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婚如玉》中,蔣雯麗飾演的蘇然和許亞軍飾演的趙明齊原本有著令人羨慕的婚姻,然而趙明齊的一次意外出軌,卻讓原本平靜的生活掀起了巨大的波瀾,片中無論是原配蘇然的崩潰,「小三」華莎的瘋狂,還是趙明齊的為難,都被詮釋的十分到位,一波三折的劇情也讓觀眾在揪心的同時大呼過癮,讓《守婚如玉》在現在這個「只拼顏值不看演技」的影視市場中實現了逆襲。
曾經的一部《回家的誘惑》將正室和小三的爭鬥劇情推向了高潮,並一度獲得了高收視,於是便帶動了一大批正室小三爭鬥劇的熱潮。如今當韓劇在不斷尋求突破,美劇英劇在不斷精益求精時,我們的國產劇依舊重複著小三上位、正室苦情,老公懦弱的狗血劇情,墮胎、流產、婆媳、出軌等一大堆讓觀眾倒背如流的劇情也依然是都市情感戲的標配,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一說到都市情感戲,觀眾能夠想到的就是男主有嚴重的選擇性綜合症,女主成日愁眉苦臉、以淚洗面,小三刁鑽潑辣、囂張跋扈,再配上無比虐心的劇情,好像整部劇的宗旨就是虐你沒商量,而且還是往死裡虐的那種,基本玩不出什麼其他的新花樣。
雖然《守婚如玉》依舊以一次意外的出軌展開,也包含了很多都市情感戲的標配,但它卻玩的更加高端,劇情從一場審判戲份開始,趙明齊滿面滄桑地出現在被告席,蘇然神情複雜地出現在庭下,這樣懸疑式的開場,也讓許多網友直呼:這簡直是正宗的美劇範兒!作為主演的蔣雯麗也是被這部新穎又頗具美劇氣質的劇所吸引,再次為守護婚姻戰鬥。不過作為原配,這次她要對付的「小三」可不簡單,她並非單純的刁鑽潑辣、囂張跋扈,而是會耍心機、玩手段,還玩出了新高度。
如今國產劇對於第三者這個話題的探討都過於極端和單一,而所謂的「渣男」、出軌、「小三」都是建立在金錢和情慾的基礎上,如同沒有感情的金錢動物,但《守婚如玉》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並不是因為劇中的「小三」玩出了多少花樣,而是因為這部劇中的人物有著多變的情感,在探討婚姻的同時,也對於人性和情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作為《守婚如玉》中的原配夫人,蔣雯麗飾演的蘇然也是當今社會很多女性的縮影,一位疏於家庭的事業型女強人,獨立、堅韌、不屈不撓,當她面對婚姻危機時,從最初的氣憤、壓抑,到逐漸回歸理性,開始明白孩子和家庭的重要意義,在困境中學習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比起之前都市情感劇中那些終日苦瓜臉的「原配夫人」,這個角色十分接地氣,也非常有現實代表性,讓觀眾感覺這就像鄰家的大姐,努力維護著自己家庭的完整。
蔣欣塑造的華莎對情感有著非同一般的偏執,而她的偏執來源於悽苦的童年、父愛的缺失,使得她在遇到趙明齊後,便立刻被趙明齊的溫柔和體貼所吸引,從而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被關懷的感覺,於是她深陷這段感情中無法自拔,最終走向極端的情感深淵。或許有人會說華莎這個人物太誇張、過於極端,現實生活中不會有這樣的人,但其實從她身上,不單單只是展現了「小三」這一個社會現象,更多的是展現了家庭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守婚如玉》採用寫實主義的手法,道出了很多處於婚姻十字路口的夫妻所面臨的難題:無論感情是否結束,離婚對孩子無論是生活還是心理都會造成無可避免的困擾和傷害,這在離婚率日漸升高的今天,也值得所有父母反思。
整部劇以女性視角講述婚姻與家庭幸福的真諦,同時以女性成長角度傳遞婚姻幸福法則。而對於趙明齊與華莎的這段不被接受的情感,也用了藝術性的影像表達方式進行了處理,並沒有作為一次吸引觀眾眼球的噱頭,自然而流暢的表達了整部劇的主題和價值觀,同時在探討婚姻和戀愛這樣人性中的複雜情感時避免了對於對錯兩極化的判斷,更像是一種對於人性與情感這一辯題的深刻辯論。
劇中角色在撕逼的同時不忘傳遞正能量,蔣雯麗將蘇然的驕傲、糾結和傷心演繹的絲絲入扣,完美傳遞了一個妻子內心從幸福到落魄的轉變,而她自己也坦言在飾演這個角色的時候很觸動,「這些問題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面對的問題,所以情感表現上也會更加豐富。」
《守婚如玉》是國內首部將婚姻比喻成需悉心呵護的「玉」為創作理念的都市劇。整部劇聚焦中年的婚姻情感危機,探討了在面對配偶的不忠,是一刀兩段還是從頭再來,被摧毀的信任還能否重建。該劇製片人茅熠擅長以女性的視角去詮釋作品,引起大眾的情感共鳴:「『守婚如玉』的劇名其實就表達了我們的主旨思想。玉,在中國人的辭典裡一向喻指性格堅貞、氣節高遠、價值珍貴。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玉質地硬脆,很容易破裂,需要悉心呵護,而且事實上美玉無瑕僅僅是理想,再美的玉都有瑕疵。在某種意義上,玉的這些特質與婚姻的本質高度吻合,只有從意識裡真正去認知、接納婚姻本不完美的事實,才可能促成瑕不掩瑜的佳話。而遭遇創傷的婚姻就如同破碎的玉,比起簡單地丟棄,補救和修繕更需要勇氣和智慧;相信經歷過考驗的婚姻就像金鑲玉,會有更強大的抵禦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