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風格介紹四-- 搖擺樂(Swing)\欣賞:Memories of you-古德曼

2021-02-17 魅力薩克斯

     搖擺樂(Swing)
       如果說20世紀20年代是爵士樂的襁褓期,那麼30 年代盛行的搖擺樂則拉開了爵士流行期的序幕。這種帶有黑人風格、活力充沛、熱力十足的音樂最早由紐約舞廳的舞客們發展出來,而後被爵士音樂家們發
  揚光大。
  弗萊徹.亨德森是這類音樂的開創者,班尼古德曼則使之大為流行。搖擺樂以較為商業的手法改編樂曲,以和諧的反覆旋律、管樂和簧樂相互營造出令人不住搖擺的節奏,後來演變成為歌舞表演伴奏和演奏會音樂。搖擺樂每一小節有四拍,因此又被稱為「四拍子爵士樂」。

欣賞:Memories of you-古德曼

      雖然一直以來搖擺樂被認為是為跳舞而演奏的音樂,但其實這一時期的樂團非常注重編曲,獨奏樂手們也有相當的空間進行即興演奏,如果沒有這個時代的領班和樂手們對於樂理的研究和即興的探討,日後的波普是不可能出現的。搖擺樂在1935~1946 年間達到頂峰,以班尼,古德曼的六重奏組最為出色。
  搖擺樂的誕生
         1935年8月,班尼.古德曼帶領樂隊在洛杉磯的舞廳作南加州之行的開場演出。一開始樂隊演奏的是柔和舒緩的曲子,但是現場的大學生們絲毫不受感染。於是古德曼率領樂隊改為演奏由傑利羅爾。莫頓改編的快節奏舞曲《金,波特頓爵士舞》,當人們在收音機裡欣賞到這支熱情、活潑的舞曲之後,搖擺之風迅速席捲全國,班尼,古德曼也被人們尊稱為「搖擺之王」。人們沉迷在音樂的熱烈節奏中大跳搖擺舞,這成為20世紀30年代的一種時尚。


