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節之際,"團圓"便成為了已經奔波勞碌了一年的人們心中最嚮往的詞彙,有人跨越山海回到家鄉享受闔家歡聚,也有人靜默等候著親人遲到的歸來。
2016年,廈門國際銀行聯合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匯愛行動"公益平臺,平臺旗下首個公益項目——"廈一站·匯團圓"至今已走過五個年頭。該項目聚焦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家庭,為他們提供免費機票、火車票、長途汽車票、匯團圓大禮包等資助形式,助力他們春節返鄉,讓每一個等待都能迎來團圓。
今年,廈門國際銀行"廈一站·匯團圓"項目再次啟航,首次跨界聯合閃送和熱風兩大愛心企業發布三支暖心團圓微電影,真實記錄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父母的親情故事,共同以影像的形式為留守兒童家庭發聲,讓更多人聽到家的呼喚和夢的迴響。
"新年快遞"送驚喜 團圓不遲到
廈門國際銀行與閃送打造的第一支暖心團圓微電影聚焦在一個新年驚喜。小楠是萬千留守兒童中的一員,每天都在村口佇立,望著遠山的方向,等待爸爸媽媽回家。
今日,小楠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是自己在城裡打工的父母寄來的。
但是,當孩子打開禮物後,發現盒子是空的。
此時,孩子疑惑地望向閃送的快遞員,才猛地發現,脫下頭盔的快遞員就是自己日夜思念的父母。
小楠奔向自己的父母,綻放出了全世界最幸福的笑容。
其實,父母將"自己"作為禮物送給了孩子,這可能也是絕大多數留守兒童新年最最期待的。因為,團圓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調皮孩子神反轉 "抽屜裡的秘密"竟然是……
第二支微電影《抽屜裡的秘密》,主人公是看似調皮搗蛋的王小明。
故事一開場,小明便和同學打架,課堂更是肆無忌憚地搗亂,在試卷上亂塗亂畫,一次次地讓他的班主任-陳老師找家長來學校。
但是小明的爸爸以忙為由拒絕回來。
聽到爸爸不回來的消息,王小明心情頓時失落。
原來小明只是希望通過自己在學校種種淘氣的行為,讓班主任陳老師打電話叫家長來學校,這樣小明就可以和許久未見的爸爸團聚了。
陳老師一下子發現了王小明的心思。她打電話給小明的爸爸,反其道而行,聲稱學校即將要開除小明。小明的爸爸一氣之下終於決定從城裡返鄉。
爸爸本想回來好好地教訓一下小明,但是回到家中發現小明的抽屜裡有一封寫給自己的信件,信上寫滿了對自己的思念。還有一件件疊放整整齊齊的衣服映入了他的眼帘,都是自己買給小名的,但是沒想到兒子一直捨不得穿,衣服已經小了,小明一直珍藏在屬於他存放秘密的抽屜裡。
大年三十,村子裡的孩子們放著鞭炮嬉戲玩耍,小明和爸爸在院子裡點起煙花,小明看著手中的煙花,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孩子的調皮都是假,思念父母才是真。
這個時候,爸爸也許才明白,團圓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媽媽,我已經看到了我想要的禮物了
第三支微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害羞不善表達的女孩涵涵。
涵涵最大的夢想就是父母的愛與陪伴。
在外地務工的父母也日夜想念著涵涵。
臨近新年,媽媽打工的飯店裡已經洋溢著新年的氣氛。飯店中有一家庭正其樂融融的為孩子慶祝生日,過生日的孩子年齡和涵涵差不多大。
涵涵的媽媽看見這一幕,心情些許失落,原來今天正是涵涵的生日,媽媽卻不能陪在涵涵的身邊。
媽媽忍不住給涵涵打電話,通過電話聽到孩子已經將英文的生日快樂說得如此熟練,媽媽更加想念涵涵。
好心的老闆拿出倆張"廈一站·匯團圓"的免費車票遞給了涵涵媽媽,讓涵涵媽媽和爸爸一起回去陪涵涵。
原來飯店老闆早在幾天前了解到了"廈一站,匯團圓"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便為涵涵一家人報了名。
涵涵在家門口看見父母的身影開心地笑了,笑得天真燦爛。
媽媽拿出給涵涵準備的禮物,讓涵涵打開禮物看看。
但涵涵只是說了一句"媽媽,我已經看到了我想要的禮物"。
媽媽瞬間讀懂了一個小女孩內心的世界,在涵涵心中任何禮物都比不上父母回家陪伴。
三支微電影走進了三個不同的留守兒童家庭,用充沛的情感和細膩的拍攝手法講述了三個團圓的故事。故事雖然不同,但是愛卻是相通的,父母與孩子的羈絆是世上最難以割捨的,同時父母的陪伴永遠是孩子們幸福的源泉。
此次廈門國際銀行攜手愛心企業閃送和熱風跨界嘗試微電影,藉故事發聲、用真情動人。"廈一站·匯團圓"希望通過影像的力量號召社會大眾關愛留守兒童家庭,給他們多一點關愛和幫助。
廈門國際銀行對於創新跨界的嘗試不止於此,2018年,本著集結各方公益力量共同推動公益事業發展的初衷,廈門國際銀行與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攜手近10家事業單位、社會公益組織及愛心企業,跨界成立聚焦教育幫扶與兒童關愛的"匯愛公益聯盟",積極探索企業開展公益活動、踐行社會責任的新模式,通過倡導商業向善,帶動社會向善。"廈一站·匯團圓"第五季還在繼續,願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微小發聲都有迴響,願每一個留守兒童家庭都能收穫團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