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華裔女飛行員張瑞芬

2021-02-11 美國駐華大使館

張瑞芬與卡德瓦拉德握手(照片:公有領域)

她是在美國第一位拿到飛行執照的亞裔女飛行員,曾被川普總統稱為亞裔女性先驅而點名稱讚,但她的名字卻鮮為人知,這位華裔就是張瑞芬(Katherine Sui Fun Cheung)。

1932年4月2日的《聖克魯斯晚報》(Santa Cruz Evening News)刊登了一幅照片,照片上是穿著全套飛行服的張瑞芬與芝加哥女孩飛行俱樂部主席阿黛特·卡德瓦拉德(Ardette Cadwallader)握手的照片,照片標題稱張瑞芬為第一位華人女飛行員(She’s First Chinese Aviatrix)。當天張瑞芬經過嚴格考試,獲得了飛行執照,據媒體報導,她不但是第一位獲得美國飛行執照的華裔女性,也是第一位亞裔女性。

張瑞芬獲得飛行執照引起美國媒體的關注,不僅僅是因為作為少數族裔的中國人在30年代的美國受到種族歧視,而且作為女性,也受到普遍的性別歧視,她能在當時男性佔絕對主導地位的航空界獲得一席之地,令人刮目相看。駕駛飛機上天在30年代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而在獲得飛行執照的美國人中,大約只有200來人(佔總數的1%)是女性,張瑞芬能成為這些女性中的一員,實在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川普總統在2017年5月的亞太裔傳統月文告中,就稱讚張瑞芬「為成千上萬的女性成為飛行員開拓了道路」。

1904年12月12日張瑞芬出生於廣東恩平,父親是商人,張瑞芬在廣州長大,先後就讀真光女校和培道女子中學,畢業後考取教育部赴美留學資格,1921年17歲時前往美國學習,在加州的幾所大學修讀鋼琴課程,並進入南加州大學(USC)深造,她的家人也隨她來到美國。父親張舜炳在美經商,張瑞芬後來嫁給了父親的商業搭檔喬治·楊(George Young),但保留了自己的姓,沒有取用夫婿的姓,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汽車在美國開始普及,張瑞芬的父親常常帶她到洛杉磯附近的機場學開車,看到飛機的起落,張瑞芬就動了學駕駛飛機的念頭,她在晚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想飛上藍天,於是我就做到了」(I wanted to fly, so that’s what I did)。

張瑞芬第一次上飛機是得到堂兄的鼓勵,坐堂兄駕駛的飛機,她的丈夫也很支持她學開飛機,僅僅經過12個小時的飛行訓練,張瑞芬就獨自一人駕駛飛機升上了天空,並於1932年4月2日獲得駕照,以後又成為特技飛行員。在張瑞芬的飛行生涯中,她多次參加各種長途飛行競賽,以優異的成績得到同行的尊重,並成為99俱樂部(Ninety-Nines,也稱The 99s)的成員,這個俱樂部是由女子飛行員組成的,成立於1929年,世界著名的女飛行員阿梅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Mary Earhart)曾擔任過俱樂部主席。張瑞芬加入該俱樂部後,結識了當時許多有名的美國飛行員,包括林白(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羅斯科·特納(Roscoe Turner)以及潘喬·巴恩斯(Pancho Barnes)等。

在張瑞芬的飛行生涯中,她曾多次飛到華人聚居的城市發表演講,鼓勵更多的女性學開飛機,她在演講中曾表示,沒有任何理由說華裔女性不能像其他任何人那樣成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她告訴大家: 「我們駕駛汽車,為什麼不能駕駛飛機?」

1937年抗戰爆發後,張瑞芬在美國也積極為抗戰奔走,當時華裔捐贈7000美元購買了一架瑞安ST-A型教練機(Ryan ST-A),希望張瑞芬飛往中國並教中國志願者如何飛行,為抗戰出力。然而,當飛機買來停在機場、大家興高採烈參觀新飛機時,張瑞芬的堂兄,也就是第一次帶她上飛機的那位堂兄,大概是太興奮了,當著大家的面坐上新飛機升空,但不一會飛機突然衝向地面墜毀,張瑞芬的堂兄當場遇難。

