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寫了關於《看不見的客人》的影評,無意間發現該劇導演奧裡奧爾·保羅還有其他一些飽受好評的作品,其中《女屍謎案》正是2012年的一部傑作。
縱觀整部劇,其推理的精彩程度,個人認為還是稍遜於保羅5年後的神作《看不見的客人》,但是驚悚和恐怖的元素憑藉其停屍間的主要場景而得以凸顯。而且,同樣地,該劇有一位演得入木三分女演員貝倫·魯艾達撐起一片天,她所飾演的瑪卡把事業女強人身上的行事果敢、耳聰目明、全力掌控的特性表現得惟妙惟肖!甚至在有限的出場情景中,其存在感完全壓制了兩位男主人公。
可能因為電影名稱的緣故,從心理上,觀眾會更多地把心智都集中在女屍身上。的確,影片正是從女屍失蹤這麼一件荒唐事開始的。案中案或許已成為一部經典懸疑劇的標配架構,和很多低劣的影視作品不同,巧合在這裡面表現得並不多,不像有的電影——真的,你知道是如何來折磨觀眾的智商嗎?私底下總結了下,就是總有層出不窮的巧合,加上打不死劈不爛的操作,最後把命運交給「劇情殺」,反正死活是你導演說了算,我們心裡一萬個不服啊!
所以,雖然推理的過程不及《看不見的客人》,但是時間線交代得非常清楚,故事中穿插了幾段回憶,但事情是一直在往前推進。最後燒腦的高潮,在於女二號卡拉的真實身份揭曉,我們驚呼,原來這是一位老偵探對於十年前喪妻之痛的報復!
這裡雖然講得通,但個人覺得還是有點牽強的地方。因為從老偵探的角度來說,十年時間去設計這麼一個圈套,並且搭上了自己的女兒,我暫且已有所疑慮,因為現實中,如果已肯定是此人所為,那麼這麼大的仇恨犯不著去繞這麼大一個圈子。加之卡拉也借與男主角阿歷克斯的男女關係,再去取證進而下毒,總之,這頓操作頗有雨後送傘——多此一舉的嫌疑。
撇開這些,當老偵探說出「我們已經待了八個小時,你有何感想的時候」,點亮全場!阿歷克斯完全躺進了為自己挖好的墳墓裡,八個小時,正是他之前給予瑪卡的最後時間!
另外,如果吹毛求疵的話,就是這部劇裡關於阿歷克斯到底是如何與瑪卡相認的,還是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男主講過是海島度假而認識的,但是不是真的無從判斷。為什麼我還很關心這個?因為這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對男主人品的綜合評定。拋開這種可能,一種就是男主想利用瑪卡的企業為其打造一個實驗室的強大平臺而聯姻,另一種也存在瑪卡以提供實驗室研究條件,實現阿歷克斯擺脫教書的夢想來誘使他成為自己的另一半。
《女屍迷案》表面上看是老偵探一家的成功復仇,但當我看完之後,心底最感慨的是瑪卡和阿歷克斯的這段婚姻,這也使得我寫了上述這個段落。一些女強人在愛情面前,其實天真得不比孩子強多少,認為用商業上的那套「投其所好」、「窮追不捨」、「高壓政策」就能獲得想要的結果。而阿歷克斯在利益面前的搖擺不定,接著又矛盾地追求真愛,最終製造了這一系列悲劇。
人性無論醜惡,本是脆弱,再堅強的人也都有極限。因此,從一開始,就應該心無旁騖地選擇自己真正的愛情。
作於二零二零年二月
原創作者 鏡中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