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楠 讀書雜誌
編者按
熱播網劇《隱秘的角落》6月16日在愛奇藝上線,此劇製作精良,在懸疑片的框架下,是一部耐人尋味的城市現實題材作品。王楠的解析主要針對劇中幾位核心人物,除了主角張東升和朱朝陽,作者對朱朝陽的父母也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周春紅密不透風的母愛,朱永平人情練達背後的利益考量,具有不言而喻的典型性。當主人公朱朝陽開始用重重的欺騙掩蓋心中隱秘的角落時,他的天真就完全消逝了。這是一部「獻給童年」的作品,本文深入地揭示出《隱秘的角落》所帶來的社會心理共振的真正內涵。
太陽的秘密
——解析《隱秘的角落》
文 | 王楠
(《讀書》2020年9月新刊)
小時候,許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幼年的華盛頓想試試自己的斧子,用它砍倒了院子裡的櫻桃樹。父親回家後看到櫻桃樹被砍倒,極為生氣。這時小華盛頓勇敢地站了出來,承認自己砍了樹。父親非但沒有處罰他,反而對他說:「好孩子,雖然我損失了櫻桃樹,但你的誠實更令我高興。即使是一千棵櫻桃樹,也比不上一個誠實的孩子啊!」
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與櫻桃樹的故事(來源:sohu.com)
不過,這個讚頌誠實的故事,乃是華盛頓的傳記作家威姆斯的虛構。但這不妨礙它成為華盛頓最廣為人知的軼事,甚至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在我的童年記憶中,不知從何時起,這個故事帶上了調侃的尾巴:父親那樣說,是因為華盛頓手裡還拿著斧子。到了今天,直接給孩子講這個故事,更有一種說不出的彆扭。這不只是因為華盛頓是個美國人,也未必是因為它來自後人的編造。在心底我隱隱覺得,用它來教育孩子要誠實,正是在對孩子明白地說謊。
不過,就在這個夏天,一個關於說謊孩子的故事流傳開來。在愛奇藝上線的網劇《隱秘的角落》成了流量先鋒,令千百萬人反覆琢磨和爭論,劇中的朱朝陽怎樣說謊,事情的真相又是什麼。雖然頂著懸疑的名頭,但它不是追求重口味的獵奇之作。它有著家庭劇的內核,關注的是真實的社會與生活。它準確擊中了社會的神經,撕開了許多人從未癒合的傷疤。大家雖然議論紛紛,卻常常欲言又止。
《隱秘的角落》海報(來源:douban.com)
許多觀眾喜歡探尋朱晶晶的死亡真相,或樂於用蛛絲馬跡來證明朱朝陽如何腹黑到底,精心策劃。不過電視劇中的朱朝陽跟小說中的原型相去甚遠,他是一個外表冷靜、內心複雜又智商極高的孩子,但並沒有極端或變態的心理。朱晶晶是自己抓不住窗外平臺而墜樓,還是被朱朝陽下手搡落,也沒有那麼重要。哪怕他只是在慌亂中猶豫了一秒沒去救朱晶晶,在一個孩子心中,其實也跟親手推了她差不多。當然,正是朱朝陽不斷隱瞞事實、包庇張東升,最終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惡果。最後一幕,他要張東升到船上來,也是想讓後者和嚴良一決生死,自己坐收漁翁之利。真正值得琢磨的是朱朝陽心態的變化。在第四集還和嚴良、普普一起慶祝生日,聲稱要攜手對抗張東升的他,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轉變?朱朝陽內心中的隱秘角落到底是什麼?
