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這個詞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是司空見慣了,從小就感冒,老了也感冒,年輕的時候身強力壯還是感冒,人們一旦有點頭疼腦熱就知道自己感冒了,那麼,什麼是感冒呢?
什麼是感冒
百姓所說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又稱「傷風」、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等引起。臨床表現為鼻塞、噴嚏、流涕、發熱、咳嗽、頭痛等,多呈自限性。大多散發,冬、春季節多發,季節交替時多發。
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
其實感冒就是病毒進入細胞體內,利用細胞體內的物質繁衍自己的家族,他們會潛伏在細胞壁外,伺機鑽入細胞內,吸取細胞內營養物質繁衍,掏空了細胞便出來繼續侵略,而我們身體裡本就有免疫細胞,當身體被病毒侵略之時,免疫細胞隨即參戰保衛細胞,於是,一場在我們身體內的戰爭開始了。
免疫細胞的武器是過氧化物酶,對病毒傷害很大,但是因為病毒會「多重影分身術」,快速裂變,繁殖,所以這場戰爭一般都在7-10天才能結束,過氧化物酶是綠色的,所以「戰爭期間」人們會流鼻涕。流鼻涕會刺激更多的免疫細胞(前列腺素和緩激肽)加入戰鬥,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鼻涕變多了。前列腺素和緩激肽會刺激喉嚨喉嚨處的感覺神經,製造疼痛並傳遞到大腦,就會產生喉嚨痛的感覺,如果戰況激烈還會引起頭痛,發熱等症狀。
那麼這個時候很多人就說了,是不是吃感冒藥就能加速免疫細胞的勝利呢?答案是否定的。
感冒太難受了,這個時候很多人會選擇吃藥治療一下,但事實上這些藥可能都不太行。很多人感冒會選擇吃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是抗生素,是殺細菌的,並不是殺病毒的,這就像發洪水了打119能有什麼用嘛。對於由病毒引起的感冒,阿莫西林,頭孢,青黴素,殺星其實都沒什麼用。
抗生素不管用,抗病毒的藥管用嗎?答案還是否定的。
大部分的抗病毒藥物是通過幹擾病毒增殖過程起到抗病毒效果的,看上去抗病毒藥讓病毒不能增殖能夠起到殺滅病的效果,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由於病毒的種類多樣,每一種抗病毒藥物只能針對某幾種病毒有效果,沒有能對所有病毒有效的特效藥,就拿我們最常用的抗病毒藥利巴韋林來講,僅對呼吸道合包病毒有效,而呼吸道合包病毒僅佔各類感冒病毒的5%。對於其他病毒引起的感冒根本無用。即便吃的藥剛好和感染的病毒匹配,
抗病毒也是一場持久戰,大概還是需要一周左右。和不吃藥康復的時間大概一致,那麼感冒只能硬抗嗎?也不是
如果感冒十分痛苦,可以吃一些藥物緩解一下疼痛,例如 發燒,喉嚨痛,頭痛可以吃撲熱息痛,芬必得等。有痰可以吃一些含有氯化銨成本的祛痰藥。市面上很多感冒藥都含有乙醯氨基酚,吃多了會導致肝損傷。
生病就吃藥是很多人早已根深蒂固的觀念,但藥物從來都是雙刃劍,正確用藥才是最家人對自己的健康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