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王的世紀葬禮已經落下帷幕,吃瓜群眾想像的爭產大戲並沒有發生,除了偶爾有幾個花邊新聞流出之外,基本上還算風平浪靜,讓一眾暗戳戳等著吃瓜的群眾頗為失望。
倒是順利成為話事人的何超瓊在賭王葬禮後因為密會同性友人被狗仔逮到,兩人此前也因「世紀牽手」轟動過香港。
俘獲何超瓊芳心的這位女士也曾經與上山詩鈉、吳君如、鍾楚紅都曾傳出親密好友傳聞,更與亦舒、林燕妮等人並稱香江五大才女,這香江傳奇裡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得不提的是俞琤女士。
▲短髮、男式穿著是俞琤的標誌性打扮
1954年出生的俞錚,17歲於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中五畢業後進入商業電臺任唱片騎師。
谷歌搜索俞琤,第一個關聯人物是施南生,第二個是何超瓊,那第三個這個George Ho何許人呢?
何佐芝,1918年生於美國。香港著名紳商何東爵士的私生子,也是商業電臺的創始人。
▲順便來複習一下何東爵士族譜
彼時商臺有一臺和二臺,俞琤進入的是更受年輕人歡迎的二臺,主持節目《早晨老友記》。
這檔節目的主題曲《早晨早晨》由黃霑作曲,俞琤演唱,被評價「朝朝一聲早,等於說我愛你」,像親切老友一般喚醒港島的每一天,她也因此名聲大噪,很快就升為商業二臺創作總監及節目總監。
▲做DJ的時期,俞琤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狀態,觀眾來點唱,她一邊談電話, 一邊即時找出唱片播出。其實她完全可以找個助手這樣做,但她沒有。而且做節目時絕不離開播音室,即使人有三急時也不會……
這僅僅是個開始,靠實力上位的故事不斷在俞琤身上重演,中五畢業(類似於內地高中)的她1988年出任電臺總經理,翌年加入董事局,1997年出任行政總裁,2004年出任公司副主席……不能更進擊了,因為再上去就是公司老闆了。
當然如果這只是個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當然是不值得一寫的。
香江傳奇的好看就在於個人命運是與時代巨輪捆綁,個體的命運上有時代太陽耀眼的光輝。
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正是香港的社會發生經濟騰飛的「大時代」。生於1952年的香港才子陳冠中在《我這一代香港人》這樣寫道。
「我們這批人不知道自己的運氣好到什麼地步,其實並不是因為我們怎麼聰明,而是因為有一個歷史的大環境在後面成就著我們……這一切加起來,換來香港當時的優勢。
我們這批人開始以為自己有多厲害、多靈活、多有才華了。我們不管哪個行業都是很快就學會了、賺到了,認為極了不起了,又轉去做更賺錢的行當。」
大時代遞來的腳手架也要有能力爬上去才行,時代的順風車後,又順手改寫了香港流行音樂的時代走向,這才是她真正稱得上傳奇的地方。
▲右一為俞琤
甫一進入商業電臺,俞琤就成立了《六啤半》組合,集結了商業電臺在1970年代的13位最受歡迎的唱片騎師。
成員包括:關西蒙、曾路得、鍾保羅、盧業瑂、俞琤、楊振耀、湯正川、陳少寶、樂仕、錢錢、張武孝、蘇施黃、梁安琪。而俞琤是整個組合的策劃和發起人。
廣東話「啤」是英語「pair」的諧音,即「一對」的意思,六啤半得名是因為這13位剛剛好是六女七男。
讓DJ涉足樂壇是一次新鮮且大膽的嘗試,剛一推出就在當時引起了轟動,成為香港樂壇的一記光輝。
這個組合在成長後有不少都成為日後香港娛樂界獨當一面的人物。湯正川和陳少寶後來成為了唱片公司的高層、曾路得和盧業瑂都是香港知名的歌唱導師。
還有一位鍾姓年輕人,後來成為與張國榮、陳百強並稱三劍俠、中環三太子的鐘保羅。
▲中環三太子,陳百強、張國榮、鍾保羅,風神俊朗,可惜三人均已早逝,鍾保羅於1989年跳樓身故,陳百強1993年去世,張國榮逝世於2003年。
1980年,組合發行同名專輯《6 pair 半》,這張專輯中大部分歌曲已經成為了永恆金曲,並且在1981年度香港金唱片頒獎典禮上拿到了「白金唱片獎」。
