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茄不客觀,雪茄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
雪茄抽多了就會發現其實雪茄很不客觀,理論上一支雪茄總有確定的味道,我們能夠享受到這支雪茄完全的味道。可實際上,我們抽雪茄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自己的狀態。
相信很多人抽雪茄會有這種體會,同樣型號的雪茄抽起來味道有時候會有不同,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我們的身體狀態和心理感受引起的。
抽雪茄的時候,早上抽、下午抽、晚上抽感覺都有可能不同。一個最顯著的例子就是飯前還是飯後抽。剛吃飯結束後抽雪茄,雪茄的辛辣感會降低,雪茄的舒適度會增強。
所以我們抽雪茄,特別味道比較濃烈的雪茄,建議一定不要在有飢餓感的時候抽,最好就是在飯後,身體機制比較活躍的時候抽。在飢餓的時候抽雪茄,如果雪茄太過濃烈容易引起不適感,這時候的雪茄也會感覺更為辛辣和濃烈,特別是在我們血糖濃度低的時候這種感覺更強烈。而且這種情況下抽雪茄很容易引起頭暈、噁心的醉煙感。
另外雪茄雖然和美食非常相似,可是雪茄之間的差距並不像食物那樣大,同樣是雞肉,一道白切雞和一道重慶辣子雞是兩個世界。很多雪茄之間的差距是白切雞中清遠雞和文昌雞的區別。這種差距小到無法完全客觀,例如兩支尺寸一樣的好友和烏普曼,換一下煙標估計很多人就無法確切地識別了;又比如拿到一支高希霸50周年的雪茄,還沒有開始抽你就會覺得這是一支味道很好的雪茄。
這種個人心理會非常的影響我們抽雪茄的感覺,這並沒有什麼不好,雪茄的好壞本身就是一種個人心理感受,各不相同,這也是雪茄的魅力所在。所以我們經常會提到,抽雪茄需要有合適的人、合適的場所、合適的搭配。外在因素是會影響我們抽雪茄的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