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國的出名乃至大火,按理說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他的所謂「武術」到底為何物,他的「武術功底」到底是個什麼水平,他的「武術大師」的名頭到底有多少含金量,相信大家都一眼就可看穿。而他和搏擊對手之間的PK被秒KO鬧劇,更是讓人既啼笑皆非,又很有些難以理解,甚至讓人覺得是不是此人精神上有什麼問題。
他自己幾斤幾兩,自己應該很清楚的,只要思維稍微正常一點,就不會真的拿自己三腳貓功夫都算不上的「功夫」去和實戰經驗豐富的搏擊專業人士打擂比賽。從此人把自己的「事業」做的風風火火的角度來看,此人的智商其實並不低,那麼,他給大家帶來的極為鄭重其事的層出不窮的笑料,很可能就是一種故意裝傻,一種自我貶損形式的營銷手段。
至於他和對手之間是不是有默契或者約定,不好界定,相信隨著時間推移,一切都會水落石出。
還是說他的因為瞬間的一敗塗地「成就」了他的全國乃至世界揚名到底是好是壞,有什麼益處問題。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這樣的出名方式無疑是最為沉重的毀滅性的打擊,無論是個人形象個人榮譽方面都會感覺抬不起頭,壓力山大,然後就是自我反省,改進,改變,提升,提高,爭取最大限度上挽回一些負面影響。或者乾脆徹底的「退出江湖」,隱居不出,落得個清淨。
而馬保國給大家的印象卻是對這次失敗沒有任何感覺名譽受損面子上過不去的意思,反倒好像很享受的樣子,而且仍然利用一切機會給自己加戲,好像這本來就是他所期望的結果,正好利用這件事情揚名立萬。這次放話參加電影拍攝就是又一個動作。
馬保國並不是孤獨的,他代表了一批人,代表了一個現象,就是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人以醜為美,靠搞怪獵奇出名似乎很流行,出名就是這些人唯一的目的,為了出名可以放下一切,敢突破一切底線。
而他們出現,生存和甚囂塵上的土壤,就是有那麼一些推手在助長鼓勵他們,就像食腐者對於蛆蟲腐敗物的特殊的偏好一樣,一旦有這樣的信息信號出現,他們就會立即撲上來甘之如飴,就像蒼蠅一樣。
這次邀請馬式出演電影的電影公司,製片人或者導演,如果真如馬保國說的那樣,就屬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