「白金唱片獎」的概念是什麼呢,在真金白銀拼銷量的唱片時代,鄧麗君、許冠傑、徐小鳳都曾獲得過此獎項,這麼一說大家應該心裡有數了。
這13個人創造了香港廣播界無法複製的神話。
現在在音樂網站上還能搜到這張專輯,詞曲俱佳,不愧是白金唱片。選一首俞琤做獨白的《天各一方》放在這裡,後來也被劉德華、梅豔芳、黃耀明/關淑怡、鄭中基、林憶蓮……都翻唱過,經典歌曲的生命力就是這樣醇久悠揚……
說到林憶蓮,因為除了成立《六啤半》之外,俞琤還一手挖掘了林憶蓮……
1982年,15歲的林憶蓮念高中時,商臺節目《第一次》招募DJ,她以學生的身份報名然後被取錄,成為商業二臺兼職DJ,俞琤親為她取藝名「六一一」。
此時的她,臉上的baby fat還沒有完全消退……
林憶蓮在採訪中也提到過,做DJ影響了她的一生,她因此被唱片公司看中,出了第一張專輯。雖然六一一這個名字隨後沒再用過,但也因此成全了她的音樂之路。
所以說俞琤是林憶蓮的伯樂不為過。
1998年的「叱吒十周年文藝晚會」上,俞錚特意請不經常在港的林憶蓮返回場館跟歌迷打招呼並且頒獎給張學友
林憶蓮感動到哭一幕令人難忘……
郭啟華也是俞琤提攜過的男人之一。
郭啟華彼時還是香港大學中文系的學生,在校生時俞琤就讓他做了黃金時段的DJ。
由此可見俞琤身上真的知人善任,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氣魄,不是誰都可以有魄力把如此重要的工作崗位交給初出茅廬的毛小子的。
郭啟華後來成為了鄭秀文和許志安的經紀人,鄭許多年波波折折分分合合的情路因為有他總算是系住了。
俞琤早年有個女性化英文名Winnie,不過近年幾乎已沒人這樣稱呼她,反而改口叫她做「Y.T.」,即是其名字拼音的首個字母,為的就是要切合其電臺高層的身份地位。
1982年俞琤從商臺離開,輾轉電影界,也在tvb兼任無線主持,負責《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以及《歡樂今宵》節目。
《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是1984年tvb主辦的香港本地音樂頒獎典禮,基本上誰獲獎了誰就會被視為香港樂壇的天王和天后。一時多少豪傑的香港樂壇,光是頒獎禮上的趣聞就夠現在的人津津樂道許久,但鑑於本文主角是俞琤,所以就先截取幾個好玩的放在這裡。
1984年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獲獎的張國榮一上臺就被俞琤捧著臉親了一口,親的哥哥有些懵……看得出來是真的臨時為之,不然哥哥臉上的迷茫不會這麼濃厚。
不過哥哥始終是哥哥,馬上來了一句揶揄:俞琤今晚好像改變佐少少作風,點解你會錫我?(俞琤今年好像改變了少少作風,為何你會親我?)
▲ 哥哥面目如畫,不光俞琤想親他,連黃霑也想親他,可見長得漂亮人見人愛。
這一年的第一名是葉倩文的《零時十分》,哥哥的《monica》位列第八,而譚詠麟憑藉《愛在深秋》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男歌星。
此時譚張之爭大幕已經全面拉開。
時間再來到1985年,這一年鍾楚紅是頒獎嘉賓,一身好像得獎港姐一般金光閃閃的裝扮,一出場就被俞琤調侃是「鄉下人出省,沒見過大場面」,然後在俞琤的鼓動下做了一個「一字馬」表演……
俞琤此時在樂壇的地位可見一斑了。
ps.大明星們也真的有一些過硬的本事呢。
圖源:明報
俞琤和鍾楚紅也傳出過「密友」的緋聞,源自俞琤曾經做過鍾楚紅三年的經紀人,不過不管是媒體報導還是當事人回應都沒有下面要講的三位那麼言之鑿鑿,所以姑且當做捕風捉影吧。
說回正題……
1986年,譚張之爭白熱化的一年,據說頒獎現場粉絲需要兩派分批坐,以免發生擦槍走火的事件。
這一年張國榮憑藉《有誰共鳴》拿到金曲金獎,打破了譚詠麟對這一獎項長達2年的壟斷。
頒獎典禮結束後,雙方歌迷爆發了大規模群毆,數千譚迷和榮迷在會場外打得頭破血流,場面完全失控。
