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推薦:
搖滾專題 | 華麗金屬的90年代及尾聲(上)
搖滾專題 | 華麗金屬的90年代及尾聲(下)
題記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一直到九十年代初,華麗金屬在歐美的主流樂壇上足足稱霸了十年之久,並將戰火逐漸燒到了亞洲大陸。
隨著時間推移,華麗金屬也無可避免的開始走上了浮於表面的形式化,缺乏新意的路。
儘管在表面上,諸如Bon Jovi還有Guns』N』Roses之類的大咖新專輯仍舊賣的如火如荼,所到住處追隨者無數,然而更多的人開始感到乏味,並尋找一種新的音樂形態。
其實,我們在前兩期也已經提到了,無論是Guns』N』Roses的新專輯《Use Your Illusion》還是Bon Jovi的《Keep the Faith》都不再是典型的華麗金屬了,前者曲風多變,素材豐富,而後者則開始嘗試風格上的改變。
而在人們容易忽略的地下音樂圈裡,其實暗流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在這十年間,新風格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
有直接傳承自後朋克(Post-Punk);自省式沉思並且情緒陰冷的哥特搖滾(Goth);風格更嚴肅但是偏向時尚和電子的新浪潮(New Wave);更加極端而激烈的硬核朋克(Hardcore Punk);融合了放克元素的放克金屬(Funk Metal);以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為根基變得越來越快的速度金屬(Speed Metal);更加有宗教傾向而陰暗的黑金屬(black Metal)等等等等,音樂格局變得無比混亂卻又豐富。
很多人說後朋克是現代搖滾樂歷史的轉折點,正是從此開始,搖滾樂進入了一個內涵豐富、影響廣泛、風格多變的新局面,想要細說現代搖滾樂的發展分支和相互影響的話,恐怕一本書都說不完。
所以,我們在前幾期中運用了大量筆墨首先介紹了在這段時間裡脈絡比較清晰的華麗金屬發展史,而更多受眾面可能比較窄,但是歷史發展更加波折的音樂類型,我們會在接下來的連載中逐一介紹。
今天我們還是尋找一個相對容易的角度來切入這段豐富而有趣的歷史。
在風捲雲湧的八十年代地下搖滾圈中,有一種音樂形式十分顯眼、這種音樂充滿了嘈雜而失真的感覺,混雜了源於the Stooges和Black Sabbath這樣更加泥濘黑暗的聲響,外形粗狂而邋遢,同時充滿了早期朋克的憤怒和自發性。
與舞臺上那些風光無兩又裝模作樣的華麗金屬大明星們相比,他們顯得邋遢而混亂,因此,被廣泛的稱為垃圾搖滾(Grunge)。
諷刺的是,正是這種無論是音樂形式、表演風格還是音樂內容上,都與前者千差萬別甚至截然相反的新生的風格,將華麗搖滾趕下了神壇,隨後自己走上了主流的舞臺。
Grunge早在1980年代中期就開始出現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岸的華盛頓州,尤其是西雅圖以及附近的城鎮的地下音樂圈,因此,又被稱為西雅圖之聲。
」Grunge」這個詞起初是出現在印刷業的專業術語,1957年John Burnette的新專輯中首先出現這個單詞,隨後,在六十年代成了一個流行語,用來形容骯髒,邋遢或者凌亂。
這個詞首先被音樂評論家Lester Banges在1972年用在文章裡,隨後1978年,Paul Rambali用這個詞來揶揄搖滾吉他的演奏,「噪音」。
而真正的用這個詞來形容這種流傳於西雅圖地區的音樂類型的應該是Green River的主唱Mark Arm,在1981年給雜誌《Desperate Times》寫信的時候,抱怨自己當時樂隊( Mr. Epp and the Calculations)的歌曲「Pure grunge! Pure noise! Pure shit!(純垃圾!噪音!一坨屎!)」。
顯然他本意並不是什麼好話,結果沒想到後來Grunge竟然成了一個潮流。
可以說,正是西雅圖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Grunge的存在。
它的與世隔絕和偏僻造就了被媒體們所忽略的特別的音樂圖景,這個二線城市充滿了工人階級和被剝削的窮人,所以他們的審美就是工作服,卡車司機的帽子,還有當鋪裡的吉他。
所以,這個城市能造就什麼樣的音樂呢?