01
張老師的課
朱朝陽的轉折發生在第六集。兒子在此前意外得知母親的秘密,令周春紅窘迫萬分。高傲的她,好像被人突然抽走了腳下的凳子。她極力想回到自己與兒子過去的狀態,挽回一點安全感。於是就有了那場強迫兒子喝牛奶的戲。這令朱朝陽十分痛苦。他吃驚地發現,一貫以好媽媽形象示人的母親,也和自己一樣有著秘密。更痛苦的是,母親拒絕向他敞開內心,並變本加厲地逼他繼續扮演好兒子的角色,並重複父親拋妻棄子的說辭。朱朝陽陷入了窘境:是該相信母親編造的童話,還是自己看到的真相?自己又該如何面對內心的秘密?他找不到人訴說自己的困惑。
張東升「教育」朱朝陽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去上奧數課的朱朝陽,聽到了張東升講述的笛卡兒的故事。故事的兩個版本他自己也讀到過,但張東升在課堂上拋出的問題,擊中了他的內心:「究竟是相信真相,還是童話,是你們每個人的選擇。」朱朝陽隱隱覺得,這個站在講臺上教授數學、為人師表的殺人犯,其實比別人跟自己的內心更近。他下課跑去跟張東升說話,也並不只是催促要錢,他真正想問的是:「張老師,你相信哪一個?」
劇中沒有明確告訴我們張東升的回答。不過,我們從下一場戲已經看到了張東升的「教育」是什麼。朱永平帶朝陽去吃糖水,在包裡放了錄音筆,要套他的實話。可看見錄音筆的朱朝陽並沒有憤而離開。他將錄音筆放了回去,還對父親講了一通感人肺腑的謊言,說願意和朱晶晶交換,弄得朱永平潸然淚下。朱朝陽最終從張東升那裡得到的答案是:編織童話,掩蓋真相。
朱朝陽用煽情的謊言欺騙了父親
雖然在父親面前戲演得不錯,可朱朝陽內心是沉重的。見過錄音筆的他,認定父親只是要套自己的話。他對朱永平說希望還能一起遊泳,也不過是表達對父親的戀戀不捨,心底並不抱希望。在他當晚默然的回憶中,泳池中只剩孤零零的自己。可父親周末居然真的帶他去遊泳了,還每個禮拜都帶他去。這令他更深地領悟了張東升的教誨:只有編織童話來掩蓋真相,你和別人才有機會繼續相信童話,重新開始。他真的和父親重新開始了。
可惜,朱朝陽看不到城市的另一邊,殺死嶽父母的張老師又在送妻子上路,他仍然沒機會續寫自己的童話。朱朝陽也不知道,聽到錄音中拉鏈聲的父親,不是相信了自己的謊言才和兒子重新開始。可嘗到甜頭的朱朝陽,已經無法回頭了。他在日記上寫下「我覺得暑假今天才真正開始」。為避免暴露自己,他不再願意告發張東升,也沒將真的複製卡交給嚴良。為了和父親在一起的美好未來,他下決心要嚴守秘密。這成為朱朝陽後來一切行動的出發點。
張東升給朱朝陽上的第二課,是在水產廠殺死王立。朱朝陽坐在椅子上,眼睜睜看著張東升拖走王立的屍體,鏡頭從朱朝陽的背後出發,讓觀眾看見,他就像個端正坐好的學生,看著講臺上老師的「講授」。張東升用殺人告訴朱朝陽,不只可用謊言來維持童話,
張東升在朱朝陽眼前殺人並處理屍體
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不擇手段。雖然張東升不是為了朱朝陽殺死王立,卻間接幫助了朱朝陽繼續隱瞞秘密。在醫院的床前,張東升完成了對朝陽的「課外指導」。他告訴朱朝陽:「我特別能夠理解你,其實咱倆都一樣,都想趕緊回到正常的生活,都不願意再失去任何東西了。」這堅定了朱朝陽在張東升所指的路上一直走下去的信念。面對因兒子撒謊而勃然大怒的周春紅,朱朝陽冷冰冰地揭穿了母親的謊言:「你們只在乎你們自己。」其實大人們都一樣,都在用謊言和藉口掩蓋真相,為了自己而生活。說謊和隱瞞,已經不會令他有什麼愧疚感了。
