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綠流
上周,吳宇森導演的暴力美學經典《英雄本色》重映,又勾起人無數想當年憶往昔的情懷,本以為重映佳作是為給他的新作《追捕》造勢,誰知《追捕》的宣傳力度還沒有《英雄本色》大,檔期又排在了好萊塢大製作的《正義聯盟》和幾部獲獎文藝片之間,實在吃虧。
新版《追捕》和1976年高倉健版的《追捕》改編自同一部原著《涉過憤怒的河》,基本架構相同:好人杜丘無辜被陷害,一邊躲避警察的追捕,一邊追捕陷害他的人,最終揭露出醫藥事故背後的大陰謀。改動較大的是人物關係,杜丘的身份成變了一名中國籍律師,原版中美女救英雄的真由美成了一名中日混血白富美,和杜丘不再是情侶關係,而杜丘和正義警察矢村之間卻有著一見鍾情般的惺惺相惜。
新版想要把中日韓三國的演員都合理地安排進故事,肯定是要做出改編的,但本片有很多地方不是改編而是瞎編。主要問題出在女性角色身上,原版中的真由美敢愛敢恨,如一匹野馬,而新版真由美則是一個苦大仇深的小寡婦,然後,沒有任何鋪墊突然就告訴觀眾她是擁有一座農場的大小姐,當男主需要火力支援的時候,她又突然就擁有了六歲就會使獵槍的戰鬥技能,簡直想起一出是一出,這樣一位對逝去未婚夫愛得感天動地的奇女子最後還愛上了杜丘……片中還有兩位莫名其妙的女殺手,化著網紅妝,與導演努力營造的懷舊畫風格格不入,她們的戲份除了撒觀眾一臉百合牌狗糧之外,對劇情毫無推動作用。請問你們編劇是不是對女人有什麼誤會?
《追捕》如果能砍掉這些蹩腳的女性角色,劇情就會清爽許多,能讓觀眾集中精力欣賞老派熱血男兒的魅力。吳宇森近年來的作品,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囉嗦,《赤壁》和《太平輪》都是拍了上下兩部,劇情鬆散、拖拖拉拉,就像一個老人捨不得丟舊東西一樣,保留著那些複雜卻無用的情節。這讓人無比懷念他在八九十年代的乾淨利落、風流灑脫。
但是,別忘了吳導最擅長的是拍雙男主,而新版《追捕》正好和《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縱橫四海》一樣是雙男主。所以,當張涵予和福山雅治肩並肩手拉手一起走出來的時候,我們熟悉的那個吳宇森又回來了。
飛濺的水花拍打在男子漢剛毅的臉龐,鮮紅的熱血浸透雪白的衣裳,冰冷密集的子彈將花兒朵朵擊碎,白鴿在拳腳交加的空隙中拍打著翅膀,這就是教科書式的暴力美學場面啊。這些場面可能有些老套,但絕不是暮氣,更沒有油膩。武戲硬橋硬馬,見血見肉;文戲官方賣腐,逼死同人,荷爾蒙與冷幽默結合得天衣無縫。不得不說,吳宇森是真的很會拍陽剛之美啊。
高倉健版《追捕》
只可惜,這麼美的動作場面,這麼美的英雄豪情,卻沒有錘鍊出符合邏輯的劇本。這也是影片口碑低迷的原因。
總而言之,新版《追捕》可以說是拍得費力不討好。一個七十年代的老IP,很難吸引觀眾,如今高倉健都去世了,他的粉絲也老了,年輕人不熟悉這個故事,不會買情懷的帳。演員本身是有票房號召力的,張涵予在《湄公河行動》後收割大批粉絲,福山雅治常年穩坐「日本女性最想抱的男星」第一把交椅,但影片宣傳時沒有想辦法激起粉絲的熱情,再加上福山雅治結婚後人氣暴跌,所以在日本市場的票房也堪憂。
此外,影片刻意營造的懷舊風格與新時代新事物難以交融,像是把不同年代的電影剪輯在了一起,容易出戲。《英雄本色》中小馬哥風衣墨鏡大長腿的瀟灑形象正是脫胎自老版《追捕》中的高倉健,可見吳宇森對這部電影是很有感情的,可惜天時地利人和它幾乎一樣都沒有佔到。
老導演,老IP,老偶像,老風格,在當今的電影市場中顯得有些突兀。觀眾的口味在變,如今已不再是小馬哥的江湖了。我十分尊重吳導對自己的風格、情懷的堅持,但更多的是惋惜,他就像是一位走在黃昏中的獨行殺手,暮色中人們看不到他輝煌的過去,只看得到他滄桑的背影。
(作者綠流三千裡,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豆瓣閱讀作者,貓眼電影特邀影評人;本文系荔枝網及旗下「荔枝新聞」客戶端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