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被質疑網上「崇洋媚外」,以前只講中文,現在卻一口英語

2020-12-23 世紀青年

作為華語21世紀影響力最大的歌手,周杰倫出道以來的19年,可謂是華語樂壇起伏最大的19年。

在周杰倫出道之前,華語音樂基本以輕旋律、重歌詞的芭樂情歌為主,90年代人們說聽到那些經典的港臺歌曲,也大多數是改編自日韓,甚至歐美歌手的作品,某買曲版權,然後填上中文歌詞。而周杰倫的出現,是徹底改變了這種芭樂情歌的現象。

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範特西》,專輯內10首歌曲的曲架構,幾乎都是顛覆此前華語音樂所習慣的曲調方式,編曲的機構更是華語音樂前所未有的存在。《範特西》所帶來的劃時代的新風格,也讓周杰倫從此走上了巨星之路。

周杰倫出道至今,多年過去,雖然華語樂壇也新人輩出,但周杰倫則一直處於華語流行樂的頂端位置,19年來其作品更是對華語音樂影響深遠。

在音樂方面周杰倫不僅一直都強調中國風,不斷地告誡後輩要做出好的華語音樂,而非一直模仿日韓或歐美的音樂風格。周杰倫本人也非常的愛國,多次慈善捐款,在採訪中述說著自己對華語音樂中國文化的認知。

但就是這樣一個在華語樂壇,華語音樂早已成為時代符號的音樂人,周杰倫卻因為自己的個人社交平臺引發了不少爭議。一個周杰倫「崇洋媚外」的話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在各種論壇之中。

周杰倫在內地的社交網絡上,除了某平臺的小視頻帳號,一直都沒有開通的個人社交帳號。周杰倫唯一的社交平臺就只有在 Instagram(Ins)上,周杰倫引起爭議的重點,也是因為在Instagram的社交帳號。

周杰倫在INS的社交平臺上,所展現的是自己的日常生活,但卻被指一副「慕洋」的面孔,因為周杰倫的社交帳號除了個人的演唱會以外,幾沒有任何關於中國的任何照片,所上傳的皆是世界各地日韓歐美國家的風景照,以及自己昂貴的跑車名表和各種大量的奢侈品,INS上的發文也絕大部分都是英文。

以往周杰倫在內地的綜藝媒體上一直都大談中國文化,卻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帳號上不見半點國內的影子,所見大多都是奢侈的英倫生活和日本風景。這是讓許多人接受不了,從而出現了周杰倫「崇洋媚外」的話題。

在周杰倫的老歌迷貼吧,身為周杰倫老歌迷貼吧的小吧主也曾開貼公開談及過此事,並且列舉了周杰倫種種「雙標」的表現。例如周杰倫在巴黎演唱會上唱了一首《學貓叫》,在內地演唱會中則是據唱這類歌曲,除了錄製綜藝節目以外,也從來不來內地。

周杰倫崇洋媚外的話題,也不是一時出現,在百度的搜索詞條中相關的信息量是高達63萬。

其中最引起關注的,便是早年周杰倫一直倡導大家不要崇洋媚外,而他自己是中國人也一直喜歡說中文,所以英文不好,而如今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平臺上,卻幾乎都是英文的自我介紹;周杰倫也為自己的兒女各自取了英文名字,甚至連周杰倫的妻子,也成為了議論的話題。

崇洋媚外在內娛一直都是一個敏感詞語,尤其是對各種藝人明星來說更是如此。而早已成為華語樂壇現象級人物的周杰倫,出現這類的和「崇洋媚外」有關的話題,也是對他的形象造成了不少影響,畢竟周杰倫在眾多歌迷眼中,已經成為一個青春時代符號的象徵。

在種種爭議以及話題的背後,周杰倫也從來沒有回應過這樣的類似的話題,依然在個人社交平臺上一如既往的分享自己的瀟灑生活。但是在網絡上,這樣的話題卻時常被翻起,在各種貼吧論壇之中被討論,許多人更是將周杰倫定義為「陰陽人」。

作為被譽為華語天王的周杰倫,真實的他是否真的如眾多的話題文章所說,只是為了賺錢才不斷標榜自己的中國人身份,不斷倡導中國文化,然後又在社交平臺上討好別人的文化?

