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諾一家攜手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 赴美就醫更便捷

2021-01-20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千龍網北京10月20日訊 「已有籤證的患者2周左右即可見到美國醫生。」在 10月18日舉辦的「國際醫療中的患者服務」論壇上,盛諾一家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正式籤約,為中國患者赴美治療打開了一條便捷通道。

盛諾一家與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正式籤約

美國頂尖醫院離中國不再遙遠

10秒、1分鐘、5分鐘、30分鐘……在電極的刺激之下,鄭永軍(化名)挪動著雙腿,慢慢向前移動。他滿頭大汗,卻抑制不住興奮:「沒想到,我還有重新站立起來的一天!」

在此之前,身患脊髓疾病的鄭永軍已經癱瘓在床四年之久。

幫助他站起來的是2018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率先投入應用的國際前沿研究成果——通過在患者脊椎安裝電極片,刺激幹細胞修復萎縮神經,再配合理療和可穿戴的機器人行走設備,患者就能實現站立和簡單移動,甚至逐步恢復部分行走能力。

像鄭永軍一樣到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尋求醫療服務的中國患者在近幾年迅速增長,已經多達數百人。

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的商務發展總監索拉婭•安吉裡表示,2013年以來,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就開始與盛諾一家合作,為其轉診過來的中國患者提供全球領先的醫療服務。

經過6年的細緻「考察」後,索拉婭•安吉裡表示,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全面了解了盛諾一家高效專業的轉診服務,最終選擇盛諾一家成為其在中國的重要籤約合作夥伴。

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商務發展總監索拉婭•安吉裡

「有的事情是患者自己能做好的,有的事情是患者自己做不好的。」對於為何選擇與盛諾一家籤約合作,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的華人職員曾令遠告訴記者,他經常遇到兩種極端的患者:一種可能拿出長達500頁的病歷資料,一種可能只準備了兩張CT檢查結果。病歷資料太少或者太多,都會影響患者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就醫預約。

「以病歷翻譯為例,在我們的合作夥伴發來的翻譯病歷中,只有盛諾一家等幾家轉診機構的病歷資料我可以不用再審核,直接一鍵轉發給醫生進行評估和預約。」曾令遠說,很多人認為病歷翻譯和整理很簡單,但事實並非如此。病歷信息翻譯是否精準,病情摘要是否到位,將直接決定醫生的診療方案是否準確,是患者獲得有效治療的「奠基石」。

據了解,盛諾一家成立於2011年,是國內最早、也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出國看病服務機構,先後獲得過紅杉資本、普思資本和中信裡昂的注資,2018年在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評選的《中國醫療健康產業影響力榜》中位居海外就醫影響力機構榜首。

而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則是美國學術型醫療模式的發源地,開創了現代醫學教育的新模式。至今為止已經從約翰•霍普金斯走出過29位諾貝爾獎得主。全球首例乳腺癌外科手術,首例腎臟透析,首例心臟外科手術,首個可植入、可充電的心律調節器,首顆心臟生物起搏器等,都誕生在這裡。在《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發布的「美國最佳醫院排名」中,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曾連續21年排名綜合第一。

AI助力,赴美就醫只需2周

為癱瘓四年的鄭永軍精準匹配到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正是盛諾一家。而這樣的匹配,盛諾一家每年要完成上千例。

「不止要精準,還要高效。」盛諾一家董事長蔡強說。選擇出國看病的大多是重大、複雜疾病患者,他們的病情不能等。為此,盛諾一家引入AI技術,邀請美國專業技術人員聯合開發出一套「全球臨床專家智能匹配系統」。目前,該系統已收錄3000多名國際一流專家的信息,其中,就包括很多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醫生。

盛諾一家董事長蔡強

「這些信息包含學術頭銜、臨床專長、是否參與指南制定、發表過的學術論文,以及盛諾一家既往轉診患者的真實評價等。未來我們還會不斷豐富有價值的信息,形成每一位醫生的精準畫像。」蔡強說。

有了「畫像」,在匹配系統裡輸入患者的詳細病情,系統就會排序推薦相應的專家,再經過專業的醫學顧問審核,最後給患者推薦最適合的兩到三位專家,供患者選擇。

不僅是找醫生「更智慧」,決定就醫質量最基礎的病歷翻譯也更加智能。據蔡強介紹,通過與業界領先的人工智慧研發團隊合作開發的「雲端」智能醫學翻譯,可以讓90%的病歷翻譯工作在雲端完成,而且精準度更高,核心的10%再由專業醫學翻譯人員來完成。

在AI技術的加持下,整個出國看病的轉診效率也大為提升,「如果患者有籤證,2周內即可見到美國醫生。」

做就醫之旅的「專業管家」

近年來,海外醫療在中國快速發展。不過,不管行業如何變化,患者始終是醫療服務的核心。

「在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我們致力於成為患者『健康之旅的好管家』。」曾令遠說。

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行動不便的患者可以使用醫院免費提供的輪椅。為了全面確保患者的安全,醫院會安排專門的護工負責推送輪椅,全程陪護患者。每一把輪椅還貼心地配備了安全帶,以免患者不小心掉落受傷。

