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捕》:老男人的問題不在於油膩,而在於他真的老了

2021-01-13 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綠流

上周,吳宇森導演的暴力美學經典《英雄本色》重映,又勾起人無數想當年憶往昔的情懷,本以為重映佳作是為給他的新作《追捕》造勢,誰知《追捕》的宣傳力度還沒有《英雄本色》大,檔期又排在了好萊塢大製作的《正義聯盟》和幾部獲獎文藝片之間,實在吃虧。

新版《追捕》和1976年高倉健版的《追捕》改編自同一部原著《涉過憤怒的河》,基本架構相同:好人杜丘無辜被陷害,一邊躲避警察的追捕,一邊追捕陷害他的人,最終揭露出醫藥事故背後的大陰謀。改動較大的是人物關係,杜丘的身份成變了一名中國籍律師,原版中美女救英雄的真由美成了一名中日混血白富美,和杜丘不再是情侶關係,而杜丘和正義警察矢村之間卻有著一見鍾情般的惺惺相惜。

新版想要把中日韓三國的演員都合理地安排進故事,肯定是要做出改編的,但本片有很多地方不是改編而是瞎編。主要問題出在女性角色身上,原版中的真由美敢愛敢恨,如一匹野馬,而新版真由美則是一個苦大仇深的小寡婦,然後,沒有任何鋪墊突然就告訴觀眾她是擁有一座農場的大小姐,當男主需要火力支援的時候,她又突然就擁有了六歲就會使獵槍的戰鬥技能,簡直想起一出是一出,這樣一位對逝去未婚夫愛得感天動地的奇女子最後還愛上了杜丘……片中還有兩位莫名其妙的女殺手,化著網紅妝,與導演努力營造的懷舊畫風格格不入,她們的戲份除了撒觀眾一臉百合牌狗糧之外,對劇情毫無推動作用。請問你們編劇是不是對女人有什麼誤會?

《追捕》如果能砍掉這些蹩腳的女性角色,劇情就會清爽許多,能讓觀眾集中精力欣賞老派熱血男兒的魅力。吳宇森近年來的作品,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囉嗦,《赤壁》和《太平輪》都是拍了上下兩部,劇情鬆散、拖拖拉拉,就像一個老人捨不得丟舊東西一樣,保留著那些複雜卻無用的情節。這讓人無比懷念他在八九十年代的乾淨利落、風流灑脫。

但是,別忘了吳導最擅長的是拍雙男主,而新版《追捕》正好和《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縱橫四海》一樣是雙男主。所以,當張涵予和福山雅治肩並肩手拉手一起走出來的時候,我們熟悉的那個吳宇森又回來了。

飛濺的水花拍打在男子漢剛毅的臉龐,鮮紅的熱血浸透雪白的衣裳,冰冷密集的子彈將花兒朵朵擊碎,白鴿在拳腳交加的空隙中拍打著翅膀,這就是教科書式的暴力美學場面啊。這些場面可能有些老套,但絕不是暮氣,更沒有油膩。武戲硬橋硬馬,見血見肉;文戲官方賣腐,逼死同人,荷爾蒙與冷幽默結合得天衣無縫。不得不說,吳宇森是真的很會拍陽剛之美啊。

高倉健版《追捕》

只可惜,這麼美的動作場面,這麼美的英雄豪情,卻沒有錘鍊出符合邏輯的劇本。這也是影片口碑低迷的原因。

總而言之,新版《追捕》可以說是拍得費力不討好。一個七十年代的老IP,很難吸引觀眾,如今高倉健都去世了,他的粉絲也老了,年輕人不熟悉這個故事,不會買情懷的帳。演員本身是有票房號召力的,張涵予在《湄公河行動》後收割大批粉絲,福山雅治常年穩坐「日本女性最想抱的男星」第一把交椅,但影片宣傳時沒有想辦法激起粉絲的熱情,再加上福山雅治結婚後人氣暴跌,所以在日本市場的票房也堪憂。

此外,影片刻意營造的懷舊風格與新時代新事物難以交融,像是把不同年代的電影剪輯在了一起,容易出戲。《英雄本色》中小馬哥風衣墨鏡大長腿的瀟灑形象正是脫胎自老版《追捕》中的高倉健,可見吳宇森對這部電影是很有感情的,可惜天時地利人和它幾乎一樣都沒有佔到。

老導演,老IP,老偶像,老風格,在當今的電影市場中顯得有些突兀。觀眾的口味在變,如今已不再是小馬哥的江湖了。我十分尊重吳導對自己的風格、情懷的堅持,但更多的是惋惜,他就像是一位走在黃昏中的獨行殺手,暮色中人們看不到他輝煌的過去,只看得到他滄桑的背影。

