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6月26日阿克蘇友好影城正式上映。衝著彭于晏和陳意涵這份真摯的小愛情去看!
聽說,彼此靠近才能更接近幸福;聽說,地球上兩個人能相遇不容易;聽說,我愛你比你愛我多。6月26日,為純愛喝彩!
一輛機車,一對情侶,這就是愛情!
如果你在一個聽不見,只看得見的世界,你的生活會是美好還是糟糕?如果你有一個為愛不顧一切,終於可以找到幸福的機會,你願意不顧一切還是躊躇觀望?
在電影《聽說》裡,有所有的答案,有聽不見卻美的世界,有付出後終溫馨的愛情。
這部由彭于晏、陳意涵和陳妍希主演的臺灣電影,延續了臺影一貫的小清新與文藝範兒。當這兩個詞彙如今化身slogan,已被電影宣傳用濫的今天,《聽說》的好依舊顯得彌足珍貴。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浸潤到了兩小時光影故事中的每一分和每一秒,無比純淨和美好。
有趣的是,與同樣被冠以青春和文藝,卻動輒開撕上演陰謀論的內地校園懷舊青春片不同。《聽說》這部片子沒有丁點兒負能量,女導演鄭芬芬冷靜克制的講述了一個陽光溫馨的故事,並將電影的教化作用降到最低。
她只是安安靜靜,平平常常的講了一個美的故事,卻收穫了最美好的觀看體驗。
為何這電影如此的「美」,想來與生發它的土壤不無關係。臺灣電影的烙印就是「人文」二字,而機車,夜市,校園都會是它另一烙印「文藝」二字的註腳。仔細揣摩,臺灣的文藝片和青春片之所以極美,是因為首先那喧鬧的城市和質樸的鄉村配得上「人文」二字,然後才有了配合光影魔術非常「文藝」的故事。前者是決定故事調調的地基,後者是傳遞前者理念和氣質的門面。所以說,這部電影中的臺北如同所有臺灣電影一樣「簡約卻不簡單」,也極其美好:無論是捷運在雨中穿越城市的孤寂之感,還是東區街頭藝人的表演嬉鬧,甚至是男孩天闊家便當小店的時而熱鬧或時而溫馨,都和《逆光飛翔》中的怪咖校園,《翻滾吧阿信》中宜蘭鄉村,或者早年間《海角七號》裡的清新墾丁一樣有著場景決定調性,基礎決定風格的作用。最終,男孩女孩騎著機車緩緩的穿越城市,成就那些看得見也感受得到的小幸福。
再者,三位主演是這樣的作品裡美的人。彭于晏真的是那種乾乾淨淨的大男孩的模版,他扮演的黃天闊身上,有著類似柯景騰和張士豪一般招人疼愛的簡單直白,仿佛一眼見底的眼神讓人過目不忘。陳妍希純淨得像是那池她永遠遊不到盡頭的池水,執拗卻透著安靜的美。陳意涵人稱大發妹子的她永遠是樂觀得讓人心疼,甜美得一塌糊塗。姐妹兩一收一放,性格相得益彰。而最驚嘆的是演員演繹的純熟手語對話,其展現了青年演員為詮釋角色對演技的打磨,給人留下的思索則是先感慨我們與這個世界的不同,再感嘆這個人群的不易和欽佩美好的心靈。
無聲凝重的平移鏡頭下,斷續起伏的鋼琴曲是你聽得見的唯一的聲音,但是幾段感情卻如同暗河不停湧動:姐妹互相依偎彷如冬夜取暖,才有了時不時閃爍紅光屋內的促膝「長談」;男孩對女孩的愛不知如何自處和傾訴,才有了那棵在午夜街頭「漫步」的樹;父母對兒子的態度開明想法開放,才有了便當店內終究「恍然大悟」的轉折。美的人詮釋了美的心靈和情感,讓人為之動容。穿插其間,還有很多源自生活本身的笑點,讓人不得不喜歡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