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天局發現「宜居」行星「克卜勒-22b」

2021-01-12 網易新聞

這是美國航天局12月5日公布的代號為「克卜勒-22b」的行星的假想圖。新華社發

地球以外,何處宜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5日說,一顆被命名為「克卜勒-22b」的太陽系外行星或與地球環境相似。

  溫度宜居

美國航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顆行星與地球表面環境相似,可能適宜人類生存。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項目科學家道格拉斯·赫金斯評價,認知「克卜勒-22b」是尋找地外宜居星球的「裡程碑」。

命名為「克卜勒-22b」的這顆行星位於「宜居帶」內,距地球大約600光年。

所謂「宜居帶」,是指行星距離恆星遠近合適的區域,在這一區域中,恆星傳遞給行星的熱量適中,行星表面既不太熱也不太冷。

「克卜勒-22b」在所屬恆星系與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相似,公轉周期290天。科學家據此推測,「克卜勒-22b」表面平均溫度大約22攝氏度。這意味著,這顆星球的溫度或適宜生命生存。

美國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研究員比爾·博魯茨基說:「我們確信它位於 宜居帶 ,表面溫度應該適宜(生命)。」

  覆蓋海洋

「克卜勒-22b」直徑為地球的2.4倍,體積介於海王星與地球之間。科學家認為,這顆星球表面可能由「海洋覆蓋」。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項目首席科學家納塔利·巴塔利亞告訴記者,「克卜勒-22b」的「海洋」也許與地球海洋相同,「可能適宜生命生存」,「想一想就令人激動」。

項目組天文學家傑夫·馬西說:「我打賭 上面沒有堅硬的巖石可以立足。」

巴塔利亞說,太陽系中沒有與「克卜勒-22b」體積相近的行星,暫無法比對研究。

「太陽系中沒有這樣(體積)的行星。我們不知道星球(結構)哪裡是巖石,哪裡是水,哪裡是冰,」巴塔利亞說。

不過,科學家計算,即便這顆星球真宜居,人類乘坐現有宇宙飛船前往這顆星球需花2200萬年。

  首次證實

艾姆斯研究中心研究員博魯茨基告訴記者,「克卜勒」太空望遠鏡2009年3月觀測到這顆星球。但按美國航天局規定,太空望遠鏡需觀測到星球「凌日」3次方可將它定義為行星。

「凌日」是指在觀測者角度觀察,行星從其母恆星前面經過的現象。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2009年發射至太空,上裝9500萬像素相機,「克卜勒」計劃在天鵝座和天琴座的大約10萬個恆星系中搜尋類地行星。

美國航天局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項目已「鎖定」超過1000顆可能適宜生命居住的星球,10顆位於「宜居帶」內,仍需進一步研究。

按美聯社說法,「克卜勒-22b」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項目證實的首顆位於宜居帶中的行星。

「這是個很好的聖誕禮物,」博魯茨基說。(張遠)

