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7:22 |美術報
12月13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濟南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美術館、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濟南市美術館協辦的「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正式向公眾開放。本次展覽是山東省近年來參展作品最多、展覽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美術展覽。
「和」是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全球面臨巨大挑戰的今天,更需要用藝術上的和諧去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這一主題也得到了全球各地藝術家的廣泛回應和支持。
開幕現場
領導嘉賓與各國兒童同臺啟動展覽開幕
作為山東省第一個由政府主辦的國際雙年展活動,「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堅持學術性、多元性並重,民族性、國際性結合,前瞻性、創新性共舉。邀請了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和山東省美協主席、山東美術館館長張望擔任總策展人。特別邀請了德國哈根奧斯特豪斯美術館館長泰豐·貝爾京博士、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漢斯·德·沃爾夫教授、韓國首爾美術館總策展人高元碩三位具有豐富的國際策展工作經驗和藝術家資源的策展人,組成了國際策展團隊。還邀請了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于洋、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委員楊衛、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孫磊、濟南市美術館副館長徐琳、獨立策展人李振華組成了國內策展團隊。
經過多輪審議,共有來自美國、德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阿根廷、剛果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78位藝術家參展。帶來了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綜合材料、攝影、雕塑、影像、裝置等十餘個門類的596件藝術作品,展現了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對「和動力」這一主題的深入思考與藝術表達。
「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學術研討會現場
立足本土 照鑑未來
12月12日晚,「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開幕式在山東美術館舉行。
本次展覽總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從三方面闡釋了「和」的意涵,一是人與社會的和諧,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三是不同文化之間的和合。他表示,以「和動力」為主題的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正旨在以創新性的文化觀念與學術修辭,跨文化、跨媒介的藝術表達方式,在傳統文化與當代創造之間建立新的關係,揭示當代藝術觀念與中國傳統思想的關聯性,發掘中國本土思想對當代世界的普適價值與文化貢獻力,推動中國藝術更好的根植本土,立足當代,照鑑未來。
展覽現場
山東省美協主席、山東美術館館長張望作為本次展覽的總策展人介紹說:2020年「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分為三個板塊,山東美術館展出提名藝術家作品,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展出青年策展人入選項目,青年策展項目入圍項目以線上方式進行展示。最終,本屆雙年展共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385位藝術家的596組(件)作品參加展覽。其中,提名藝術家132位,參展作品186組(件),包括91位國內藝術家創作的114組(件)作品,以及41國外藝術家創作的72組(件)作品。青年策展項目共有253位藝術家創作的410組(件)作品參展,包括199位國內藝術家的350組(件)作品,以及54位國外藝術家的60組(件)作品。
其中,7個項目為線下實體展覽,共展出91位藝術家的129組(件)作品。作品形式包括繪畫、裝置、影像三大類,所體現出的代表性、創新性、高水準是本屆雙年展的顯著特徵,反映了當今國內國際美術的整體面貌和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也體現了我們舉辦雙年展的初衷——就是用當代藝術的表現方式,詮釋中國優秀傳統思想理念,使人們更加全面了解藝術的多樣性表達,不斷滿足人民大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據初步統計,本次參展的作品有近一半是首次在國內展出,約1/3的作品是圍繞本次展覽主題全新創作,很多作品中都融入了濟南或山東元素。而且,相較於以往的傳統美術展覽,本屆雙年展將展出大量裝置和影像類作品,人工智慧、虛擬與現實技術、生態藝術、沉浸式空間等新技術和新手段在作品展示中的運用,將為觀眾帶來震撼的交互體驗。
