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書院
書院因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得名,蕭統編輯整理的《文選》是我國第一本詩歌散文選集。昭明太子曾隨老師沈約來 烏鎮 讀書,並建有書館一座。後來,書館塌毀,遺蹟殘存。 後人於原址上重建了書院,現在的書院為典型的硬山式古建築群,雕鏤精湛,構思精巧。
大堂屋頂的設計頗有巧思,數百段銘刻了《文選》竹簡次第懸掛下來,間以明黃的燈光。
客房內的陳設也以原木家具為主,古樸典雅,拉開窗就有一牆的青綠。
午後的烏鎮
安頓好行李,趁著午後恰好的陽光出去走走。書院正門入口處有明朝萬曆年間建立的一座石牌坊,上題「六朝遺勝」,龍鳳板上為刑科給事中,裡人沈士茂題寫的「梁昭明太子同沈尚書讀書處」字樣。
斑駁立柱撐起層疊黛瓦,蜿蜒石橋立於一潭碧水。
巷子裡的建築都有不少的年頭了,牆面斑駁,木窗朽舊。路上來回的遊人如織,不知道一百年前,這些青石板老房子又見證過什麼樣的盛景?
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
經過主河道的時候於橋上放目遠眺,河水青綠,柳枝柔軟,臨水的屋宇仿佛被墨色層層暈染,淡雅可愛。
烏鎮 是我見過最有煙火氣的古鎮,時至今日, 烏鎮 難得地保留了很大一批民居未作商用。正是這座水鄉的原住民保留了 烏鎮 最地道的韻味。坐在小船上順水而下,還看得見兩岸屋簷下懸掛的衣物,窗臺上一盆開得可愛的胭脂花。
今天中秋,節日氛圍濃鬱,走在街上看見了許多和兔子相關的小玩意兒。
還有猜燈謎哦 下面這個謎語你能猜出答案嗎?
逛累了還可以在河邊坐下來品品茶。
中秋坊宴
在 烏鎮 ,每逢佳節,街坊鄰裡們會沿街擺上桌椅,木桌相連,廣開宴席,此為長街宴,當地人又稱為「坊宴」。 恰逢中秋,昭明書院的弄堂裡便擺上了中秋坊宴。
打開菜單,滿目琳琅,每一菜式都各有巧思,搭配得恰到好處。
白玉 般的魚丸子恰如碗中兩輪小小的明月。
板慄羹上撒一把今年新採的桂花,入口桂香綿密,羹水順滑。
這一宴一直吃到了夜幕降臨,點上燈火,在夜風中舉杯,和天 南海 北的陌生人共望一輪明月。待到人人微醺,狂歡就開始了,笑容與醇酒將生澀化盡,今夜沒有旅人,所有的人都是久別重逢。
金秋奇妙夜
飯後選一盞燈去遊園吧,我從未見過這樣多的燈,紙的,竹木的,玻璃的;圓的,扁而胖的,綴著流蘇的.....直看得我眼花繚亂。
路過一家專做花燈的小店,忍不住駐足良久。老闆娘的手巧得令人驚嘆,她用纖細的竹絲編出花燈的骨架,又細緻地為其蒙上紙,描上顏彩。僅是一盞荷花燈,就需要用竹絲手工編出幾十片花瓣的框架,再將它們綴連起來,更不消說工序複雜的龍燈。
放一盞水燈,看它們飄遠,如同夏季沿著墨黑色水面順流而下的螢火蟲。
空中漂浮著一群「水母」,在夜風中舒展著它們纖長柔軟的觸鬚。
天上是閃爍的繁星,地上是流動的燈河。
烏鎮 早茶客
昨晚上遊園興盡而歸,第二天本想睡個懶覺,還是打起精神起了個大早,只因不想錯過 烏鎮 的清晨。 夜晚的 烏鎮 滿城 燈映水,極盡璀璨耀目,便真如辛棄疾所記勝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而當 烏鎮 再度醒來的時候,她便猶如一位柔婉純美的吳越少女了。
路上沒有多少行人,清晨還有些涼意,此時我才能夠靜下心來仔仔細細欣賞這座古城,打量她的一磚一石,一草一木,任思緒發散,遙想當年是否也有一位旅人,沿著我走過的這條路,穿越清晨的 江南 小鎮。
過了約莫兩刻鐘, 烏鎮 自己的居民們陸續起來了,街上開始傳來歡聲笑語。
距離上一回在這樣的理髮店洗頭,恐怕有十來年了。
烏鎮 的橋洞便如 蘇州 園林的月門,每一個半弧都框出一幅獨屬於水鄉的小景。
住在 烏鎮 的朋友在早餐上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在酒店享用自助餐,另一種是做一個早茶客,在景區裡面找自己喜歡吃的小吃,全部免費,只是要記得提前一天預約。
我選擇了一籠燒賣,配上加了蝦皮榨菜的粉條,一小碟滷汁濃鬱的豆腐乾和幾個外殼酥脆的煎餃。燒賣皮薄如紙,加了筍丁的餡兒鮮得能讓人把舌頭吞下去。
吃完早餐再逛逛集市,有老爺爺擺攤賣自種的蔬果,小蔥上還帶著鮮靈靈的露水。
還有人挑擔賣新破殼的小鴨子小鴿子,毛絨絨的,小小的,放到手心裡會發出嫩生生的鳴叫。
看到一輛顏值爆表的蔬果小推車,人間四季,不過今日茶飯事~
還有在船上載滿蔬果雜物,沿河叫賣的水上集市。
遊船
來烏鎮 怎麼能不坐船呢?乘著烏篷船悠悠行於河面上,遇上撐船的大娘大伯興致好,說不定還能給你唱一支當年的船謠。
水邊蘆花開得正好,雪白柔軟的一束,映著青碧的河水,如朝霜覆琉璃。
結束語
回望 烏鎮 ,最是 江南 水景,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