不過,這時的朱朝陽還不知道,掩蓋王立之死的謊言會間接造成父親的死。得知被騙的張東升惱羞成怒,在水產廠殺死了朱永平。在臨死前,朱永平告訴朱朝陽「照顧好媽媽,忘掉今天的事情,重新開始」,這更讓朱朝陽下決心不再說出真相。從水產廠逃出的他,面對警察一言不發。他將張東升約到船上來,讓他和嚴良對決,想在二人兩敗俱傷時,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張東升早已看透了朱朝陽的計劃,但萬念俱灰的他,決心讓朱朝陽這個「好學生」活下去,活得像他一樣。在船頭,張東升給朱朝陽上了最後一課。他讓朱朝陽殺死自己,正是要讓後者親手掩蓋真相,走向光明的未來。受嚴良的阻攔,加上內心的猶豫,朱朝陽最終沒能下手。為了讓朱朝陽「可以相信童話」、重新開始,張東升選擇讓警察開槍來抹消自己,替朝陽掩蓋了真相。這對同樣身穿白襯衫的「師生」,在船頭完成了交接。最終,朱朝陽也沒有說出朱晶晶之死的完整事實,朝陽終於東升了。但是,他沒了父親和摯友,只能戴著面具和母親共同生活。除了「好學生好兒子」的光環和自己心中隱秘的角落,他失去了一切。
張東升主動要朱朝陽殺死自己
02
三個大人
雖然朝陽的升起之路,很大程度上是受「張老師」的教導,不過他的性格,根本還是在家庭中培養和塑造的。父母是比張東升更根本的「老師」。母親周春紅在劇中的首次亮相,是出席朱朝陽學校的家長開放日。下課後,朱朝陽的班主任找到周春紅,想跟她說說朱朝陽的情況。二人展開了一場對話:
王老師:我注意到他有點內向,在學校,幾乎不跟其他同學來往。
周春紅:王老師您的意思是……
王老師:朝陽這個孩子,有點不合群,其他同學呢也不愛跟他玩。學校嘛,畢竟是個集體。
周春紅:王老師,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其實我還真怕朝陽跟一些壞小孩瞎玩,耽誤了學習。
王老師:朝陽媽媽,我找你談話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因為同學們之間都對朱朝陽有一些議論。
周春紅:其他同學羨慕我們朝陽,其實就應該跟他一樣好好學習嘛,而不是給老師打什麼小報告。背後說人壞話的同學,是不是也有問題。
周春紅與朱朝陽的班主任交談
這段對話生動地反映了周春紅的性格。老師說朝陽不合群,她沒反思朝陽是不是有這問題,也沒追問老師具體情況,卻直接用自己的觀點否定了老師的說法:和同學交往是浪費時間,還可能學壞,朝陽沒有問題。當老師進一步澄清這不是個人意見,而是同學們的一般看法,周春紅更完全從自己的角度來解釋這件事:這不過是嫉妒朝陽的同學向老師打小報告,說朝陽的壞話罷了。在她的意識裡,學校生活就是赤裸裸的競爭,除了考第一別的都不重要。學校也是一個險惡的地方,如果你超過了別人,就會有人妒忌和陷害你。周春紅自己也這麼看待生活。在景區的辦公室裡,她會因為同事的一句「孤兒寡母」而敏感地反駁;她跟馬主任的戀愛關係完全正當,卻像做了見不得人的事一樣偷偷摸摸地幽會,生怕別人知道和議論。她孤獨清高、自尊心強,認為只有維持一個完美的外在形象,才能在社會的鬥爭中勝出,讓那些小人無話可說。哪怕這令自己壓抑痛苦,也要死死撐住。
對周春紅來說,優秀的兒子也是自己完美形象的一部分。她聽到老師念出朝陽又是第一時,不是立刻為兒子鼓掌,而是先美滋滋地理了理自己的頭髮和衣服。朝陽必須在她編織的童話中生活,演好自己的角色。他自己是不是想交朋友,是不是除了好好學習和吃飯還有別的需要,只要不在周春紅的劇本裡,就不會被考慮。周春紅要朝陽喝牛奶的那場戲清楚表明,母親無私的奉獻付出,常常是密不透風的控制。即使朝陽告訴她,可以向自己吐露內心的秘密,她也不會那樣做,因為她其實不懂怎麼去依靠和相信別人。兒子如果能夠理解和安慰自己,能自己擦去嘴邊的牛奶,她就喪失了掌控帶來的安全感。周春紅確實愛兒子,但那是一種吞沒性的愛。對她來說,相依為命意味著「得按我的來」。