幾年後,張瑞芬的父親臨終前告訴她,不願意讓女兒再面臨飛行的危險,並要她保證再也不會飛行並照顧祖母,為了父親,張瑞芬只得答應了。經過十多年的飛行,張瑞芬在38歲時終於不再坐進飛機駕駛艙、不再飛行而以經營花店為生。在張瑞芬做出這樣的決定時,有三件事起到深刻的影響:埃爾哈特首次環球飛行在太平洋上空失蹤、堂兄的墜機悲劇以及對父親的承諾。

作為亞裔女飛行員先驅,張瑞芬的名字被列入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則稱她為「中國的埃爾哈特」。2003年張瑞芬在家中去世,享年98歲。

2016年由梅展鴻(Ed Moy)導演的紀錄片《航空女傑:張瑞芬》(Aviatrix: The Katherine Sui Fun Cheung Story)詳細回顧了張瑞芬的一生,尤其是她在20世紀30年代戰勝種族和性別偏見、成為一名飛行員的動人經歷。

相關焦點

  • 張瑞芬: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家,一飛沖天女豪傑——張氏名人
    簡介張瑞芬, 一飛沖天女豪傑----林肯航空學校的第一位女生成就提起馮如,人們並不陌生,早知道他是我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飛機製造家、飛行家,是我國近代航空事業的創始人和開拓者。而在馮如的故鄉恩平,還有一位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蜚聲海內外的我國第一位女特技飛行家、美籍華人張瑞芬。這位巾幗豪傑,於1995年在美國慶祝婦女獲得選舉權75周年紀念活動中,得到美國政府的表彰,美國郵政局以張瑞芬於1931年穿著飛行服的英姿照片作設計圖案,印成紀念首日封發行(如下圖,紀念封的中英文籤名為張瑞芬親筆所寫)。
  • 【恩平故事】第一個華人女特技飛行員張瑞芬的傳奇故事!
    但抬頭看到天上來去自由的飛機,張瑞芬漸漸產生一個念頭:開車不夠,我要開飛機!看似異想天開的「飛天夢」在張瑞芬心裡紮下了根,得知廣州航空學校以「女子難為飛將軍」為由,拒絕女生飛行,更讓張瑞芬堅定夢想:「我找不到任何一個理由,為什麼中國女性不能成為像其他人一樣,成為優秀的飛行員?我們能開車,為什麼不能開飛機?」
  • 我國一女飛行員,突然駕機降落美軍基地,亮出證件後受到盛情款待
    導語:我國一女飛行員,突然駕機降落美軍基地,亮出證件後受到盛情款待我們知道,飛行員必須經歷過很多磨難和訓練,最終才能夠成為更優秀的人。在人們的印象中,飛行員一般都是男性居多,包括航天員也是如此,這是他們需要穿上特定的一種抗荷服,這會讓人體下半身形成一種更大的壓力,這就是軍隊中少有女飛行員的原因。所以,也代表女性飛行員要承受更多的壓力。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一位非常出名的女飛行員,她曾經開飛機闖入了美軍基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女飛行員誤闖美軍基地,掏出一證件後,馬上受到盛情款待
    早期女兵更多是在醫療崗位以及後勤崗位上工作,如今已經開始進入前線部隊,湧現出王牌女狙擊手、女炮手、女飛行員等立下一定功績的名人。而在這裡面,要說最為出色的女飛行員,非張瑞芬莫屬,她的成就比很多男飛行員都要高,不少人都已她為榜樣,竭盡所能地想超越她。
  • 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張瑞芬家庭:農家人的幸福追求
