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期間,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尋位置」)發布全球首個「時空智能作業系統」,代號為「崑崙鏡」,為萬物互聯的數字時代構築時空智能「新基建」底座。
千尋位置「崑崙鏡」時空智能作業系統,是首個支持城市級大規模時空感知、計算和協同的作業系統,能在廣域、統一的時空基準之上,提供高精準的實時定位、高清晰的動態地圖和高準確的時間同步能力,是城市數位化和智能化的新基礎設施。
「崑崙鏡」時空智能作業系統,為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管道、電網、水利、市政等城市裡的各類基礎設施,提供時空智能「新基建」,助力數位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實現傳統基礎設施與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的融合創新發展。
「崑崙鏡」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十大神器之一,相傳是一面擁有自由穿梭時空之力的神鏡。在今天前所未有的數位化浪潮中,人類需要一面「崑崙鏡」連接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而「時空智能作業系統」就是連接彼此的橋梁。
首個城市級時空智能作業系統
如同Windows作業系統開啟了PC時代,安卓和iOS系統開啟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時空智能作業系統將開啟萬物互聯的數字時代。
成立五年多來,千尋位置自身開拓了時空智能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實現釐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和納秒級授時,為萬物數位化提供時空智能基礎設施。千尋位置為手機、汽車、無人機、共享單車等各類終端提供了全新的時空智能服務,針對橋梁、大壩、鐵路、電網、農業、公共安全等場景提供一攬子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承載近7億用戶和百億級的訪問量。
千尋位置CEO陳金培表示,「崑崙鏡」是基於千尋位置的時空智能基礎設施大規模運營和實踐經驗,提煉出來的首個城市級大規模運營時空智能作業系統。在數字中國新基建建設的浪潮下,千尋位置希望將過去五年多來沉澱下來的大規模運營和服務能力,與政府城市、行業大型企業等共享,用時空智能新基建賦能傳統基礎設施數位化。
「崑崙鏡」不僅面向城市,還可以面向行業大型企業。城市和企業部署千尋位置「崑崙鏡」時空智能作業系統後,可以快速獲得目前最先進的時空智能生態和產業能力的支持,包括衛星增強系統組網、計算框架、服務算法等能力、雲計算支撐能力、網際網路級別大規模運營能力、以及時空智能與AI、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融合開發應用能力等。
目前,浙江德清、浙江上虞、安徽銅陵等城市、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大型企業,已率先部署「崑崙鏡」時空智能作業系統。
(國內某城市應用時空智能作業系統,實現對水環境的智慧化管理)
(浙江上虞應用時空智能作業系統,開發指揮聯動執法系統實現「聰明執法」)
在浙江德清,城市管理者可以像做心電圖一樣,對危房、橋梁、地基沉降、大壩等城市基礎設施進行毫米級感知監測。城市裡的公交車、環衛車、攝像頭、道路施工錐桶等,統統數位化「上線」,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雲監管」的可能。
(浙江德清已率先應用時空智能作業系統,實現對城市裡各類要素數位化管理)
在廣東電網,原來需要人工完成的輸電、變電、配電等環節巡檢工作,能實現無人機自主飛行作業全覆蓋。目前「崑崙鏡」已解算獲取超20萬公裡的電網三維建模數據,有900架無人機跑在「崑崙鏡」上,作業裡程已超12萬公裡。
(廣東電網900多架無人機跑在時空智能作業系統上,實現自主飛行巡檢)
詳解「崑崙鏡」三大能力
「崑崙鏡」時空智能作業系統具有三大能力: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和算法,開放的行業應用和解決方案生態,能在各行各業大規模應用。
——「崑崙鏡」核心技術和算法自主可控。
作為國家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的建設和運營方,千尋位置積累了諸多技術和算法。「潛龍」時空伺服器、大規模站網組網技術、星地一體技術、時空智能算法等完全自主可控,擁有近500項發明專利。
——「崑崙鏡」具備開放的生態,支持各類合作夥伴基於時空智能作業系統開發創新型應用。
基於崑崙鏡能力接入平臺,「崑崙鏡」為開發者和合作夥伴構建了開放的行業應用和解決方案生態。崑崙鏡時空智能作業系統支持十億級終端服務接入能力:支持NTRIP、SUPL等多種標準協議的接入;圍繞AIOT的特點,崑崙鏡提供了OSS協議、增強型SUPL協議等更具雙向交互能力,以及慣導、視覺、超寬帶、雷射雷達等多終端融合定位能力的接入方式;同時提供各類豐富的OpenAPI和SDK。
——「崑崙鏡」具備十億級的時空智能終端的服務接入能力,已經在鐵路、電網、交通、農業等行業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服務。
「崑崙鏡」孕育了一批雲端一體的IoT新物種,它們在一張高精度時空網絡中數位化,擁有更精確的時空感知能力,包括:能實現車道級導航的智慧型手機;在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能自主飛行進行電網巡檢、農藥噴灑的無人機;實現定點停車的共享單車;實時上報精準位置的公交車;擁有精準時空信息的智慧錐桶、智能三角牌、攝像頭等道路基礎設施;能遠程診斷危房的「聽診器」設備等。
「崑崙鏡」還有一攬子全生命周期的行業解決方案:針對鐵路、橋梁、建築、大壩、滑坡等形變,可提供防災減災安全監測方案;針對輸電變電、電力巡檢的智能化需求,可提供泛在電力物聯網解決方案;針對道路設施、地下管網、景區環境、水域、危房等城市基礎設施監測管理需求,可提供智能城市解決方案等。
「崑崙鏡」推動北鬥產業化進程
千尋位置「崑崙鏡」時空智能作業系統的發布,將進一步提速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化發展。
今年8月,北鬥三號完成全球組網,讓北鬥「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成為下一階段的重要目標。中央「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實施北鬥產業化等重大工程。中國衛星導航管理辦公室規劃也指出,到2035年,北鬥還要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為智能化、無人化發展提供核心支撐。
陳金培指出,部署千尋位置「崑崙鏡」時空智能作業系統,能夠快速實現北鬥系統與終端應用的連接,降低北鬥高精度應用門檻。有了時空智能作業系統,北鬥的應用範圍也不斷向外延伸,不僅僅是導航,可以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5G、數字孿生等新技術融合,催生出各類無人化、智能化的創新應用,助力經濟社會信息化轉型升級。
「崑崙鏡」時空智能作業系統的問世,核心在於千尋位置積累的「雲、圖、端」的全鏈路平臺能力,能將傳感器、晶片、模組、算法、終端、運營等產業鏈上下遊打通,提供各種各樣的中間件產品。
五年前,千尋位置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探索雲計算、大數據等網際網路技術與衛星導航、定位、授時技術的融合,從零建設並運營全球最大的統一運營的衛星地基增強系統——國家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以及星基增強系統,形成星地一體融合能力,將衛星定位精度提升至一個新的臺階,首次在中國全境範圍內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實時無縫的高精度時空服務,滿足數字時代數以億計的智能設備對於時空信息的廣泛需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