周春紅與朱朝陽的對話(來源:douban.com)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朱朝陽,內心必然是分裂的。他會按照母親的要求去做,也以一副完美的形象示人,可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好所惡是不能抹消的。所以他只能一面迎合母親,一面保留秘密。在全劇中,周春紅和朱朝陽朝夕相處,卻最少了解他的秘密。最終,兩人只能在飯桌上各自扮演慈母孝兒,內心卻咫尺天涯。
周春紅如此,那父親朱永平的影響又是什麼呢?如果說周春紅的性格是清高,那麼朱永平的特點就是庸俗。這個水產廠的小老闆也在乎兒子「好學生」的形象,但更多是當成滿足虛榮心的工具。朱永平初次出場是與朋友一起打牌。朱朝陽來找父親,朱永平讓他為自己搓牌,果然開出大牌,令朱永平贏了錢。他又讓朝陽拿出成績單來,好向朋友們公開炫耀,可卻對朝陽破舊的衣衫視而不見。直到朋友提醒,他才故作姿態地說,今天正要帶兒子去買新衣服。可剛給朝陽買了一雙鞋,朱永平就將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女兒身上,將朝陽晾在一邊。正是看到了爸爸的偏心,也相信媽媽會給自己撐腰,朱晶晶才明目張胆地欺負朝陽,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朱永平在牌桌上得意地炫耀兒子的成績
在演員張頌文講述的人物設定中,朱永平原本只是水產廠的會計,現任妻子王瑤則是水產廠老闆的女兒。周春紅自我中心的控制欲本就令人難以忍受,王瑤的出現既滿足了他的感情需要,也更為有利可圖。在知道丈夫出軌後,自尊心極強的周春紅主動提出離婚。朱永平即使知道妻子內心未必真想分手,也樂得順水推舟,令自己獲得自由和實利。他根本沒將兒子的感受放在心上。既然得到了王瑤的家業,他也對妻子和女兒百般奉迎遷就,唯唯諾諾。朱永平的生活也是表面化的,只不過不是周春紅那種自律苦撐起來的清高造型。他的為人處世之道正是對兒子的教誨:「跟老師和同學要搞好關係,現在班裡的同學將來長大了以後,就是你的社會資源,你的人脈。」人情練達的社會交往背後,都是自己的利益考量。朱永平是個沒有原則的趨利避害者,誰更能讓自己滿足,他就偏向誰。有了新家庭,對女兒的愛更令他將兒子拋之腦後。
即使和父親早早分開,朝陽還是從父親那裡學到了許多。或許,當朱晶晶掛在窗邊時,朝陽的腦海中也曾閃過一絲獨佔父親的念頭。即使嚴良和普普的到來令他體會到了友情的溫暖,在關鍵時刻,他也還是會冷靜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在故事的最後,為了守住秘密,朱朝陽更是不顧一切,連嚴良都可以犧牲掉。「我做過最後悔的事,就是給你們開了門」,這確是朱朝陽的真心流露。當然,我們沒法對一個孩子苛求太多,母親的愛令朝陽難以忍受,他只能轉向父親來尋求愛。為了牢牢抓住那得之不易的一點愛,他就必須在掩蓋真相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父母各造就了朱朝陽的一半人格,而他編織童話、掩蓋真相,源於內心對愛的渴望和乞求。這是他和張東升的根本相似之處。
張東升不得不面對的禿頭與「禿牆」
我們不知道張東升的家庭背景,這個在劇中沒有過去的人,隻身一人來到寧州市,做了妻子家的上門女婿,在少年宮幹著沒有編制的代課工作。他無微不至地照顧妻子,對嶽父嶽母始終恭敬順從,但或許是身體方面的原因,兩人一直沒有孩子,妻子也有了婚外情。面對離婚的壓力,他更加謹小慎微,可得到的只是冷漠和輕視。他將這場婚姻視為自己的一切,哪怕它早已名存實亡。