    因為文化大院不是盈利的,所以大院沒有任何收入,所需道具、服裝、樂器也只能由張瑞芬自己花錢置辦。經過11年的艱辛努力,張瑞芬共自籌資金17萬餘元,購置表演服裝430套,樂器道具100多件,演出設備200多種,建綜合活動室一個。張瑞芬還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文化大院活動制度。        張瑞芬在農村發展文化事業及文化惠農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蓮舫:她是日本的「希拉蕊」,也可能是第一位華裔女首相
    而其實這位蓮舫是第一位日本政壇的華裔政黨黨首,之前還曾經做過鳩山內閣的內閣大臣,甚至一度被傳有可能成為日本首位華裔首相,那麼這位蓮舫議員到底有啥本事呢?01.剛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民主黨的眾議員力薦她參選2004年度的日本參議院選舉,蓮舫首次參選就創造了高票神話,不僅是旗開得勝還創造了92萬多張的選票記錄,成為日本國會成立以來第一位華裔參議員。
  • 周信芳之女周採芹:第一位華裔邦女郎 兩次出演007
    圖片說明:周採芹與母親裘麗琳  即使不提父親周信芳,周採芹本身也是一個傳奇——她是倫敦皇家戲劇學院首位華裔學生(多年後成為該院首位華裔院士);她是1960年代紅遍倫敦西區和百老匯的「身高一米五的炸彈」;她是第一位華裔邦女郎
  • 女飛行員餘旭,第一位駕駛「殲十」的女性,犧牲後36萬群眾送行
    餘旭就是這樣的女兵,她是一名女飛行員,也是首位殲十女飛行員。2016年11月12日,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因為飛機出現技術性問題,餘旭最後跳傘失敗而犧牲,年僅30歲。1986年,餘旭出生於四川崇州,她的家庭條件不算很好。看著操勞的父母,餘旭養成了獨立的好習慣,她很懂事,自己的事情從來不去麻煩別人,是默默努力的好女孩。
  • 美國漫畫史上第一位華裔超級英雄,為何沒法露臉?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美國漫畫的黃金時代,一位神秘英雄——青龜俠在刊物《熾熱漫畫》中登場。
  • 僅有的這幾位臺灣女飛行員被稱為「嬌娃」
    中國空軍現有352名女飛行員,其中三代機女飛行員僅有3人(另有1人犧牲)但具體到女飛行員問題上,臺灣空軍比起自己的「老師」美國空軍,實在是過於保守和小氣了。不知這些「繼承了正統中華文化」的文字工作者是怎麼將「嬌娃」和第四代戰鬥機女飛行員聯繫在一起的。如果說臺灣社會仍然把「保衛」他們自己的戰鬥機女飛行員看作是「嬌娃」,那麼所謂「中華民國空軍軍人」乃至「中華民族戰鬥機女飛行員」的尊嚴感和使命感又從何體現呢?
  • 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16歲紅遍上海灘,她拍的電影都是經典
    在那個飛行員不多的年代,我們國家更是難尋會飛行的人,尤其是女飛行員,她是我們國家第一個女民航飛行員,也是第一個駕駛過軍用飛機表演的女飛行員,這是很了不起的,要知道即便到了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全世界擁有女飛行員的也只有蘇聯空軍和美國陸軍航空隊,可以說李霞卿是開軍用飛機比較早的女性了。
  • 我和我的祖國原型人物故事 女飛行員原型與宋佳演的誰
    我和我的祖國原型人物故事 女飛行員原型與宋佳演的誰  《我和我的祖國》護航原型人物是駕駛殲-10戰機飛過天安門上空的兩名女飛行員何曉莉、盛懿緋,以及另兩名作為「備飛」的女飛行員餘旭和陶佳莉。  我和我的祖國護航原型  《我和我的祖國》護航原型人物是四名女飛行員何曉莉、盛懿緋、餘旭和陶佳莉。
