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大半年的影院復工後,多部等待了9個月地春節檔影片終於可以向大眾呈現,其中有一部一經上線便口碑爆棚,被譽為2020最燃影片它就是《奪冠》。
這部以中國女排二十年得巔峰浮沉為背景,講述了一代又一代女排姑娘為榮耀,為夢想拼搏奮進的故事。講女排,就一定要講郎平,那麼如何演繹好一把鐵榔頭,就成了影片成敗的關鍵。
而鞏俐用精湛的演技,細膩真實的把一代排壇風雲人物,有血有肉地呈現在大銀幕上,看電影時,甚至一度讓我相信,她就是郎平。
郎平這個角色其實很難演,她不同於杜撰的虛擬人物,也不是已經故去的豐功偉人,她是活生生地被大眾熟知的女排教練,她承載著一代球迷的青春和回憶,貫穿於中國女排的成長和涅槃,演繹這樣一個角色,稍有不慎就會摧毀整部戲。
2019年5月,鞏俐確定參演《奪冠》飾演郎平。當時的名字還是《中國女排》。而在此之前,鞏俐僅在2008年奧運會時去俄羅斯的路上,與郎平匆匆見過一面。鞏俐曾坦言,接受這個角色,壓力非常大。
陳可辛第一次找到鞏俐的時候,她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開始潛心研究郎平,從比賽視頻到訓練場再到賽場,看郎平指導比賽,觀察她每一個細微的動作神態,認真的記在小本子上,再不停的回味琢磨,直到鞏俐覺得自己可以了,才答應陳導。
短短幾十天,鞏俐下了多少功夫,開機便顯而易見。剪了短髮,換上運動服,金色框眼鏡一架,那一刻,她就是郎平。甚至郎平微駝的後背,右手夾筆的姿勢,旁觀隊員排練的神情,比賽場上的嚴肅和獲勝後的歡喜,鞏俐都學的別無二致。
劇中有一段郎平賽前給隊員鼓勵打氣的經典片段,那是一段貫穿全劇情緒的重頭戲,三頁的劇本,鞏俐竟然是一條過,陳導回憶說這是他導了這麼多年戲,第一次遇到這麼牛的演員。
《奪冠》上映後,有網友稱看完電影,再聊起郎平,滿腦子竟然都是鞏俐的臉,仿佛郎平原本就是那個樣子。
陳可辛在選角的時候就說過,放眼整個演藝圈,只有鞏俐能承擔郎平的角色,因為她的段位,她的霸氣都非常符合郎平。
說到段位,鞏俐在當今世界影壇有鞏皇的稱號。被稱為「皇」,代表的是至高無上的權力,指點江山的霸氣,而鞏俐當之無愧。
1993年鞏俐憑藉《霸王別姬》斬獲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這是迄今為止世界電影史上第二位,主演影片可以包攬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演員。
九十年代初期,中國電影剛剛進入改革開放初期,對於時尚的理解尚在雛形,坎城紅毯造型難倒了眾多設計師,但是最終,鞏俐卻以一件白襯衫,一條黑西褲,完美襯託了她強大的氣場,這一身打扮成為了經典,將近二十年後依舊有眾多明星相繼模仿。
鞏俐用行動證明,她是憑演技走上坎城紅毯,根本不需要華服,就能散發萬丈光芒。
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各行各業都努力與國際化接軌,中國電影也開始了破舊立新的改革,第五代導演成為了時代的標杆,而鞏俐遇到的張藝謀,彼此支撐彼此成就。
《霸王別姬》奠定了鞏俐在世界影壇的絕對地位,這樣的成就除了演技,其實也有一小部分運氣。鞏俐的成名,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這樣的運氣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上蒼對鞏俐的補償。
學生時代的鞏俐,追夢之路並不平坦,她曾連續三次參加高考,從山東師範、山東藝術學院再到軍藝,無奈都是落榜。前途迷茫鞏俐只能暫時先去工作,半工半讀,準備再戰高考。
1985年,她第三次高考,選擇中央戲劇學院,但是文化課還是差了11分,眼看著機會擦肩而過,慶幸的是她遇到了慧眼的考官,專門為鞏俐向文化部提交報告,成功申請特批錄取。
這樣大起大落的三年,鞏俐拼上了全部的青春和時間,為自己織起了一張夢想的風帆,沒有辜負命運的饋贈。