這一事件導致了譚詠麟在第二年宣布退出所有獎項評選,隨後張國榮退出歌壇,譚張爭霸落下帷幕,四大天王時代開始。
一代新人換舊人,俞琤依舊是那個弄潮兒,她也是看準了這次機會,適時的推出「歌神」張學友。
1993年的十大勁歌金曲上,俞琤給張學友頒獎。
她先是鋪墊了一番,說他的歌曲對青少年的影響力要大過老師、社工甚至父母,所以要他繼續在各種傳達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緊接著就說了那句著名的「佢係歌神o既接班人,張學友!」從此奠定了張學友歌神地位;而這句話也成了香港樂壇頒獎禮上值得mark的金句之一。
這一年張學友的獲獎曲目是《只想一生跟你走》;同臺的王靖雯憑藉《執迷不悔》也躋身前十名,這是後話。
所謂時勢造英雄,也要有人慧眼如炬,先於常人看得見時代的變遷,俞琤便是這樣的人。
主持了那麼多屆勁歌金曲之後,她重返商臺,創立了自己的流行歌曲排行榜,即叱吒樂壇流行榜。
1988年在重返商臺之後,她做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誓要讓商臺成為「一個以香港人利益為最大依歸的傳播媒介」,聆聽市民聲音,為他們發聲。
請來鄭丹瑞當節目總監,並在三月二十一日改為全中文歌廣播(稱為「321起飛」),叱吒樂壇流行榜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
▲感受一下1988年第一屆的榜單,你熟悉的港樂大佬都在
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禮評審準則的透明度相對比較高,也一直秉承著讓每位獲獎歌手完整演唱一首代表作的傳統,以示對音樂人的尊重,這一點也比較可貴。
頒獎禮大約頒發三、四十個獎項,除了「我最喜愛獎項」外,其他獎項則依據歌手派臺歌在叱咤903的播放率決定,被認為是香港樂壇四大頒獎禮中,評選標準透明度較高的一個。
▲88年的第一名是譚詠麟,第二年就變成了張國榮,阿梅憶蓮慧嫻這樣叫起來有點親切奧
這個榜單就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2007年,香港媒體公布了香港娛樂圈最有權勢的人物排名,俞琤和邵逸夫、林建嶽、楊受成等娛樂大亨並列,位居第七名。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出個樣子,大概就是俞琤本人的寫照了吧?
傳奇的女性,必也配得上傳奇的情路,才稱得上完美。
縱觀港島女史們,誰沒有一部又狗血又精彩的情史呢,娛樂圈跌宕多年的俞琤就更不例外了。
早在90年代,俞琤就已經不介意自己的喜好,林燕妮曾經在文章裡寫過俞琤,說她「沒有追求不到的女性」,不管同性戀異性戀,在她眼裡都一視同仁,別的不說,這種open的態度倒是蠻值得學習的。
第一個要講的密友是吳君如。
1992年,吳君如和杜德偉分手,雖然她自己說沒有什麼戲劇化,但還是承認了第三者的存在。
這大概是她立志減肥,以及要轉型的最初動機吧。
1994年,想要進軍樂壇的吳君如和當時已經是商臺董事局董事的俞琤成為「好友」,還被媒體拍到俞琤所居住的豪宅居住。
是不是每一個在男人那受過傷害的女人都會在另一個女人那裡得到安慰?
在俞琤的引薦下,吳君如進入商臺做DJ。
1995年吳君如自費拍攝電影《四面夏娃》時,俞琤也有出錢相助,不過兩個人在1996年便漸行漸遠。
後來吳君如在節目上曾經被蔡瀾問過這件事。
吳君如開玩笑說已經是過去式了,蔡瀾又問那你有那方面傾向嗎,吳君如回答已經沒有了。
結果這句話惹得蔡瀾萬分激動,沒有了就是曾經有過咯?吳君如還想解釋的時候蔡瀾就一副我不聽我不聽的樣子……果然八卦不分男女老少啊
但是她後來還是解釋了,說從小讀的都是女校,青春期時很想有男生告白,但是沒有,於是就投射到了那裡。
這一段不算承認也不算否認的回應,我們就當是默認了吧。
接棒吳君如的是一位叫於莉的女明星。2003年,俞琤被指與近年已甚少作幕前演出的女星於莉傳來往甚密,多次被拍得兩人逛街吃飯,女方每次來港均入住俞琤家中。
於莉何許人也?
