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年女人職場生存問題,討論度一直居高不下,比如之前看到有一個名為「為什麼公司很少看見四十歲以上女人」的帖子,短短時間評論就蓋了一座高樓,有說因為養孩子和工作時間衝突,很多生完孩子回家當家庭主婦的;有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要盈利的,四十以上的女人精力不足,被各種藉口辭退,當然結果就是在公司會很少看到中年婦女了。
和這個話題一樣,在娛樂圈,關於中年女演員的生存,也同樣是很多人關注的事情。
前段時間,海清在青年電影閉幕式上,原本頒完獎該下臺的她,突然叫住周冬雨和宋佳,還把坐在臺下的姚晨和梁靜叫上來。接著開始說起中年女演員的危機,一開始就講到「我們努力,沒有傍大款,全靠自己堅持,但是我們大部分人很被動,市場和題材的局限讓我們遠離一些優秀的作品」。
接著用身邊朋友的例子來佐證中年女演員有多難,說姚晨不得不親自投資和兼職,才能抓住出演電影《送我上青雲》的機會。
而宋佳則是「至今不結婚,還讓我們叫她小花」,誇梁靜很聰明,早早就轉行,一邊投資,一邊看老公有沒有好的角色給她。談及「馬伊琍」,說她昨天參加一個創投會,盛裝出席,接著說自己這兩天沒喝酒,雖然很愛喝酒,但是又怕喝了以後有製片人找,會胡說八道。
感覺海清很努力的想拉用一眾中年女星表現「難」字,但是她說的這幾個女演員,似乎不具有說服力,相反的還點出了擺脫中年困境的一些捷徑。
比如宋佳,最近她出演《我和我的祖國》中《護航》這一部分,在電影中飾演英姿颯爽的飛行員,除此以外,宋佳還有很多戲接。但是回看海清的話,說宋佳為了操持少女感不結婚,私下還要讓朋友當她是小花旦,這麼一說,會覺得宋佳沒有遭遇中年危機是因為扮嫩啊。
而梁靜,從《老炮兒》還有最近的《我和我的祖國》,她都有出演,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導演都是她的老公管虎,聯繫那句「一邊看老公有沒有好的戲給她」,梁靜成了全靠老公才有戲拍的花瓶女星。
馬伊琍最近還和劉燁主演了《在遠方》,四十多歲的人了還在劇中更是紮起馬尾扮學生,絲毫不見角色的「局限性』」。
不過用海清的話看,那也是她盛裝出席,和投資人們長袖善舞得到的。
到了海清自己,她說的卻是不敢喝酒,怕有導演找她談劇本時說錯話。對比之下,她就成了老實努力卻沒有戲拍的典型代表。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有的中年女演員接不到好的戲,有局限性呢?僅僅是因為沒有可以介紹資源的好老公,沒有扮嫩等等嗎?
最近看了一部電視劇以後,突然對於中年女演員困境的原因,有了一點感悟。
最近看到湖南臺播的《第二次人生》很吃驚,倪虹潔竟然去演媽媽角色了。當然在內地市場,中年女演員演媽媽不奇怪,但是她竟然演的是比自己僅小6歲的王媛可的媽時,畫風真的很奇怪,感覺倪虹潔的氣質比王媛可更好一些。其實說到底不是中年女演員的困境問題,而是紅不紅的區別,倪虹潔只有《武林外傳》的祝無雙有點名氣,後來就很沉寂。而王媛可去年憑藉《延禧攻略》的純妃走紅,所以如此奇怪的母女組合也就有了緣由。
所以個人覺得中年女演員危機,本質是糊。對此,袁泉的做法就更好,她說「對於把演員作終身職業的人,心理是要做好準備的,在不一樣的階段,會遇到不一樣的角色。不管是女主角還是客串,在角色身上看到共鳴的點,去表達它,就更好了。」
袁泉是那種特別愛惜自己羽毛的演員,有好片就接,就算在裡面只是出演小小的配角也無所謂,沒有好片子就去演話劇,真的是熱愛演戲又很努力的人。
對於那些演習慣了大女主戲的女星,到了中年,只能去演媽媽之類的配角,當然會覺得難以接受。如果換個思路,像袁泉這樣詮釋好每一個角色,即便是客串,演好了也會受到觀眾的追捧,更多的劇本也會隨之而來。
對於中年女演員,不僅需要好劇本,更多的是耐心打磨演技,出演好每一個角色,不怕不翻紅。
但也得承認,女演員到了中年,能夠接到的角色比起同齡男星,確實少的可憐。陶虹認為,實際上從一個大範圍講是社會對中年女性關注太少,沒有文學作品專門寫她們,演員當然就沒得演。陶虹看問題真是很深刻。
對於中年女演員危機,上了年紀的女演員不應該只知道抱怨,演好每一個角色便好,同時社會也應該給女性,特別是中年女性更多的表現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