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華語樂壇正處於百花齊放的黃金時期。
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大神層出不窮,經典的曲目也是一首接著一首。
可從2004年開始,隨著網絡歌曲的泛濫,華語樂壇逐步邁入了衰落期。
關於華語樂壇沒落的原因, 其實有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就是原創歌手的減少。
在樂壇的黃金時期,懂音樂、會原創的歌手比比皆是。
可近些年來,由於湧入樂壇的新人質量參差不齊,華語樂壇中的原創歌手已經是越來越少了。
沒有優秀的原創歌手就意味著沒有高質量的新歌,久而久之,拿不出好作品的樂壇就留不住廣大的聽眾了。
為了能讓樂壇再次煥發生機,業內人士也是想了不少辦法,舉辦音樂綜藝就是其中之一。
通過音樂節目,觀眾對那些已成名音樂人的喜愛不但可以再次被激發,樂壇還能趁機推出很多音樂新人。
而在這些節目中辦的最成功的,就是2012年橫空出世的《中國好聲音》。
在當時,《中國好聲音》這檔音樂節目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國民綜藝」。
而因為它超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很多參加了的新人歌手也藉此在樂壇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在第一季結束後,主辦方馬上就趁著熱度推出了第二季。
由於節目質量依舊很好,好聲音的第二季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就像婚姻生活中有「七年之癢」一樣,綜藝節目也是「三年一檻」。
在舉辦了三季後,《中國好聲音》這個金字招牌終於也「不靈」了。
不過,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即便是名氣不如從前,《中國好聲音》也依舊是一季一季地辦了下去。
而到第五季的時候,它已經改名為《中國新歌聲》。
經過一輪輪的比試,頗有才華的蔣敦豪在一眾選手中脫穎而出,拿到了當年總決賽的冠軍。
在當時,大家都以為這位創作型的歌手未來能在樂壇中大展拳腳。
可沒想到,3年後,蔣敦豪竟然又出現在了《一起樂隊吧》的舞臺上,跟很多沒參加過綜藝的新人一起競爭樂隊名額。
對於蔣敦豪這種再次參加同類型競賽節目的藝人,網友們起了個比較形象的稱呼——回鍋肉。
而在樂壇中,其實這種「回鍋肉」也是不少的。
如孟美岐、蔡徐坤、周震南等如今人氣頗高的偶像歌手,在成團前都已經有過參加選秀節目的經驗。
不過,大家應該也都注意到了,容易做「回鍋肉」的基本上都是偶像歌手。
如蔣敦豪這種市場上比較稀缺的創作型歌手,成為「回鍋肉」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
可見在獲得新歌聲的冠軍後,蔣敦豪的發展應該非常不順。
否則他也不會放下身段,再次去參加其他的競技類音樂節目。
不過,在《一起樂隊吧》的舞臺上,蔣敦豪的表現也是有些不盡如人意。
首先是在海選時,曾經是他導師的汪峰在經過慎重的比較後,直接選擇放棄了他。
而在以樂隊形式進行首秀的賽場上,蔣敦豪所帶領的樂隊也沒能進入前三名。
因為比賽失利,他的隊友陳戈兒還直接被淘汰。
在第二輪的考核中,蔣敦豪要找新的隊友組建樂隊。
可在挑選隊友時,蔣敦豪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局面,那就是沒有人願意與他組隊。
在萬般無奈下,蔣敦豪只好放棄了組建一個完整的樂隊,轉而挑選出了三位主唱。
再加上他自己這個主唱,蔣敦豪的樂隊成了不倫不類的「四主唱樂隊」。
這種配置嚴重偏缺的樂隊很顯然不可能拿到好成績,所以在第二輪考核結束後,他和另一名隊友就進入了待定區。
可能是對蔣敦豪的表現有些失望,作為前導師的汪峰在為自己的樂隊打call時,也故意忽略了蔣敦豪所在樂隊的作品。
曾經的冠軍自降身份去參加綜藝還要被前導師忽視,不得不說,蔣敦豪確實是有點慘。
不過,他似乎也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
所以最近,為了提升人氣,他也是參加了一檔真人秀節目——《新手駕到》。
雖說這檔節目的主要內容是新手學開車,與音樂並不掛鈎。
但它能在湖南衛視上星播出,對提升蔣敦豪的知名度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畢竟在當今這個社會,酒香也怕巷子深。
歌手本身沒有一定的流量和知名度,他唱的歌又有誰會知道呢?
所以先讓自己「出名」再推銷自己的音樂作品,對於蔣敦豪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