1963年出生於黑龍江,12歲考取湖南省歌舞團,後來因為受傷無法繼續跳舞,陰差陽錯進了影壇,1989年,憑藉電影《寡婦村》提名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
▲不得不感慨8、90年代的都是這種濃眉大眼,有自己風格的大美人。
當然最著名的還是屬她在《絕代雙驕》裡的邀月宮主。
後來於莉到香港發展,和林青霞、劉德華、洪金寶等人都合作過。
後來在拍《包青天》時和馬景濤相戀,兩人一度談婚論嫁。
當然我們知道並沒有結婚。
2003年於莉被拍到和俞琤過從甚密,一起開心地逛街。
就是上文提到的,於莉在香港出入都是俞琤司機接送,也住在俞琤家中。
於莉和一眾香港藝人都是好朋友,前段時間鄭秀文在ins上po出的合照就有於莉
但是這段感情保持的比較短暫,因為2004年俞琤就被曝出和上山詩鈉成為好朋友,上山詩鈉我們也寫過,請戳這裡回顧。
上山詩鈉曾經和鍾保羅、莫少聰傳過緋聞,也是因為和中環三少之一的鐘保羅談戀愛進入娛樂圈,有過兩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是旅行社高層,第二段婚姻是警察孔小寶。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過個生日能驚動半個娛樂圈的女人。
竇靖童和上山詩鈉女兒Hilary的合影大家應該還記得吧。
2004年上山詩鈉剛剛離婚就與俞琤成為好友,並且帶著女兒住進了俞琤的豪宅,過著一家三口的生活。
▲港媒的標題一如既往的mean哦
同樣的,4年之後也漸行漸遠。
隨後俞琤的生命裡出現了一個新的女性,何超瓊。
賭王葬禮後,紛紛揚揚的爭產新聞中夾雜了一條關於何超瓊的。
兩個人的前塵往事因此也被挖了出來,一切要從2012年兩個人被拍到世紀牽手開始。
眾所周知,2000年何超瓊和許晉亨宣布離婚後就一直保持著單身的狀態。雖然其中夾雜著跟楊受成的兒子楊其龍有過熱烈而短暫的戀情,這段故事我們也說過,這裡可回顧。
▲2000年1月,英皇集團老闆楊受成二女兒楊黛思在泰國布吉舉辦婚禮,婚禮上,還處在婚內的何超瓊與小她九歲的楊其龍的熱情擁抱被稱為「世紀一抱」,此後何超瓊公開宣布與許離婚,但實際上,到後來才辦妥手續。
▲何超瓊後來對林燕妮說過她與楊其龍的戀情是朋友之情:「他也不是第三者,我的婚姻關係一直以來都有很嚴重的問題,每天內心都有很多恐懼,我跟丈夫的關係結冰了,寸步難移似的。我感到壓力很大,說又說不出來,跟本來圈子的老朋友是沒法講的,突然有個人願意聽我傾訴,給我情緒上的支持,再加上傳媒添加了很多元素,在那時刻他給我精神上的支持,兩人自然會愈走愈近。」
乖乖女永遠愛壞小子,百億公主也不例外。港媒報導愛上楊其龍後何超瓊曾經主動向許晉亨攤牌。
但是因為楊其龍本人是花花公子,又因為藏毒被罰款,賭王稱這個世侄「質地不好」,揚言兩個人如果要走到一起就斷絕父女關係,於是兩人被迫分手。
寫到這裡才真正信了那句「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百億公主也要吃盡愛情的苦,何超瓊的幾段愛情都是因為父親的阻撓而黯然收場。
2010年單身多年的何超瓊被傳聞與俞琤過從甚密,接受採訪時超瓊回應「俞琤是難得知己。」
百轉千回之後,也許真的只有「知己」才能撫慰人心了。
2012年兩人被拍到同遊巴黎。
圖源:東方互動
牽手照流出:
圖源:東方互動
媒體大肆報導世紀牽手,算是公開了。
這兩個人很難說誰是賭王千金背後的女人,誰是是商臺高層背後的女人,就勢均力敵了吧,女強人cp,磕到了磕到了。
之後的新聞就是這樣的畫風。
大佬們一起做的也都是普通人會做的事情,無非就是吃飯、行街,共返屋企什麼的。