張東升殺死嶽父母的過程是值得玩味的。在前一天晚上,嶽父母提起想要去六峰山遊玩,因為交通不便,張東升主動提出自己開車帶二老去,這並非他早有預謀要殺人。嶽父誤解了他那句「您看我還有機會嗎」,明言兩人婚姻已到盡頭,這時他才殺心突起。哪怕婚姻早成虛幻的童話,張東升也無法接受真相。嶽父母突然揭破事實,令他無法自欺,陷入絕境。他不惜一切想逃避真相,將心底的恨意全部指向二人,覺得消滅了他倆,好像就能維持下去。可妻子依然沒有給他機會。張東升選擇殺死妻子,哪怕童話無法維持下去,他也不能接受自己婚姻失敗的事實。那個他曾經付出一切去愛的對象,如今已背叛了他,成了童話破滅的原因。張東升無法面對自己真實的人生,就像他極力掩飾自己的禿頭一樣。可即使他殺死許多人,想努力鏟去床頭婚紗照的痕跡,也不得不面對牆上醜陋的刮痕環繞著的一片虛空。在無望的婚姻中,張東升的愛漸漸走了味,變成了一種將自己的全部存在寄託於虛假表象和縹緲希望的扭曲執念。妨礙這童話的一切,只有毀滅。
張東升詢問嶽父「您看我還有機會嗎」(來源:sohu.com)
朱朝陽最終可怕地接近了張東升。為了抓住好不容易得到的父愛,他不惜欺騙自己的好友,為張東升隱瞞。最終,也為掩蓋真相付出了巨大代價。不過,孩子終究是大人教出來的。當大人或為了自己的幻想去強制逼迫,或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喬裝打扮,或用徒有其表的生活來掩飾內心的虛空與渴求,當我們都掩蓋著自己內心隱秘的角落,渴望借虛假的童話來求得一點扭曲的愛,我們實在難以苛求孩子不會變得跟我們一樣。確實,《隱秘的角落》是一部「獻給童年」的作品,它紀念的正是每個人天真的消逝。
03
彩蛋:照進角落的光
朱永平的扮演者張頌文在接受採訪時講了一個故事。演朱永平死的那段戲時,他臨場發揮,對著扮演朱朝陽的榮梓杉耳朵說了一句話,令他立刻大哭不止。現場效果雖好,可那是一句原著和劇本中都沒有的話,後期配音時,被換成了「忘掉今天的事情,重新開始」。那到底是一句什麼話呢?
朱永平對朱朝陽最後的話
我願意相信,那句話是:「爸爸知道,爸爸不恨你。」
其實,聽到錄音中拉鏈響的朱永平,早知道朝陽在騙他。但他只感到內疚和自責。兒子能說出這樣的謊言,有這樣難測的內心,自己卻一無所知。他帶朝陽去遊泳,定下橫渡珠江之約,不是因為兒子懂事,是個好孩子,只是因為他是兒子,他愛他。朱永平的自私,終於在這一刻讓位給了父愛。哪怕兒子變壞了,哪怕他真的和女兒的死有關,也是自己沒教好他,是自己對不起兒子。他只有用加倍的愛來補償兒子。
父與子的幸福時光
體會到父愛的朝陽,下決心要守護好這份愛。可惜他不知道,這份愛不需要用童話和謊言來交換。無論如何,父親都會愛他,都接受他真正的樣子。如果父母不逼迫孩子為了得到愛而表現和隱藏,而是始終用愛來輔助和引導他們,那麼孩子就不用編織童話來掩蓋真相。我也願意相信,之所以電視劇的最終版本不能出現那句話,是因為聽到那句話的朱朝陽,會向警察說出真相。因為他已經不用再為了愛,偽裝成一個「懂事的好孩子」。當這道光不再只停留在光鮮的表面,而是願意照進孩子的內心深處,甚至抵達那些陰暗、混沌的地方,他就無需一個隱秘的角落,來把真實的自己隱藏。
* 文中圖片未註明來源者均由作者提供
C
文章版權由《讀書》雜誌所有
轉載授權請聯繫後臺
原標題:《《讀書》新刊 | 王楠:太陽的秘密——解析《隱秘的角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