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明星的轉型之路在哪?綜藝節目是否成為他們共同選擇的方向

2020-11-19 遠方全民體育

每年各種運動會,除了精彩奪目的體育賽事之外,賽事衍生出的周邊新聞、話題等,還有很多運動員奪取了人們的眼球。同樣的,廣告商們也會抓住這個機會尋找熱門運動員作為自己產品的代言人,以此獲取更多的利益。

倫敦奧運會之後,遊泳健將孫楊承接了運動服裝、手機、汽車等行業廣告,身價直接飆升之2000萬人民幣左右。幾年後,孫楊成功登上了過《福布斯》中文板塊雜誌的中國名人榜上,排名位居第50位,據估計年收入直接可達3030萬元。

因此,倫敦奧運會被稱為是一屆盛產「網紅」的奧運會。

傅園慧毫無意外的稱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這與她與生俱來的「網紅」氣質和幽默風趣的行為有關。再加上她體育運動員的身份,無論是在體壇還是進入娛樂圈都將稱為一股脫穎而出的「清流」,因此,即便將來退役,向娛樂圈轉型傅園慧毫無疑問是成功的。

所有輝煌過的運動員都將經歷下坡,運動賽場是殘酷的,運動員的轉型也是殘酷的。退役之後的他們意味著將新的榮耀和輝煌轉接給新的鮮血。

生活在相對封閉環境裡的國家運動員,大多數人的轉型都是被安排好的,進入名校深造拿文憑;或者在體制內轉型當公務員,例如跳水冠軍熊倪在結束了她的跳水生涯之後在湖南省體育局任職副局長;也有許多運動員退役之後沒有離開自己賴以生存的體育界,而是選擇在圈內繼續培養新人。例如著名的教練有劉國梁、郎平、王義夫等人。

其實,早期的奧運冠軍投身娛樂圈的並不多,畢竟擁有漂亮臉蛋和優秀的演技的人並不多。但有幾位冠軍真的稱得上是才藝雙全了。

雅典奧運後,體操冠軍劉璇和田亮轉型進入演藝圈拍戲,但是與很多經紀公司培養出來的專業的演員相比較,他們的作品還是稍加遜色,很快的便沉浸在影視片泛濫的今天,靠著接一些綜藝節目維持著自己的出鏡率。

而國內如今的四大衛視中,不管是綜藝節目還是影視作品收視率最好的要數湖南衛視了。《快本》和《天天向上》這兩檔綜藝算是湖南衛視的王牌節目了。每一期都會有不同的明星出場。但是湖南衛視因為收視率是各大TV裡的NO.1,所以很多節目明星參與都是零出場費,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公司不遺餘力的推薦自己公司的藝人去參加節目。

那麼,為什麼藝人們爭相亮相綜藝節目?

近年來隨著各大衛視真人秀製作熱潮的興起,中國體育明星們也頻頻在各類綜藝節目上露臉,例如《爸爸去哪兒》每一季都會有安排不同的體育明星父子出場,這讓本已淡出公眾視線的體育明星們又重新的然現在觀眾的視線中。

田亮再次大紅正是因為帶女兒上親子真人秀節目,此後李小鵬、楊威、鄒市明等奧運冠軍也走這條路,向觀眾安利自己帶娃的形式闖蕩娛樂圈。因此,綜藝節目成了體育明星涉足娛樂圈的普遍方式。

也有很多退役的體育女明星選擇回歸家庭。例如,郭晶晶成功加入霍氏家族,邁入豪門;張怡寧嫁給了比她大近20歲的「鑽石王老五」徐威;三界奧運會冠軍的伏明霞,嫁給了在新加坡、美國、中國香港等地擁有8處房產的梁錦松。

2015年,福布斯公布了全球退役之後收入最高的幾位體育明星排行榜。麥可·喬丹成功以1.1億美元位居榜首,大衛·貝克漢姆也]以6500萬美元排名第二,中國目前排名最高的便是李娜,這份數據顯而易見的顯示出了各位職業運動員的商業價值。

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即便是擁有世界紀錄的天才運動員他們曾經創造的輝煌成績終究有一日會被打破,。上的英雄時代是短暫的,不論他們曾經是否是運動員還是其他職業的人群,生活總在繼續,他們創造的體育精神是不可揮手抹去的。所以體育明星的轉型也只是當今社會的大勢所趨,無關金錢與榮耀。

