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戎是韓國男歌星,是「青春學概論」的成員,生前出過《心動》、《正在想你》等歌曲。但在9月11日凌晨,他因送外賣出車禍不幸去世。
乍一看到這則消息,相信很多人跟小編一樣是懵逼的,難道韓國的明星這麼慘的嗎?居然要去送外賣?
但往後看我們才明白,原來是因為時期特殊,韓國明星沒有演出,收入大幅下降,迫於生計,他才去兼職送外賣的。而在送完外賣的凌晨,他不幸遭遇車禍,離開了這個世界。
但這裡又有人不明白了,就算時期特殊,明星也不至於去送外賣吧?畢竟明星的收入不是比普通人高的多的多嗎?
這裡小編就得給大家解釋一下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藝人,都有高收入。
小編聽過一句話,說這世界最快樂的職業,往往都不賺錢,比如演員。
乍聽這話相信我們都感覺是胡說八道,怎麼可能?演員怎麼可能不賺錢?哪個明星年收入沒有幾百幾千萬?那誰補稅不是都有八個億呢嗎?
其實這就是頭部效應,哪個行業的頭部人物賺的錢都比普通人多得多,甚至要佔百分之90往上。有個相當恐怖的理論認為,世界上百分之90的財富被百分之10的人佔據。
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那些賺了大錢的大明星,他們只佔總體的百分之10,甚至更少。而絕大數的演員,只混在溫飽線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橫店那些龍套演員,一天拿個一百多的工資,這就是他們的日常。
中國如此,韓國有過之無不及,相信韓國演藝圈壓力山大的事情,各路吃瓜群眾早有耳聞。幾乎每年都能聽到韓星自殺的醜聞。
韓國娛樂圈是全世界最工業化的地方,不但有完善的整容鏈,還有完善的明星訓練系統,人工小鮮肉層出不窮,今天的明星,明天就會被淘汰。所以他們的明星和工業產品也沒什麼兩樣。
而韓國的市場又只有那麼大,以前沒有禁韓令,他們還可以來中國發展發展,現在有了禁韓令,他們只能在自己窩裡內卷。這樣激烈的市場行情下,韓國演員的工資自然比普通人高不了多少。
其實這種例子之前也有過不少,比如在《新白娘子傳奇》中飾演法海的乾德門,當年《新白娘子傳奇》火遍大江南北,乾德門也被眾人所熟知。但誰曾想,因為做生意失敗,年齡大也無戲可拍,他竟淪落到去開出租的地步。
最讓人無奈的是,因為他是「大明星」的關係,其餘的車司機都很排斥他,說他一個明星,跑來跟自己搶什麼飯碗。聽起來都心酸。
還有一位港姐冠軍譚小環,94年獲得港姐冠軍,之後籤約無線成為藝人,參演了《古惑仔》《蕭十一郎》等經典影片,但是多年後,她居然辭去工作,賣起了魚蛋。
昔日港姐冠軍,居然去賣魚蛋!不是因為愛好,不是什麼特殊的原因,就是因為窮,你們相信嗎?
據她說,她當演員的時候,每個月的工資只有兩萬塊,而賣魚蛋每個月能賺到4萬,那為什麼不去賣魚蛋呢?
emm……說的是不是很合理?沒毛病啊。普通演員的壓力由此也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