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鋼琴就有了一些列學習鋼琴的故事,有天賦的孩子是一類,自願學習鋼琴學的特別好不用爸媽操心,還有一類是天賦一半但是聽話努力學習,也挺挺省心的,還有就是頑皮的孩子,自己願意學琴童媽媽「逼」著學,於是就有了一段段「家有琴童」的故事,你的孩子屬於哪一類呢?
下面總結了5種琴童練琴的方式,對號入座看看你家琴童屬於哪一類哦
圖解5種琴童練琴模式,你和大神的差距大概就在這了!你的孩子是以下五種練琴模式的哪一種呢?如果是第五種,你會怎麼辦?
01. 腳踏實地型
單位:小時
腳踏實地型是最為常見的練琴模式。從曲線分布來看,這種類琴童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去練習,到了周末回課前會適當延長練習時間,上完課後會小小的偷懶一下,因此他們的進步曲線是這樣:
進步曲線
付出總有回報。因為每天的堅持,他們的琴技是穩步上升,基礎紮實,考級也不在話下~
02. 臨時抱佛腳型
單位:小時
「明天就要上課了,我還沒預習,怎麼辦?急!」這是最喜聞樂見的練琴模式,明天就要上課了,趕緊抱一下佛腳!想辦法應付過去!於是他們的進步曲線是這樣的↓
進步曲線
你可以騙老師一次兩次,但結果不會說謊。兩年後你發現自己的進步越來越慢,甚至一天不如一天。地基不穩固的話,要麼大樓倒塌要麼拆掉重建,抱有這種僥倖心理的琴童們要及時糾正自己。
03. 隨心所欲型
什麼叫佛系練琴?想起來了練兩下,不高興了幾天不摸琴,要麼不練,一練起來就停——不下來!
進步曲線
佛系琴童的進步曲線就和他們的練琴時間一樣大起大大大落,因為練琴很大一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回憶上。形成這種練習模式的琴童可能學業很忙,但還是希望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練習音階琶音,半小時足矣。
04. 學霸型
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每天練琴雷打不動,風雨無阻,剛開始不得竅門進步比較慢,但是越練到後期進步飛速,不論是基礎技巧還是曲目演奏如魚得水,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進步曲線
05. 學渣型
進步曲線?不存在的
學琴,練習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每節課老師都會布置一些新的曲目回家練習,小朋友學琴時間越長,樂曲也會循序漸進的提高了難度。
每天正式練琴前,請給孩子5分鐘時間自由發揮,告訴他把手型做好的前提下,現在想怎麼彈就怎麼彈,想彈什麼就彈什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現力。平時爸爸媽媽也可以挑一些鋼琴家演奏的視頻和孩子一起看,讓孩子多去體會鋼琴演奏中的情緒,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坐姿、手型、樂感。
在練習樂曲之前,可以先讓小朋友把譜子唱出來,唱熟後再以很慢的速度練習,練熟以後再跟上節拍器穩定節奏。這樣一個步驟下來,孩子自己就能明顯感覺到在進步,爸爸媽媽一定要記得鼓勵表揚孩子的進步,讓孩子有成就感,才會不排斥新的困難挑戰,享受練琴的樂趣~
來來來,抓緊時間先學補一補課 怎樣正確的識譜!
大家還記得之前引起廣泛共鳴的《鋼琴老師眼中的譜子VS學生眼中的譜子》嗎?
老師眼中的譜子
柴可夫斯基《船歌》
學生眼中的譜子
雖然是吐槽,但也確實存在於很多學琴不紮實,讀譜不認真的學生當中。
周銘孫教授談讀譜的重要性和要注意的點
彈鋼琴離不開練琴,對於學習鋼琴的同學們來說練琴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譜子是每一個學音樂者首先且必須接觸到的東西,從你認識的第一個音符就必須與識譜相結合,所以說譜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麼一個具備專業素質的鋼琴生應該怎樣讀譜呢?說幾個簡單要求:
1、看標題,作曲家,情緒術語,速度術語,節拍器標記
標題,作曲家能傳遞出樂曲的歷史背景,風格,曲式,速度,特殊節奏律動等方面的信息。情緒術語,千萬不能忽視,不按作曲家要求的情緒效果去演奏,即使演奏技巧很嫻熟,也會喪失藝術的生命力。速度術語和節拍器的標記,不是練習的近期目標,是讀初期就要明白的遠期目標。
作為貝多芬最重的要代表作之一,《悲愴》奏鳴曲是反抗殘酷命運與黑暗勢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偉詩篇。全曲充滿著鬥爭的力量和熱烈追求的激情。
其中第三樂章是迴旋奏鳴曲式,快板,c小調,2/2拍子。樂章主題與第一樂章主題動機有相通之處,優美的旋律中帶有欠穩定的遊移情緒,似乎處於一種徘徊不定的心態之中。一開頭便是如雨珠傾瀉而下的連奏,主部主題洋溢著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歡笑的背後,是微微的不安和騷動。大調的副部主題雖然明朗,卻也以急速的運動暗示著心態的不穩定。插部以一種宣言式的堅定語調表達了真正堅強穩定的意志。這個樂章的好幾個段落都有貝多芬慣用的「籤名式」結尾,讓人領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瀟灑。
2、看譜號、調號、節拍
什麼譜號,確定方向。幾個升幾個降,什麼調式調性,牢記在心。節拍律動,是否弱起,心中有數。
3、看音高與指法
初學者如果對音符在高、低音譜表上的線間位置不熟悉,首先明確指法,然後確定音高。可用用很慢的速度,但一定要用恰當的指法演奏正確的音符(節奏對了更好,指法音高不明確時,可以暫時不管節奏)
4、看節奏組合
在前面的基礎上,根據節拍記號,去繁就簡,專門練習節奏組合。可以暫時不理會音高,指法,只看節奏組合,還可以暫時不理會各種裝飾音、華彩音型、層次安排等,只看框架結構。
5、看各類音樂符號與術語
在前面的基礎上,專門注意樂譜中標記的運音法(連奏、斷奏、非連奏)、力度、樂句、層次、特殊律動、語氣、情緒符號或術語,同時,注意區分什麼是作曲家的要求,什麼是編訂者的建議。
6、看曲式、和聲、音樂史
在上述的基礎上,專門注意曲式結構、和聲進行、音樂史等方面的要求,這是達到鋼琴演奏風格「神似」境界所必須經歷的重要環節之一。
點這裡,讓小白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