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打烊也能成為景點?!40 道鐵閘塗鴉畫構成你的香港回憶!

2021-02-07 香港玩樂購物


每當香港早晨亦或者是夜深店鋪緊關,你能打卡什麼?有沒見過鐵閘上也會有塗鴉畫作,讓你慢慢欣賞畫裡的香港故事,逐一解畫最地道的口述歷史!


「城市閘志」以藝術創作記錄口述歷史及地區故事。2017年至今已創作出 40 道獨特的鐵閘畫作!之前八叔介紹過一部分,這次再來更新!讓分布在深水埗、油麻地、旺角、中上環及灣仔的鐵閘說出四十個社區小故事,留住屬於香港的集體回憶。



藝術家在店鋪鐵閘上創作,不是純粹粉飾一番,而是找出一些能代表香港地區特色,蘊藏著各種有趣故事的店鋪鐵閘後面的「人」。





當大家以為上海理髮店是男士們的世界,原來以前這裡是一眾少女們的蒲點!「上海新雅蒙娜麗莎男女理髮公司」的老闆顏先生說,他們是60年代開業的時候只有女賓部,當年不少歌星都喜歡來做頭髮,而有「東南亞歌后」之稱的姚蘇容,更是天天幫襯的常客。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而在五十年後的今日,雖然「新雅」仍然可以見到上海理髮店常見的懷舊吊扇同垂簾,但客人卻是男士居多。所以藝術家麥家欣為「新雅」作畫時,特別在右下角以單色畫出為女賓理髮的景象,為求將一段段舊日的行業故事重現在大家眼前!


(圖片源自@helenartlab的Instagram)


上海新雅蒙娜麗莎男女理髮公司




車仔檔最神奇的是小小空間一開檔就可以來個大變身!以「串珠仔」手工藝聞名的華興飾品,檔口掛滿色彩繽紛的絲帶飾物,很搶眼。而最代表到華興的,就是閘上畫出紀太的一雙巧手!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大家可在鐵閘畫作上見到的,就是以串珠串出來的「生招牌」 — 紀氏夫婦!逐粒逐粒串成的水晶珠飾,絕對都是精心之作。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華興飾品

地址:深水埗基隆街222號(門前62檔)

藝術家:Uncle




一間小店「協和隆工程公司」沿用是六十年代盛行的通花鐵閘,這種鐵閘是由公屋常用的菱形閘演變而成,可以解決商鋪的保安漏洞。而今年協和隆的鐵閘,將會透過藝術家的巧手,和大家訴說更多小店故事。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藝術家 Noble 不但將協和隆的店鋪特色融入畫作,還要挑戰高難的摺閘! 除了要將畫面分開一間間長條形閘面設計,還要在搖搖晃晃前後不定的閘上作畫,是時候展現藝術家真正的技術了!


協和隆工程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旺角填海街445號地下

藝術家:Noble




相信大家對香港街頭充滿大大小小、亂中有序的招牌景象都不陌生,它們構造了香港街道獨特的風景線!「偉訊廣告工程」就是建構出這份風貌的一份子。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如果你細心望望閘作,會發現畫作裡面會出現一些手作工具,原來以前還未機器化時師傅是要人手操作的,完成各式各樣的大型招牌和指示牌,可想而知他們的技術有多勁!


偉訊廣告工程

地址:油麻地新填地街191A地下

藝術家:Devil




原來九記已經有八十幾年歷史!老闆為了守住爸爸的金漆招牌,堅持每日從早到晚留守爐邊煮靚牛腩。


(圖片源自@annie_chio的Instagram)


平日見他好嚴肅都是因為不敢怠慢爸爸對品質的堅持。其實他心裏面知道大家喜歡他的牛腩不知多開心!所以在作品中就見到他從心而發的滿意笑容啦!


(圖片源自@heymszhang的Instagram)


九記牛腩店

地址:中環高歌街21號地下

藝術家:Smile Maker




上一代人最常用「鹹魚送飯」,一條鹹魚都可以分好幾餐吃,養活好多口子。今次作品就畫出上一代的「鹹魚生活」喇!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以前的唐樓上居下鋪,漁民由舢板買魚回家用大木桶醃製,放在天台曬,曬好就可以放鋪賣。一道鐵閘,講出本土傳統的「鹹魚生活」,來西營盤親身感受下啦!