其實無論是崇洋媚外只分享國外奢侈生活,還是關於英文與中文,以及演唱會歌曲而引發的爭議,周杰倫都早已在一次央視的採訪中做出過回應。

周杰倫說,自己之所以接觸年輕人文化,又或者是接拍好萊塢電影,最重要的目的都是為了宣傳自己的音樂,因為音樂才是自己的初衷。他希望世界各大的人,都能夠聽到自己的音樂。

假設周杰倫真的如眾多的爭議所說,是所謂的崇洋媚外那他當初大可不必一次又一次的在在採訪中要歌迷學習中國文化,直接讓歌迷和國際接軌就可以,更不必寫出《雙截棍》《龍拳》《本草綱目》這樣的歌曲,直接如同現在的眾多新生代歌手一樣,推出所謂的和國際接軌的英文歌曲就可以。

至於周杰倫ins社交平臺上的動態分享所引起的話題,在發出質疑的同時需要了解,周杰倫不僅是華語樂壇一個現象級人物,在日韓等東南亞地區,也是一個頂級的音樂偶像,歌迷遍布海外。周杰倫不可能每次更新動態,都只針對國內的關注者和歌迷,而忽略其他地區的喜歡他曲的關注者。

對於藝人而言,社交平臺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自我的媒體平臺,對於周杰倫而言也是於此。而且INS本是的定位也是一個國際社交平臺,並不是中文網,為了能讓更多人了解到自己的消息,用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之一的英語來發文,便是最好的宣傳途徑,周杰倫如今的定位也是希望世界上能夠更多的歌迷,能聽到他的作品。

而其它的爭議,關於周杰倫除了錄製綜藝以外幾乎不出現在內地,只在國外遊玩,這更是一個頗為荒謬的爭議。

在質疑周杰倫的時候,前提更需要了解周杰倫在華語樂壇的影響力。如今一個普通的網絡主播,隨意在街上出現都可能引起他人的圍觀,更別說是在中國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擁有著龐大粉絲群體的周杰倫,每次公開露臉都會迎來各種手機攝影機的焦距。

無論是在國內的哪一座城市,周杰倫的每次公開露面,都會引起眾多歌迷和媒體的圍觀,在這樣的情況下,周杰倫完全不可能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兒女正常生活,甚至還有可能因為粉絲的圍堵造成各種意外。只有在國外一個陌生的地區和環境當中,周杰倫和他的家人才能夠如同正常人一樣生活,而無需躲避不知會從何處出現的鏡頭。

因為自身巨大的影響力,雖然近年來周杰倫沒有發布新專輯,但依然在這個圈子裡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舉一動都會引發無數人關注。也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他的任何小的細節和舉動,都會在網絡上無限被放大,形成各種話題,引發各種討論。

網絡化的普及社交網絡的發達,讓普通人與偶像的距離變得更近,因此公眾對偶像和明星的要求變得更加挑剔,似乎偶像就必須要按照某種模板來生活,必須符合所有的臆想。以至於,明星藝人的一個眼神,甚至句話都會引起爭議。

當人們對一個公眾人物,對一個明星進行抨擊、議論時,或許更應該了解一下其背後的事件實情。周杰倫出道至今,數次登上央視春晚和專題採訪,被邀請到大學演講,參加和捐助各種國內的慈善活動,他的人品和他的業務能力一樣,早已無需質疑。早已不是時代在影響他,而是他在影響著整個時代。