相關焦點

  • 體育圈轉型娛樂圈的明星,為什麼她們在演藝道路上很難大紅大紫?
    俗話說得好「文體不分家」,現實中有很多在體育圈成名的明星轉型混跡娛樂圈。因為作為體育明星,本身的職業壽命就那麼十幾年,在退役的時候,一般都是三十多歲的年紀,這些人一大部分會到繼續從事體育行業的工作。由於在體育界知名度較高,又有很大的粉絲群體,所以這些人本身就是很好的炒作話題,很多娛樂圈的人會充分發掘他們的價值,所以從體育圈過渡到娛樂圈就成了很多體育明星的選擇。
  • 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演員圈的「福爾摩斯」
    《明星大偵探》節目創意源自韓國JTBC臺的推理類綜藝節目《犯罪現場》,每期參與錄製的明星需要在「案件現場」尋找證據,並推理出真正的兇手。節目中每期有六位明星嘉賓出席,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他們中有一個偵探、一個兇手和四個嫌疑人,並同處於一個固定空間。他們共同面對一起精心策劃的謀殺案,並需要通過搜集證據和推理找出真正的兇手。根據節目設定,整個過程中只有兇手一人可以說謊,為了隱藏身份會選擇嫁禍他人,洗脫自己的嫌疑。
  • 2020綜藝節目新看點 體育綜藝霸屏音樂綜藝仍火
    2020綜藝節目新看點 體育綜藝霸屏音樂綜藝仍火 2020-01-03 17:00:46 今年綜藝節目市場的布局將會呈現哪些新的變化?又將有哪些創新節目問世?記者為您一探究竟。  體育綜藝搭車奧運年  今年迎來奧運年,各大製作平臺抓住這一熱點,推出不同類型的體育類綜藝節目。從目前曝光的綜藝節目名單來看,既有表現奧運精神的明星競技真人秀,也有明星和奧運冠軍同臺的全明星體育公益節目。
  • 不靠花錢買,體育綜藝怎麼才能上熱搜?
    這一年的熱搜還沒有成為主流信息排行榜之一,但新浪微博已經成為網民們最常使用的SNS社交軟體。也在2013年,《星跳水立方》等節目製作播出,成為國內首類「跳水類」綜藝節目,也是最早一批以明星真人秀為形式、競技體育為主要內容的節目。
  • 當「龍吸水」成為一個體育明星最大標籤,究竟是誰的悲哀?
    他已經成為了流量明星,在抖音上擁有900萬粉絲。「龍吸水」取代「白鶴亮翅」成為了他在社交媒體上最大的標籤。所謂的「龍吸水」實在不能算是高雅之舉,更像是「惡趣味」。當一個體育明星身上的競技屬性讓位於「惡趣味」,不知道是體育明星的悲哀,還是時代的悲哀?成為流量明星給了他更多選擇
  • 中國電視劇第一股: 華策影視的轉型之路
    但事實上,早在2015年的時候,華策影視就已經轉型,成為嫻熟駕馭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三駕內容馬車,全產業鏈國際化布局的綜合傳媒集團。策略布局:做好內容生態,擁抱網際網路7.1億人次的網際網路用戶,以及逐步崛起的90後、00後群體正在書寫文化娛樂產業新坐標。華策影視緊緊抓住產業變革趨勢,以網際網路和年輕化為方向銳意轉型。
  • 體育綜藝離現象級爆款還有多遠?
    今年播出的體育綜藝中,《夏日衝浪店》《運動吧少年》兩檔全新綜藝並未出圈。《夏日衝浪店》請來了黃軒、韓東君、喬欣、黃明昊,在海南省萬寧市日月灣和衝浪教練在21天裡共同經營一家夏日衝浪店。節目主打慢生活,整體質量不俗,但由於受眾的參與感偏弱,娛樂性也不夠,節目話題度不高。《運動吧少年》雖然請來了林丹、張繼科、傅園慧等體育明星,但節目的一些設置受到觀眾詬病。
  • 《來吧冠軍》:前瞻性創新實現體育綜藝節目全民化
    《來吧冠軍》首創體育競技與綜藝節目相結合的新概念,與以往聚集跳水、拳擊等小眾項目的體育類綜藝不同,該節目12期涵蓋了足球、籃球、遊泳、羽毛球、網球等11項大眾運動。由明星組成的「明星終結者」隊與冠軍隊展開較量,通過神級腦洞道具以奇葩規則阻礙冠軍發揮,實現明星挑戰或逆襲冠軍的勵志大戲。
  • 綜藝 深圳衛視《中韓夢之隊》引爆體育競技節目
    三大特色引爆體育競技節目 中韓夢之隊即將熱血來襲  在韓國總統樸槿惠訪華之後,進一步促進了中韓文化的深度交流,《中韓夢之隊》正是中韓文化深度交流的產物。因此《中韓夢之隊》在充分吸取韓國綜藝精神的基礎上,還進行了中國本土化加工。
  • 芒果TV綜藝節目變化分析
    隨著這些視頻播放平臺的發展,電視臺的收視率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即使雙方合作式地播放電視劇或綜藝,但電視臺仍面臨危機。就便捷性而言,網絡上的視頻播放可服從於受眾,受眾想要看電視劇的哪一集或者綜藝的哪一段,只需要點擊滑鼠,即可在視頻播放網站上看到,這種便捷的播放方式使得電視受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冷遇」,而且這種困境看似無法可解。
  • 流量明星轉型之路坎坷