(圖片源自@kcteo1963的Instagram)


林橋記

地址:西營盤德輔道西188號地鋪

藝術家:SmileMaker.HK




香港絕無僅有的舊式玩具店──三和!一進三和就像去了商場大型玩具鋪,實在太大喇!鋪頭的玩具好像模型展覽館,全部大有來頭的!店員對每個模型產品都相當熟悉,模型車迷必須來一趟這裡!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鐵閘作品很有意思,由於店鋪名稱「三和」代表「天地人和」,所以畫有代表「天」的飛機、太空;代表「地」的玩具火車,同時紀念最喜歡火車的已故老闆;和代表「人」的三位重量級資深店員,他們更和老闆娘好像一家人般,感情深厚,作品又怎麼能少了他們!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三和玩具公司




現在很多朋友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山貨店」?其實「山貨」就是以藤、草、竹、麻、木等物料的製品,例如雞毛撣子、竹掃把、葵扇、蒸籠...想懷舊一下找回這些竹藤製品或者尋下寶,就要去鄺林記逛一逛!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山貨店在香港越來越少,要在舊區才找得到,店面小但貨品就一應俱全,大部分都時我們以前家中必需品。他們通常都會將貨品放在店外又掛在招牌前,鄺林記就是其中一間所剩無幾的山貨店。作品就畫了各種有紀念價值,但又漸漸被遺忘和被淘汰的本土經典產品。


(圖片源自@itslexaaa的Instagram)


「中式痰罐」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老闆娘鄺太太說,試過有外國朋友來買了2個「痰罐」用來做party的飲品器皿!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鄺林記




你有沒有真正摸過一副「靚牌」:能用十年的手工麻雀!這副精心製作的作品很迷你,但絕對不可以小看師傅的手工呀!公友祥麻雀的高師傅仍然堅持製作手凋麻雀牌,每筆每劃都是由人手親自「刻、鑿、鑽」上,圖案深刻,只只獨一無二!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不少香港人更因為欣賞這門手藝,叫高師傅為麻雀牌凋上特別的字、甚至人名。師傅手起刀落,個性化的作品就隨即誕生。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藝術家姜立如就特意在閘作上記錄低手凋麻雀的過程同「架生」,例如專為凋「筒子」用的十字形手鑽。當上下移動手鑽時,下方的鋸齒鑽嘴就會旋轉,在牌上刻出幾個同心圓。今次閘作更用上綠色做底色,代表住麻雀桌,非常形象!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公友祥麻雀




由員工變店主!真是惜物之人先可以做到。「東昇專業衝印」兩位店主原來以前都是員工來的,店鋪以前主要做相片衝曬,後來數碼科技盛行,生意冷淡,二人開始轉營賣二手相機和配件的生意,在深水埗要買二手相機,東昇人人皆知!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此幅畫作由沙畫大師海潮帶領一班學生共同創作!色彩非常豐富又吸引,仔細看畫作還會發現黑色的線圈,代表店主最重視的菲林,希望在香港推廣菲林攝影。當然不能少街坊們最愛的貓貓,除經常在店外做生招牌,鐵閘畫裡也會出現牠!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東昇專業衝印

地址:深水埗荔枝角道333號B2

藝術家:海潮 Choy Kam Chiu、四位來自寧波公學的學生




所謂「工業用單車」,就是配有「貨架」的運貨單車,運送石油氣、外賣,都用這款專業車!而「榮興」店主鍾先生就是以修理工業用單車為主業。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藝術組合Smile Maker在鐵閘上以豐富色彩繪畫單車車輪,以表達修理單車並不是一門沉悶單調的工作。而每一件零件,好像單車鏈、齒輪同貨架,無論大小都是無可取代!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榮興單車

地址:旺角渡船街250號

藝術家:SmileMaker.HK




當年著利工民=著名牌!五十年代,存起1/5工資買利工民「汗衫」是好多人的目標,全因它耐穿、吸汗力特強。上一代人生活艱苦,典押一件利工民金鹿牌線衫甚至可以換全家一餐溫飽。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一間老店九十幾年曆久不衰,利工民正正代表著當年香港就是一個實而不華的時代。據說還會有老顧客指定將來著壽衣都一定要穿利工民,作為身份的象徵!


