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麼開這個頭,沒靈感。
先把上次隊長大秀的坑填了吧,羅志祥全場最佳。
對結果Respect,說說個人的心中排序,是羅、易=吳、韓。
羅志祥兌現承諾在隊長大秀來了段軍事風Hiphop,易烊千璽完成了一段風格和質感的作品,跛豪圓了自己的武俠夢和復聯情懷(中二中年人。。。),韓庚拿出了自己到現在為止最好的狀態和表演。
羅志祥那段是四個隊長大秀裡對舞臺利用最全面,單舞種風格(Hiphop)編排質量最高,完成度最好的一個作品。
整體效果在四隻作品裡很突出,基本就是首豬待two,其他人只能爭第二的感覺了。
易烊千璽的作品有兩點比較吃虧,第一是出戰排序,第二是音樂和作品風格。這兩個點如果只佔其一都不是什麼問題,但如果兩個點相加,對觀眾產生的實際影響是1+1>2的。
不考慮出場順序,單獨拎作品出來看,風格統一,音樂表達到位,是很不錯的作品。中間那段音樂很難處理,各種詭異變調變速,最後的解決方案是用了一個小朋友踩「人浪」的編排,是個很有意思且符合主題的想法。
可惜的是第一個上,又正好不是那種靠炸的調性,分數低是能預想得到的。
吳建豪這個隊不知道為啥,舞蹈氣質就給人感覺很特別,從第一次拳擊臺到現在都是。
可能真的是之前提到的322+11111陣容產生了什麼化學反應。3個Hiphop+2個Bboy+2個編舞師+1個Jazz+1個Popping+1個Waacking+1個Flexing+1個Locking,他是所有隊伍裡風格多樣性最明顯的。
一方面有武俠情結,一方面又是個漫威粉,吳浩克大秀音樂從一開始江湖氣的念白,到瓦坎達Forever和「We have Hulk」再到最後小朋友的一個響指。漫威粉看了痛哭流涕狂扔3000條毛巾。
雖然賣慘不加分但必須承認,跛豪扔了拐,又是扛人又是打Nike,然後一瘸一拐蹦躂著跑隊形的畫面,很難相信這是個剛剛骨折打石膏不到一個月的人。如果沒受傷,鬼知道這人能跳出啥。
Respect。
編排算不上特別驚喜但對他自己來說「舞俠」和「復聯」都齊了,真正做到了中美合拍,下半年。。。文體兩開花。。。
韓庚的作品投票是第一,但NeedAYeah給排到了第四。可能和現場的個人觀感有關,韓庚的大秀作品一直在Hold著勁兒,就差一個爆出來的點。
狼的主題做的很好,帶著一點兒Krump的感覺,韓庚本人的參與度也很好,但看完就完了,一直在等一個高潮部分沒等到,很可惜。
還有這段真的沒轉反麼。。。
大秀就說這麼多,各花入個眼,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品就好了。
有個傻屌的地方是那個投票,開頭有一個鏡頭。現場是最後公布票數,但隊長大秀的流程本身不短,為了防止有第二個人接觸投票結果,每跳完一個作品,總導演就會失去一根手指。
你們知道瓶子這玩意兒吧,手塞進去一會兒還行,但錄製塞著,休息時候抽菸塞著,回來繼續錄製還塞著。塞的久了,到想拔出來的時候就有可能看見塞外的血了。。。
第九期了,這期是看到現在為止感受最好,也是感受最不好的一期,一樣一樣說吧。
上一期的緣分還沒斷,馬師又和三兒轉瓶子轉到了一組,都是玄學。只用了一星期,馬曉龍就從大家心中的白月光變成了所有人的噩夢。三兒也從櫻花男團黑化成了犯罪分子。
馬師他們這個音樂和靈感來自於Billie Eilish的《bury a friend》,原曲的MV也在講一個關於夢的故事。