·美國宇航局確認首顆適合生物生存的類地行星

·"克卜勒"發現迄今最可能存在液態水的宜居行星

·美國宇航局證實發現首顆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美國航空航天局發現最宜居小行星克卜勒-22b
    美國航空航天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距地球約600光年的一個恆星系統中新發現了一顆宜居行星,並將其命名為「克卜勒-22b」。體表溫度22度,圍繞一顆中央恆星運行,軌道公轉周期約為290天……「克卜勒-22b」和地球有頗多相似之處。  最關鍵的是,它恰巧位於其恆星宜居帶的正中。
  • 【遊俠導讀】美國航空航天局近日確認,行星「克卜勒-22b」是個宜居...
    美國航空航天局近日確認,行星「克卜勒-22b」是個宜居的星球,其溫度宜人,不會曬死也不會冷死,一年290天,與地球頗為相似。唯一的不足之處是有點小遠,距地球有600光年。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空間的距離也許終會變成浮雲,人類投奔這個「備用地球」或許不是夢。  「克卜勒-22b」近日橫空出世,美國航空航天局言之鑿鑿的宣布讓不少人感到歡欣鼓舞。
  • 像克卜勒22b這麼大的超級地球宜居麼?
    「像克卜勒22b這麼大的超級地球能住人嗎?」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天文學的問題,天文學的問題其實就應該用天文學的研究方法來解決。那天文學的研究方法是什麼呢?說白了就是模型思想。你會發現天文學有許許多多的模型,太陽模型,恆星模型,超新星模型,宇宙學模型等等。而研究是不是適宜人類居住的,也有模型,這個模型就叫做宜居帶模型。
  • 克卜勒22b,這顆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上面是否存在著生命呢
    放眼整個宇宙,宜居的星球那就更多了,因為宇宙足夠龐大,宇宙間的星球數量足夠眾多,僅僅是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如太陽一般的恆星就多大1000億顆以上,這還是一個保守的數字,至於行星、小行星以及衛星的數量就更是無法計數了。
  • 克卜勒22b真的適合人類?科學家:或在抵達前,就已經毀滅!
    從上個世紀開始,NASA就已經開始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去尋找「第二地球」了,而距離地球587光年之外的克卜勒22b,則成為NASA公布的首批宜居行星中的第一顆
  • 克卜勒望遠鏡發現新行星系統
    新華網華盛頓2月20日電(記者 任海軍)美國航天局
  • 地球的親戚——克卜勒-452b
    【每日科技網】  2015年7月24日0:00,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舉辦媒體電話會議宣稱,他們在天鵝座發現了一顆與地球相似指數達到0.98的類地行星克卜勒-452b。這個類地行星距離地球1400光年,繞著一顆與太陽非常相似的恆星運行。
  • 行星獵手克卜勒·成功和遺憾
    儘管克卜勒探測器留下的數據還有很多可發掘之處,這個逝去的任務還可能有新的發現,但也是時候階段性總結一下克卜勒探測器的一生了。來源:NASA同時,克卜勒探測器留下的海量數據也是一筆巨大的寶藏,留待科學家們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慢慢發掘,比如去年底發現的第一個和太陽系一樣擁有八顆行星的Kepler-90,就是挖掘舊數據找到的。
  • 科學家意外發現超級地球,溫度竟比地球更適合生存!
    而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曾在2019年的時候發布了一則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現了第一個潛在的可居住星球。這顆新行星圍繞著一顆名叫GJ357的恆星運行。這顆m型矮星的質量和大小大約是太陽的1/3,比我們的恆星冷40%。後來又在2020年7月份,歐洲南方天文臺eso陸基望遠鏡現已發現5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潛在孕育生命的超級地球行星。那麼什麼是超級星球?
  • 克卜勒星球位於宜居帶,假如有外星文明,我們能和他們取得聯繫嗎
    2011年12月,美國宇航局宣布他們發現了首顆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並給它取名為克卜勒-22b.克卜勒-22b星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2.4倍,距離我們大約有600光年,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乘坐宇宙飛船到達那裡需要2200萬年的時間。它的公轉周期比地球小,只有290天。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距地球超100光年
    美國航天局 2014 年 2 月 26 日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任務團隊新確認 715 顆太陽系外行星的存在。這是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新確認的行星運轉概念圖。新華社 / 美聯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 24 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 科學家發現人類可居住行星,或存在生命,距離地球很近!
    克卜勒22B真的適合人類居住?或存在生命?未來可抵達!隨著地球資源的開採與利用,估計地球資源將會枯竭。於是人類開始尋找下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開啟移民計劃。從上個世紀開始,美國宇航局NASA就已經開始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開始尋找第二星球。
  • 或許可以成為人類生存之地的9個類地行星
    事實上,克卜勒科學首席研究員比爾博魯茨基在2013年宣布發現七顆新行星,這其中就包括克卜勒62e和克卜勒62f,而且他聲稱,這兩顆行星加在一起「看起來很有可能存在生命」。另外,對62e和克卜勒62f的模擬研究表明,這些行星可能被水吞沒,這可能導致與我們的生命非常不同的生命。
  • 克卜勒天文望遠鏡對太空的10大發現!
    兩顆行星圍繞一顆恆星克卜勒早期的發現還包括兩顆行星,克卜勒9b和9C,它們圍繞著克卜勒9恆星運行,克卜勒9是克卜勒任務發現的第一個多線星系。兩顆類似土星大小的行星繞著主星運行繞行母星一周大約需要19到38天。後來證實,另一顆超地球大小的行星也在這個系統中。此後,克卜勒發現了許多靠近太陽系的多行星恆星系,如克卜勒-11擁有6顆行星。
  • 克卜勒又發現「超級地球」,退役的探測器為什麼還能發現行星?
    1995年10月,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共同公布了他們的新發現,通過在普羅旺斯天文臺的觀測,這對師徒在太陽系外的飛馬座51周圍發現了第一顆行星,和太陽系八大行星一樣正在繞著它自己的中心恆星公轉,這是人類首次發現太陽系外繞恆星運動的行星,這顆行星和太陽系內的木星類似,都是一個巨大的氣態行星,它被命名為51 Pegasi b。
  • 天文學家研究發現:銀河系內或存在數億顆宜居行星,地球並非唯一
    按照地球生命生存的經驗,天文學家尋找地外生命也是要求宜居環境,首先天體類型要是巖質的,氣態巨行星無法滿足生命出現的基本條件。其次最好要保證巖質行星的體積和質量適當,可以比地球稍大一些。最後就是大氣層、液態水等等。 宇宙中天體大體上分為以下幾種類型,首先最普遍的是恆星,例如夜空中閃閃的星星,本質上都是恆星。
  • 銀河系中或有3億多顆宜居行星 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
    10月29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數據進行的新研究,估算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它們中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有些可能離太陽不到30光年。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天文學雜誌》,是由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研究所和世界各地其他科學家合作完成的。
  • 克卜勒62f行星上有生命?
    一個天文學科研小組聲稱,克卜勒62f可能是一顆宜居行星。數據顯示,這是一顆巖石行星,且可能有海洋,比地球大40%,距我們約1200光年。克卜勒62f發現於2013年。在它所在的行星系統中,一共有5顆行星。它們共同環繞著一顆與太陽相比更涼爽也更小的恆星運行。克卜勒62f位於這個行星系統的最外圍。
  • 美國宇航局在克卜勒早期數據中發現的地球大小、可居住區行星
    雖然它所環繞的恆星比我們的太陽小得多,但它獲得的陽光卻只有地球的75%一隊橫跨大西洋的科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重新分析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在其恆星的可居住區內運行,該區域圍繞著一顆恆星,在那裡巖石行星可以支持液態水。這顆行星被稱為克卜勒-1649c,是科學家在查閱克卜勒望遠鏡的舊觀測資料時發現的。
  • 科學家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這些能夠被我們肉眼看到的恆星,都是能夠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但是以目前的認知,恆星上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生命應該生活在像地球那樣的行星上,但是,行星自身不會發光,所以那些太陽系以外遙遠的行星我們很難發現,要發現地外行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