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佐藤健的《浪客劍心》,其精彩的劇情和流暢的打鬥動作令人十分享受,於是我轉身又去找了他的舞臺現場來看。舞臺上的他很帥,就是牙齒好像有點不整齊。我發現許多日本演員都存在這種現象——他們的牙齒一般都不甚整齊,或者說他們剛剛出道的時候牙齒都不甚整齊,為什麼?.
正在為新劇做宣傳的佐藤健
為了解開迷惑,我翻閱了網絡上的許多資料,發現以下幾點原因:
1、歷史原因。由於古代生產力的不發達,平民甚少吃肉;其次在公元675年,日本天武天皇頒布了肉食禁止令,從每年農曆的5月3日開始到10月27日之間保護幼魚、禁止食用五畜(牛、馬、狗、猴、雞)之肉。從此日本人就漸漸養成了不吃畜、禽肉的習慣,直到1872年才正式解除該禁令為止才慢慢開始吃肉。一千多年來,由於長期沒有攝入肉類中的鈣、磷、鎂、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影響了日本人骨骼和牙齒的發育,牙床變小,牙齒便只能擠在一起,自然生長不整齊。在進入現代後,日本人開始慢慢調整飲食結構和普及體育運動,才使得現代日本人漸漸地改變了這一狀態。
2、飲食習慣。吃過日本料理的人都知道,日本料理很少有如排骨、雞爪等較硬的食物,多數是壽司、蓋飯、生魚片以及豆腐等較軟的食物,在日本逛超市或者到市場買肉時也能發現肉類基本是會被處理好之後才上架銷售,骨頭以及其他堅硬部分都會被提前剔除。所以日本料理幾乎不需要牙齒用力撕咬食物和啃骨頭。在咀嚼力度和頻率都不夠的情況下,牙床是不能很好地發育的。如許多大型食肉動物在斷奶後立馬就吃生肉和啃生骨,甚至像家貓閒時啃沙發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進了牙床的發展。大阪大學的瀨村教授就曾經用「刀」來形容啃過骨頭和沒啃過骨頭的牙齒——「中國人的牙齒,因為經常啃骨頭,就像經過磨礪的刀,鋒利而漂亮;日本人的牙齒,因為不啃骨頭,所以就像鏽在鞘裡的刀,無論質地好壞都無法發揮作用。」牙齒和牙床沒有充分的擠壓摩擦,直接導致了日本人的齒列不齊。
壽司
3、觀念不同。許多日本家長會覺得小孩子長亂牙很可愛,以至於小時候沒有及時去進行矯正,長大後自然一口亂牙。另外,日本常常以「小虎牙」也就是「八重齒」作為可愛的特點,許多著名的動漫人物和日本藝人如窪田正孝、板野友美等都有著明顯的小虎牙標誌。再有就是許多剛剛出道的演員大多還很年輕,演繹的也是少年少女的角色,所以需要保留這個「小虎牙」來增加自己的「少年少女感」。這就導致日本人對牙齒矯正不甚重視,有數據顯示日本接受過牙齒矯正的人只有21.3%,比中國的還要低,甚至與美國相比少了一半。
板野友美
4、牙齒矯正成本昂貴。在日本,要做一次專業的牙齒矯正需要十幾萬日元到上百萬日元不等,且以美容為目的的牙齒矯正日本醫保是不報銷的。剛出道的演員在經濟上可能還沒有那麼自由,所以出道時就只能頂著一口亂牙出境。一旦有經濟能力之後,就會找機會進行矯正,以提升自己的形象和開拓戲路。
戴牙套矯正齒列不齊
牙齒美白整齊與否,歷來是中國檢驗顏值的標準之一。由於中日對待牙齒觀念上的不同,中國的學生會趁著漫長的暑假來做牙齒矯正,所以暑假也被業界稱為「正畸旺季」,很多產品促銷活動都會圍繞著這個點來展開。在象牙塔的學生尚且如此重視牙齒美觀與否,更別說在美人如雲的娛樂圈、演藝圈,對於形象更是到了苛求的地步,所以日本藝人不甚整齊的牙齒在中國觀眾看來就是一種十分有趣的現象。不過近年來日本人的觀念也在逐漸轉變,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願意在牙齒矯正上花錢,提升自我形象,所以日本藝人成名前後牙齒差別大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