  • 日本未來第一位華裔女首相?讓安倍頭疼的蓮舫,到底是何來歷?
    在日本境內,有不少華裔,他們憑著自己的能力,在異國他鄉站穩腳跟,有些人甚至還進入政壇成為了高級幹部,即便是在政府部門也有一定話語權。日本民間普遍認為,蓮舫有可能是未來的首位華裔女首相。這個讓安倍頭疼萬分的蓮舫,究竟是何來歷?
  • 空戰史上最偉大的王牌女飛行員,史達林格勒的白玫瑰
    被這種毫無情面可言的情況籠罩下的前蘇聯,就湧現了許許多多偉大的戰鬥機飛行員,他們當中有男有女,英雄輩出。上圖為前蘇聯戰鬥機飛行員ЛидияВладимировнаЛитвяк(俄語),英文名為Lydia Vladimirovna Litvyak,這位英姿颯爽的女同志就是其中非常明顯的一個例子,她是前蘇聯首位王牌女飛行員,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戰功赫赫。
  • 從上海灘當紅女明星,到藍天上架著飛機的女飛行員
    之後李旦旦又參演了《天涯孤女》、《木蘭從軍》等片,三年拍了七部電影,成為當時名噪一時的當紅影星。不滿足於此的李霞卿第二年又轉到了美國波音航空學校深造,在那裡,她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勤勉地學習氣象學、機械學、導航學等各類複雜課程,終於以全優的成績成為美國波音航空學校畢業的第一位女學員。學成歸國後的李霞卿,決定用自己的特技飛行表演,喚起國人對航空事業的關注。她架著飛機在上海的上空進行飛行表演,引起巨大轟動。
  • 我國第一位女太空人,為何回到地面就很少有消息?現狀令人羨慕
    世界第一位女性太空人是來自蘇聯的一位姑娘,叫做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中國第一位女太空人是一位來自河南的姑娘,叫做劉洋。經過千人競爭最終脫穎而出,她和隊友景海鵬、劉旺一起乘坐神州九號火箭前往外太空和天宮一號對接,經歷了十三天的飛行成功完成任務最後返回地面。
  • 第一位女太空人劉洋成名後失蹤,真正的原因是傷心
    「只要堅持到最後,推開窗外,就會發現你的玫瑰正在盛開,作為女飛行員,祖國的藍天就是我心中神聖的。」--劉洋  中國第一個太空人楊利偉拿下了神舟7成功飛向太空。  在促進祖國發展的同時,也意味著我國成功已步入「世界大門」的航天大國。
  • 中國首位殲十女飛行員餘旭犧牲,竟被指責女人不適合開飛機
    昨天,一位飛行員的犧牲令整個朋友圈嘆息。 11月12日,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八一飛行表演隊「金孔雀」餘旭,因跳傘失敗,不幸遭遇飛行事故犧牲。目前能飛三代戰機的女飛行員,中國僅有4名,餘旭是其中之一。
  • 第一位駕機起義的臺灣飛行員,飛機被打了200多個彈孔後強行降落
    在兩岸對峙的幾十年裡,有上百名國民黨軍的飛行員駕駛戰機起義,飛回大陸,其中第一位駕機起義的國民黨軍飛行員就是國民黨駐臺灣空軍第八大隊上尉飛行員杜道時。1917年,杜道時出生於山東一個書香家庭,在那個年代裡,能夠當上飛行員的家庭非富即貴,杜道時的家境其實也十分殷實。
  • 陣風戰機成為印度明星,可勁顯擺迎來首位女飛行員,小心血本無歸
    這不,從前只能駕駛運輸機之類的女飛行員,現在,駕駛戰鬥機也不在話下。 根據《今日印度》的消息,我們得知印度空軍中唯一裝備了法國陣風戰鬥機的軍隊,也就是號稱「金箭」的第17中隊,將會迎來第一位女性飛行員。但是目前,該戰鬥機中隊的成員依然全是男性。 目前,印度空軍一共有8名女領航員和10名現役女飛行員,但是,印度空軍共有女軍官1875名,所以數量真的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