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來到江南,這個季節正是楊梅成熟的季節,紅彤彤的果實掛滿了枝頭,果園裡散發著香甜的味道。
在宜興,紫砂壺名家許益民老師帶我到位於湖滏鎮的楊梅園採摘,這裡環境非常好,植被茂密,被譽為「全國唯一的深氧界」。走進山裡,遠遠的看見山坡上有很多架子支起來,許老師說這是方便遊客採摘的,但怎麼沒有看見有人來採摘呢?
我們直接走進許老師朋友的採摘園,也是沒有看到人,許老師說朋友有事不來了,要我們自己摘吧。這裡的楊梅樹都在30年左右,從上到下掛滿果實,由於沒人摘,不需要攀高就可以摘到又大又好的楊梅了。
許老師說今年情況特殊,沒有多少人來摘楊梅,朋友乾脆放棄了這片楊梅園,去做別的事了,一百多棵楊梅樹都不搭理了。往年還要搭架子,方便採摘,而今年低處的都沒人摘,搭架子還要請人花錢,不值得了。
楊梅的成熟期很短暫,只有十幾天,楊梅紅了並不甜,需要等顏色發紫才口感最好,而到了這個時候,果子完全成熟,不採摘就會自然脫落,掉在地上。
很快我們就摘滿兩籃,拿著往外走。山裡很靜,只有小鳥的鳴叫,不見其他人。許老師說湖滏這裡屬於蘇浙皖三省交界,這裡環境好,有山有水有竹林,是國家級風景區,每年這個時候遊客很多。今年不僅遊客少,前幾天還一直下雨,採摘受到了很大影響。
接著我們又來到另外一座山,這裡也有很多楊梅採摘園,但在這裡看到觸目驚心的是滿地的楊梅落果。這是前兩天颳風下雨,成熟的果實直接落地了。
我們來到「老朱採摘園」,也是沒有人,打電話過去,很久老朱的老伴趕來了,她說今年損失大了,每年楊梅至少也要收入三五萬,今年還不到一萬,都白白的扔掉了。
楊梅不僅成熟期短,而且很難保留,更不好販運到外地賣,今年有個朋友給我郵寄一些楊梅泡酒,使用快遞保溫箱加冰塊,從雲南到東北用三天時間,還是有了一些損壞,而且郵費太貴。太成熟的果實不好保存,而不成熟的口感要差很多。楊梅其實是最適合自己採摘,邊摘邊吃的水果。
我們在老朱家楊梅園採了一些「大楊梅」,這種楊梅不僅個頭大,口感也好,甜中略有酸的迴旋,味道唯美。老朱老伴又送了我們一籃「小楊梅」,要我們嘗嘗,山裡人淳樸,但是今年真替他們心疼,滿地跌落的楊梅,紅紅的,就像農民的心血啊。(書影拍攝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