所以在對周杰倫發出質疑的時候,還是希望每個人都能理性,不要被片面的信息帶動情緒,不經思考地說出不負責任的言論。

相關焦點

  • 周杰倫被質疑國內愛國,國外慕洋,歌迷:我們都看錯他了
    這是讓許多人接受不了,從而出現了周杰倫「崇洋媚外」的話題。,而他自己是中國人也一直喜歡說中文,所以英文不好,而如今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平臺上,卻幾乎都是英文的自我介紹;周杰倫也為自己的兒女各自取了英文名字,甚至連周杰倫的妻子,也成為了議論的話題。
  • 為什麼現在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學英語,歷史都不如英語重要嗎?
    現在的孩子十個裡面有九個語文基礎都不如英語基礎紮實,甚至十個有十個的拼音筆順什麼的,完全沒辦法跟90年代的我們相比,因為他們原本應該拿來學語文的時間,被分了一半給英語。第三點:很多人覺得把英語看得這麼重,等於變相培養孩子們崇洋媚外的習氣。這個現象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通存在的。
  • 劉亦菲被質疑崇洋媚外,總是被黑有原因
    最近的劉亦菲還頻頻因發文惹出爭議,甚至被一些網友質疑崇洋媚外對於劉亦菲發英文感謝信的行為,網友爭議也比較大,一派認為劉亦菲事業重心都在國內,那麼就不該用英語發文。另一派則支持劉亦菲,質疑她崇洋媚外的人是另一種角度的黑
  • 周杰倫曾4次公開強調自己是中國人 並呼籲國人不要崇洋媚外!
    周杰倫在音樂上的天賦和才華,相信無需小編我再做贅述。在小編看來,周董身上最讓人感動的一點是他對中國人這一身份的強烈認同和堅守。據小編查閱資料發現,周董至少有4次公開表態過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做個盤點。相信大家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周董在某頒獎晚會上拒絕說韓語的那次。
  • 古力娜扎說英語被狂吐槽,抖森講中文卻各種誇,網友未免太雙標?
    近日她在2019MAMA盛典上用英語為金請夏頒獎,不太流暢的英語口語遭到了網友的瘋狂吐槽。不過有趣的是,在抖森、荷蘭弟這種外國明星說不標準的中文時,網友卻各種誇。造成這種雙標行為的原因,僅僅是「崇洋媚外」嗎?中國人說外語被嘲有些美人,只適合微笑,不適合說話,例如古力娜扎。
  • 全是英文的車內按鍵,真的只是崇洋媚外?你願意換成中文嗎?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的中國車,一輛車上連一個中文按鈕都找不到呢?明明絕大多數都看不懂,還為了一個逼格去整成英文。改成中文它不香嗎?自己人何苦為難自己人。更有甚者,揚言買車只買合資車,不買國產車,崇洋媚外,更可氣的是國內企業紛紛換上英文標識,令人嘆息。看了都頭大的按鍵,需要專門去看說明書。
  • 周杰倫說英語太蘇了!這位天王身上還有多少未知寶藏?
    他,就是周杰倫!周杰倫每一句話在當時,都會成為一種潮流。班裡的男生會學著他說「哎喲不錯哦」;考了好成績會跟別人說「你看我的分數,超diao」;就算英語不及格也會有人說「周杰倫說我們是中國人所以可以英文不好」…… 10多年過去了,這個曾經為英文不好找合理理由的少年,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再出現在熒幕上,已經是一口流利的超蘇英文了~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 明明是中國人,卻在節目上全程飈英語,吳京怒斥:不要和我講英文
    受環境等影響,李安琪自小學習的語言則是英語,而她和李小鵬相識相知都是在國外,就連兩人的婚禮都是在國外舉行。在節目中不難發現,李小鵬和女兒說的語言大多都是中文,而李安琪則是全程英文,這也讓很多觀眾感到了「不適」,便開始在網上大肆的抨擊她。
  • 給你三個必須學英語的理由!
    我們中國很多人排斥學習英語,認為英語又不是母語,學它幹嗎?甚至以學英語就是崇洋媚外、不愛國等藉口逃避英語學習。二、英語是打開世界,自我進階的鑰匙儘管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十幾億人講中文,但我們不可否認英語依然是國際通用語言。隨著我國全方位迅猛發展,國人走出國門的機會越來越多,對於新生一代的孩子們來說,出國旅遊,研學,留學更是常態。
  • 臺北女孩看大陸丨兩岸的崇洋媚外