(作者綠流三千裡,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豆瓣閱讀作者,貓眼電影特邀影評人;本文系荔枝網及旗下「荔枝新聞」客戶端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命運,不在於天賦,不在於才情,而在於……
    《星空》、《向日葵》以及他生平的許多自畫像,比如《殘耳的自畫像》,難以真正看懂,或許只有將他對準自己的胸膛扣板機那一刻的沉重和解脫結合起來,才能稍微體會到「那濃烈的色彩、強勁的線條、斷續參差的輪廓、略帶扭曲的形體」背後蘊藏的某種糾結抑鬱的藍色風暴,特別是《有烏鴉的麥田》和1890年最後那幅自畫像,更將後印象主義那種「主觀化了的客觀」體現得淋漓盡致。
  • 董卿:歲月如光,容顏易老,女人的美,在於心,而不在於顏
    ,更在於其本身蘊含的氣質。畢竟,歲月如光,容顏易老,女人的美,在於心,而不在於顏,要知道,董卿若是依靠自身的容顏去奮鬥打拼,那她必然不會有今日的這番成就。女人的美,在於心,而不在於顏。所謂相由心生,董卿內在蘊含的氣質與修養,外在呈現的陽光與美麗,一切都是由內而外自然散發出來的,是一種內心的直面反饋,正如席勒所說的:「心靈開朗的人,面孔也是開朗的。」
  • 「注水劇」的根本問題不在於「長」,而在於「臭」
    可是「注水劇」的根本問題不在於「長」,而在於「臭」。「好劇40集不夠,爛劇4集嫌多」。比如我最愛的《我愛我家》《武林外傳》,都遠遠超過40集,但每次重刷一遍還是覺得意猶未盡。當然,40集上限可以立竿見影地避免一些不好看的劇長期霸屏。可是它們會不會切割成上下部、1234季捲土重來呢?治理「注水劇」還是要先認清「注水劇」的生成邏輯。
  • 聶遠新劇《幸福敲門》說明了一個問題,他真的是老了…
    但最近的這一部《幸福還會來敲門》的播出,卻受到了眾多網友的吐槽首先從他的造型說起,這個造型一看就是帶了個假的頭髮,這個假的頭髮,不但顯不出他個人的特色,而且顯得很油膩,劇中的聶遠時不時還會發去拔一下前額的頭髮,總有一種中年油膩老男人的視覺。
  • 《有翡》的問題,真的在於趙麗穎和王一博嗎?
    有人說,這部劇有爭議,是因為趙麗穎和王一博表現不佳。但是,看完十幾集的內容後,個人認為,《有翡》的問題,不在於兩位主演。最驚訝的一點是,以趙麗穎目前的狀態,已經算是扮嫩了嗎?我們是不是對女性角色過於苛刻了?
  • 電影《衝鋒車》:行為在於做不在於說,良心在於被發現不在於炫耀
    作為香港的金牌編劇,《謎屍》、《畫皮》、《飛砂風中轉》、《大魔術師》、《一個人的武林》皆出自他之手,劉浩良,首次開啟他的導演之路,有別於前幾次的作品,他將《衝鋒車》打造成一個美式漫畫的風格,也在此風格之下,更融入了香港經典的警匪元素,進而成功的探討出人性的險惡,在此黑色喜劇的包裝下,《衝鋒車》
  • 《鐵探》——不在於「罪案」,而是在於「權鬥」
    看這部劇是因為本以為它是一部以罪案為主線的劇集,而且袁偉豪還算是我比較喜歡的演員,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覺得這部劇集的主線並不在於「罪案」,而是在於權鬥,雖然有些情節看得有些壓抑,但是整體來說,還算是可以吧。
  • 勵志語錄:人的價值在於他本身,而不在於他從事的工作!
    勵志語錄:你的遇事慌亂抱怨一臉苦相不敢扛事兒推脫找藉口邏輯不清沒有反饋不拘小節不動腦不走心的舉動都會出賣你,陽光沉穩樂觀抗擊打思路清晰勇於奉獻耐得住寂寞不怕犯錯有進步打雞血的每一天會成就連自己都驚訝的未來。勵志語錄:一個人要生活得健康,開心,快樂,就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 濫竽充數,濫宇的悲劇不在於竽濫,也不在於充數
    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有個名叫南郭的人聽說了齊宣王喜歡聽合奏,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擺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
  • 「鰲府」的問題不在於「鰲」
    拋開演員等問題不談,光是鰲拜家被掛上寫著「鰲府」二字的匾額,就引發了一輪「群嘲」。以禮制區分等級其實這版《鹿鼎記》也有點冤。「鰲府」的用法曾出現在多個版本中,比如1992年周星馳主演的電影版,以及1998年陳小春主演版,只是當時並未引起太多注意。
  • 《爸爸是女兒》當中年油膩老男人遇上青春美少女