但除了保留MV裡那個國內外恐怖片標配的深邃美瞳,範範、馬曉龍、Eleven的三人組合創造出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噩夢。
真的很噩夢了。。。
這段舞馬師他們還是保持了上次最明顯的兩個優勢:1、玩兒概念講故事但講的清楚有頭有尾。2、作品情緒高潮非常靠後,如果說雙雀的結尾還留了25秒給金小根表演,那這次就是非常直給的反轉爆發。
有舞蹈,有故事,有驚喜(或者驚嚇。。),完成其中兩樣就很優秀了,這組是把選做題都給做了。所以真的怪不著NeedAYeah吹他們,就是穩啊你有什麼招兒啊。
寫到這兒的時候,這段舞連著彩排預錄補錄現場還有節目加一塊兒看了二三十遍了,看一次掉一次雞皮疙瘩。
講一個節目裡沒有的事兒。
錄製前一天,韓庚看了完整作品後,想在開始時候正上方加吊一盞燈,配合整個舞臺的場景。
就下面這盞燈。
雖然就是一盞燈,但實際操作的時候巨麻煩。那個棚特別高,從床到頂梁目測得有10米,場工大哥從上面吊一根特長的電線下來,光對準位置就對了好幾年。
然後作品的需求是那個燈還不能幹吊著,還得跟著音樂稍微晃一晃,等馬曉龍和Eleven出現的時候燈還要慢慢升上去。。。試了兩遍效果並不是很好但韓庚堅持要加。
第二天正式演出的時候,一切順利,所有的舞美配合都很好,燈升上去的時機和速度也非常完美。
然後就出現了一個詭異的狀況,馬曉龍和Eleven出現,燈慢慢升上去,在升上去的時候,那個燈自己閃了幾下。。。
你們感受一下現場那個氛圍。別問,問就是玄學。
後來馬師給NeedAYeah發了一張他們的合照,為了給這個作品留個紀念,NeedAYeah覺得這張合照是值得擁有一張海報的。
微博上有人留言說以為這個作品是講產後抑鬱的也是角度很刁鑽了。。。
下面聊聊三兒、辰辰、賴威爾這個。
有一點是完全沒想到的,原來有這麼多人不知道他們這舞是講啥的,只知道最後羅志祥那個蝙蝠俠,但前面跳舞是幹嘛的完全不知道。真的有代溝了麼。。。難過得做了個GroundMove。
漫威粉下線,DC粉上線。
三兒他們這段舞,非常完整的致敬了諾蘭版《蝙蝠俠:黑暗騎士》裡的經典角色——小丑。
而且要注意的是,雖然裡作品有《自殺小隊》裡哈莉奎茵版小丑女的出現,但三兒的扮相和狀態是正經的希斯萊傑版小丑。
諾蘭的《蝙蝠俠》是DC漫畫改編電影裡最成功的的三部曲,其中第二部《黑暗騎士》裡希斯萊傑版的小丑是一個無法超越的存在,是全世界公認的影視最經典反派角色之一。
08年這部電影上映,同一年,希斯萊傑自殺。
09年,第81屆奧斯卡最佳男配給了希斯萊傑的小丑。從此,希斯萊傑之後,世間再無小丑。
你能想像《斷背山》裡這個帥B和《蝙蝠俠》裡的小丑是同一個人?
三兒這個作品裡最牛逼的還不是小丑這個角色本身,而是裡面還原了一個小丑的經典橋段。
在《蝙蝠俠》裡有一個場景是小丑裝成護士炸醫院,按了引爆器後醫院開始爆炸。
小丑走出醫院的時候,發現爆炸停了,小丑回頭看了看,又折騰了幾下引爆器,爆炸繼續,然後小丑迅速上車跑路。
網上很多人說這段是爆破裝置出現了故障,因為是實景拍攝不能NG,所以最後是靠希斯萊傑Freestyle發揮才救回來。也就是說疑惑轉身、反覆按引爆器、爆炸後一激靈等等都是即興表演。
雖然後來諾蘭出來闢謠,但都不妨礙這一幕成為展現小丑細節形象的經典畫面。
三兒他們用舞蹈作品致敬了這段經典,除了跳舞本身,三兒這個「喜劇演員」的經歷也幫了他很多。
這個作品彩排時候,不帶妝不帶道具不穿演出服,音樂裡有大量念白。很慚愧,因為英語渣,真正的粉絲只聽懂了一個Naive。
So,第一遍走臺並沒有沒看懂他們跳的是什麼。
