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俄羅斯科學家提出要炸毀月球?

2020-11-24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月球是地球最忠實的夥伴,幾十億年來一直默默無聞地圍繞著地球運轉,守護著地球這顆藍色的星球。自古以來,人們對於月球都充滿著嚮往、憧憬與讚美之情,很多神話傳說都基於月球為題材,很多文學作品也以月球作為抒懷對象。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不再滿足於用肉眼或者望遠鏡來對月球進行觀察,太空探測技術的進步為我們深入了解月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美國和前蘇聯對月球探測的爭奪

在上世紀50年代,美蘇爭霸的格局開始形成,其主要目的就是當時美國和前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為了擁有最高的國際話語權和對世界格局的控制權,無論是在經濟、文化、軍備競賽方面,還是在科學技術、對外擴張性影響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財力,都試圖壓倒對方,搶奪至高權。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對於太空的探測也成為兩個國家爭奪的重點領域,而對於距離地球最近的月球的探索,則理所當然地成為首選目標。在美國實施載人登月之前,出現的兩國對於月球探測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個事件:

20世紀50年代末,前蘇聯率先取得突破,1959年9月,前蘇聯發射了月球2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實施硬著陸。1966年1月,前蘇聯又發射了月球9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實施軟著陸。1966年3月,前蘇聯趁熱打鐵,成功發射了月球10號探測器,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環繞地外天體運行的探測器。美國也不甘落後,於1966年5月發射了勘測者1號探測器,也成功在月球軟著陸,傳回了比前蘇聯探測器要多很多的照片資料。1967年8月,美國阿波羅計劃正式進入載人準備階段,成功發射了一顆無人探測器,為今後的載人工程尋找合適的著陸點。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前蘇聯以發射月球探測器為主,而且數量非常龐大,先後發射了20多顆。而美國為了還擊,花費了大量財力實施了阿波羅計劃,並於1968年成功發射了阿波羅11號飛船,於1969年成功實現了載人登月,阿姆斯特朗成為人類登月第一人,此後又分幾個批次,共把12名太空人送上月球,在對月球的探測上奪回了先導權,一直到現在還沒有第二個國家進行過再次載人登月。

俄羅斯科學家提出要炸毀月球?

這個還真的是,不但俄羅斯斯科學家有過這樣的想法,就連美國的科學家一開始也有過這樣的衝動。當然,有這個想法的時間,美國科學家不是現在,而還是在當時美蘇爭霸時期。但是俄羅斯科學家的想法是在2019年提出的。我們不妨來看一下:

首先有這個想法的是美國科學家,在20世紀50年代末,前蘇聯發射的月球探測器工程如火如荼,讓美國很是不開心,他們在1958年開展的多次高空核爆實驗之後,引發了想用核彈炸毀月球的瘋狂想法,而且圍繞這個想法的實施,制定了所謂的A119計劃,其核心任務就是利用戰略飛彈將一顆原子彈頭髮射到月球,在月球表面引爆,想以此來讓地球上的人們看到核彈爆炸時產生的壯觀蘑菇雲。後來,經過科學家們的緊急和深入論證,認為月球大氣層非常稀薄,即使原子彈爆炸也不會形成像地球上一樣的蘑菇雲,這樣的「面子工程」最終沒有實施。

而俄羅斯科學家在2019年,也提出了炸毀月球的想法,其出發點是由於俄羅斯很多陸地被冰雪覆蓋,如果炸毀月球,那麼地球上一個區域一年裡的溫度會逐漸趨於穩定,而俄羅斯大部分地區的溫度就會升高,從而大量冰川融化,俄羅斯將會新增更多可以直接利用的土地面積。不知道俄羅斯提出這樣說法的科學家具體信息,不論這個想法能否實現,其出發點是非常自私自利的,即使俄羅斯氣溫回升增加了土地面積,但代價就是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量臨海地區會被海水吞沒,很多人將無家可歸,這樣的提法是拿其他地區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開玩笑吧。

月球炸毀的可能性

在物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就是結合能,就是向一個系統輸入的最低能量,可以克服這個系統組成物質中的最小單元原子之間的引力作用,這個能量數值就等同於物體的結合能。為了形象地說明一個宏觀星體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引力效應,有時也可以粗略地利用公式推導出它們的近似結合能。主要的計算方法是:

根據結合能的定義,要把一個星體的組成部分dm分離到無限遠的地方,那麼就需要向其做功,做功的大小為dE=G·m·dm/r。(G為引力常量,r為球體半徑)根據球體質量公式,4/3·π·r^3·ρ=m (ρ為球體平均密度),推導出(4/3·ρπ)^(1/3)=m^(1/3)利用微積分推導總能量E=∫dE {0→r}=G·(4/3·ρπ)^(1/3)·3/5·m^(5/3),然後利用等量代換,計算出E=3/5·G·m^2/r。我們將有關月球的相關參數代入上述的公式中,可以粗略地計算出月球的結合能為1.2x10^29焦耳,這個能量相當於10^13兆噸級別的TNT炸藥。歷史上最大當量的核武器-沙皇炸彈,其爆炸威力達到6300萬噸TNT炸藥,也就是說至少得需要上萬億顆,而且還得是同時引爆。因此,以現在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根本無法製造出那麼多的核彈,也無法同時運送月球同時去引爆,炸毀月球的想法真的是天方夜譚。

