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英夫婦是第一次來廈門,他們在中山路跳起「曳步舞」,併合影留念。(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柯愷筠攝)
舞者在臺上盡情熱舞。(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江毅攝)
漢服展示區韻味十足。(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協雲攝)
精彩的節目讓粉絲忍不住拿起手機拍攝。(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火炎 攝)
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參加粉絲節。(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江毅實習生陳俊鵬攝)
漆線雕藝術家現場作畫。(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林銘鴻攝)
現場還有閩南特色提線木偶展示。(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協雲攝)
以舞會友 有愛一家人跳出正能量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柯愷筠 實習生 陳雲帆)樸素的服裝,時尚的舞步,極具感染力的舞蹈帶來滿滿正能量。昨日下午,彭小英和範得多這對在田間起舞的「曳步舞夫婦」,將他們紅遍網絡的舞蹈帶到了粉絲節的主舞臺上,引燃現場的氣氛。
開場舞極具感染力 有粉絲專門為他們而來
昨日下午5點40分,隨著主持人的介紹,穿著樸素的彭小英夫婦與他們的兩個孩子走上粉絲節主舞臺。一上臺,四人面帶笑容,露出潔白的牙齒,頓時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一首DJ版的《渴望》響起,一家四口跟隨節拍踏起輕巧的舞步,不時變換不同的動作和方向,跳出了生活中的正能量。據了解,這是他們在抖音上點讚量最高的一段舞蹈。現場不少觀眾一下子被輕快的音樂節奏和有趣的舞蹈吸引,紛紛舉起手機拍攝。
「這樣的舞步很有特色也很有趣,我第一次見。」市民王女士高舉手機拍攝著曳步舞視頻。比起特別的舞步,更吸引王女士的是彭小英一家人跳舞時臉上露出的質樸笑容。「舞者跳得開心,我們看得也高興。」她說。
第一次看彭小英夫婦跳舞的徐先生也豎起大拇指稱讚,「很特別,舞蹈簡單利落,但又很有韻律,我聽說他們是抖音上的網紅,我回去要關注一下。」徐先生踮起腳尖站在後排看得津津有味。
現場也來了不少「曳步舞夫婦」的粉絲。「我在抖音上關注他們很久了。」市民林先生有些激動,他在《廈門日報》的粉絲節預告上讀到彭小英一家要來表演的消息,特地提前來到現場等候。「看他們的視頻,了解他們感人的故事,自己也會被感染。」林先生拿起手機,遠遠地跟舞臺上的彭小英夫妻自拍合照。
站上粉絲節舞臺 「曳步舞夫婦」覺得很特別
這是彭小英一家第一次來廈門。「廈門的房子真漂亮。」彭小英指著中山路兩旁的騎樓對記者說,她本想帶著老父親一塊到廈門看看,但因為家裡的農活,父親沒能來,她準備帶點廈門伴手禮回家。
這次來到粉絲節的舞臺,彭小英覺得很特別。在網絡上走紅後,他們曾去電視臺表演,但這次現場的主舞臺露天設置在中山路上,他們在街上起舞,就如平時在田間一樣無拘無束。「這就是老百姓的舞臺。」彭小英說,她穿著農作的衣服,也沒有化妝,是原滋原味的樣子,而粉絲節也是老百姓的節日。
彭小英和範得多的「曳步舞」背後還有一段感人的正能量故事。彭小英介紹,她和丈夫都是浙江溫州的農民,丈夫遭遇車禍曾留下嚴重的心理後遺症,「曳步舞」是幫助丈夫康復的法寶,從在廣場上跟著人跳,到自創舞步,她與丈夫一起跳了4年多的「曳步舞」,也讓丈夫逐步康復,這是他們獨特的愛情印記。
不久前,央視《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相繼報導彭小英夫婦的感人正能量故事,他們的「曳步舞」是夫婦倆從零基礎開始,共同分解、琢磨的,學奶奶梳頭、挑扁擔下田、學鴨子走路、學田裡的蛇昂頭……每個自創動作都來自他們的生活經歷,真實展現出田間勞作的辛苦和生活的本質,又帶著時尚色彩。
彭小英說,他們的《渴望》《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抖音作品累計獲贊超過3000萬次,還帶動了兒子、女兒一起加入表演,現在,他們正在一起研究新舞蹈。
老粉絲排新舞劇 詮釋如歌廈門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少敏)「廈門親像一首歌,咱來唱歌給全世界來聽……」在粉絲節舞臺上,17位來自廈門市同文校友會舞蹈團的舞者,用精彩絕倫的舞姿,演繹廈門魅力。