但第一遍走完,接著第二遍彩排時候,NeedAYeah又認真看了每個人之間的動作關係還有表情神態,在看到三兒無實物做出按引爆器的動作時候,腦子裡就隱約想起了一個人名:希斯萊傑。
就像舞者模仿Michael Jackson,打籃球的人模仿喬丹一樣,模仿經典總是一個高風險的活兒,搞不好就是群嘲。
雖然大家都知道希斯萊傑之後無小丑,但從一個街舞作品的角度來看,不管是現場化妝變小丑,還是三兒自己的狀態都沒有讓人產生違和感。
除了三兒,如果沒有賴威爾和辰辰,這個作品也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而這兩個人不僅僅是承包大量高難度動作。在變裝的時候,還有一個小狀況,就是賴威爾的衣服,有一截辰辰沒抓住,拖在腳下了。
賴威爾的處理方式是順著動作一腳甩到身後,整個過程流暢到像是安排好的,就好像小丑女這個角色本來就應該有這個動作。接著因為衣服太輕,並沒有被踢出去太遠,身後的辰辰立刻抓住扔到表演區域外,整個處理過程3秒鐘。
舞臺出現意外情況,舞者快速反應,一個人沒處理乾淨隊友立刻補上,特別好。
這段作品結尾,三兒被按在椅子上,羅志祥帶著蝙蝠俠面具站起來,觀眾歡呼鼓掌。當所有觀眾都已經從剛才的表演中出來的時候,小丑的表演沒有結束,他看著蝙蝠俠,也開始鼓掌。
兩段作品都非常精彩,三兒的作品輸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三次爆破設計的紙花對舞臺的幹擾超出了預估範圍,導致那一段之後的舞蹈部分在觀眾視角裡是中斷的,整個看下來會覺得他們好像沒怎麼跳,其實不是。
第二點原因就是開始時候提到的,小丑的劇情並不是所有人都能Get到,這有點兒像去年亮亮的聖鬥士,好多人都沒看過原版動畫那就沒轍了。
如果不是抽到了同一組,三兒這個作品對上其他作品的贏面都非常大。但對於這兩個作品來說,輸贏根本不重要,留下好東西就夠了。
接著說幾個對比下來感受不那麼好的作品。
分別是易燃裝置的猩猩、修樓梯的地鐵還有吳俠的《起風了》。
猩猩那段NeedAYeah有知道的一些背景是,小夕因為一直在節目裡沒有被突出過(之前的推送裡還安利過小夕),所以幾個隊友都想專門圍繞Bboy去編排一個作品,就為了讓小夕多跳一些。
所以你能在這段作品裡看到Bboy在C位以及Breaking動作的出現頻率要明顯高於之前的各種齊舞作品。
但作品就是作品,最終完成度不夠就是不夠。很多對於舞蹈串聯+表演的部分其實都可以再打磨的更精細。羅志祥和後面評審的觀點也很準確,就不多廢話了。如果這是一種作品上的嘗試,那的確是嘗試失敗了。
修樓梯的那段《思念是一種病》,題材特別好,用舞蹈表現一節地鐵車廂裡的群像。會戳到很多一直在努力奮鬥但又很迷茫的人,尤其是北漂滬漂們。
叶音很愛玩兒的Stomp在這個作品裡用的很是時候,音樂雖然被關掉,但大家可以自己為自己打拍子製造音樂繼續跳下去。就像每一個無人喝彩但有自己夢想的普通人一樣,大家自己為自己鼓掌繼續堅持。
可惜的就是硬核舞蹈部分沒撐住,排練時間太趕了。如果再給他們一些時間把舞蹈部分和故事題材本身結合的更緊密,會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作品。
《起風了》和上一次的陣容相比,除了已經淘汰的王潤,還把阿瑋換成了廖廖。從適配性上來說要比上一次更好。
但問題和上次如出一轍,音樂ok,情緒也到了,但就是沒有把事兒聊明白。那種感覺就是,啊很悲傷真的很悲傷,好糾結真的好糾結,但你們到底是為啥這麼悲傷這麼糾結啊?