總結一下

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的科學家,提出的炸毀月球的方案都是無法實施的,也是根本無效的。月球作為地球最忠實的夥伴,在保障地球少受地外天體撞擊、形成穩定的潮汐力、反射太陽光線、地球傾斜角的穩定性、維持地球磁場強度、確保地球生物活動周期規律性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保護還來不及呢,為什麼要炸呀!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科學家想要炸掉月球,讓地球變得安全,他們發現了什麼?
    隨著科技突飛猛進,人類提出並且實施了一系近乎瘋狂的計劃。 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提出了西福特計劃,他們要把4.3億跟針狀天線散播到地球軌道上。這些天線漂浮在距離地表3000多公裡的太空中,它們能反射地面發出的無線電波,從而實現遠程通信。
  • 月球對地球究竟有什麼威脅?為什麼科學家說炸了月球地球才安全?
    月球為地球抵擋隕石的痕跡但是,部分科學家則不這麼認為,俄羅斯的天體物理學家弗拉迪米爾·克魯因斯基就是最忠實的「月球陰謀論」擁護者!用核武器炸毀月球月球在影響著人類的進化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大約在4.5億年前,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引力比現在要強的多,而它們之間的距離比現在也要小很多
  • 美俄科學家到底發現了什麼?不約而同要摧毀月球,地球才能安全?
    一份公開的資料顯示,冷戰時期美俄科學家都曾經打算用核彈來轟炸月球,並且為此還動用了一個科學團段來模擬演練!這月球好好的呆在天上,為什麼兩個超級大國都不約而同的要將其除之而後快?冷戰時期美俄要轟炸月球是為哪般?
  • 幾乎整個俄羅斯都盛讚嫦娥五號的成功,美國科學家卻陰陽怪氣起來
    中國的探月工程是人類探測太空龐大計劃的一部分,這次嫦娥五號的地月往返飛行展現了一個巨大的可能,這是美蘇以及現在俄羅斯、歐洲都從未實現的目標。嫦娥五號的月軌對接技術之所以讓美俄歐科學家如此關注,就是出於中國人的目標是要持續發展,現在月軌建立空間站,然後在月球建立基地。
  • 科學家:月球是星球級別的宇宙飛船
    月球的起源有好幾種假說:1. 同源說,美國從月球上取回來一些特殊的巖石和土壤樣本,科學家分析後發現,月球和地球的構成成分明顯不一樣,兩者不是經過相同過程形成的,月球更不是從地球分離出去的。2. 撞擊說,兩個天體到底要怎麼撞擊才能形成一個空心的有著堅硬外殼的大圓球呢?誰也解答不了。
  • 美俄科學家都曾打算炸掉月球,地球才安全!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摧毀月球的計劃美俄聯手摧毀月球的計劃不過是標題黨而已,真正提出這個餿主意的人是俄羅斯物理學家弗拉迪米爾·克魯因斯基,他認為月球對地球百害無一利,是寄生蟲一樣的存在,月球對地球有強大的引力牽製作用,使得地軸傾斜,導致氣候不穩定,災害頻發!
  • 俄羅斯計劃2025年前「重返月球」|科技傳播熱度榜單TOP10
    5、俄羅斯計劃2025年前「重返月球」 ←入榜理由1976年,蘇聯發射了最後一臺月球登陸器「月球-24」號,現在,俄羅斯希望繼續此前的探月事業。據美國太空網7日報導,俄羅斯計劃2025年前將3款探測器送上月球。
  • 月球的存在已影響地球,科學家準備實施炸掉月球,真的可行嗎?
    進入現代後,通過利用現代科技,太空人成功步入了月球,自從步入月球之後,關於月球的謠言越來越多,甚至有科學家提出要炸掉月球,這究竟是為何呢?月球帶來的影響科技的進步讓人類更深入的了解了月球,絕大多數人類認為月球陪伴了我們整個夜晚,月球的出現對地球的影響非常大,比如它為地球阻擋了很多小行星,影響了地球的潮汐能等等,讓地球的自轉變得更為有規律,由此來看人類根本無法離開月球,可是月球的存在有利有弊,比如地震的發生。
  • 這一次,科學家確定月球真有水
    近日,月球上第一次被科學家證明存在著「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消息稱:在陽光照射下的月球表面,首次探測到水分子。這些水分子位於月球南半球的克拉維斯環形山(Clavius)附近。 水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資源。
  • 科學家證實,已經發現第二顆月球,體型迷你小汽車般大小!
    自古以來人類認為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顆衛星,這也已經得到了科學家的證實,然而在前段時間確有科學家提出,其實地球的衛星,並非只有月球這一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地球還有第2顆衛星,月球還有新的夥伴嗎?
  • 國家航天局:一部分月球樣品將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