當然也少不了暗結新歡這種drama劇情,2010年兩人剛在一起,就傳出了俞琤偷歡的傳聞。
大眾的心理往往是這樣的,沒在一起的時候千盼萬盼兩個人在一起,等媒體終於找到在一起的證據了,又開始尋思兩個人有沒有各種原因導致分手……
然而何超瓊50歲生日時,媒體又報導俞琤有秘密入場
就這樣分分合合一直到賭王去世,如本章開頭所寫,俞琤陪何超瓊吃飯,但是誰也不敢說這就是故事的終結,畢竟傳奇的人物永遠會給人驚喜,在你以為她要落幕時再度給你驚喜。
俞琤俠義又磊落的性格,大概和她本人的身份有關,兼具了男性的廣闊和女性的溫柔。連向來毒舌的亦舒在書中寫到俞琤都讚不絕口。
曾在電臺做節目賺外快。
還是星期天呢,獨身,沒處去,貪氣氛熱鬧,先在電臺飯堂用了午餐才開始工作。
小小餐廳裡擠滿各路英雄好漢,我們那組人往往叫四菜一湯,大快朵頤。
一日,吃得七七八八,杯盞狼藉,正預備站起來上錄音室,忽然來了一位熟人。
一見我們,連忙裝了碗熱飯坐下來,將我們用過的筷子調轉頭,把我們吃剩的殘羹冷汁往飯碗一淘,在三分鐘內扒完一飯,抹抹嘴笑說:「開工!」
完全不拘小節,但求節約時間,能收能放,瀟灑自如。
這人是誰?俞琤是也。
做大事的人當然也管吃管穿,只不過曉得適應環境,正經事永遠放第一位。
有些人一事無成,卻只會振振有詞,不是如此這般不吃,不是這個那個不穿,討厭。
小說作者但求小說有讀者,吃三文治抑或雞鮑翅有何關係。
不光是亦舒,蔡瀾也在文章中點名表揚過俞琤,是在金庸的葬禮結束後,俞琤行跪拜禮。
若是旁人可能會覺得太過矯揉造作,但俞琤做起來就不覺得肉麻,反而有一種江湖瀟灑之意。
大概因為眾人早已熟知了她的為人和性格。
1986年,俞琤已經成為張國榮演唱會的座上賓,此時距離俞琤1971年,17歲的她中五畢業也才過去15年。
彼時的巨星都是她的好友。
梅豔芳好友時裝設計師劉培基曾經在書裡寫俞琤和張國榮、梅豔芳兩人一起同遊巴黎。
▲羅文是張徹張家班弟子,彼時距離張徹最為輝煌的70年代也過去了十幾年,一代新人換舊人,兩代閃耀著巨星光芒的人以逛街旅遊的方式同框,讓旁觀者也不得不感慨當時的香港是多麼星光熠熠。
以這樣坦然赤誠的性格,能將施南生、林青霞、劉培基等人納入自己的朋友圈也不是什麼奇事。
有些人是靠能力交朋友,在圈中有能力、有手段,自然有不少人趨之若鶩。但是到了施南生、林青霞這樣的境界,能力和地位已經是次要的考量,朋友有了更高一層的考驗,那就是信任。
而俞琤則天然就帶有讓人信任的氣質。
2013年,施南生於法國駐港領事館受頒法國藝術與文學軍官勳章,到場祝賀的人除了林青霞帶著三個女兒、蕭芳芳和唐鶴德等人之外,還有俞琤和何超瓊。
▲在三個女兒面前,青霞和施南生依舊是耀眼那兩個,可見歲月對於氣質大美人是有優待的。
▲大方合體這四個字用來形容此時的俞琤和何超瓊可以說非常恰如其分了。/ 圖源:明報
愛上寫作後的青霞大美人喜歡把朋友寫進書中,施南生和俞琤這兩個人註定也是少不了。《雲來雲去》裡面有寫到她和施南生、俞琤以及何佐芝一起去日本旅行。
▲這篇文章是林青霞在《雲來雲去》中緬懷何佐芝的一篇。
▲可以一起旅行的友誼,是真正的友誼了吧
一手挽起過張國榮、梅豔芳、鍾楚紅這班時代巨星,另一手又挽著施南生、林青霞這班時代餘暉,最耀眼的星光都從她手上經過。
比起亦舒的家世、林燕妮的才與情、施南生的愛與恨,普通人出身的俞琤靠著一雙手打拼至今,在時代浪潮裡沉浮兼弄潮,搭上時代順風車又熱烈參與時代,是最佳的城市故事的樣本。
港島多傳奇,不分男女,這些傳奇組成了港島最蠱惑人心的部分。如今豪情只剩一襟晚照,餘暉裡我們得以回望過去的燦爛,也不失為一種滿足。
作者 / 編輯:李大錘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