井士劍 生態紀 1500×500cm 宣紙、布、油墨等
井士劍接受記者採訪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井士劍的參展作品《生態紀》是本次展覽中尺幅最大的作品之一。據井士劍介紹說:「這幅作品創作花了將近一年時間,與其說是一幅版畫作品,不如說是採用了版畫技術的繪畫作品。作品關注於生態,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社會發展的未來。藝術家不應該僅僅沉迷於表達個人趣味,更應該關注這個時代,關注深層次的創作。像本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提出的「和動力」這樣一個概念,十分切合當下形勢。「和動力」凝聚了中國思想文化的精髓,本屆雙年展更是凝聚了世界文化和世界智慧高度有水平的一個展覽。」
高世強 山水宣言2.0雲山六章 多媒體影像裝置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高世強回憶當初接到主辦方邀請時,直言「沒想到」。作為一名山東籍藝術家,高世強從二十幾歲離開山東求學之後和山東的關係僅僅是回家探望父母,並未產生藝術的關聯。高世強告訴記者:「儘管山東是書畫大省,當代藝術方面一直空缺。第一次收到邀約時我都不相信。我的作品裝置比較複雜,幾塊大屏幕運輸、擺放都有一定難度,專業投影儀的調試也十分費工夫,布展難度較高。今天展示在觀眾面前的效果我感覺到非常滿意,作品得到了完美呈現。」
本次展出的作品《山水宣言2.0:雲山六章》體現了高世強對中國山水精神的理解。有感於當下許多當代藝術作品太過於觀念化,缺乏反覆吟詠的魅力。高世強轉向中國傳統中求索,在他看來作為一種世界觀、宇宙觀,和西方的焦點透視完全不同,和自然強調物我一體,和大自然融在一起,去個性化的方式,和西方強調個性完全相反,如果沒有異族入侵的話我們和大自然的關係是非常和諧的,不會出現現代性的危機。這件作品體現出了他選擇用當代媒介追尋中國傳統文脈的創作取向。
展覽現場
揚青春之風 展和合之美
「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展於12月13日—2021年3月12日在濟南市美術館展出。
青年策展論壇現場
12月13日上午在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舉辦了「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展啟幕活動。啟幕活動結束後在一樓學術報告廳舉辦「青年策展論壇」。論壇將圍繞《人類情感與機器情感》、《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新工筆的邊界與秩序》、《「從『地域』到『場域』——『藝術在他方:當代藝術的遊牧』策展的定位與思考」》、《同胚——山東當代藝術切片研究展》、《我們今天需要什麼樣的水墨藝術》、《「世界世界著」——當代創作與社會文化參與》等主題進行學術交流。
青年策展論壇現場
青年策展項目的設立既是對雙年展結構的一次有益嘗試和創新,也為國內青年策展群體提供了機遇。青年策展人前沿、創新的策展視野為雙年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和新銳的視角。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數字媒介與實體空間的互相補充、多維交融,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地域限制,拓寬國際交流渠道,廣泛吸引藝術創作、藝術策劃、藝術產業等領域優質力量參與到雙年展項目中來。交互性和參與性也將貫穿到觀眾參觀的體驗中,裝置類作品注重與觀眾的互動,將在觀賞形式上給予觀眾最大程度的沉浸體驗。
項目共有7個線下實體展覽項目和12個優秀提名項目作為線上展示。
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專業畫家、青年策展人韓瀟作為「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展啟幕活動的主持人,同時也是「今日之往日——當代水墨藝術新世像」單元的策展人,向記者分享了參加這次展覽的感受。
韓瀟介紹說:「『今日之往日』單元邀請的大都是山東本土的藝術家,以及一部分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山東籍藝術家。雙年展主題『和動力』,『和』作為從儒家文化提煉的概念,包含了許多積極的意義,諸如和睦、和美等。籌備階段我們一直在思考怎樣在展覽中體現山東當代水墨發展現狀。當時考慮到水墨作為中國藝術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元素,我們始終在考慮如何以水墨為契機展現立足於傳統向現當代延展的思路。我們這個展覽就是這個方向的一個研究展。架上繪畫相較於裝置展覽和影像展覽有其獨特的魅力,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可能更易於接受。希望在這次展覽中把山東傳統優秀文化藝術呈現到大家面前。」
領導嘉賓合影留念
160793775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