    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將用於哪些用途、如何保存?普通人是否有機會見到這些珍貴的月球土壤?12月17日,在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取樣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進行科學研究,此外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中國是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
  • 玉兔2號在月球拍到凝膠狀物質,科學家:可能是玻璃
    【ALENG 自媒體】8月31日晚間自媒體專稿,正在月球南極開展科學工作的玉兔2號月球車,目前再次有了新的重大發現:在一個火山口附近發現一塊凝膠狀物質,顏色也與周圍物質截然不同,這個發現令科學家感到非常困惑。
  • 嫦娥五號安全回家,美國曾贈送1克月球樣本,到底該不該還?
    當時這一克樣本被分成兩半,一半封存在北京天文館,另外一半用來科研,我國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對這半克月球樣本研究,共在權威雜誌上發表了十多篇研究論文,並且分析出這1克月球樣本是美國最後一次載人登月阿波羅17號任務期間採集的
  • 科學家們正在研究月球表面生鏽的原因
    科學家們正在研究月球表面生鏽的原因。令他們非常困惑的是,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而這兩者都是形成赤鐵礦(一種鐵鏽)的必要條件。新的研究考... 科學家們正在研究月球表面生鏽的原因。令他們非常困惑的是,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而這兩者都是形成赤鐵礦(一種鐵鏽)的必要條件。
  • 為何前蘇聯曾要炸掉月球?如果沒有月球人類會怎樣?
    這個現象是巧合中的巧合,還是被什麼力量所設計的?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留言區交流一下。不僅僅是月球,整個太陽系都有著太多不可思議的bug般的巧合存在。早在1989年,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兒子喬治.達爾文提出了,由於地球轉速太快,把一部分物質拋了出去,這些物質脫離地球後就形成了月亮,而太平洋就是月亮離開地球後,遺留在地球上的大坑。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新樣本能告訴我們什麼?
    千辛萬苦挖土帶回來,有什麼用?這要從當下研究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科研方向兩方面說起:一:存在的問題1、在1969-1976年間,6次美國阿波羅探月任務和3次蘇聯月球號任務先後帶回了大量月球土壤與月球巖石樣本。
  • 美國為何不再踏入月球?當年登月看到了什麼?真正原因是什麼?
    探索月球或許正是因為兩個國家之間的鬥爭,於是加快了人類探索外太空,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很多國家都爭先恐後登陸外太空,可能是外太空的環境實在是過於惡劣,想要成功進入外太空是個難題,美國多次將太空人送往外太空,可是因為一場意外,再也沒有聽說過美國重回月球的打算,在2020年美國提出將在2025年登陸月球,沒想到此後這件事情不了了之。
  • 俄國科學家率先表態:希望獲得中國月壤!俄媒:中國尚未做出決定
    ●俄羅斯科學家率先表態:希望獲得中國月壤毫無疑問,現在全球最為關注的是中國嫦娥五號取回的月壤究竟是什麼樣的?畢竟,中國取回的月壤比美蘇取回的要「年輕」20億年,對研究月球的火山狀態及磁場至關重要。這份月壤,全球就中國獨一份。
  • 月球土壤一定要給美方?NASA提出要求,希望中方念及「舊情」
    月球土壤一定要給美方?NASA提出要求,希望中方念及「舊情」對於探月行動,嫦娥五號的確是頻頻給我們報來捷報,而這對於中方研發人員來說,更是最好的回報。隨著它攜帶月球土壤回國,讓不少國家都將目光轉移到這個飛行器,大家都想要在最快時間裡,一睹月球土壤的模樣。自從這款飛行器順利完成「挖土」任務,便距離勝利僅差一步之距,中方首次圓滿完成這次任務,多國都發來賀電,為中方完成這個偉大創舉而高興。對於這些國家的回應中,美國航天局NASA的表態卻很有意思。當時它直接公布了視頻,同時高調宣布要開始十國聯合登月計劃。
  • 月球可以住人嗎?美國研究:月球塵埃有毒,長期接觸或患肺癌
    據說當年世界有6億人觀看了這一歷史性的一幕,而美國太空人也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步(小學生庫裡:我不相信......)。近半個世紀過去,雖然美國也沒有再次登月,但近幾年各國卻掀起一輪登月探火的熱潮。在2009年和2010年,人類發現月球上有數億噸的水冰,另有證據顯示月球早期形成時就保存了大量水。那麼月球能住人嗎?人類是否可以長期在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