
二是防感染。境外感染人員入境後,進入封閉管理,以免造成本地傳播,此外,對高風險人群接種疫苗的措施,也是防止疫情感染的策略之一。
三是防擴散。對高風險從業人員定期進行核酸檢測,一旦發現感染,能及時採取措施。設立發熱門診,在病人就診時的第一時間就能夠發現並控制疫情。
這三道防線,能保證社會層面基本沒有失控的新冠感染者。只要流動的人群中沒有感染者,就不會出現疫情大面積流行的情況。
吳尊友提醒,元旦、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傳染病傳播風險會明顯增大;同時物流量加大,隨著溫度降低,由境外輸入的冷鏈物品或貨物,造成病毒輸入、感染的風險也會加大。為應對這些風險,國家已部署今冬明春防止疫情反彈的各項措施。個人也要做好防護!
來源 | 工人日報、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