在蔡強看來,「患者至上」也是盛諾一家一貫的堅守。「作為行業開創者,我們致力於為患者提供高效專業的服務,整合全球優質醫療資源,真正為患者創造價值。」他說。

在論壇上,中國解放軍總醫院主任醫師杜捷夫教授表示,美國目前擁有全球最先進的醫療技術,而美國的醫療服務也有許多亮點值得借鑑。他曾經在約翰•霍普金斯攻讀博士後,也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就過醫,對於美國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深有感受。

「醫療絕不僅僅只是治病,醫療更是全流程的專業級的服務。」他說。

對於盛諾一家與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渠道的開通,本次論壇的主辦方、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副總編趙安平認為,整合全球頂級醫療資源為中國人民的健康服務,是「健康中國」戰略指導下的有益嘗試,將有利於提升國人的健康品質。

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副總編趙安平

蔡強表示,對於患者來說,當面對重大疾病,特別是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心腦血管需要接受高危手術,或者複雜的神經系統疾病等,在有足夠經濟能力的條件下,應該儘早考慮國外是否有更好的方法,避免延誤病情。

索拉婭•安吉裡則特別提到了約翰•霍普金斯的神經外科、腫瘤學、消化科、泌尿外科、眼科、病理學等專科,在美國乃至全球範圍內都是頂級專科,對患有相關疾病的中國患者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赴美就醫時更推薦哪種食用油
    中國講究民以食為天,據國內大型赴美就醫服務機構盛諾一家駐美國的負責人介紹,經常會赴美就醫的患者詢問怎麼吃才是更健康的,今天,大家就一起來看看我們烹飪時最離不開的食用油哪種更健康吧。橄欖油MCT是中鏈甘油三酯(一種脂肪)的縮寫,你可以把它添加到奶昔和沙拉醬中,以促進健康的脂肪。研究表明,它可能會幫助你減少食量,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 赴美就醫旅行應該注意什麼?
    據國內大型赴美就醫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並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適合赴美就醫的,其中,赴美就醫的長途旅行就能讓很多患者止步。旅行是一件能讓人身心愉悅的事情,但是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外出旅行要做更多的準備,這取決於他們的診斷和他們的特殊治療計劃是否允許延遲。在其他情況下,癌症治療的影響還沒有嚴重到阻止旅行者旅行的程度。
  • 赴美就醫:關於肺癌風險的誤解與事實
    據國內大型赴美就醫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國內赴美就醫的患者中,肺癌是佔比較大的。關於肺癌的風險,你了解的都是對的嗎?
  • 赴美就醫小科普:家族史會影響你患癌症的風險嗎?
    據國內大型赴美就醫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有得了癌症的人。癌症甚至可能在某些家族中流傳。但是赴美就醫的癌症患者也不必過於焦慮,大多數癌症不是遺傳的。所以如果赴美就醫患者的家屬感到擔心的話,可以去做一個基因檢測,看看是否存在異常基因。誤解3:如果我有很強的癌症家族史,我就無法保護自己。事實:篩查可以預防某些類型的癌症,或者在癌症較容易治療時及早發現它們。諮詢你的醫生你需要什麼檢查,什麼時候開始檢查。
  •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那些年為白宮看過病的醫生們
    其實,早在Garibaldi 醫生之前,就有許多約翰·霍普金斯的專家應白宮的請求提供了醫學援助。今天,我們就來細數一下這些來自約翰·霍普金斯的「御醫」們。在 Garibaldi 醫生之前,最近一位為總統的治療提供支持的約翰·霍普金斯醫療集團的專家是眼科專家 Harry A. Quigley。
  • 赴美就醫:血透時瘙癢難耐?這種難言之「癢」,有望迎來新藥!
    因此,部分患者無奈選擇赴美就醫。  遺憾的是,目前使用的抗瘙癢治療藥物,如抗組胺藥和皮質類固醇,症狀無法得到持續、充分的緩解。  知名跨境醫療平臺好醫友表示,目前,這種疾病尚無獲批的療法,亟需更有效的療法來緩解瘙癢。
  • 赴美就醫想要改為吃素?快來看看如何補充維生素B-12
    據國內大型赴美就醫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很多赴美就醫的患者在確診後,都想嘗試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尤其是胃腸癌的患者,他們認為是自己過去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了癌症。其中還有很多人想要嘗試吃素。吃素應該需要額外注意一些什麼呢?素食主義者和純素食主義者必須特別注意攝入足夠的維生素B-12,因為它主要存在於肉類、蛋類和奶製品中。
  • 赴美就醫:死亡風險降低70%!首個TIGIT單抗有望改變肺癌免疫治療格局
    好消息是,近日,美國FDA授予TIGIT單抗Tiragolumab「突破性療法」稱號(BTD),聯合PD-L1單抗「T藥」阿替利珠單抗(商品名:泰聖奇),用於一線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些患者的PD-L1高表達且無EGFR或ALK基因突變,值得赴美就醫患者關注。
  • 約翰·霍普金斯:神經外科手術和團隊合作使Chiari畸形幼兒恢復健康