(圖片源自@loshunhk的Instagram)


香港利工民織造廠




「白鐵」工程,即是表示以鐵片製成的產品,當中分白鐵、鋅鐵喝不鏽鋼幾種。經常見到師傳舉起手逐下逐下這樣「啪骨」,好像鐵閘畫作中謝先生以「木拍」製作鐵器的情景,全人手製作,每一下都是功力所在!


(圖片源自明周文化)


鐵器產品例如有水桶、信箱及錢箱等。通常是因應顧客要求師傅先會以人手特別訂製,大量生產的鐵器成品基本上都交由機器處理,鐵閘畫作就記載住香港白鐵曾經是全人手製作的工藝行業。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勤記不鏽鋼工程




以前的香港,衣車是不少香港人的求生工具,好衣車製成著香港,國興針車一定有極大貢獻!國興針車公司賣的並不是衣車,而是自行生產的工業衣車零件!創辦人高老先生本身是一位修理衣車的師傅,一步一步創業,並國興堅持保持高品質好服務!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閘作分別捕捉了他們平日仔細檢查和修理衣車的畫面,帶出他們一直用心設計不同款式的衣車零件,配合製衣的需求,背後還展現出香港人不斷創新的精神!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國興針車公司

地址:深水埗荔枝角道103 - 107號

藝術家:Smile Maker




一入店內,老闆和大黑狗都好嚴肅地坐在店內,但當你走近王老闆,就發現原來他在專心地為家具凋上花紋。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令人驚訝的是,一直以為用機器「啤」出來的高難度圖案原來是王老闆親手凋出來的!老闆還自豪地逐一介紹他的作品和酸枝花梨傢俬地文化。這個時候,黑狗Woody亦變得熱情到不能抗拒緊跟其後!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古色古香、充滿氣派的中式木製傢俬,如今只算是比較小眾。不過上海街偉興酸枝花梨傢俬的老闆,這三十幾年來都仍然充滿熱情,售賣中式古典傢俬,務求讓這些傳統工藝品可以繼續流傳下去!


(圖片源自@城巿閘誌的Facebook)


偉興酸枝花梨家私




舊時的蔗汁鋪就是貼地版的「Café」,街坊閒時在這裡談天說地,一起看看電視、聽聽歌。還未有中環扶手電梯時,徒步上半山走到氣喘,生津解渴的蔗汁更是一絕。


(圖片源自@ravinhot的Instagram)


同區涼茶鋪都因加租、收樓或後繼無人相告結業,只剩下公利一間做法正宗的蔗汁鋪。他們仍堅持蔗汁絕不落糖、放通宵,也沒有為了將自家製品放上超市貨架而添加防腐劑。這份良心的「人情味」正正是公利的迷人之處!


(圖片源自@hungry.bunnybunny的Instagram)


公利竹蔗水


想看更多鐵閘畫作品嗎?戳這裡!:香港舊區情懷:20間小店借鐵閘塗鴉給你講故事!或者下載「城市閘志」APP瀏覽!