    以前在臺灣時,最常和臺灣女朋友批評臺灣男孩子的就是,只要看到有漂亮小妞勾著洋人帥哥的手,就會引來一群酸溜溜的男人── 一定是哈人家。。,爛貨!唉,親愛的,自己短藏在心裡就好,幹嘛這樣明目張胆地獻醜──當然這種討罵的話我只會藏在心裡,今天還是第一次公開。
  • 周杰倫和周冬雨因驚豔的英語上熱搜:優秀的人,在不動聲色地努力
    周杰倫因為在最新的綜藝節目《週遊記》中的表現被網友們推上了熱搜。節目之初,相信很多人都是因為周杰倫才來看的,畢竟他的音樂才華,讓無數人為之欽慕,走到哪都是妥妥的自帶流量。這次在節目中,很多的杰倫粉看到了不一樣的周杰倫,是因為周杰倫的英語讓大家震驚。
  • 中國新歌聲評委稱周杰倫的歌沒營養,引起公憤被要求道歉
    記得之前高考作文還出現過周杰倫的歌。而杰倫的歌不論歌詞編曲都是有很濃的杰倫style,連高考作文都可以用上幾句杰倫的歌詞。對此,網友的內心也是在狂風中凌亂的,這個視頻一出,引起了狗。公憤,大家都要求該評委和節目組像杰倫道歉。有的網友說不是看在周杰倫的面子上,這個節目還有人看?
  • 如何評價周杰倫《本草綱目》的MV中,出現的「小殭屍」
    說起周杰倫,大家絕對不會陌生吧。8090後共同的偶像,作為華語樂壇的傳奇人物,周杰倫的歌曲開創了一個時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音樂愛好者。如今已經成家立業,娶妻生子的周杰倫慢慢地淡出了娛樂圈,出席活動也不想以前這麼頻繁。
  • 周杰倫和周冬雨因驚豔的英語被送上熱搜:真正優秀的人,都在不動聲色地努力
    節目之初,相信很多人都是因為周杰倫才來看的,畢竟他的音樂才華,讓無數人為之欽慕,走到哪都是妥妥的自帶流量。這次在節目中,很多的杰倫粉看到了不一樣的周杰倫,是因為周杰倫的英語讓大家震驚,不僅小維甚感詫異,相信很多人也被周杰倫地道又漂亮的英語驚豔到了。在《週遊記》澳洲行這一期節目中,周杰倫在船上與澳州本地居民談論海釣的趣事。
  • 張靚穎:學歷是假的,感情是倒貼的,還崇洋媚外不識五線譜
    張靚穎在《中國新說唱》的舞臺回應了所有的質疑,那天剛好是她出道15周年,一天不差。跟著她的歌詞,回顧下被質疑的到底是哪些事。英文是背的他可以站在國際舞臺上說一嘴流利的英語,也在超級女聲時期,演唱過高難度的英文歌曲,在國外交流表演都是毫無障礙英語是非常好的,業內人士譚盾是這樣評價她的:「
  • 張文宏,已被30萬人視為崇洋媚外
    人家好心給他科普健康知識,好心提醒他給孩子做好營養搭配,他卻反咬一口,說張文宏醫生崇洋媚外,想剝奪中國孩子喝粥的權利,你說這到底是蠢呢,還是壞呢?這幫點讚的30萬人,他們自始至終都不明白,不喝粥≠否定中國飲食≠崇洋媚外;而這幫辱罵張文宏醫生的人也不明白,面相不好≠人品有問題≠醫術不精≠崇洋媚外。這幫人,他們只知道,只要一個人說的一句話不合自己意,他們就立刻給對方扣一個大帽子,好讓他身敗名裂,然後永世不得翻身。
  • 以前不學英語不行了,現在拼命學英語更不行了
    其次才是用死記硬背套用語法來學習,可是這樣學習出來的英語能說嗎?算得上是英語嗎?當時,即便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還要繼續學(英語),和現在不同,當時的情況就是落後就要挨打!要想成就自我,打敗對手,最捷徑的做法就是先活成對方的樣子。
  • 扎心 ¦ 加拿大華裔女孩看完《花木蘭》後崩潰大哭:為什麼我不會講中文?
    小女孩的媽媽Leanne是一名加拿大的移二代,據她自己介紹,她從小生活的加拿大小城裡很少有華人,所以身邊朋友都講英文,雖然她小時候有去讀中文補習班,但是缺乏語言環境下漸漸地就只講英文了。結婚後丈夫雖然也是華裔,但二人平時在家和孩子們也是講英文,而她的父母雖然講粵語,卻不在加拿大和他們一起生活,孩子們常年缺乏中文環境,於是就幾乎不知道自己還有另一種母語。
  • 周杰倫現在的英語水平已經到什麼地步了?丨參與就有機會免費領演唱會門票
    很早之前周杰倫拍攝《青蜂俠》在國外用英語採訪視頻那時候的杰倫英語還不是很好但看這個採訪視頻真的是被萌到了
  • 給孩子講英文繪本時,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
    現在英文繪本鋪天蓋地的到處都是,網上有免費的電子書,實體店、網上書店的資源也非常豐富。那麼,問題來了,講原版繪本到底應該怎麼講呢?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呢?按照我給孩子英文啟蒙的成功經驗看,給孩子講英文繪本,不需要翻譯成中文。如果翻譯,就失去了看英文繪本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