在舞臺上,舞者們結合舞臺劇的表現手法,用巧妙的舞蹈編排,將這個海濱花園城市的浪漫情懷娓娓道來。親切熟悉的旋律朗朗上口,觀眾們不由齊聲合唱。還有不少小朋友在臺下邁開小步子,跟著手舞足蹈。
「作為日報多年的忠實讀者,能在粉絲節的舞臺上舞出廈門風採,我們都非常激動。」舞蹈團的負責人王衛芳告訴記者,這是他們第一次用舞蹈形式展現這首歌。參與排練的舞者每天從上午一直排練到晚上,都全力以赴,期望用最美的舞蹈演繹如歌的廈門。雖然最後上舞臺的只有12人,但這首親切溫暖的歌並非舞臺上的一瞬,而是生活中的點滴,刻印在廈門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
《廈門親像一首歌》由臺灣音樂人楊慕作詞作曲,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成為熱門歌曲,被諸多與會來賓傳唱,向世界詮釋著廈門的城市魅力。
年輕舞者帥氣登場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薛堯)「我們最好的舞臺,大幕拉開歡迎你到來,人山人海一起喝彩……全場盡情地搖擺歡呼到未來……」昨晚7點剛過,在中山路步行街的主舞臺上,五彩的射燈營造出了夢幻的氛圍,身著修身西裝、精緻舞裙的年輕舞者,在舞臺上隨著音樂舞動身姿,還時不時製造一些「爆點」動作,與臺下觀眾交流互動。
「臺上的小哥哥動作太帥了!」經過舞臺的遊客陳小姐看著臺上帥氣的舞蹈演員,忍不住拿起手機拍攝錄像留念。稍晚些時候,主舞臺上還進行了樂隊演出。
「國潮」吸睛
漢服表演古韻十足 提線木偶趣味多多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薛堯)粉絲節也颳起了「國潮」風。昨天晚上8點剛過,中山路步行街靠近輪渡方向的漢服展位,傳來悠揚的古箏奏樂聲。順著琴聲望去,一位身著白色輕紗漢服的女生,正坐在古箏前,優雅地演奏著。女生的身後,四五位同樣身著漢服的表演者,或是擺弄著手中的摺扇,或是兩人坐在圍棋盤前對弈,舉手投足間讓人感覺「仙氣飄飄」。
「漢服以朝代劃分,今天展示的漢服,主要是以宋朝和明朝的服飾為主。」現場工作人員林先生告訴記者,市場上的漢服價格跨度較大,普通的滌綸化纖漢服僅需一百餘元,而純手工織金布的漢服,甚至可以賣到上萬元。
記者還看到,現場除了愛好者們的親身展示外,展臺上還擺設有髮簪、口金包、耳環耳飾等配件。
「來來來,吃俺老孫一棒!」在輕工集團展位,栩栩如生的「孫悟空」也來到了現場,這位孫大聖是一隻由專業人士控制的提線木偶,通過右手大拇指和另外三根手指,操作木偶的左右手和頭部。
「除了現場的提線木偶展示,我們還開設了提線木偶體驗課,通過對提線木偶的學習和了解,能夠讓小朋友近距離感受和學習傳統閩南文化,同時鍛鍊動手、動腦及交流能力,讓孩子在寓教於樂的環境下成長。」現場提線木偶體驗課老師陳紹龍向記者介紹道。
「我的孩子從小就很喜歡孫悟空,剛才經過展位,看出他對這種提線木偶非常感興趣,我就直接給他報了名,參加體驗課。」在現場,家長王女士說,與其讓孩子天天玩遊戲看動畫片,不如讓他多接觸傳統文化,培養動手能力。
【花絮】
答題贏獎品 今明兩天繼續
「廈門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實力寵粉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璜)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委託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代運營的政務微信公眾號,自2020年3月5日上線以來,短短幾個月時間,漲粉數以萬計。昨日,「廈門市場監管」亮相中山路步行街,準備了線上有獎答題活動,答對即可現場兌獎。獎品包括體溫計、防作弊秤砝碼、滑鼠墊、旅行水杯等一系列實用好物,用實際行動實力寵粉。
據了解,「廈門市場監管」展位為本次連續三晚的活動精心準備了三個主題,除了昨晚的消費維權主題,今日、明日還有食品安全、質量安全主題,有獎答題活動也將繼續,歡迎廣大市民現場參與。
粉絲「看報」躲過騙局
中華派出所民警現場傳授反詐騙知識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程午鵬)昨日現場,中華派出所的反詐騙宣傳展位獨樹一幟——可愛的「鷺小警」警務機器人吸引人氣,眾多小朋友駐足觀看,而民警和輔警則趁機將反詐騙宣傳單遞給家長們,傳授反詐騙知識。
「網絡投資詐騙,這個我知道。」市民陳先生拿著宣傳單,指著上面的一個詐騙類型說,他在廈門日報的官方微信平臺上,看過各類詐騙案件的推送,所以對部分詐騙手段有所了解。
陳先生說,不久前,就有人給他推薦網上某平臺的投資,說短時間就可以「回本」,他仔細一想之前的報導,察覺是網絡投資詐騙,立即回絕對方要加微信好友的請求。
據統計,僅昨天晚上,中華派出所就現場分發了1000多份反詐騙宣傳單和手冊,向前來參加粉絲節的群眾普及反詐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