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嘮叨」已經成為僅次於婚外情的第二大婚姻殺手,此乃據說,但也說明丈夫們對於妻子的嘮叨是如何的厭惡和痛心疾首。
嘮叨是老婆的通病,老婆是希望嘮叨讓老公認識他的「錯誤」並改正,嘮叨是老婆達到目的的手段。實際生活中,特別是婚姻生活中,雖然大部分女人對語言理解能力遠遠超過男人,但是女人表現出的話很多,卻並不擅長溝通,特別是有效溝通。沒有什麼比老婆的嘮叨更令老公心煩的了,一個女人,即便她擁有全天下最美麗的容貌,但是如果她脾氣暴躁,染上嘮叨的毛病,那麼,她最美麗的容貌便約等於零,老公對她只會退避三舍。
生活中愛嘮叨的女人似乎到處可見。有一些女人好像從來沒有順心的事,沒有順心的時候。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和她在一起,都會聽到她在喋喋不休地抱怨。高興的事被她拋在了腦後,不順心的事總被她掛在嘴邊。把自己搞得煩躁不安,也把家人弄得心驚肉跳。
尤其是上了一些年紀的女人,青春的流逝讓她們倍覺傷感與無奈。同時,在生活中力不從心的感覺也讓她們焦躁。偏偏她們的苦惱又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比如掙扎在社會夾縫裡的老公和正處於叛逆期的子女。在這種情況下,她們只有通過不斷地重複自己的觀點,來吸引人們的注意,直至這種方式成為一種習慣。這是多麼可悲啊。
一位研究精神病的專家曾經對一個愛嘮叨的老婆說:「你總是數落你老公的不是,怎麼能夠使他愛你呢。如果他要找自己的毛病就讓他自己去找心理醫生吧,讓他去恨那個醫生,不要讓他恨你,因為你承受不了所挑起的怨恨。」其實生活在批評、挑毛病的環境之中,即使是女人也同樣會受不了的,試想,作為老婆,你能做到面帶喜色,心懷幸福感地為那位整天嘮叨自己的老公操持家務、照顧孩子嗎?不能。同樣,沒有哪位老公會喜愛自己老婆整日嘮叨不停。
老婆的嘮叨會讓老公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常常聽到母親反覆不停地叮嚀:嘴裡吃著東西的時候不要說話,把衣服扣子扣好,說你都是為你好,這樣的回憶會讓老公感到心煩。
當然,絕大多數女人通常都不承認自己會嘮叨,而是認為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是提醒的角色。在提醒男人完成他們必須做的事情:做家務,吃藥,修理壞了的家什,把他們弄亂的地方收拾整齊,等等。有些嘮叨還是很有意義的:如果老婆不嘮嘮叨叨地讓男人少喝啤酒少吃快餐,又督促他們多鍛鍊身體,定期檢查膽囊——那麼,這些男人還會活在世上嗎?從這個意義上說,嘮叨甚至可以挽救他們的生命。
老婆甚至覺得自己的嘮叨是關心的表現,但是,男人可不這樣看待老婆的嘮叨。老婆總是責怪男人不該把溼毛巾扔在床上,不該脫了襪子隨手亂扔,不該老是忘了倒垃圾。老婆也知道這樣做很容易激怒對方,但她認為對付男人的辦法就是反反覆覆地重複某條規則,直到有一天這條規則終於在男人的心裡生了根。她覺得她所抱怨的事情都是有事實根據的,所以,儘管明明知道會惹惱對方,還是有充分的理由去抱怨。
從男人的角度來看,嘮叨是一種間接的、無休止的、否定性的提醒。它提醒你還有什麼是沒有做,或提醒你還有什麼缺點,而這種提醒總是發生在傍晚,也就是男人最想放鬆一下的時刻。老婆越嘮叨,男人就越發躲在「掩體」裡不出來,氣得老婆發瘋。這些掩體包括報紙、電腦、陰沉的臉、工作、裝聾作啞或電視遙控器。沒有人願意被嘮嘮叨叨地指責,男人一旦遭受到嘮叨,就會把老婆一個人晾在那裡,讓她滿腹委屈;而她越被冷落,嘮叨就越發變本加厲。
有人說:「如果一個女人不嘮叨,那她就一定是不愛那個人了。」其實,女人的愛是很實際的。她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保護好那個小巢,就是沒日沒夜地為所愛的人操心,即使是在外面一言九鼎、叱吒風雲的女子,照樣會為老公的咳嗽、兒子的毛衣、兒女的學習而傷透腦筋。在她們沒完沒了的嘮叨裡,流去的是青春,守護的是她們拿得起放不下的家庭。嘮叨需要一個容器,聰明人知道它的標準。標準對了,它能如泓泓清泉沁人心脾。一個幸福的家庭需要愛,更需要用心經營……容忍嘮叨,何嘗不是給自我、給家庭的一種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