    Stephanie和Mitchell又帶著Adelynn回到了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來看Jackson醫生和他的團隊。 約翰·霍普金斯的「旅行護理服務」可以為他們提供安排,但Stephanie的一個好朋友說,他們可以住在她家,那裡離巴爾的摩只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 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科普:什麼引起咳血,它與嘔血一樣嗎?
    出國看病服務專家盛諾一家介紹,咳血是指咳嗽的分泌物裡帶血。這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感染、癌症和肺部血管問題都可能導致咳血。除非有支氣管炎否則咳血的時候你就需要去看醫生了。  根據你在24小時內咳出的血量,咯血分為不同類型。但在某些情況下,這很難說。  l 危及生命或大咯血。不同的專家對這種類型有不同的指導方針。從100毫升到600毫升不等。
  • 赴美就醫:「冰桶挑戰」聯合發起人去世,我們離戰勝漸凍症還有多遠
    更可怕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意識很清楚,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走向死亡,因此「漸凍症」也被視為「比癌症更殘忍的疾病」。從出現症狀起,漸凍症五年死亡率約90%,不少漸凍症患者選擇赴美就醫。  「漸凍症」又稱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是一種罕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它會攻擊人的大腦和神經元,導致肌肉逐漸萎縮和退化。
  • 美國十大癌症醫院排行榜,赴美治療腫瘤必讀指南
    這些上榜醫院代表了美國、乃至全世界當下前沿的醫療水平。2. 2020年3月至今,新冠疫情幾乎讓所有美國的癌症醫院瀕臨癱瘓。雖然它們大部分只開設了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醫療系統,並且幾乎全部停止了非緊急的擇期手術以及國際病人的收治,但這些癌症醫院仍在艱難地開放。3.
  • 盛諾一家出國看病科普:腦垂體瘤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在諮詢專家後了解到,腦垂體瘤是腦垂體組織中有異常細胞的生長。腦下垂體瘤形成於腦下垂體,腦下垂體是大腦中心的一個豌豆大小的器官,位於鼻子後部上方。腦下垂體有時被稱為「主內分泌腺」,因為它產生的激素影響身體許多部分的工作方式。它還控制著體內許多其他腺體分泌的激素。
  • 美國加州醫生:想知道中國是否會援助加州醫療物資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一再試圖通過種族主義言論將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日益嚴重的局面歸咎於中國,但美國公共衛生和醫療系統的專業人士卻發出呼籲:美國應與中國聯手應對這一巨大挑戰,尤其在信息經驗和物資供應上,美國需要中國的幫助。
  • 約翰·霍普金斯與麥迪舜共同發起設立再生醫學轉化基金
    期間,哈卡和肖恩斯博士參觀了麥迪舜醫療集團設備先進的醫療中心及具備國際標準的GMP實驗室;此外,雙方共同商定了下一步的具體合作計劃,其領域包括:一,再生醫學範疇內的幹細胞及基因治療技術;二,約翰·霍普金斯生命科學中心與麥迪舜醫療集團共同發起設立再生醫學轉化基金,專注於投資開發全球領先的幹細胞再生醫學技術;三,聯合麥迪舜在香港
  • 中野繪裡子:赴美進修後坐診日本聖路加國際醫院腫瘤內科
    原標題:中野繪裡子:赴美進修後坐診日本聖路加國際醫院腫瘤內科  近年來隨著癌症患者的不斷增加,抗癌藥物療法的適應症擴大,抗癌藥物種類的增加,以及藥物效果與副作用的複雜化,都使專業「腫瘤內科醫生」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今天,我們來了解日本聖路加國際醫院腫瘤內科的中野繪裡子醫生。
  • 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科普:什麼是癌症預防?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在諮詢專家後對以下問題進行了整理:  什麼是癌症預防?  經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了解,預防癌症是為降低患癌症的機會而採取的措施。到2020年,美國將有超過180萬人被診斷出患有癌症。除了癌症引起的身體問題和情緒困擾之外,高昂的護理費用也給患者,其家人和公眾帶來負擔。
  • 海外就醫應謹慎(為您服務)
    「套餐」   新華社發   近年來,中國一些中高收入者熱衷於赴海外就醫。據某機構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中國赴海外就醫的人數已突破60萬人次。赴海外就醫者,都抱有「接受更好治療」的期盼,然而,一些海外就醫中介機構提供虛假信息騙取錢財,讓患者的期盼成為泡影。還有一些誇大其詞的廣告,誘使人們一擲萬金,卻沒有看到療效,徒勞一場。   本文通過實例揭示海外就醫亂象,望廣大讀者提高風險意識。如確需到海外就醫,應做到勿輕信、勿盲從,提前做好「功課」,謹慎前往,以免耽誤治療。
  • 河北錢氏中醫院口碑如何 便捷服務,舒適就醫
    專業技術,診療放心 一直以來,邯鄲錢氏中醫院也不僅僅是注重著醫生實力的提升,更重視技術的發展,因為各方面的全面發展,才更能帶給患者專業診療,守護患者健康專家通過收集和研究大量精神疾病的致病原因,經過無數次的反覆的臨床經驗驗證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