1980年,Malfunkshun成立。
他們被稱為Grunge圖景的創立者之一,不過樂隊風格搖擺不定,早期也曾經玩過華麗金屬。長期活動在西雅圖的地下俱樂部中,唯一的一張專輯直到1995年才發行。
1981年,The U-Men在美國西雅圖成立,並在1984年發行了他們的第一張Ep《U-men》。
1984年前後,就有樂隊開始嘗試將金屬樂和朋克進行混合,而首先帶動這個潮流的就是The U-Men。
不過,作為Grunge的根源,他們的音樂更偏向於後朋克。
很快的,西雅圖地區就出現了一大批模仿者,並且被稱作「車庫後朋克樂隊(post-punk garage band)」。
1981年,the Fartz成立。
這個樂隊嚴格說來不算是Grunge樂隊,不過在早期的西雅圖之聲中還是頗有代表性的,他們是打破本地魔咒第一個與外界唱片公司籤約的樂隊。
1981年9月,Seattle Syndrome Volume One由Engram出版發行,這張合輯包括了The Fartz在內的本土的若干代表樂隊,不過曲風還是以朋克為主。這張專輯可以窺見當時西雅圖的音樂風格。
1983年,Melvins成立。
他們同樣是Grunge的早期根源樂隊之一,對 sludge metal也有重要影響。
後來轉型做獨立搖滾。
早期的西雅圖樂隊還有10 Minute Warning,The Accused,Fastbacks等等,漸漸地這種緩慢,沉重而泥濘的音色逐漸成為他們的代表特點,為Grunge的成型和流傳打下了基礎。
還有一些來自外部的樂隊對Grunge風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Sonic Youth,Pixies,Pavement,Dinasour Jr.,cratch Acid,Butthole Surfers,Flipper 等等。
同樣被當做Grunge的靈感樂隊的還包括澳大利亞樂隊The Scientists, Cosmic Psychos 以及Feedtime,MudHoney的成員表示他們曾經通過收音機收聽過這些樂隊的作品,並且將這種影響深深刻在自己的作品中。
而除了朋克和另類搖滾之外,這些Grunge樂隊另外受到的最重要的影響則來自於1970年代的金屬樂。
Black Sabbath和Led Zeppelin對他們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1984年,Black Flag發行新專輯《My War》。
這個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硬核朋克團在新專輯中將重金屬和自己的原有風格融合在了一起,速度變慢,音色變得更重,儘管當時評價不高,但是這張專輯給包括Nirvana在內的許多樂隊帶來了重要影響。
1984年,the Fluid成立。這也是一個比較早期的Grunge根源樂隊。
1984年,Green River在西雅圖成立。
他們不算太出名,不過他們被稱作Grunge潮流的第一個標誌性樂隊。
1984年,Soundgarden成立。
這個樂隊也許是早期成立的Grunge樂隊中最有名的了,後來也成為第一個與主流大廠籤約的Grunge樂隊。不過一直到九十年代,他們才真正獲得商業成功。
1985年,Green River發表EP《Come On Down》,這是第一張公認的Grunge專輯。
1985年,Skin Yard成立。同樣是一個沒能登上主流舞臺的根源樂隊。
1986年,C/Z Records發行合輯《Deep Six》,歌曲精選了西雅圖本土Grunge樂隊的一些早期作品。
順帶一提,Neil Young 從70年代初期就在跟Crazy Horse 搞合作,此時正經歷著他的職業生涯低潮期,並不知道幾年之後,他會被被稱為 「Godfather of Grunge」。
有些人將西雅圖之聲的出現與流傳歸咎於當時的時代,年輕人渾身惡習,懶惰又缺乏動力,這是個「失敗的黃金年代」。
Grunge總是充滿著一種緩慢的窒息感,無論是音色還是質感都顯得無情而蒼白。
與舞臺上流光溢彩的華麗金屬相比,他們如同一群徹頭徹尾的失敗者,面目灰暗,聲音粗糲,充滿著對所謂成功的嘲弄和憤怒。
從這個角度,Grunge的的確確就是朋克們的繼承者。
文章來源:Soundlibrary聲音圖書館
ID:RFsoundlibrary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