相關焦點

  • 搖擺樂風格 | 這個風格很swing.
    ,但一般公認的說法是班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在1935年開創了這種爵士曲風。通常認為搖擺樂盛行於20世紀30年代,經常採用20-30人的大樂隊(Big Band)形式,因此那個年代又被稱為爵士樂歷史上的大樂隊時期。從音樂上分析,搖擺樂最明顯的特徵是一聽便想要隨之舞動的搖擺節奏,所以搖擺樂被認為是當時最好的伴舞音樂。搖擺樂的樂隊一般都是由薩克斯、銅管和打擊樂等幾個部分組成,按譜演奏不同的聲部。銅管樂的明亮音色以及大樂隊的龐大氣勢,讓人一聽便能認出這就是搖擺樂。
  • 世界頂級爵士樂欣賞(八大風格)
    爵士樂講究即興,以具有搖擺特點的Shuffle節奏為基礎,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歐洲白人文化的結合。20世紀前十幾年爵士樂主要集中在紐奧良發展,1917年後轉向芝加哥,30年代又轉移至紐約,直至今天,爵士樂風靡全球。爵士樂的主要風格有:紐奧良爵士、搖擺樂、比博普、冷爵士、自由爵士、拉丁爵士、融合爵士等。下面,讓教程君為大家一一盤點這些不同的類別:
  • 本尼·古德曼傳記
    搖擺之王本尼·古德曼,是一個單簧管作曲家,本尼·古德曼1909年生於芝加哥,1986年卒於紐約。美國單簧管演奏家、爵士樂音樂家。誰是本尼·古德曼?他在20世紀30年代達到了自己最受歡迎的地位,當時搖擺樂最流行,創作了許多熱門歌曲,並成為了第一支演奏卡內基音樂廳的爵士樂隊。早期生命
  • 【音樂課主題更新】Jazz&Swing 爵士與搖擺, 內附歌單
    無論是樂器還是人聲,爵士樂的發音方法和音色,都和傳統音樂有著明顯的區別。富有變化的顫音同樣也是爵士樂的一大特徵。發展至今,爵士樂已經分化出了眾多的風格,如紐奧良爵士、比博普、自由爵士、拉丁爵士、波沙諾瓦等。
  • 爵士樂中的八分音符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Swing的節奏特點Swing的節奏不像搖滾音樂那麼直接和強烈,但更有內涵,並值得人們細細品味。大家都知道,一首4/4拍的歌曲裡,每小節分別有四拍。我們把每一拍分成一組三連音,我們每小節將會得到四組三連音。
  • 林肯中心大樂隊致敬「搖擺樂之王」班尼·古德曼2018音樂會
    2018年1月13日,紐約玫瑰劇院舉行了一場致敬單簧管演奏家、作曲家、搖擺樂之王——班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的紀念音樂會
  • 有哪些值得學習又特別好聽的爵士樂?
    所以學習爵士樂初期我們要更多的聽一些旋律好聽且手法簡易(布魯斯音階,外音技巧)的搖擺樂。這類都是爵士樂早期比較經典的Standard曲目,都是些比較著名的搖擺樂。其中最推薦的音樂家是Eddie Higgins,其中他的Bewiched這張專輯十分值得學習。
  • 54 搖擺樂,爵士藝術的黃金時代
    度日的音樂就是流行,爵士樂出乎意料地成了這個時代的救世主。1933年禁酒令廢除,黑人的爵士樂從地下搬到了地上成就了白人的社會狂歡,這個時代也以這樣一種奇妙的種族和解賦予了美國之所以為美國的最初內涵。 熱愛爵士的人不會輕視爵士樂發展的任何一個階段,而對於搖擺樂(Swing)時期,我會尤為幸甚至哉。
  • 一些爵士樂小知識
    大樂團(Big Band)  大樂團時代大約是起源於20年代中後期,以艾靈頓公爵( Duke Ellington)、貝西伯爵(Count Basie)、班尼固德曼(Benny Goodman)等人為主的爵士樂風格,它不只興盛於30年代中期的搖擺樂時期,40年代中期的咆哮樂、50年代的酷派爵士樂及改良咆哮樂、60年代的自由爵士樂、70年代的爵士
  • 帝聲小課堂 - 搖擺樂 一起跳舞吧 Swing!
    隨著音樂風格愈來愈 多元,不同風格的愛好者愈來愈多的情況下,我們根據愛好者的需求建立了一個【帝聲小課堂】,分享樂手的思路,專業,和生活,今天來介紹一下 搖擺樂 Swing 這種風格有幸邀請到葉寧楓老師給大家分享
  • Jazz and Swing Doo~doo~dah~dee
    爵士樂(Jazz)起源於20世紀美國南部的黑人地區,混合了布魯斯音樂和拉格泰姆音樂風格。而搖擺樂(Swing)則是爵士樂的分支,它也是主流的爵士樂。爵士樂的特徵有擬聲吟唱(無含義的單詞)、即興演奏、切分節奏,經常會用薩克斯、小號、長號去演奏,所以人們聽到這種節奏就會情不自禁的搖擺起來。
  • 十張古典迷的入門爵士樂錄音
    以下十張爵士樂將提供古典迷另一扇欣賞之窗。 「我一直都聽古典音樂,很想也開始聽爵士樂,可是卻不知道怎麼入門。」「到底如何欣賞爵士樂?應該從那些唱片開始聽呢?」「有可能同時喜歡爵士樂和古典音樂嗎?」以上像是你曾經有過的疑問嗎?我在介紹過兩家再版爵士唱片的Mosaic和Impulse!
  • 快速懂爵士樂,這6種風格不得不聽
    今天,一起來聊聊風格多變的爵士樂。關於爵士樂爵士樂(Jazz),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源於美國,誕生於南部港口城市紐奧良,音樂根基來自布魯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爵士樂講究即興,以具有搖擺特點的Shuffle節奏為基礎,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歐洲白人文化的結合。
  • 高中音樂《爵士樂》答辯
    爵士樂講究即興,以具有搖擺特點的Shuffle節奏為基礎,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歐洲白人文化的結合。20世紀前十幾年爵士樂主要集中在紐奧良發展,1917年後轉向芝加哥,30年代又轉移至紐約,直至今天,爵士樂風靡全球。爵士樂的主要風格有:紐奧良爵士、搖擺樂、比博普、冷爵士、自由爵士、拉丁爵士、融合爵士等。第二題:說一說你對《南部之子》《不知為何》的了解。
  • 爵士樂常用術語大全(中英文對照)
    Dig:求進步,機敏的洞察,亦可當作欣賞或確定解釋。 Disk Jockey:與Deejay同義。 Dixieland or Dixie:1917年代的早期爵士樂,含有紐奧爾良(New Orleans)各種黑人音樂的韻味。所有音樂中最高興熱鬧的聲音,就是一隊Dixieland樂隊吹出最後一段合奏,所有的音色都被放盡,每一個人都在作即興演奏。
  • 林肯爵士生活節:周末三天一起玩轉爵士樂
    (文末附有活動表)史上第一場戶外爵士大樂隊演出爵士樂被稱為美國的「國樂」,從搖擺樂年代開始由美國風靡到世界,在波普樂年代後,真正與每個國家和民族文化交融合一,成為具有地域特色的世界性音樂語言。在隔海相望的中國,爵士樂的傳播可溯源至上世紀20年代,首當其衝進入口岸城市上海、武漢和廣州等。
  • 高中音樂《爵士樂》教案
    一、教學目標1.感受、體驗爵士樂的風格特徵,了解相關文化及藝術價值,逐步對爵士樂產生興趣。2.通過體驗、對比、小組合作等方式感受爵士樂的音樂特點,通過改編樂曲提升審美創造力。3.認識爵士樂,了解它的發展和音樂特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欣賞,了解爵士樂的風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