    近楊洋有點活躍,一邊是新綜藝開播,一邊是新劇曝光片花。 許久沒有上綜藝的他,近期參加了《元氣滿滿的哥哥》。 校草型角色完美展示了他的顏值,他成為白衣少年的代名詞,人氣跟著水漲船高。,成為當紅流量。特別是年輕又高顏值的明星,只靠臉就能被喜歡。
  • 馮提莫參加年度綜藝,和一線明星聚集,轉型之路越來越順利
    可以說馮提莫自從決定轉型以後,就要比一般的歌手更加努力,她要參加很多綜藝節目,還要發布各種歌曲,最後還要直播,可以說是很忙碌了,最近又有消息傳出來說,馮提莫即將要參加江蘇衛視的年度綜藝節目,在這個節目中馮提莫也將要和很多大牌明星在一起直播。
  • 體育綜藝難以引發全民熱度「出圈難」問題能解決嗎
    《超級企鵝聯盟》堪稱體育與娛樂結合的綜藝樣本。在體育方向上,籃球比賽持續一天,讓籃球迷過足了癮:今年的紅藍大戰現場首次出現了素人球員力量,由NBA3X、JUMP10、3V3黃金聯賽、路人王四大中國籃球賽事組成的四支隊伍,在當天下午打響了3V3爭奪戰。《2020超級企鵝聯盟Super:3星鬥場》的冠軍戰也隨之打響。當晚,娛樂明星參與的紅藍大戰將整檔節目推向高點。
  • 大陸綜藝節目的新一輪語態轉型
    就數量而言,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國衛視平臺在播綜藝節目已經超過200檔——還不包括由網絡平臺自製的「純網綜藝節目」;就社會影響力而言,《非誠勿擾》、《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多檔節目都不斷引發多方關注討論,後兩者甚至染指電影院線,成為飽受爭議的「現象級文本」。
  • 《這就是灌籃》橫空出世,體育綜藝距離爆款還有多遠?
    體育娛樂化,一直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近日,匯聚了林書豪、郭艾倫、周杰倫、李易峰等明星的《這就是灌籃》橫空出世,再度帶給我們這樣一個問題:怎樣的體育綜藝節目,能夠真正成為爆款呢?「經過了十年的發展,體育綜藝還是很難做,難點在於出圈,明星不是很懂體育,一些體育明星也沒有什麼綜藝感,製作體綜節目還是有點難。」節目製作人木南告訴生態圈記者。而業內體育人士則認為:「全民體育的深度滲透的還不夠,這也會增加體育綜藝的製作難度。」
  • 首檔聚焦「美」的文化節目《衣尚中國》定檔,李思思轉型當製作人
    還有多位著名文化學者、頂級藝術家以及傳統服飾研究者、製作者、傳播者、愛好者、設計師、科研創造者、明星等各路「策演人」參與節目錄製,共同向觀眾展示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魅力。推出的又一檔新節目,也是主持人李思思首次轉型為製作人的節目。
  • 武強縣參加河北電視臺《轉型之路》節目錄製
    近日,河北電視臺大型新聞訪談欄目《轉型之路》,衡水市武強縣作為創新引領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受邀參加的節目錄製。  節目現場,武強縣委書記侯桂寧首先向大家推介了武強年畫這張傳統的文化名片,重點介紹了武強如何由國家級貧困縣靠發展文旅產業實現了綠色突圍以及武強文旅產業下一步的規劃和設計。
  • 從小鮮肉到油膩大叔,校草沙溢的轉型之路
    沈騰和沙溢現在是非常有名喜劇演員,在每個綜藝節目裡都能給大家帶來歡樂,兩位爆出和楊洋是並列的三位校草的時候,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調侃,感嘆歲月是把殺豬刀啊!後來和閆妮、姚晨等人共同出演《武林外傳》成為經典,沙溢在《武林外傳》飾演的「白展堂」一角,幽默帥氣,受到了不少女粉絲的喜愛,這部劇也大火起來,成為了每個暑假都會播的電視劇之一,沙溢也開始名氣大增。
  • 體育賽事節目的版權保護與行業新挑戰
    在傳統體育賽事節目的版權保護糾紛上,爭議焦點往往是涉案賽事節目是否滿足電影類作品獨創性要求,從而構成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目前,司法實踐觀點已逐漸向較明朗的方向發展,即從獨創性「高—低」標準轉變為獨創性「有—無」標準。
  • 擁抱體育的《吐槽大會》獲1.5億播放量,給「體育+娛樂」帶來哪些啟示?
    於是乎,綜藝節目開始將目光瞄向體育明星和背後的體育迷,兼顧娛樂與體育的內容紛至沓來。但是,究竟怎樣的內容,才能做到既讓體育迷們開心,又取悅大眾呢?無論綜藝節目還是體育賽事的生存空間,大部分依然由用戶和粉絲來主導,但是國內目前體育氛圍相對薄弱,即便是娛樂化的方式,也難免存在一些門檻。因此「體育娛樂」的內容製造,仍處在大眾為主的階段,體育明星+演藝明星的模式被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