從兩次舞蹈的主體風格上來看應該是Abby佔的比重比較大,問題也都是一樣的問題。Abby海選時候的Solo就很有自己風格,但牽扯到多人合作出作品的時候,這種清新和意象化的東西就會衍生出很多問題。
相比之下,韓庚第二組出來的鴨子、穆童、波子就把中國風這個東西玩兒的很像回事兒,雖然這仨鋼鐵直男真的演技真的堪憂哈哈哈。
波子一開始彩排時候,最外面的長衫裡面還穿了個扣起來的棕色褂子,就怎麼看怎麼彆扭,感覺這幫江湖人士都裡三層外三層的很Rich的樣子。
後來現場所有人都讓他把那破玩意兒脫了,結果脫了裡面還一件紫色的Tee。。。真特麼服了。
最後波子極其不情願的露了腹肌,感覺一下兒就到位了。
最後一組是易燃敬老院和Hiphop天團。
不管是易燃大舞廳還是易燃敬老院,聽著都是消防隱患很重的亞子,實在不太敢約。
這倆舞各自的風格和想法用意都太不一樣了。一個是一邊兒跳一邊兒講故事,跳舞的比重略低,一個是全程純跳,生炸,懶得跟你講故事。
易燃裝置那個作品,彩排時候不上妝發的時候真的就是無感,結果等老幾位一扮上的時候,爆炸。
JC那塊兒是真哭,不是演的。或者你也可以理解為是真入戲了。現場表演時候人多,收著了,頭天晚上預錄時候,最後演完哭的攔都攔不住。
阿K他們是段最純粹的Hiphop,感覺要不是為了這個舞臺,連那幾個油桶都能省了。對了那DJ臺還是跟DJ孤獨現借的。
JC他們的舞應該不需要太多說明了,每個人看完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吧。瞬間把你帶進一個看起來好像還很遙遠的場景,不到3分鐘,讓你周圍的時間極速流逝,然後真實地直面一次衰老、離別和死亡。
這是一個能瞬間瓦解人心的作品。
你說這兩個能給誰?
雖然兩個作品都看了好多遍,但真寫到這兒還是很會糾結。
本來NeedAYeah是想說給阿K他們的,敬Hiphop。
用評判街舞的立場,單純從【舞蹈】層面出發,如果是別的幾組都還好,但這一組兩個作品的【舞蹈】密度偏偏是走了兩個極端。阿K他們的優勢在於對Hiphop這個舞種的極致表達,雖然不像JC他們有一套清晰直給的故事,但實際上傳遞出的信息非常明確。
整個作品就一句話,「看見了麼這就是Hiphop」。態度是Real的,舞蹈質感是Chill的,一切全在舞裡了。
但你能說JC他們那個不好麼?當然好,但倆隊好的根本不是一個角度和方向,所以比這個幹什麼?就像馬師和三兒的兩個作品一樣,欣賞就完事兒了。
阿K他們輸的核心問題也是兩點,一是客觀原因,現場評審大部分不是街舞舞者出身,不會被純粹的Hiphop內核打動很正常。
二是自身因素,聽說Gumball在排練那段時間籤證到期,回國補了手續才回來的,總共沒排兩天。所以這裡Gumball幾乎就是全程Solo了,最終的作品能看出三個人已經儘可能隱藏Gumball也儘可能讓他融入作品,但還是脫節。
對了,評審採訪裡肥油(王程飛)終於露臉了,雖然是掛著Sofunky的名字上鏡的。
Chinafunk的初代元老,為中國街舞的記錄和傳播拼了十來年,至今單身,誰來救救他吧求求了。
上面是看到現在為止感受最好的部分,終於到了這兒了。
三角Battle,音樂一起就見血。面兒上看就是一場Battle,臺上那一分鐘都是拿命豁的。
你問至於不至於,太至於了。
先看看這場Battle的背景:救人。而且和去年救人完全不一樣,這次是牽扯到了團滅和大規模淘汰的救人。用括約肌想想都知道這是一個要賭上全部的Battle,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可能比他們參加的任何一場Battle都要豁命。
很多世界級大賽,越比到最後狀態反而會越放鬆,因為那種時候對個體來說,輸贏通常已經不重要了。就算是團體戰,國家隊,在跳舞的人看來這就是一場比賽,只要發揮沒有大失誤,輸贏都太正常了。
但這場不一樣,這是救人。贏了,能救兄弟,輸了,全網上墳鞭屍。
嘴上說說都是為了救隊友誰都想上,弄得好像跳舞的都跟日本熱血漫似的。其實哪兒有那麼有底氣,在那種境況和高壓下,真讓你上的時候腿先站直了別抖就不錯了。
那天,馮正0分,成了最大的新聞,大到蓋過了吳建豪團滅翻身這事兒。
所以是易烊千璽派人派的有問題?