相關焦點

  • 不一樣的香港塗鴉文化:鐵閘畫背後的社區小故事!
    ,形成一種與眾不同的社區文化,用香港的街頭塗鴉藝術去表達20個社區小故事,十分用心!40多年,由兩兄弟經營,從父親那裡繼承下來已經35年了,店裡的裝修從未變過。」之稱,所以鐵閘畫上就是老闆娘人像,令街坊見閘如見真人。
  • 香港舊區情懷:20間小店借鐵閘塗鴉給你講故事!
    很多香港舊區都備受遊客和文青愛戴成為打卡熱點。舊區之迷人,是因有著說不盡的故事。之前有藝術組織聯同藝術家成立「城市閘志」項目,在港島灣仔、上環、西營盤等地的二十間的小店鐵閘塗鴉,呈現店主個性或店鋪故事,每店都有一個量身打造的「鐵閘藝術」,更建立了大家的共同回憶。
  • 中國塗鴉文化聚集的香港,背後也有你不知道的人間煙火!
    塗鴉,則是當下年輕人最喜愛藝術方式之一。它起源於美國街頭,隨著時代的發展,塗鴉逐漸變得更有意義、有內涵,受到了大眾的喜愛。作為中西方文化的交匯點,香港走在中國潮流的最前端,塗鴉文化在這裡也非常盛行!不僅每年舉辦主題不同的街頭塗鴉藝術展等活動,甚至香港城市大學還為此出了一本《塗鴉香港》的讀物,以另類角度解讀塗鴉文化背後的多元香港。
  • 當「鐵閘繪畫」與「地道美食」發生碰撞,香港這些街頭老店再也低調不起來啦 | 冒泡旅遊
    ▲香港本土藝術家在鐵閘上繪畫陪伴著香港人成長的幾十年春秋有的老店仍舊採用著「香港特產」的通花鐵閘這次讓我們沿著藏於香港大街小巷的「閘畫」放慢腳步,找尋香港的地道美食和情懷但他非常支持鐵閘塗鴉,更說:「遊客都知是老字號,不用畫得傳統。九記的精神就堅持做好品質,做好牛腩,我的嘜頭(大頭)就是九記故事。而且上環特色是個新舊融合、中西合壁的地方,可以畫得有趣味點。」
  • 跟隨街頭塗鴉,感受最放肆不羈的香港.
    但其實香港獨特有趣的文化真的太多今天,小雲就帶著你,跟著街頭塗鴉另類解讀塗鴉文化背後的多元香港感受香港最放肆不羈的一面!關於塗鴉文化漸漸地,塗鴉形成了一種社區文化,是城市的最佳造型設計師與革新者。當一切廢舊的、失去地位的、微不足道的、隱秘的建築得到塗鴉寵幸,這些廢墟猶如獲得新生,而且越偏僻的地方越巧妙,越冷門的地方越驚喜。香港為何會有這些塗鴉?又是由哪些人畫的呢?
  • 新一波香港打卡勝地來襲,周末走起,下一個網紅就是你!
    十七萬港漂都在這兒提到街頭塗鴉,你就只能想到塗鴉牆嗎?
  • 香港丨當地人票選的心水の景點,請收好這份小眾的香港玩法!
    而小飛君眼中的香港,與奢侈品和米其林無關,卻可能藏著你從未聽過的小眾玩法!Ins鍾愛的公共屋邨與塗鴉街讓你拍出驚豔大片和二次元世界比起繁華都市,小飛君更愛香港極富創造力和充滿色彩的一面,所以也想帶你去發掘一些有意思的小景點,它們或許已經火爆ins,或許還未被遊客發現,卻都有可能是極佳的拍片勝地!
  • 狂奔48小時,帶你認識不一樣的香港
    是不少90後的童年回憶能看到如此有趣的漫展真的非常難能可貴成為許多攝影愛好者打卡的景點之一南山邨深受香港文青的青睞三個遊樂設施恰好設在兩邊成為經典的網紅取景地之一沿著階梯走到街尾便會看到出鏡率最高的塗鴉塗鴉通過鮮豔的色彩刻畫著老香港的城景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拍照
  • 塗鴉皇帝:曾灶財
    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九龍皇帝:曾灶財書法家易斐同意曾灶財作品是香港文化一部分,值得尊重,但被指「難登大雅之堂」。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認為曾灶財代表香港基層本土文化。雖然早前大部份塗鴉已被政府清理掉,但在曾去世的消息公開後,香港特區政府表示不會清除現時遺留下來的塗鴉作品,並會考慮保存的方法。
  • 看完這幾個香港小眾新潮景點,我又想出去浪了!
    十五萬港漂都在這兒港漂這幾年,圈妹照著各種 「最全香港旅遊指南」 把香港景點轉了個遍。
  • 【香港旅遊】這些小眾的地方,去了絕對不後悔!
    圖書館、咖啡廳、料理教室…上百家創意店鋪,時不時舉辦的藝術展覽,也吸引了一批文藝騷年們過來打卡。屠宰場的華麗轉身:牛棚藝術村◆地址:九龍城區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的前身是戰前屠宰廠和檢疫站,也是香港地區僅存的百年屠房建築
