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怡心理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著名的復旦大學美女教授——陳果,曾經風靡一時的視頻,其中有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主題就是:自己喜歡自己與別人喜歡自己,哪一個更重要?
她說有一天她的一個朋友就問她這個問題:自己喜歡自己與別人喜歡自己,哪一個更重要?她想了一下,然後說,都重要,但如果兩者發生衝突,自己喜歡自己更重要。這句話當時震動到我內心的最深處,深以為然。
自己喜歡自己,就是對自己的滿意度,一個對自己滿意度高的人,才會自然而然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美好,展示自己的魅力,展示自己的自信……自然而然吸引別人,贏得別人的肯定與讚賞。
自己喜歡自己,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即自體關係;別人喜歡自己,是自己與別人的關係,即客體關係。
自體關係決定客體關係的好壞,自體關係是一切關係的根源,只有自體關係和諧的人,才能與ta人很好的相處,如果自體關係不和諧、矛盾,那麼,ta自然會將獨處時自體關係的矛盾帶到客體關係之中,共處中會給別人帶來不愉快,因為一個人與自己的關係,便是與全世界的關係。從這個角度來說,自然是自體關係比客體關係重要,所以,自己喜歡自己與別人喜歡自己,理所當然是自己喜歡自己更重要。
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ta自然也無法喜歡別人,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人喜歡你,那就是病態的「喜歡」,那我勸你,趕緊跑,能跑多遠就跑多遠。為什麼這樣說呢?愛是一種能力。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ta沒有能力愛自己,自然也不會有能力愛別人。如果ta喜歡你,ta會把你的生活弄得亂七八糟,被這樣的人喜歡,會慢慢消耗掉你自己所有的精力。絕不是危言聳聽,不相信的人可以一試。一個沒有能力愛自己的人,自己的生活自然是亂七八糟,你被ta喜歡,ta自然也會把你的生活弄得亂七八糟,ta會對你的生活橫加幹涉,ta管不好自己,卻要來管你,想想你就會覺得痛苦萬分。
我們可以用自體關係去考證客體關係的好壞,也可以用客體關係來考證自體關係的好壞,因為,一個人與自己的關係,便是與別人的關係、與世界的關係。如果在生活中、工作中,你與別人總是相處得不愉快,那麼,你應該首先覺察你與自己的關係,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對待自己?你對自己的滿意度是在哪方面存在問題,追本溯源,根源一定在自己身上。
我身邊有一個男人,他就經常否定別人(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已經是一種習慣性的思維。有一天,我跟他聊了幾句,因為很熟,所以我直截了當地問他,有沒有發現自己總是否定別人,即便是一件好事、一個優點,在他那裡,無論怎樣轉彎,最後出來的都是「否定」,這方面的優秀帶入他的理論,最後得出的結論會是,另一方面的缺點。我就告訴他,「一個人與自己的關係就是與世界的關係,你可以核實一下,是否也是如此對待自己」。他有些愕然,顯然我的問題驚到他了。後來,我確實也發現,他有了一點改變,不會在那麼強烈地否定別人,就算是否定,但已經緩和了很多,並且有時也會嘗試肯定別人了。
請用心感受一下,你對自己的態度,滿意度是否還過得去?對別人是否滿意?如果滿意,請繼續——越來越好;如果不滿意(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請調整方向,嘗試賞識自己、喜歡自己,發現自己越來越多的好。如果對自己的滿意度提升了,你會發現,對別人的滿意度、對這世界的滿意度也會自然跟著提升。
願你——越來越——喜歡自己——喜歡全世界!
——怡心理
2020.12.22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發其他平臺,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