選人這塊兒,牽扯到一個戰術問題。這個Battle的機制是可以選人出戰的,和一般街舞比賽晉級制的1V1不一樣。可以根據對手風格做預判。
很明顯,1V1的時候修樓梯和吳俠大概會上炸彈,也就是三兒和阿K。街舞比賽裡,如果對面上的是一個百分百的炸彈,通常是用高Level的人進行壓制。這就好像是水克火的原理一樣,你炸你的,我玩兒音樂玩兒風格玩兒Feeling。
他強任他強,老子尼克揚。
馮正的Level到底有什麼高的?
單拿這場Battle來說。馮正是把音樂裡的每一個樂器和音效元素都拆開了以後,重新切分,用自己的舞蹈動作和風格表達出來。
不誇張,馮正是所有選手裡玩兒isolation最多最靈活的人。這個和之前說到的來福的Isolation不一樣,來福的Isolation好,指的是技術層面的,快速、乾淨,能很好的服務於他的編舞。馮正的Isolation是服務於Freestyle時候的音樂理解。
通常情況下,所謂的「大框架」舞者,動作舒展,但很難照顧細節。而玩兒感覺和細節的人又缺少直觀的舞蹈張力。
馮正把巨量的頸部、肩、腕、腿的小範圍肢體isolation,和各個部位的Pop混合,再加上上下半身同時或交替進行Move。這樣就既有類似Suga Pop那種Funky質感的大框架,又有非常細膩的細節音樂表達。
通俗一點兒講,就是人形自走樂隊+效果器。
比如第二Round開頭這裡往後30秒,就是非常明顯的,在同一時間內照顧到了從鼓、鑔、幾種電子合成器音效等音樂裡大大小小各種內容。
街舞的世界裡,技術易得,風格難求。
一個人技術好是可以靠練來練出來的,但風格這種東西,是先得有技術,然後再找風格,練是主動達成的,而找是完全被動的。
有技術了嗎?有了,行那開始找吧,找得著找不著看你自己悟性了。
馮正的風格,在這段Battle最顯眼的體現是在一段高頻率的舞蹈動作裡,跟隨音樂突然切換動作速率以表現一個拉長的電子音效。
大多數舞者面對這種音樂都會習慣性切換成slowmotion,馮正會用一種更有拖曳感的慢速啟動、加速拉肢體幅度、慢速收動作的一個勻變速的過程,顯得更為自然和有質感。
還有一點,就是馮正那種自帶的喜劇演員氣質。這個技術上無解,純靠個人氣質。
比如第一Round時候一頓胡揉,模仿三兒的Digits(手指舞)最後自暴自棄比了個耶。這也是Battle時候常用的模仿對手動作。
還有根據音樂變速配合那個「啵」的電子音效,這種東西加上馮正那張一本正經的臉就有一種很賤嗖的感覺。
可能有人還記得海選時馮正Solo時的「Traffic Police Style」,交警風格,這裡很明顯是字幕組又皮了,但這個動作本身是有出處的。
這個動作的原型是上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Popping相關的一個小眾風格Fillmore Style。
把已成熟的舞蹈風格元素,變成自己的東西然後並形成新的風格或舞蹈內容,而且從感官或音樂上能夠自洽,這是很多已經具備很高技術的舞者每天想破腦袋的事兒。
第二Round的高光片段是那段用Strobing&Animation的質感像喪屍一樣往前走的地方。
很多舞者會在舞蹈中模仿喪屍前進,但是與Strobing或Animation進行結合的卻很少能看到。
最可怕不是喪屍,是這裡全程都在音樂裡。
既然厲害,為什麼最後沒得分?