    之所以切合的如此之好,在於東方的父親們大多具備相同的特質:內斂、嚴肅、堅毅、吃苦耐勞卻不善於表達情感,對子女的愛意大多埋藏在心裡,所謂父愛如山,愛也像大山一般沉穩壓抑。影片一開始就通過一系列的細節把女兒對爸爸的冷漠和疏離刻畫的淋漓盡致,通過媽媽的傳話給爸爸;同時出門,女兒帶著耳機全程不理想要搭腔的爸爸;做地鐵也刻意跟爸爸保持距離;爸爸對女兒早戀的擔憂和氣氛;女兒對於爸爸幹涉自己生活的憤怒。生活就像打了一個死扣,如何去解......電影採用了父女靈魂互換的梗,這個梗不算新鮮,但因為互換的載體是父女,那搞笑的點無疑就增加了不少。
  • 愛情不在於說多少次我愛你,而在於怎麼樣去證明你說的是真的
    愛情不在於說多少次"我愛你",而在於怎麼樣去證明你說的是真的1:人們以為自己掌握一切,其實才沒有。該發生的會發生,該過去的也一定會過去2:寧可在好人堆裡,活得不起眼;也不在壞人堆裡,活得太顯眼。寧可吃一虧長一塹,也不貪小便宜把人騙;寧可挨點累受點苦,也不處心積慮把人算3:像我這種吃軟不吃硬的人,天生就是需要人寵著,如果你吼我,我也會很兇的吼回去。但是,如果你對我服軟,我就會變得很乖,像貓一樣賴著你。4:接受孤獨,接受失去,接受自己是不完整的,偶爾還會被變故打敗。也許接受是難以下咽的,但在無法承受的時候,要學會放過自己。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 人生不在於多美麗,而在於多真實
    有時候,人生不在於多美麗,而在於多真實。希望我們都能夠活得簡單。1人生就像舞臺,哪怕無人欣賞,也要給自己一個完美的謝幕。生活中,權貴太多,歧視太多,高傲太多。也許,我們做的一些事情並不被人看好,更可能總是被人批評指責甚至打壓。但,這又何妨?只要我們在不停地追求陽光,有時候,孤芳自賞,也是一種本領。
  • 再聽周華健的《朋友》,朋友不在於多而在於精
    朋友不在於多而在於精。疫情形勢好轉,孩子也開學了。受疫情影響,好久也沒聚會了,終於可以聚一下了。尤其是好久不見的哥們。每個人都有朋友,有的人朋友堆成山,有的人朋友只有一兩個,而我認為朋友不在乎多,而在於精。「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還有傷還有痛還要走還有我.....」
  • 《去他X的世界》:你的問題,在於你總覺得自己有問題!
    最近,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老師有關「性侵犯罪中的同意問題」的演講火遍全網。也使人們更加關注性侵、性騷擾問題。 《去他X的世界》這部劇中,揭示了一些  《去他X的世界》 經典片段&臺詞  1.缺少愛的人的問題在於:他們不知道愛是什麼樣的。所以他們很容易被騙,容易看到並不存在的東西。但是,大概我們都會常常騙自己。
  • 家,不在於富有,而在於溫暖!
    家,是心裡永遠也不熄滅的燈家,不在於富有,而在於溫馨;愛,不在於浪漫,而在於相惜。一個幸福的家庭,要相互包容,相互遷就,才會家和萬事興。家,不在於富有,而在於溫馨;愛,不在於浪漫,而在於相惜。愛家就把家放心中,讓家永遠溫馨、永遠溫暖。只有在家裡,才有最愛自己的人;只有在家裡,才有自己最愛的人。家,不在於大小,而在於溫馨;心,不在於距離,而在於相通。
  • 其實婚姻幸福,不在於找到「優秀的人」,而在於找到「對的人」
    然而,找到一個優秀的人,真的和婚姻幸福有必然的聯繫嗎?正如巴爾扎克所說,「婚姻的幸福不完全建築在顯赫的身份和財產上」,一個人即便找到一個有身份和財富、有才華與品質的人,也並不代表婚姻就能夠幸福。真正決定婚姻幸福的,其實是兩個人的契合程度。其實婚姻幸福,不在於找到「優秀的人」,而是在於找到那個「對的人」。那麼,什麼才是「對的人」呢?
  • 真正的智慧在於隱藏,真正的才華在於沉默
    泥不卑不亢,答道:「誰說我一無是處?我為花草樹木提供充足的養分,它們才能蓬勃生長,開花結果;我將天賜的雨露承接下來,儲蓄起來,人們才有水喝;我將數千年前的文物埋藏起來,充分地保護著它們,今天它們才能重見天日,人們才能了解歷史……這還不夠嗎?難道必須將這些整日掛在嘴邊,人們才知道我的用處嗎?」真正的智慧在於隱藏,真正的才華在於沉默。
  • 譚詠麟真的變得「油膩」了嗎?
    這並不是譚詠麟僅有一次關心年輕人的事情, 他的很多歌曲裡都蘊含著人生哲理,鼓勵大家積極奮鬥。2018年11月他出了一首單曲《fei青》,勸誡那些只會怨天尤人,不肯踏實努力的年輕人振作起來,不要甘當fei青!這首歌為他在香港招來了不少罵名 ,很多人用「fei老」來稱呼這位巨星。
  • 為何「老夫少妻」的婚姻註定不幸福?根本原因在於夫妻「失頻」
    可愛情不只能是柏拉圖式的,它也要有客觀條件的約束,特別在年齡上要合適。年齡相差懸殊的婚姻,是很難走下去的。-02-婚煙自由,誰說的也不算,只要願意,「老妻少夫"也有的是,己不足為奇了。當同齡的女孩還在打工的時候,她已經在奢侈品中迷思了自己,當自己穿著滿身名牌的時候,這讓自己的虛榮心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