  • 元旦民陣遊行-(美心旗下店鋪遭搗亂,星巴克更被汽油彈襲擊)
    銅鑼灣道分店的Starbucks,店鋪所有玻璃都被打破,玻璃碎落一地民陣今日舉行元旦日大遊行,惟至傍晚時分被警方要求「腰斬」。民陣今發起主題為「毋忘承諾、並肩同行」的元旦遊行,入夜後,港島多處爆發衝突,警方多次施放催淚彈驅散人群。
  • 他自號香港「渠王」,留下塗鴉無數,被稱為下一個「九龍皇帝」
    留心看香港的公共設施和燈柱,你就會注意到那些水管工、電工和其他修理工留下的手繪廣告作品。其中有一位特別引人矚目,上面寫著「通渠水喉」,並隨附電話號碼與其大名:渠王。在牆上的「渠王」的手寫廣告,攝於彩禧路和彩霞道交界如果你住在香港,那你定必見過「渠王通渠免棚92263203」的手寫廣告塗鴉。
  • 香港鬧市之外的「隱世景點」…你去過幾個?
    以下是香港網友們齊齊推薦的香港十大打卡聖地。1.樂華南村這個熱門景點由很多個藍圈圈組成,塑造出來的空間感頗有時光隧道氛圍,就像身歷科幻電影,是近年許多年輕人喜愛的香港景點。4.嘉鹹街壁畫大概5公尺長的塗鴉牆,彩繪著老香港的建築、香港的生活型態,《重慶森林》裡梁朝偉扛著菜和王菲一起走的就是這個地方。
  • 網紅打卡的香港熱門新地標,還沒出現在你的照片裡嗎?
    ,成為你照片裡的美好風景,也成為舌尖上的獨特印象。TVB裡常見的公屋,其實就是廉價出租屋,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買不起樓的人大多都會選擇租賃公屋。而港島的鰂魚湧,有這樣一組樓群,主要特點就是——舊到發黴、激起你的密集恐懼,以及老房子們的平均年齡,大概有50歲。但是,這三件事結合在一起,就成為了這裡紅起來的最主要原因。
  • 他自稱香港「渠王」,通渠幾十年,卻留下塗鴉無數,被港媒稱為下一個「九龍皇帝」
    留心看香港的公共設施和燈柱,你就會注意到那些水管工、電工和其他修理工留下的手繪廣告作品。其中有一位特別引人矚目,上面寫著「通渠水喉」,並隨附電話號碼與其大名:渠王。在牆上的「渠王」的手寫廣告,攝於彩禧路和彩霞道交界如果你住在香港,那你定必見過「渠王通渠免棚92263203」的手寫廣告塗鴉
  • 藝遊社區,香港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在三月,世界頂尖的表演藝術精英將聚集香港,呈獻豐富多元的節目。從進駐黃金地段的國際級藝壇盛事、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節目、乃至於社區內的本土創意,形形色色的藝術活動遍布不同社區角落,讓你的香港藝術之旅充滿意外之喜。因此,無論是傾心前沿國際藏品的「挑剔食客」,還是鍾情社區藝術的「美味探險家」們都能在三月的香港找到屬於自己的打開方式。
  • 一幅塗鴉900多萬,班克斯憑這30幅畫,成為「塗鴉之王」
    在近幾年中,尋找班克斯成為一項活動,人們通過種種證據找到了許多個班克斯,有人說他的真實姓名叫戈登·班克斯,也有人說他的名字應該是羅賓·岡寧漢姆,出生於1974年,父親是一位影印機的技工。為了真的能找到班克斯,甚至,還出動了多位偵探、科學家、物理學家聯合調查,無論結果如何,班克斯的真實身份早已對人們來說並不重要了。欣賞他的塗鴉作品,從中得到一些觸動就足夠了。
  • 刷爆ins的拍片聖地、當地人私藏的心水清單,請收好這份有料又小眾的香港玩法!
    而小飛君眼中的香港,與奢侈品和米其林無關,卻可能藏著你從未聽過的小眾玩法!Ins鍾愛的公共屋邨與塗鴉街讓你拍出驚豔大片和二次元世界比起繁華都市,小飛君更愛香港極富創造力和充滿色彩的一面,所以也想帶你去發掘一些有意思的小景點,它們或許已經火爆ins,或許還未被遊客發現,卻都有可能是極佳的拍片勝地!
  • 2018年後,松陽人去香港直接從麗水坐高鐵!!而且只要8小時!!
    四四方方的祖堯邨,看上去就像是一幅藝術畫一樣,並且配色真的讓人很愉悅!身處這樣的平行世界裡,無論是怎樣的構圖和怎樣的距離都能把你拍好看!在香港這樣一個有著極其酷炫塗鴉和彩繪的城市裡,不拍照真的很浪費!這裡的街頭塗鴉壁畫多集中在中上環和深水埗一帶。遊覽上環壁畫街如尋寶一樣,神出鬼沒的出現在鐵閘上,後巷裡,店鋪外牆……各種畫風的塗鴉,帶你分分鐘穿越到二次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