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入得了潮流教父藤原浩的法眼並與之合作的品牌,要麼靠的是品牌主創人員與其私交甚篤,要麼就是圈內的硬實力代表,而被酷愛滑雪的藤原浩視之為「御用裝備」的 BURTON 則這兩點都給佔了…
因為促成 AK457 這一項目的關鍵人物 Greh Dacyshyn,不僅是 BURTON 的前創意總監,還是藤原浩相識了 16 年的好友;再加上 BURTON 在單板、雪服製作方面的頂級水準,也難怪藤原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過:滑雪,我只穿 BURTON。
所以被藤原浩欽點的這個滑雪品牌到底「強」在哪?且聽我細細道來。
Jake Burton 當年和 BURTON BACKHILL 以及 BURTON BACKYARD 這兩塊新型單板的合影
可能是從小就受到了身為華爾街經紀人父親 Tim 的影響,富有遠見的 Jake Burton 察覺到了一種名為 Snurfer 的滑雪用品背後所蘊藏的巨大市場。因為一開始這個將兩塊滑雪板綁在一起,且利用前端的繩子來控制方向的物件只能算是孩童們的玩具,並沒有和真正意義上的體育用品聯繫在一起,簡單點來說就是沒能讓運動市場意識到它的商業價值。
70-80 年代的 BURTON 滑雪單板
所以 1977 年的時候,Jake Burton 搬到了佛蒙特州的曼徹斯特,在借用朋友的木工車間來對 Snurfer 進行不斷優化的同時,也磨練著自己在滑雪板製作方面的技藝,而旁邊斯特拉頓山背靠的天然雪場,順理成章地成為了 Jake Burton 測試滑雪板性能的絕佳場所。
80 年代就已經頗具規模的 BURTON TEAM
要知道,在 BURTON SNOWBOARDS 正式推出那塊搭載著雪靴固定裝置的滑雪板之前,Jake Burton 嘗試著在不同形狀、類型的板面木材和固定方法間的搭配中找出最適合的組合,為此他大概做了 100 多個滑雪板的模型。而隨著 Jake Burton 帶著 BURTON 滑雪板前往全國各地參加貿易展覽、新增郵購部門以及 BURTON 滑雪板在 Snurfing 比賽中的大放異彩,更強調科技含量的 BURTON 滑雪板受到了越來越多滑雪愛好者的垂涎。
由 BURTON 發起並延續至今的 US OPEN 賽事
除了不遺餘力地為滑雪愛好者們提供顏值和性能俱佳的滑雪板外,BURTON 對於單板滑雪在坊間的普及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因為在 70-80 年代的這段時間裡,美國本土只有少數的滑雪勝地允許在斜坡上進行滑雪,但好在 Jake Burton 的遊說以及自家滑雪板業務的激增,滑雪度假村的經營者們被迫開始接受這一建議,而單板滑雪運動的盛行也將滑雪板的合法化提上了議程。
用於連接雪靴和單板的 Step On 裝置也是 BURTON 的一大王牌
從佛蒙特州的一個倉庫裡創立,到如今佔據著單板產業巨大份額的 BURTON SNOWBOARDS,可以說憑藉著 Jake Burton 敏銳的市場嗅覺,還有那份在專業滑雪裝備上的研發熱情,才使得 BURTON SNOWBOARDS 在雪場上滑出了這麼段傳奇的故事。
雖然相較於歐美等雪上項目發達的國家,單板滑雪在國內仍是一個略顯小眾的運動。但就在近幾年,潮流或時尚與滑雪運動的頻繁互動,倒是令單板滑雪進入到了年輕人的視野範圍內。而洞察到中國這一單板滑雪潛力股的 BURTON,最近也是把自己國內的首家品牌中心落戶在了北京。
開幕儀式上,BURTON 不僅將自家最拿手的滑雪單板用作了活動現場的主體裝飾,還攜當代雕塑藝術家黃玉龍聯手帶來了很是應景的北京城市紀念款 T 恤,而 BURTON TEAM 中的不少頂尖滑手也前來為 BURTON 站臺打 Call。借著這次大牌雲集的機會,我們也與兩屆冬奧會獎牌獲得者 Mark McMorris 以及中國單板滑雪領軍人物劉佳宇進行了一番 Real Talk。
Mark McMorris
是因為何種契機接觸到單板滑雪的?而相較於傳統的運動項目,你認為單板滑雪的魅力在哪?
Mark McMorris:在我看來,單板滑雪沒有死板的規則,沒有動作的限制,甚至你前往一個藏匿在大山中的天然雪場,你滑行的區域都是沒有邊界的。它的自由度、與大自然的互動性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劉佳宇
劉佳宇:我是 2003 年的時候開始第一次接觸單板,因為那個時候中國單板滑雪隊正式成立,家裡也覺得這個項目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所以就想我參與進去;成就感吧,不僅僅是登上領獎臺的那份喜悅,在嘗試每一個新動作時,那種一次次摔倒又爬起,直至熟練掌握的過程其實是對自己的不斷突破。
2016 年時正從傷病中恢復的 Mark McMorris
危險指數往往是跟這項運動項目的觀賞性成正比的,你們往往是如何防止傷病產生的?而你們都是經歷過大的傷病卻又涅槃重生的經典案例,不妨分享下你們在這段人生低谷期的勵志經歷吧?