首先明確一個事兒,不管這其中的原因是否合理,對比賽的結果大家是Respect的,裁判給了什麼就是什麼。這兒沒有對結果的質疑,只有對過程的討論。
馮正最後0分,有兩層原因。一層是裁判的個人喜好,這一點在各種比賽裡都很常見。另一層很直白,大概率是沒完全看懂。
說到這兒肯定要有人跳出來說,裁判不懂,你比裁判還懂唄?不急,往下看。
首先這四位裁判。全部,注意是全部,都是編舞師。
而且核心並不在於編舞師的這個【身份】,而是這幾位編舞師除了Russell是跳Krump出身以外,其他人都不算是Old shcool舞者或是Freestyle型舞者出身。
所以如果非要較真兒的說,他們看到的、參與的Battle還真的不如在場的很多選手多。對於Battle以及各個舞種的理解,從技術到音樂,都沒有想像中那麼深入。
這麼講可能沒什麼說服力,NeedAYeah看完1V1的時候雖然很迷,但也質疑過這個推測,按理說就算是編舞師裁判,也跳了這麼多年了,不至於get不到這些。但看完2V2的時候,就基本可以確定了。
2V2第一Round,叶音已經跳成野音了,音樂就沒斷過,還把Locking+Hiphop融合到一起Battle。
那一場的叶音和7 to smoke的叶音完全不是一個人。你很難在叶音這種風格的舞者身上聞到那種真刀真槍Battle的味道。7 to smoke時候是為了自己跳的開心,而這時候是為了救隊友。
結果1票。
這就真的迷了。最後整個Battle修樓梯也就拿了2票,全是叶音拿的。而且辰辰的Style Move對音樂的理解也非常好,至少該有1~2票。
還有一個細節是,Russell說馮正的技術非常精湛,這裡用到了「Technique」這個詞。
但實際上論起「Technique」的表現,三兒和阿K都要明顯更突出的多。而馮正更多展示的是「Music」和「Texture」。
至於說裁判的喜好就比較明確了,更傾向於炸場或是動作對音樂直觀的表達,而對音樂細節和舞蹈質感的關注度會比較低。只是沒想到這個權重這麼低。
但還是那句話,對結果Respect,我們只聊聊過程,裁判的判決就是唯一結果。而且三兒和阿K的狀態的確是爆發的狀態了,現場非常炸,非常非常炸。
輸贏只是結果,大家享受過程拿出自己最好的東西就夠了。
這場Battle,易烊千璽的選人沒有任何問題,對於易燃裝置的陣容來說,對面如果是豁命去搏的話,讓OG壓陣本身是沒毛病的。最主要的是,小夥兒懂。
不要說圈兒外的普通觀眾。在街舞圈裡,舞齡三年以下,有很多人都不一定能看懂馮正,這是個常態了。
所以聊到這兒,NeedAYeah想說,馮正真的早該被淘汰了。
「丫就是個混事兒的,就是仗著資歷老。」,「來來回回就是那幾個動作,沒新意。」,「快滾吧真丟人。」,「不知道為什麼看著就討厭。」
這是之前網上包括彈幕裡對馮正的基礎評價,何必呢。是放火燒了你家樓了還是盜刷你支付寶了?
街舞圈裡說馮正厲害,都是因為他資歷老吧。隊長要救人了,選人Battle,也是因為他資歷老吧。你現在在這兒寫了一堆屁話洗地,還是因為他資歷老吧。
真的,說句不好聽的,別人都傻B唄?現在鍵盤是不是有點兒過於便宜了?
通常情況,一個人一輩子能在一個領域裡成為先驅,站在金字塔尖上,這輩子也就很可以了。
這裡不光有馮正,還有高博、阿牙、冰冰、金小根、Danny等等等等。來與不來這兒,他們都是OG。
誰都不差錢,誰也不缺名分地位,最不缺的還有傷病。那他們到底是圖個什麼呢?
英雄都想戰死沙場,但有些人總是要做的更多,扶人上馬,才能倒下。
那天現場,NeedAYeah跟馮正說,去2V2,別去1V1。他說對面1V1隻可能上三兒和阿K,都是炸彈。不管最後選不選他上,這個雷都要主動頂。
20分鐘後,馮正走到了臺上,第一個Pop出來的時候,臺上站著的是十年前的馮正,那個年輕時候能在KOD上壓得Hoan搶拍,能用Pop操音樂的馮正。
感謝你一直在排舞時候讓別人站在前面,感謝你一直在幕後毫無保留的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策略,感謝你當初沒有因為腰傷和網上的質疑放棄參加這個比賽。
沒關係,真的用不著對不起。
感謝技術支持@GrooveHpnos,這次就聊到這兒吧。Respect OG。
因為決賽是21號,所以這次還來得及再騙兩張決賽的票送給你們,謝謝你們看到這裡。另外官方的渠道也放進來,沒有當成錦鯉的話試試這個。
這就是街舞【總決賽】,觀眾名額2個。7月21日,坐標上海,總決賽見。
具體規則看留言區置頂留言。
▼
這張圖用了幾年,
沒想到今年真的要跟老馮說一聲再見了。
辣舞安得屁死。
街舞圈一碼字兒的。
圈內爆料、槽點、評論、沒品段子。
更新極慢,脾氣不好,
口遁嘴炮,百無禁忌。
不站隊,不定期,不負責。
按住下面的二維碼,識別它。
整個人都會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