進入中戲的鞏俐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成績非常搶眼,大二時候以一雙靈動的大眼睛和契合人物的形象,被張藝謀選中,飾演九兒。
故事發生在山東高密的農村,鞏俐從小生活在城市,對於農村生活毫無認知,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一頭扎進農村生活了三個多月,學習山村人的生活習慣,從舉手頭足到表情神態,甚至大風吹出的自然乾燥的皮膚,鞏俐毫無保留的把自己交給了九兒。
不只九兒,鞏俐對角色的付出像是蠶蛻一樣。每接到一個角色,她就會把自己變成一隻蠶,學習琢磨角色的一生並把它們變成蠶絲將自己牢牢地包裹起來,在這過程中完成自我到角色的蛻變,最終破繭成蝶,完美演繹她們的一生。
為九兒,她學挑水學釀酒;為冬兒,她赤腳泡在零下20度的溪水裡;為秋菊,她用肥皂洗掉了一頭秀髮;為菊仙,她從四樓一躍而下;為初桃,她扔了五個月的扇子……
正是鞏俐對自己的這份狠勁兒,成就了張藝謀也成就了她自己。《紅高粱》整部電影以明黃和大紅為主基調,似乎也預示了鞏俐往後的演繹道路,註定是輝「黃」和正紅交融的顏色。
二十世紀初期,中國電影和電影人如雨後春筍般在國際影壇紛紛嶄露頭角,這其中有林青霞、張曼玉、王祖賢這樣的港臺天生仙女,有葉德嫻、蕭芳芳、詠梅這樣的單純藝術家,也有章子怡、陳衝、楊紫瓊這樣的知名影后,在這麼多的影后中唯有鞏俐成了那個無人敢黑,一出場就是王的女人。
因為鞏俐的霸氣,不僅僅只是過硬的業務能力,還有她那獨特的個性。她對風雲變幻的娛樂圈並不感冒,除了電影,很少在其他場合見到她,沒有綜藝,沒有電視劇,沒有商演,沒有走秀。鞏俐堅持認為,沒有入選作品而去走紅毯是一種有病的表現。
然而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裡,無論你紅還是不紅都會招黑,一句話說錯,一件衣服穿錯都可能招來漆黑一片,但是鞏俐是個例外。
鞏俐的外形算不上傳統意義上的美人,皮膚偏黑,骨架較大,這樣的條件對於紅毯造型困難很大,稍有差池或者某個攝像角度問題,就會引起一番吐槽。
但翻看鞏俐的幾次紅毯照可以發現,全都非常精簡,偶有心懷不軌發「隨手拍」的也會很快被封掉,那是因為,鞏俐的紅毯只是她走向領獎臺的通道,一個用獎盃說話的霸主,哪個媒體敢在造型上黑她。
同樣,諸多影后幾乎都被各種各樣的緋聞招過黑,但鞏俐沒有,面對感情鞏俐很坦蕩,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不掖著藏著,也不費力解釋,對於捕風捉影的緋聞根本不屑於顧,王者豈顧螻蟻之詞。
甚至於在國籍這件事情上,一度讓眾多影后招黑,鍵盤俠們躲在屏幕後面煽風點火,一時鬧得沸沸揚揚,連一貫不屑解釋的寧靜都出面澄清,但鞏俐也只有一句——沒必要解釋。
這就是鞏皇,演技就是她最大的底氣。
鞏俐始終堅持自己只是演員,不是明星,演戲是她唯一的職業,不做製作人,不開工作室,不投資副業。即便是沉寂,她也絲毫不會有危機感,因為她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對職業有崇高的敬畏。
鞏俐曾在楊瀾的一檔採訪裡說,演員應該是一棵常青樹,只有你想不想演,而沒有能不能演。不拍戲的時候,鞏俐就跟普通人一樣看書、旅行,享受生活,也在積蓄能量,等待下一個角色的到來,再毫不保留的全部釋放出來。
所以,二十幾年過去了,那些封過的後,有的退隱,有的轉行,有的沒落,留下的即便再風光,頭上的光環也只有后冠,可以稱皇的無人敢黑的,只有鞏俐一人。
鞏俐從不介意自己的年齡,而時間卻是最好的證人,你付諸給時光多少努力,就會收穫多少饋贈。
2019年9月,由婁燁執導鞏俐主演的《蘭心大劇院》在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舉行首映禮,鞏皇一身黑紅女皇裝霸氣亮相,氣場十足,這部影片也獲得國際影壇眾多好評,期待國內上映,再一睹鞏皇風採。