Mark McMorris:所有的運動都會伴隨著受傷,這就是遊戲的一部分。但以我的經驗來說,通過有規律的力量訓練、協調性訓練等都能有效地避免傷病的發生;當我遭遇那場重大傷病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玩單板滑雪,但最後熱愛戰勝了心魔,我又回到了我最愛的雪場之上。
劉佳宇:我是那種沒有比賽或訓練任務就會泡在健身房裡,練力量、練有氧,讓身體保持最佳的狀態,因為單板滑雪是一項對身體靈敏度要求很高的運動;那三次肩傷都發生在我競技狀態最好的時期,當然有想過放棄,因為大的傷病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說很是致命。但我借著手術恢復期,與有著共同經歷的滑手們交流,或是去讀研,都令我能更好地正視挫折。反正當你摔倒的時候,不要急著站起來,你可以低頭找找,說不定能撿到個寶。
前不久在 Wood Ward Peace Park 訓練的劉佳宇
你們都屬於年少成名類型的運動員,所以在享受那些積極言論的同時,也需要獨自去面對一些負面的聲音,所以你們是怎樣去緩解這些壓力的?
Mark McMorris:無論是正面的積極言論,還是一些負面的聲音,其實都會讓人倍感壓力,以致於在訓練、比賽中分心。但好在我的家庭、朋友能讓我時刻保持思路的清晰,不會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也不會向困難屈服。
劉佳宇:喜歡滑雪的人,應該都是熱愛自由、我行我素的代表,而我也一樣。其實當下每個人都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壓力,不要對任何事都過分的感性,也可能是我本身就比較積極、樂觀,反正沒有什麼是去滑場雪不能解決的。
McMorris 在今年 BURTON US OPEN 中的表現
你們出色的運動表現,當然少不了著名滑雪裝備品牌 BURTON 的保駕護航,那麼你們是如何評價這位「夢想合伙人」的?
Mark McMorris:BURTON 之所以備受專業單板滑雪運動員的青睞,因為它真的很懂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產品,不僅是對於裝備的性能要求,連個性的外觀它也考慮在內。而且 BURTON TEAM 是一個類似於家和社區的地方,你能在這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劉佳宇:BURTON 本來就是單板滑雪領域的頂尖品牌,能與之合作也是對我實力的一種肯定。每年 BURTON 都會召集我們這些滑手來搶先體驗新一季的產品,並基於我們的建議來進行相應的改進,這也是為什麼 BURTON 能一直在行業裡保持領先的原因吧。
每當沒有比賽的時候,你都會跟 BURTON 一起前往偏遠地區來進行滑雪遊玩,是否遠離都市的喧囂更利於你磨礪自己的技術,還是因為其它的原因?
Mark McMorris:儘管單板滑雪佔據了我的生活,也是我的一份工作。但能去到偏遠地區進行滑雪遊玩,這跟比賽完全是兩種心境,我可以盡情發揮、談天說地,很有兒時跟家裡人前往雪場度假的感覺。
不久之前 BURTON 給你推出了你人生中的第一塊籤名滑雪板 Mine McMorris Mystery Lite,創作過程中有沒有一些趣事發生,聽說全部的收益都將捐獻給 The McMorris Foundation?
Mark McMorris:擁有籤名滑雪板可是每個滑雪運動員的夢想,而且是以 BURTON 那款最新的 MINE 77 為藍本,既然這是一塊集合了 BURTON 對於現代滑雪理解的新型單板,那我只需在板面圖案上下功夫即可;沒錯,The McMorris Foundation 是一個幫助貧困孩子們尋找運動熱情的機構,而有了這一大筆捐款,顯然我們能助力更多的孩子們去實現他們的運動夢想。
劉佳宇實現了中國單板滑雪在冬奧會上的「零的突破」
為什麼你會用中國單板滑雪的「試驗品」來形容自己?
劉佳宇:因為我很年輕,但已經是中國單板滑雪的元老級人物了,哈哈。畢竟那會兒,中國單板滑雪項目還是一張白紙,沒有人去書寫內容,而我作為中國的首批單板滑雪運動員,也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人在單板滑雪上不容小覷的創造力。
身為使中國單板滑雪項目從「一片空白」到「躋身一流」的領軍人物,以你的所見所聞來說,中國與國外滑雪強國之間有著哪些明顯的差距?
劉佳宇:首先,經營了幾十年的國外滑雪,從理念、訓練模式等自然要比國內先進。但相對來說,近幾年中國在滑雪項目上的進步都是有目共睹的,因為不論是大眾的參與度,還是不斷湧現的優秀運動員,都慢慢地讓滑雪運動不再是小眾的存在。當然,只有加大雪場的開發,滑雪運動的職業、商業化,才是提高中國滑雪競爭力的關鍵。
正如劉佳宇所言的那般:打開中國的滑雪市場,深入滑雪運動的職業、商業屬性,方才能讓大眾知曉滑雪運動的魅力。而此次「資深滑手」 BURTON 的加入,無疑是對中國滑雪運動的又一次添磚加瓦。
目前,BURTON 國內首家品牌中心現已在北京東城區的隆福寺北裡正式開業,喜愛雪上運動的朋友又有了新的逛店去處。
作者: Dope
熱門內容
點擊以下圖片查看
50 位受訪者給新 iPhone 打出 7.1 平均分,只有 8 人想買
登陸時裝周的安踏兒童,會是打造 Hype Kids 的下個選擇?
穿著機能馬甲卻不出走戶外,有問題嗎?
Advertising:ad@nowre.com
Marketing:info@now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